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维崧
〔清〕 1625 - 1682 年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
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
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
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
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
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
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
明亡后,科举不第。
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
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
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
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步屟间经占上方,岧峣金刹映寒塘。
青枫历历人千里,白月蒙蒙雁几行。
千古玉钩隋帝墓,一枝斑竹赞公房。
寺前正有关门水,尽日潺湲到影堂。
晨兴思出游,茫然惑所向。
或云刺梅园,景物颇萧旷。
入门苔色净,到眼杂花放。
杯来互沉吟,兴剧迭歌唱。
两年缚朝衫,小心事卿相。
同袍四五人,各各色惆怅。
春山未得归,遇酒且跌宕。
君看落红堆,下有昔人葬。
及今不作达,后此欲谁望。
老松无赖极,横若攫拿状。
我时倚酒豪,竟上骑其项。
龙鳞陡相嗔,鼓作天风浪。
登尉缭台,上三垂岗,伤如之何!忆谈兵说剑,才情磊落;投秦去魏,意气嵯峨。
我到中原,重寻旧迹,牧笛球风起夜波。
谁相问,纵残碑尚在,一半销磨。
短衣匹马经过,叹禊日难逢晋永和。
正水边柳眼,斜窥芳岸;风前燕尾,乱剪晴莎。
异国风光,中年意味,写上乌丝感慨多。
休凭吊,西湔裙挑菜,士女娑拖。
中酒心情,拆棉时节,瞢腾刚送春归。
一亩池塘,绿荫浓触帘衣。
柳花搅碎晴晖,更画梁玉剪交飞。
贩茶船重,挑笋人忙,山市成围。
蓦然却想,三十年前,铜驼恨积,金谷人稀。
划残竹粉,旧愁写向阑西。
惆怅移时,镇无聊搯损蔷薇。
许谁知?细柳新蒲,都付鹃啼。
尔到睢阳郭,多应四节除。
难沾分岁酒,差胜寄家书。
久客妻孥瘦,长贫兄弟疏。
愁悰翻倒极,白发漫盈梳。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21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