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隐
〔唐〕 833 - 909 年
罗隐,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
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
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
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
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二年流落大梁城,每送君归即有情。
别路算来成底事,旧游言著似前生。
苑荒懒认词人会,门在空怜烈士名。
至竟男儿分应定,不须惆怅谷中莺。
蘋洲重到杳难期,西倚邮亭忆往时。
北海尊中常有酒,东阳楼上岂无诗。
地清每负生灵望,官重方升礼乐司。
闻说江南旧歌曲,至今犹自唱吴姬。
燕恋雕梁马恋轩,此心从此更何言。
直将尘外三生命,未敌君侯一日恩。
红蜡有时还入梦,片帆何处独销魂?
忍看明发衣襟上,珠泪痕中见酒痕。
苕溪烟月久因循,野鹤衣裘独茧纶。
只说泊船无定处,不知携手是何人。
朱黄拣日囚尸鬼,青白临时注脑神。
欲访先生问经诀,世间难得不由身。
寒门虽得在诸宗,栖北巢南恨不同。
马上固惭消髀肉,幄中由羡愈头风。
蹉跎岁月心仍切,迢遰江山梦未通。
深荷吾宗有知己,好将刀笔为英雄。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20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