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维崧
〔清〕 1625 - 1682 年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
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
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
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
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
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
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
明亡后,科举不第。
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
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
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
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小小哥窑凉似雪。
插一瓶烟,不辨花和叶。
碧晕檀痕姿态别,东风悄把琼酥捻。
滟潋空蒙天水接。
千顷烟波,罗袜行来怯。
昨夜洞庭初上月,含情独对姮娥说。
记在绣裙亲见汝。
深院潜行,蓦又花间遇。
缀绿黏红无定处,蒙蒙扑遍东园路。
艳粉退来还几度。
天若多情,休遣春光暮。
拆了秋千飞却絮,成团滚过墙头去。
柳线黄时雏燕乳。
为拣芹泥,掠尽廉纤雨。
今日风光刚百五,新晴斗煞新妆妩。
须听尊前喧画鼓。
照眼花枝,负了卿何苦。
不信试看风起处,乱红砌满春归路。
【其一】
四月荆南山更翠。
山下人家,都被岚光腻。
南郭莺声才满市,东邻榆荚还缒地。
问讯茶园开也未。
谷雨过头,记起旗枪事。
自是茗柯饶实理,酪奴水厄休相戏。
【其二】
四月荆南堪买醉。
雪片鲥鱼,触网连湖起。
色斗新鹅松粉细,樱红笋绿玫瑰紫。
更有莼羹才下豉。
一盏醺醺,醉倒新沙嘴。
射虎屠龙非我事,天晴且趁游蜂戏。
【其三】
四月荆南山雨至。
淅淅蒙蒙,碧窨双溪尾。
水槛科头闲徙倚,笛声吹得波纹碎。
小院日长惟好睡。
睡足挥毫,自笑无新意。
满幅诅神兼骂鬼,先生惯以文为戏。
【其四】
四月荆南春去矣。
点点花飞,别我弹红泪。
所幸东街连古寺,木香莺粟还堆砌。
汲水浇花心暗喜。
小啜龙团,管甚人间世。
更上危巢探鹊子,老来爱与群儿戏。
【其五】
四月荆南多赛会。
隔浦丛祠,日日村巫醉。
午后楝花风乍起,打门社首分鹅胾。
一饱欣然无个事。
走趁杨花,飘荡东村里。
腰鼓盲词随处是,分棚又看梨园戏。
【其六】
四月荆南桑柘美。
泥就蚕房,雪净无尘滓。
红帖糊门多禁忌,家家阿妇劳纤指。
笑语小姑应夜起。
好事今冬,早把衣裳备。
推却缫车佯不理,小姑为恼前言戏。
【其七】
四月荆南天著水。
浓淡溪山,染做修蛾翠。
拂晓家童呼入市,半笼携得含桃至。
一幅斜阳红到寺。
新笋排枪,数遍那能记。
浴佛人归深径里,邻闺儿女灯前戏。
【其八】
四月荆南风景异。
乍雨还晴,晴雨都无次。
欲认前村浑不似,茫茫万顷黄云腻。
一巷柴门谁夜闭。
打麦声中,隐隐猧儿吠。
酒辣饼香真足喜,灶前抟黍添丁戏。
晓起春酥呵又冻。
风卷西楼,似怯红栏动。
欲倚自怜无与共,和愁况是纤腰重。
花影看看移半缝。
獃觑庭阴,蹴损鞋尖凤。
莫怪难凭惟好梦,鹊声也把愁人弄。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86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