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隐
〔唐〕 833 - 909 年
罗隐,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
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
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
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
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灾变儒生不合闻,谩将刀笔指乾坤。
偶然留得阴阳术,闭却南门又北门。
把得闲书坐水滨,读来前事亦酸辛。
莫言麈尾清谭柄,坏却淳风是此人。
蒲梢猎猎燕差差,数里溪光日落时。
芳树文君机上锦,远山孙寿镜中眉。
鸡窗夜静开书卷,鱼槛春深展钓丝。
若使浮名拘绊得,世间何处有男儿。
征东幕府十三州,敢望非才忝上游。
官秩已叨吴品职,姓名兼显鲁春秋。
盐车顾后声方重,火井窥来焰始浮。
一句黄河千载事,麦城王粲谩登楼。
楚圭班序未为轻,莫惜良途副圣明。
宫省旧推皇甫谧,寺曹今得夏侯婴。
秩随科第临时贵,官逐簪裾到处清。
应笑马安虚巧宦,四回迁转始为卿。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8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