陈维崧
〔清〕 1625 - 1682 年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
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
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
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
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
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
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
明亡后,科举不第。
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
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
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
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江南忆,更忆是芜城。
兰叶寒塘盘马路,梨花微雨筑毬声。
风景逼清明。
四十男儿学干谒,朝游江淮暮吴越。
漫将衣食累朱门,讵有文章动金阙。
倦游屡岁赋归欤,故人相值还唏嘘。
劝我莫作千里客,留我共读三冬书。
忆别吴阊一年久,为我糟床压春酒。
入座争迎作赋才,当筵更觅弹筝手。
酒酣慷慨唤奈何,风光一往如流波。
女坟湖北莺犹少,短簿祠南雨正多。
君家奇书一千轴,锦袱牙签光历碌。
愿随潘左伴青缃,羞与金张斗华毂。
嗟余短鬓日苍浪,太息忧来未可忘。
鼓挝马槊差亦得,若问读书非我长。
山东董樵忽见访,入门手持方竹杖。
我亦生平屠狗人,对此苍然屹相向。
董樵董樵真吾徒,胸中豪气无时无。
谈兵肯事东诸侯,作骚直学屈大夫。
翻然南下浮东吴,亦复窈窕寻仙都。
广陵城外秋风冽,黄须半作猥毛磔。
唤我同登大酒楼,此竹由来为予说。
今年三月游金华,丹梯绀壁凌朱霞。
采芝偶入乌伤地,看竹闲过卫铄家。
此竹檀栾不易得,爱之拍手徒咨嗟。
倪家女子非恒流,知有人间韩伯休。
斸来恰赠一竿竹,伴我名山禽向游。
我闻此言挥百杯,醉余不合成悲哀。
潇湘斑竹竟谁在,九疑荒冢生苍苔。
况闻官军大战胜,今年邛杖西南来。
方圆枘凿不相入,尔持此杖胡为哉?
劝君携归玉女盆前住,不尔此杖骁腾作龙去。
具区之峰七十二,莫釐缥缈群巑岏。
吴宫废苑日萧瑟,洞庭春水空弥漫。
狂夫七载客江表,旧游冷落增长叹。
松陵高士推顾况,谓顾茂伦。
献岁寄我云中翰。
铜坑老梅数百树,何不刺艇来盘桓。
我时正作广陵客,吴娘蝉鬓相逢难。
佛狸城畔遇孙子,大叫锲臂同追欢。
红桥丝柳酒帘挂,见此讵复愁眉攒。
无何告我渡江去,布帆径欲游盐官。
问尔作装有底急,鲥鱼正美堆冰盘。
君言一事系怀抱,越中彭十今秦观。
红牙小令风格妙,字字可付吴姬弹。
我行适越苦为此,千里那顾行蹒跚。
孙郎语竟杯已乾,陈生送客春将残。
横江估舶大笑汝,白昼浊浪生波澜。
韦庄牛峤好词句,此事何与卿饥寒。
舟行傥过王珣宅,切莫怀古心悲酸。
铜环半面涩虾蟆,鹦鹉睡,懒呼茶。
胭脂新湿小窗纱,柳线渐胜鸦。
无人到,开遍一园花。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53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