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寿
〔晋〕 233 - 297 年
陈寿,字承祚。
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
三国时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
陈寿少时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
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
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
蜀降晋后,历任著作郎、长广太守、治书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职。
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
元康七年(297年)病逝,享年六十五岁。
太康元年(280年),晋灭吴结束了分裂局面后,陈寿历经10年艰辛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全书共65卷,36.7万字,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
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
胜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
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
雄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
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
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生高五丈余,遥望见童童如小车盖,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或谓当出贵人。
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
”叔父子敬谓曰:“汝勿妄语,灭吾门也!”年十五,母使行学,与同宗刘德然、辽西公孙瓒俱事故九江太守同郡卢植。
德然父元起常资给先主,与德然等。
元起妻曰:“各自一家,何能常尔邪!”元起曰:“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
”而瓒深与先主相友。
瓒年长,先主以兄事之。
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
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
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
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
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赀累千金,贩马周旋于涿郡,见而异之,乃多与之金财。
先主是由得用合徒众。
灵帝末,黄巾起,州郡各举义兵,先主率其属从校尉邹靖讨黄巾贼有功,除安喜尉。
督邮以公事到县,先主求谒,不通,直入缚督邮,杖二百,解绶系其颈着马柳,弃官亡命。
顷之,大将军何进遣都尉毋丘毅诣丹杨募兵,先主与俱行,至下邳遇贼,力战有功,除为下密丞。
复去官。
后为高唐尉,迁为令。
为贼所破,往奔中郎将公孙瓒,瓒表为别部司马,使与青州刺史田楷以拒冀州牧袁绍。
数有战功,试守平原令,后领平原相。
郡民刘平素轻先主,耻为之下,使客刺之。
客不忍刺,语之而去。
其得人心如此。
袁绍攻公孙瓒,先主与田楷东屯齐。
曹公征徐州,徐州牧陶谦遣使告急于田楷,楷与先主俱救之。
时先主自有兵千余人及幽州乌丸杂胡骑,又略得饥民数千人。
既到,谦以丹杨兵四千益先主,先主遂去楷归谦。
谦表先主为豫州刺史,屯小沛。
谦病笃,谓别驾麋竺曰:“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
”谦死,竺率州人迎先主,先主未敢当。
下邳陈登谓先主曰:“今汉室陵迟,海内倾履,立功立事,在于今日。
(彼)[鄙]州殷富,户口百万,欲屈使君抚临州事。
”先主曰:“袁公路近在寿春,此君四世五公,海内所归,君可以州与之。
”登曰:“公路骄豪,非治乱之主。
今欲为使君合步骑十万,上可以匡主济民,成五霸之业,下可以割地守境,书功于竹帛。
若使君不见听许,登亦未敢听使君也。
”北海相孔融谓先主曰:“袁公路岂忧国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
今日之事,百姓与能,天与不取,悔不可追。
”先主遂领徐州。
袁术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
少时朴钝,未有识者。
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
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渐显。
后郡命为功曹。
性好人伦,勤于长养。
每所称述,多过其才,时人怪而问之,统答曰:“当今天下大乱,雅道陵迟,善人少而恶人多。
方欲兴风俗,长道业,不美其谭即声名不足慕企,不足慕企而为善者少矣。
今拔十失五,犹得其半,而可以崇迈世教,使有志者自劢,不亦可乎?”吴将周瑜助先主取荆州,因领南郡太守。
瑜卒,统送丧至吴,吴人多闻其名。
及当西还,并会昌门,陆绩、顾劭、全琮皆往。
统曰:“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之力,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
”谓全琮曰:“卿好施慕名,有似汝南樊子昭。
虽智力不多,亦一时之佳也。
”绩、劭谓统曰:“使天下太平,当与卿共料四海之士。
”深与统相结而还。
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
吴将鲁肃遣先主书曰:“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
”诸葛亮亦言之于先主,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
亲待亚于诸葛亮,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
亮留镇荆州。
统随从入蜀。
益州牧刘璋与先主会涪,统进策曰:“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
”先主曰:“初入他国,恩信未着,此不可也。
”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
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
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
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
若沉吟不去,将致大困,不可久矣。
”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沛,还向成都,所过辄克。
于涪大会,置酒作乐,谓统曰:“今日之会,可谓乐矣。
”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
”先主醉,怒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于是统逡巡引退。
先主寻悔,请还。
统复故位,初不顾谢,饮食自若。
先主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统对曰:“君臣俱失。
”先主大笑,宴乐如初。
进围雒县,统率众攻战,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
先主痛惜,言则流涕。
拜统父为议郎,迁谏议大夫,诸葛亮亲为之拜。
追赐统爵关内侯,
黄权,字公衡,巴西阆中人也。
少为郡吏,州牧刘璋召为主簿。
时别驾张松建议,宜迎先主,使伐张鲁。
权谏曰:“左将军有骁名,今请到,欲以部曲遇之,则不满其心,欲以宾客礼待,则一国不容二君。
若容有泰山之安,则主有累卵之危。
可但闭境,以待河清。
”璋不听,竟遣使迎先生,出权为广汉长,及先主袭取益州,将帅分下郡县。
郡县风景附,权闭城坚守,须刘璋稽服,乃诣降先主。
先主假权偏将军。
及曹公破张鲁,鲁走入巴中,权进曰:“若失汉中,则三巴不振,此为割蜀之股臂也。
”于是先主以权为护军,率诸将迎鲁,鲁已还南郑,北降曹公。
然卒破杜濩、朴胡,杀夏候渊,据汉中,皆权本谋也。
先主为汉中王,犹领益州牧,以权为治中从事,及称尊号,将东伐吴,权谏曰:“吴人悍战,又水军顺流,进易退难,臣请为先驱以当寇,陛下宜为后镇。
”先主不从,以权为镇北将军,督江北军以防魏师。
先主自在江南。
及吴将军陆议乘流断围,南军败绩,先主引退。
而道隔绝,权不得还,故率将所领降于魏。
有司执法,白收权妻子。
先主曰:“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
”待之如初。
魏文帝谓权曰:“君舍逆效顺,欲追从陈、韩邪?”权对曰:“臣过受刘主殊遇,降吴不可。
还蜀无路,是以归命。
且败军之将,免死为幸,何古人之可慕也!”文帝善之,拜为镇南将军,封育阳候,加侍中,使之陪乘。
蜀降人或云诛权妻子,权知其虚言,未便发丧,后得审问,果如所言。
及先主薨问至,魏群臣咸贺而权独否。
文帝察权有局量,欲试惊之,遣左右诏权,末至之间,累催相属,马使奔驰,交错于道,官属侍从莫碎魄,而权举止颜色自若。
后领益州刺史,徙占河南。
大将军司马宣王深器之,问权曰:“蜀中有卿辈几人?”
权笑而答曰:“不图明公见顾之重也!”宣王与诸葛亮书曰:“黄公衡,快士也,每坐起叹述足下,不去口实。
”景初三年,蜀延熙二年,权迁车骑将军、仪同三司。
明年卒,谥曰景候。
子邕嗣、邕无子,绝。
权留蜀子祟,为尚书郎,随卫将军诸葛瞻拒邓艾。
到涪县,瞻盘桓未近,祟屡劝瞻宜速行据险,无令敌得入平地。
瞻犹与未纳,祟至于流涕。
会艾长驱而前,瞻却战绵竹,祟帅厉军士,期于必死,临阵见杀。
李恢字德昂,建宁俞元人也,仕郡督邮,姑夫囊习为建伶令,有违犯之事,恢坐习免官。
太守董和以习方土大姓,寝而不许。
后贡恢于州,涉道末至,闻先主自葭萌还攻刘璋。
恢知璋之必败,先主必成也,乃托名郡使,北诣先主,遇于绵竹。
先主嘉之,从至洛城,遣恢至汉中交好马超,
虞翻字仲翔,会稽馀姚人也。
太守王朗命为功曹。
孙策征会稽,翻时遭父丧,衰绖诣府门,朗欲就之,翻乃脱衰入见,劝朗避策。
朗不能用。
拒战败绩,亡走浮海。
翻追随营护,到东部候官,候官长闭城不受,翻往说之,然后见纳。
朗谓翻曰:“卿有老母,可以还矣。
”翻既归,策复命为功曹,待以交友之礼。
身诣翻第。
策好驰骋游猎,翻谏曰:“明府用乌集之众,驱散附之士,皆得其死力,虽汉高帝不及也。
至于轻出微行,从官不暇严,吏卒常苦之。
夫君人者不重则不威,故曰龙鱼服,困于豫且,白蛇自放,刘季害之,愿少留意。
”策曰:“君言是也,然时有所思,端坐悒悒,有裨谌草创之计,是以行耳。
”翻出为富春长。
策薨,诸长吏并欲出赴丧,翻曰:“恐邻县山民或有奸变,远委城郭,必致不虞。
”因留制服行丧。
诸县皆效之,咸以安宁。
后翻州举茂才,汉召为侍御使,曹公为司空辟,皆不就。
翻与少府孔融书,并示以所着《易注》。
融答书曰:“闻延陵之理乐,睹吾子之治《易》,乃知东南之美者,非徒会稽之竹箭也。
又观象云物,察应寒温,原其祸福,与神合契,可谓探赜穷通者也。
”会稽东部都尉张纮又与融书曰:“虞仲翔前颇为论者所侵,美宝为质,雕摩益光,不足以损。

孙权以为骑都尉。
翻数犯颜谏争,权不能悦。
又性不协俗,多见谤毁,坐徙丹杨泾县。
吕蒙图取关羽,称疾还建业,以翻兼知医术,请以自随,亦欲因此令翻得释也。
后蒙举军西上,南郡太守麋芳开城出降。
蒙未据郡城而作乐沙上。
翻渭蒙曰:“今区区一心者麋将军也,城中之人岂可尽信,何不急入城持其管答乎?”蒙即从之。
时城中有伏计,赖翻谋不行。
关羽既败,权使翻筮之,得《兑》下《坎》上,《节》,五爻变之《临》,翻曰:“不出二日,必当断头。
”果如翻言。
权曰:“卿不及伏羲,可与东方朔为比矣。
”魏将于禁为羽所获,系在城中,权至释之,请与相见。
他日,权乘马出,引禁并行,翻呵禁曰:“尔降虏,何敢与吾君齐马首乎!”欲抗鞭击禁,权呵止之。
后权于楼船会群臣饮,禁闻乐流涕,翻又曰:“汝欲以伪求免邪?”权帐然不平。
权既为吴王,欢宴之末。
自起行酒,翻伏地阳醉,不持。
权去,翻起坐。
权于是大怒,手剑欲击之,侍坐者莫不惶遽。
惟大司农刘基起抱权谏曰:“大王以三爵之后杀善士,虽翻有罪,天下孰知之?且大王以能容贤畜众,故海内望风,今一朝弃之,可乎?”
权曰:“曹孟德尚杀孔文举,孤于虞翻何有哉!”基曰:“孟德轻害士人,天下非之。
大王躬行德义,欲与尧、舜
孙破虏吴夫人,吴主权母也。
本吴人,徙钱唐,早失父母。
与弟景居。
孙坚闻其才貌,欲娶之。
吴氏亲戚嫌坚轻狡,将拒焉,坚甚以惭恨。
夫人谓亲戚曰:“何爱一女以取祸乎?如有不遇,命也。
”于是遂许为婚,生四男一女。
景常随坚征伐有功,拜骑都尉。
袁术上景领丹杨太守,讨故太守周昕,遂据其郡。
孙策与孙河、吕范依景,合众共讨泾县山贼祖郎。
郎败走。
会为刘繇所迫,景复北依术,术以为督军中郎将,与孙贲共讨樊能、于麋于横江,又击笮融、薛礼于秣陵。
时策被创牛渚,降贼复反,景攻讨,尽禽之。
从讨刘繇,繇奔豫章,策遣景、贲到寿春报术。
术方与刘备争徐州,以景为为广陵太守。
术后僭号。
策以书喻术,术不纳,便绝江津,不与通,使人告景。
景即委郡东归,策复以景为丹扬太守。
汉遣议郎王誧衔命南行,表景为扬武将军,领郡如故。
及权少年统业,夫人助治军国,甚有补益。
建安七年,临薨,引见张昭等,属以后事,合葬高陵。
八年,景卒宫,子奋授兵为将,封新亭侯,卒。
子安嗣,安坐党鲁王霸死。
奋弟祺嗣,封都亭侯,卒。
子纂嗣。
纂妻即滕胤女也,胤被诛,并遇害。
吴主权谢夫人,会稽山阴人也。
父煚,汉尚书郎、徐令。
权母吴,为权聘以为妃,爱幸有宠。
后权纳姑孙徐氏,欲令谢下之,谢不肯,由是失志。
早卒。
后十余年,弟承拜五官郎中,稍迁长沙东部都尉、武陵太守,撰《后汉书》百余卷。
吴主权徐夫人,吴郡富春人也。
祖父真,与权父坚相亲,坚以妹妻真,生琨。
琨少仕州郡,汉末扰乱,去吏,随坚征伐有功,拜偏将军。
坚薨,随孙策讨樊能、于糜等于横江,击张英于当利口。
而船少,欲驻军更求。
琨母时在军中,谓琨曰:“恐州家多发水军来逆人,则不利矣,如何可驻邪?宜伐芦苇以为泭,佐船渡军。
”琨具启策,策即行之。
众悉俱济,遂破英,击走笮融、刘繇,事业克定。
策表琨领丹杨太守,会吴景委广陵来东,复为丹杨守。
琨以督军中郎将领兵,从破庐江太守李术,封广德侯,迁平虏将军。
后从讨黄祖,中流矢卒。
琨生夫人,初适同郡陆尚。
尚卒,极为讨虏将军在吴,聘以为妃,使母养子登。
后权迁移,以夫人妒忌,废处吴。
积十余年,权为吴王及即尊号,登为太子,群臣请立夫人为后,权意在步氏,卒不许。
后以疾卒。
兄矫,嗣父琨侯,讨平山越,拜偏将军,先夫人卒,无子。
弟祚袭封,亦以战功至(于)芜湖督、平魏将军。
吴主权步夫人,临淮淮阴人也。
与丞相骘同族。
汉末,其母携将徙庐江,庐江为孙策所破,皆东渡江,以美丽得幸于权,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9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