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
〔清〕 1715 - 1763 年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籍贯沈阳(一说辽阳),生于南京,约十三岁时迁回北京。
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
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
至雍正六年(1728),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
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
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
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话说袭人见贾母王夫人等去后,便走来宝玉身边坐下,含泪问他:“怎么就打到这步田地?”宝玉叹气说道:“不过为那些事,问他作什么!只是下半截疼的很,你瞧瞧打坏了那里。
”袭人听说,便轻轻的伸手进去,将中衣褪下。
宝玉略动一动,便咬着牙叫‘嗳哟’,袭人连忙停住手,如此三四次才褪了下来。
袭人看时,只见腿上半段青紫,都有四指宽的僵痕高了起来。
袭人咬着牙说道:“我的娘,怎么下这般的狠手!你但凡听我一句话,也不得到这步地位。
幸而没动筋骨,倘或打出个残疾来,可叫人怎么样呢!”
正说着,只听丫鬟们说:“宝姑娘来了。
”袭人听见,知道穿不及中衣,便拿了一床袷纱被替宝玉盖了。
只见宝钗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向袭人说道:“晚上把这药用酒研开,替他敷上,把那淤血的热毒散开,可以就好了。
”说毕,递与袭人,又问道:“这会子可好些?”宝玉一面道谢说:“好了。
”又让坐。
宝钗见他睁开眼说话,不像先时,心中也宽慰了好些,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
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
”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
宝玉听得这话如此亲切稠密,大有深意,忽见他又咽住不往下说,红了脸,低下头只管弄衣带,那一种娇羞怯怯,非可形容得出者,不觉心中大畅,将疼痛早丢在九霄云外,心中自思:“我不过挨了几下打,他们一个个就有这些怜惜悲感之态露出,令人可玩可观,可怜可敬。
假若我一时竟遭殃横死,他们还不知是何等悲感呢!既是他们这样,我便一时死了,得他们如此,一生事业纵然尽付东流,亦无足叹惜,冥冥之中若不怡然自得,亦可谓糊涂鬼祟矣。
”想着,只听宝钗问袭人道:“怎么好好的动了气,就打起来了?”袭人便把焙茗的话说了出来。
宝玉原来还不知道贾环的话,见袭人说出方才知道。
因又拉上薛蟠,惟恐宝钗沉心,忙又止住袭人道:“薛大哥哥从来不这样的,你们不可混猜度。
”宝钗听说,便知道是怕他多心,用话相拦袭人,因心中暗暗想道:“打的这个形像,疼还顾不过来,还是这样细心,怕得罪了人,可见在我们身上也算是用心了。
你既这样用心,何不在外头大事上作工夫,老爷也喜欢了,也不能吃这样亏。
但你固然怕我沉心,所以拦袭人的话,难道我就不知我的哥哥素日恣心纵欲,毫无防范的那种心性。
当日为一个秦钟,还闹的天翻地覆,自然如今比先又更利害了。
”想毕,因笑道:“你们也不必怨这个,怨那个。
据我想,到底宝兄弟素日不正,肯和那些人来往,老
话说宝玉正自发怔,不想黛玉将手帕子甩了来,正碰在眼睛上,倒唬了一跳,问是谁。
林黛玉摇着头儿笑道:“不敢,是我失了手。
因为宝姐姐要看呆雁,我比给他看,不想失了手。
”宝玉揉着眼睛,待要说什么,又不好说的。
一时,凤姐儿来了,因说起初一日在清虚观打醮的事来,遂约着宝钗,宝玉,黛玉等看戏去。
宝钗笑道:“罢,罢,怪热的。
什么没看过的戏,我就不去了。
”凤姐儿道:“他们那里凉快,两边又有楼。
咱们要去,我头几天打发人去,把那些道士都赶出去,把楼打扫干净,挂起帘子来,一个闲人不许放进庙去,才是好呢。
我已经回了太太了,你们不去我去。
这些日子也闷的很了。
家里唱动戏,我又不得舒舒服服的看。

贾母听说,笑道:“既这么着,我同你去。
”凤姐听说,笑道:“老祖宗也去,敢情好了!就只是我又不得受用了。
”贾母道:“到明儿,我在正面楼上,你在旁边楼上,你也不用到我这边来立规矩,可好不好?”凤姐儿笑道:“这就是老祖宗疼我了。
”贾母因又向宝钗道:“你也去,连你母亲也去。
长天老日的,在家里也是睡觉。
”宝钗只得答应着。
贾母又打发人去请了薛姨妈,顺路告诉王夫人,要带了他们姊妹去。
王夫人因一则身上不好,二则预备着元春有人出来,早已回了不去的,听贾母如今这样说,笑道:“还是这么高兴。
”因打发人去到园里告诉:“有要逛的,只管初一跟了老太太逛去。
”这个话一传开了,别人都还可已,只是那些丫头们天天不得出门槛子,听了这话,谁不要去。
便是各人的主子懒怠去,他也百般撺掇了去,因此李宫裁等都说去。
贾母越发心中喜欢,早已吩咐人去打扫安置,都不必细说。
单表到了初一这一日,荣国府门前车辆纷纷,人马簇簇。
那底下凡执事人等,闻得是贵妃作好事,贾母亲去拈香,正是初一日乃月之首日,况是端阳节间,因此凡动用的什物,一色都是齐全的,不同往日。
少时,贾母等出来。
贾母坐一乘八人大轿,李氏、凤姐儿、薛姨妈每人一乘四人轿,宝钗、黛玉二人共坐一辆翠盖珠缨八宝车,迎春、探春、惜春三人共坐一辆朱轮华盖车。
然后贾母的丫头鸳鸯、鹦鹉、琥珀、珍珠,林黛玉的丫头紫鹃,雪雁、春纤,宝钗的丫头莺儿、文杏,迎春的丫头司棋、绣桔,探春的丫头待书、翠墨、惜春的丫头入画、彩屏,薛姨妈的丫头同喜、同贵,外带着香菱,香菱的丫头臻儿,李氏的丫头素云、碧月,凤姐儿的丫头平儿、丰儿、小红,并王夫人两个丫头也要跟了凤姐儿去的金钏、彩云,奶子抱着大姐儿带着巧姐儿另在一车,还有两个丫
这年贾政又点了学差,择于八月二十日起身。
是日拜过宗祠及贾母起身,宝玉诸子弟等送至洒泪亭。
却说贾政出门去后,外面诸事不能多记。
单表宝玉每日在园中任意纵性的逛荡,真把光阴虚度,岁月空添。
这日正无聊之际,只见翠墨进来,手里拿着一副花笺送与他。
宝玉因道:“可是我忘了,才说要瞧瞧三妹妹去的,可好些了,你偏走来。
”翠墨道:“姑娘好了,今儿也不吃药了,不过是凉着一点儿。
”宝玉听说,便展开花笺看时,上面写道:
娣探谨奉
二兄文几:前夕新霁,月色如洗,因惜清景难逢,讵忍就卧,时漏已三转,犹徘徊于桐槛之下,未防风露所欺,致获采薪之患。
昨蒙亲劳抚嘱,复又数遣侍儿问切,兼以鲜荔并真卿墨迹见赐,何痌〈疒众〉惠爱之深哉!今因伏几凭床处默之时,因思及历来古人中处名攻利敌之场,犹置一些山滴水之区,远招近揖,投辖攀辕,务结二三同志盘桓于其中,或竖词坛,或开吟社,虽一时之偶兴,遂成千古之佳谈。
娣虽不才,窃同叨栖处于泉石之间,而兼慕薛林之技。
风庭月榭,惜未宴集诗人;帘杏溪桃,或可醉飞吟盏。
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
若蒙棹雪而来,娣则扫花以待。
此谨奉。
宝玉看了,不觉喜的拍手笑道:“倒是三妹妹的高雅,我如今就去商议。
”一面说,一面就走,翠墨跟在后面。
刚到了沁芳亭,只见园中后门上值日的婆子手里拿着一个字帖走来,见了宝玉,便迎上去,口内说道:“芸哥儿请安,在后门只等着,叫我送来的。
”宝玉打开看时,写道是:
不肖男芸恭请
父亲大人万福金安。
男思自蒙天恩,认于膝下,日夜思一孝顺,竟无可孝顺之处。
前因买办花草,上托大人金福,竟认得许多花儿匠,并认得许多名园。
因忽见有白海棠一种,不可多得。
故变尽方法,只弄得两盆。
大人若视男是亲男一般,便留下赏玩。
因天气暑热,恐园中姑娘们不便,故不敢面见。
奉书恭启,并叩
台安
男芸跪书。
宝玉看了,笑道:“独他来了,还有什么人?”婆子道:“还有两盆花儿。
”宝玉道:“你出去说,我知道了,难为他想着。
你便把花儿送到我屋里去就是了。
”一面说,一面同翠墨往秋爽斋来,只见宝钗,黛玉,迎春,惜春已都在那里了。
众人见他进来,都笑说:“又来了一个。
”探春笑道:“我不算俗,偶然起个念头,写了几个帖儿试一试,谁知一招皆到。
”宝玉笑道:“可惜迟了,早该起个社的。
”黛玉道:“你们只管起社,可别算上我,我是不敢的。
”迎春笑道:“你不敢谁还敢呢。
”宝玉道:“这是一件正经大
话说刘姥姥两只手比着说道:“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
”众人听了哄堂大笑起来。
于是吃过门杯,因又逗趣笑道:“实告诉说罢,我的手脚子粗笨,又喝了酒,仔细失手打了这瓷杯。
有木头的杯取个子来,我便失了手,掉了地下也无碍。
”众人听了,又笑起来。
凤姐儿听如此说,便忙笑道:“果真要木头的,我就取了来。
可有一句先说下:这木头的可比不得瓷的,他都是一套,定要吃遍一套方使得。
”刘姥姥听了心下敁敠道:“我方才不过是趣话取笑儿,谁知他果真竟有。
我时常在村庄乡绅大家也赴过席,金杯银杯倒都也见过,从来没见有木头杯之说。
哦,是了,想必是小孩子们使的木碗儿,不过诓我多喝两碗。
别管他,横竖这酒蜜水儿似的,多喝点子也无妨。
”想毕,便说:“取来再商量。
”凤姐乃命丰儿:“到前面里间屋,书架子上有十个竹根套杯取来。
”丰儿听了,答应才要去,鸳鸯笑道:“我知道你这十个杯还小。
况且你才说是木头的,这会子又拿了竹根子的来,倒不好看。
不如把我们那里的黄杨根整抠的十个大套杯拿来,灌他十下子。
”凤姐儿笑道:“更好了。
”鸳鸯果命人取来。
刘姥姥一看,又惊又喜:惊的是一连十个,挨次大小分下来,那大的足似个小盆子,第十个极小的还有手里的杯子两个大,喜的是雕镂奇绝,一色山水树木人物,并有草字以及图印。
因忙说道:“拿了那小的来就是了,怎么这样多?”凤姐儿笑道:“这个杯没有喝一个的理。
我们家因没有这大量的,所以没人敢使他。
姥姥既要,好容易寻了出来,必定要挨次吃一遍才使得。
”刘姥姥唬的忙道:“这个不敢。
好姑奶奶,饶了我罢。
”贾母,薛姨妈,王夫人知道他上了年纪的人,禁不起,忙笑道:“说是说,笑是笑,不可多吃了,只吃这头一杯罢。
”刘姥姥道:“阿弥陀佛!我还是小杯吃罢。
把这大杯收着,我带了家去慢慢的吃罢。
”说的众人又笑起来。
鸳鸯无法,只得命人满斟了一大杯,刘姥姥两手捧着喝。
贾母薛姨妈都道:“慢些,不要呛了。
”薛姨妈又命凤姐儿布了菜。
凤姐笑道:“姥姥要吃什么,说出名儿来,我搛了喂你。
”刘姥姥道:“我知什么名儿,样样都是好的。
”贾母笑道:“你把茄鯗搛些喂他。
”凤姐儿听说,依言搛些茄鯗送入刘姥姥口中,因笑道:“你们天天吃茄子,也尝尝我们的茄子弄的可口不可口。
”刘姥姥笑道:“别哄我了,茄子跑出这个味儿来了,我们也不用种粮食,只种茄子了。
”众人笑道:“真是茄子,我们再不哄你。
”刘姥姥诧异道:“真是茄子?我白吃了半日。
姑奶奶再喂我些,这一口细嚼嚼。
”凤姐儿果
话说他姊妹复进园来,吃过饭,大家散出,都无别话。
且说刘姥姥带着板儿,先来见凤姐儿,说:“明日一早定要家去了。
虽住了两三天,日子却不多,把古往今来没见过的,没吃过的,没听见过的,都经验了。
难得老太太和姑奶奶并那些小姐们,连各房里的姑娘们,都这样怜贫惜老照看我。
我这一回去后没别的报答,惟有请些高香天天给你们念佛,保佑你们长命百岁的,就算我的心了。
”凤姐儿笑道:“你别喜欢。
都是为你,老太太也被风吹病了,睡着说不好过;我们大姐儿也着了凉,在那里发热呢。
”刘姥姥听了,忙叹道:“老太太有年纪的人,不惯十分劳乏的。
”凤姐儿道:“从来没像昨儿高兴。
往常也进园子逛去,不过到一二处坐坐就回来了。
昨儿因为你在这里,要叫你逛逛,一个园子倒走了多半个。
大姐儿因为找我去,太太递了一块糕给他,谁知风地里吃了,就发起热来。
”刘姥姥道:“小姐儿只怕不大进园子,生地方儿,小人儿家原不该去。
比不得我们的孩子,会走了,那个坟圈子里不跑去。
一则风扑了也是有的,二则只怕他身上干净,眼睛又净,或是遇见什么神了。
依我说,给他瞧瞧祟书本子,仔细撞客着了。
”一语提醒了凤姐儿,便叫平儿拿出《玉匣记》着彩明来念。
彩明翻了一回念道:“八月二十五日,病者在东南方得遇花神。
用五色纸钱四十张,向东南方四十步送之,大吉。
”凤姐儿笑道:“果然不错,园子里头可不是花神!只怕老太太也是遇见了。
”一面命人请两分纸钱来,着两个人来,一个与贾母送祟,一个与大姐儿送祟。
果见大姐儿安稳睡了。
凤姐儿笑道:“到底是你们有年纪的人经历的多。
我这大姐儿时常肯病,也不知是个什么原故。
”刘姥姥道:“这也有的事。
富贵人家养的孩子多太娇嫩,自然禁不得一些儿委曲,再他小人儿家,过于尊贵了,也禁不起。
以后姑奶奶少疼他些就好了。
”凤姐儿道:“这也有理。
我想起来,他还没个名字,你就给他起个名字。
一则借借你的寿,二则你们是庄家人,不怕你恼,到底贫苦些,你贫苦人起个名字,只怕压的住他。
”刘姥姥听说,便想了一想,笑道:“不知他几时生的?”凤姐儿道:“正是生日的日子不好呢,可巧是七月初七日。
”刘姥姥忙笑道:“这个正好,就叫他是巧哥儿。
这叫作‘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
姑奶奶定要依我这名字,他必长命百岁。
日后大了,各人成家立业,或一时有不遂心的事,必然是遇难成祥,逢凶化吉,却从这‘巧’字上来。

凤姐儿听了,自是欢喜,忙道谢,又笑道:“只保佑他应了你的话就好了。
”说着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92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