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维崧
〔清〕 1625 - 1682 年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
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
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
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
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
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
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
明亡后,科举不第。
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
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
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
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闻道凝妆多暇,蝉鬓娇嫭。
匀面才了,縆额初竟,纤纤眉妩。
蘸画縠、翠羽低飞,垒香阁、红襟新乳。
正好作剧寻欢,小叠鱼笺,遍约嬉春女。
向暖日红楼,商量细数。
氤氲粉泽,喧阗笑语。
算白打秋千,和格五、总然无意绪。
且水晶帘畔,斜穿鞠域,相邀同去。
此际绰约轻盈,娇花百朵,琼枝一树。
宝钗松,罗袜小,争漾绛绡穷裤。
玉醉花欹,吹乱红巾几缕。
一泓香雪,临风慢舞,仿佛似、滚琼闺絮。
更香毬将坠,最怜小玉多能,傍衬凌波微步。
渐蹴罢春憨,扶鬓影、娇喘浑无语。
小换轻容,满身红雨。
小楼昨夜东风到,吹落满园空翠。
时有茶烟,绝无人影,好个他乡天气。
凄凉欲死,见燕剪平芜,柳拖春水。
暗省从前,如尘似梦最难记。
当年曲院寒食。
饧香花更暖,许多情事。
金斗犹温,玉钗还响,已送愁人到此。
也思宽慰。
奈把酒听歌,几番不是。
暮雨潇潇,记吴娘曲子。
轻舟夜剪秋江,西风鳞甲生江面。
瓦官阁下,方山亭外,惊涛雪片。
一带蒋州,千寻铁锁,等闲烧断。
只波间皓月,流光欲下,旧曾照,金陵县。
何处回帆挝鼓,更玉笛、数声哀怨。
回思旧事,永嘉南渡,流人何限。
如此江山,几人怜惜,斜阳断岸。
正江南、烟水蒙蒙,飞尽楚天新雁。
香腮托。
人与梨花俱弱。
东风外、斜压香衾,蹙损潇湘远山角。
镜鸾空掩却。
愁觑玉肌减削。
又不是、中酒伤春,尽日沉吟倚妆阁。
唾花裙上落。
奈紫栈才温,红绵正薄。
水晶帘额轻寒络。
更阵阵春雨,恹恹残日,小楼欲睡那便着。
且自漱春酌。
飘泊。
旧时约。
只柳绵花絮,年年如昨。
绿遍平芜天又各。
念马嘶门外,听来常错。
清明寒食,无限恨,燕子觉。
转瓣莲巷左,见梵宇、粉红墙角。
恰值个侬,晓妆匀面药。
花冠喔喔。
正蝉窗象格,西风轻飐,有碧桐花落。
亵纨秀鬋工调谑。
人是双文,艺精六博,种种玉纤花弱。
喜宿酲微析,春心犹恶。
酒狂如昨。
但人生行乐。
此际秋娘,最怜轻薄。
樽前况有韩嫣,碧云天偷擪,鸾箫低学。
更主是、多才孙绰。
平康巷、膝席分曹,满座雄谈马槊。
嘱金吾、莫收更钥。
别来时、斜倚朱兰口,偶然思著。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30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