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维崧
〔清〕 1625 - 1682 年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
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
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
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
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
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
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
明亡后,科举不第。
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
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
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
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又值题糕矣。
满长安、绣旗斜飐,车如流水。
记得杜陵重九句,笑口此生开几。
也不似、今番挥涕。
谁去登高谁落帽,算秋光、枉了浓如此。
转不若,多风雨。
诸君未识吾悲耳。
尽豪狂、功夸汉武,智夸樗里。
到得伤于哀乐后,几阵邻家笛子。
心不许、英雄不死。
岁岁黄花清瘦极,有和花、比瘦人帘里。
肠断也,怕提起。
筱里东偏,俞山北舍,中有隐者茅堂。
邻圃钞书,隔溪赊秣,一村风雨归庄。
叹壁向霜天陡立,骨为残秋太瘦,多时晒药西轩,终朝行散南岗。
我买烟舠过话,柴门下、深巷剧空苍。
只须剪烛,无烦烹韭,欲与君言,竟上君床。
君不见、石鲸跋浪,铁马呼风,今日一片关山,五更刁斗,何处乾坤少战场。
且拥孺人,相携稚子,读易歌骚,把酒弹琴,强饭为佳,慎毋憔悴江乡。
秋士心情,女儿节物,恹恹愁坐,绿樽虽满何心劝。
帝京此夜,镂枣成斑,煎酥凝兽,题糕才健。
麝帕纷贻,绣旗细袅,点缀侯门宴。
正新晴、恣游赏,天气不寒不暖。
闲算。
去年九日,有人楼上,笑摘黄花,斜倚西风,任他帘卷。
今日懒觅登高伴侣,愁望秋槐宫殿。
几度逡巡,一番追悔,且倚阑干遍。
怕万一、凤城边,瞥遇南飞沙雁。
夹岸轻阴,满塘细雨,惹得乱帆堆绿。
片石上、千场箫鼓,高台后、几番麋鹿。
记皋桥、近泰娘家,恰栀子将开,枇杷初熟。
只白发江潭,东京遗老,伤心南朝艳曲。
近日征南军马盛,料不比当年,家家丝竹。
水驿闭、龙舟谁竞,烟舫歇、莲歌莫续。
想连天、淼淼长洲,尽野鸟频啼,沙鸥轻浴。
且载得金荃,携将兰畹,归当忘忧小录。
连朝阴雨,愁煞嫩寒馀。
今晨起,惊霁色,晃阶除。
上人裾。
盥罢抽书读,哦骚易,翻庄老,才散帙,旋掩卷,撚吟须。
试听春禽碎语,低头想、有个僧庐。
翠畦恰半亩,旁用竹阑扶。
树影萧疏。
着花初。
又前村外,斜桥畔,烟幂䍥,径纡徐。
挑酒旆,摇歌扇,唤提壶。
小花奴。
正接天裙幄,沿绿水,匝平芜。
念此乐,真忘死,掷吾书。
叔子固云佳耳,较雀台、诸伎何如。
一生几两屐,彼歌者谁欤。
且往观乎。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9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