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
〔宋〕 1019 - 1086 年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
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柔兆敦牂,一年。
太宗明皇帝上之下泰始二年(丙午,公元四六六年)
春,正月,己丑朔,魏大赦,改元天安。
癸巳,征会稽太守寻阳王子房为抚军将军,以巴陵王休若代之。
甲午,中外戒严。
以司徒建安王休仁都督征讨诸军事,车骑将军、江州刺史王玄谟副之。
休仁军于南州,以沈攸之为寻阳太守,将兵屯虎槛。
时玄谟未发,前锋凡十军,络绎继至。
每夜各立姓号,不相禀受。
攸之谓诸将曰:“今众军姓号不同,若有耕夫、渔父夜相呵叱,便致骇乱,取败之道也。
请就一军取号。
”众咸从之。
邓琬称说符瑞,诈称受路太后玺书,帅将佐上尊于晋安王子勋。
乙未,子勋即皇帝位于寻阳,改元义嘉。
以安陆王子绥为司徒、扬州刺史;寻阳王子房、临海王子顼并加开府仪同三司;以邓琬为尚书右仆射,张悦为吏部尚书,袁顗加尚书左仆射;自馀将佐及诸州郡,除官进爵号各有差。
丙申,以征虏司马申令孙为徐州刺史。
令孙,坦之子也。
置司州于义阳,以义阳内史庞孟虬为司州刺史。
徐州刺史薛安都、冀州刺史清河崔道固皆举兵应寻阳。
上征兵于青州刺史沈文秀,文秀遣其将平原刘弥之等将兵赴建康。
会薛安都遣使邀文秀,文秀更令弥之等应安都。
济阴太守申阐据睢陵应建康,安都遣其从子直阁将军索儿、太原太守清河傅灵越等攻之。
阐,令孙之弟也。
安都婿裴祖隆守下邳,刘弥之至下邳,更以所领应建康,袭击祖隆。
祖隆兵败,与征北参军垣崇祖奔彭城。
崇祖,护之之从子也。
弥之族人北海太守怀恭、从子善明皆举兵以应弥之,薛索儿闻之,释睢陵,引兵击弥之。
弥之战败,走保北海。
申令孙进据淮阳,请降于索儿。
庞孟虬亦不受命,举兵应寻阳。
帝召寻阳王长史行会稽郡事孔觊为太子詹事,以平西司马庾业代之;又遣都水使者孔璪入东慰劳。
璪说凯以“建康虚弱,不如拥五郡以应袁、邓。
”觊遂发兵,驰檄奉寻阳。
吴郡太守顾琛、吴兴太守王昙生、义兴太守刘延熙、晋陵太守袁标皆据郡应之。
上又以庾业代延熙为义兴,业至长塘湖,即与延熙合。
益州刺史萧惠开,闻晋安王子勋举兵,集将佐谓之曰:“湘东,太祖之昭;晋安,世祖之穆;其于当璧,并无不可。
但景和虽昏,本是世祖之嗣;不任社稷,其次犹多。
吾荷世祖之眷,当推奉九江。
”乃遣巴郡太守费欣寿将五千人东下。
于是湘州行事何慧文、广州刺史袁昙远、梁州刺史柳元怙、山阳太守程天祚皆附于子勋。
元怙,元景之从兄也。
是岁,四方贡计皆归寻阳,朝廷所保,唯丹阳、淮南等数郡,其间诸县或应子勋。
东兵已至永世,宫省危惧。
上集群臣以谋成
起旃蒙大渊献,尽柔兆困敦,凡二年。
高宗明皇帝中建武二年(乙亥,公元四九五年)
春,正月,壬申,遣镇南将军王广之督司州、右卫将军萧坦之督徐州、尚书右仆射沈文季督豫州诸军以拒魏。
癸酉,魏诏:“淮北之人不得侵掠,犯者以大辟论。

乙未,拓跋衍攻钟离,徐州刺史萧惠休乘城拒守,间出袭击魏兵,破之。
惠休,惠明之弟也。
刘昶、王肃攻义阳,司州刺史萧诞拒之。
肃屡破诞兵,招降万馀人。
魏以肃为豫州刺史。
刘昶性褊躁,御军严暴,人莫敢言。
法曹行参军北平阳固苦谏;昶怒,欲斩之,使当攻道。
固志意闲雅,临敌勇决,昶始奇之。
丁酉,中外纂严。
以太尉陈显达为使持节、都督西北诸军事,往来新亭、白下以张声势。
己亥,魏主济淮;二月,至寿阳,众号三十万,铁骑弥望。
甲辰,魏主登八公山,赋诗。
道遇甚雨,命去盖;见军士病者,亲抚慰之。
魏主遣使呼城中人,丰城公遥昌使参军崔庆远出应之。
庆远问师故,魏主曰:“固当有故!卿欲我斥言之乎,欲我含垢依违乎?”庆远曰:“未承来命,无所含垢。
”魏主曰:“齐主何故废立?”庆远曰:“废昏立明,古今非一,未审何疑?”魏主曰:“武帝子孙,今皆安在?”庆远曰:“七王同恶,已伏管、蔡之诛;其馀二十馀王,或内列清要,或外典方牧。
”魏主曰:“卿主若不忘忠义,何以不立近亲,如周公之辅成王,而自取之乎?”庆远曰:“成王有亚圣之德,故周公得而相之。
今近亲皆非成王之比,故不可立。
且霍光亦舍武帝近亲而立宣帝,唯其贤也。
”魏主曰:“霍光何以不自立?”庆远曰:“非其类也。
主上正可比宣帝,安得比霍光!若尔,武王伐纣,不立微子而辅之,亦为苟贪天下乎?”魏主大笑曰:“朕来问罪。
如卿之言,便可释然。
”庆远曰:“‘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圣人之师也。
”魏主曰:“卿欲吾和亲,为不欲乎?”庆远曰:“和亲则二国交欢,生民蒙福;否则二国交恶,生民涂炭。
和亲与否,裁自圣衷。
”魏主赐庆远酒殽、衣服而遣之。
戊申,魏主循淮而东,民皆安堵,租运属路。
丙辰,至钟离。
上遣左卫将军崔慧景、宁朔将军裴叔业救钟离。
刘昶、王肃众号二十万,堑栅三重,并力攻义阳,城中负楯而立。
王广之引兵救义阳,去城百馀里,畏魏强,不敢进。
城中益急,黄门侍郎萧衍请先进,广之分麾下精兵配之。
衍间道夜发,与太子率萧诔等径上贤首山,去魏军数里。
魏人出不意,未测多少,不敢逼。
黎明,城中望见援军至,萧诞遣长史王伯瑜出攻魏栅,因风纵火,衍等众军自外击之,魏不能支,解围去。
己未
起柔兆执徐,尽著雍敦牂,凡三年。
苍梧王下元徽四年(丙辰,公元四七六年)
春,正月,己亥,帝耕籍田,大赦。
二月,魏司空东郡王陆定国坐恃恩不法,免官爵为兵。
魏冯太后内行不正,以李弈之死怨显祖,密行鸩毒,夏,六月,辛未,显祖殂。
壬申,大赦,改元承明。
葬显祖于金陵,谥曰献文皇帝。
魏大司马、大将军代人万安国坐矫诏杀神部长奚买奴,赐死。
戊寅,魏以征西大将军、安乐王长乐为太尉,尚书左仆射、宜都王目辰为司徒,南部尚书李讠斤为司空。
尊皇太后曰太皇太后,复临朝称制。
以冯熙为侍中、太师、中书监。
熙自以外戚,固辞内任;乃除都督、洛州刺史,侍中、太师如故。
显祖神主祔太庙,有司奏庙中执事之官,请依故事皆赐爵。
秘书令广平程骏上言:“建侯裂地,帝王所重,或以亲贤,或因功伐,未闻神主祔庙而百司受封者也。
皇家故事,盖一时之恩,岂可为长世之法乎!”太后善而从之,谓群臣曰:“凡议事,当依古典正言,岂得但修故事而已!”赐骏衣一袭,帛二百匹。
太后性聪察,知书计,晓政事,被服俭素,膳羞减于故事什七八;而猜忍多权数。
高祖性至孝,能承颜顺志。
事无大小,皆仰成于太后。
太后往往专决,不复关白于帝。
所幸宦者高平王琚、安定张祜、杞嶷、冯翊王遇、略阳苻承祖、高阴王质,皆依势用事。
祜官至尚书左仆射,爵新平王;琚官至征南将军,爵高平王;嶷等官亦至侍中、吏部尚书、刺史,爵为公、侯,赏赐巨万,赐铁券,许以不死。
又,太卜令姑臧王睿得幸于太后,超迁至侍中、吏部尚书,爵太原公。
秘书令李冲,虽以才进,亦由私宠,赏赐皆不可胜纪。
又外礼人望东阳王丕、游明根等,皆极其优厚,每褒赏睿等,辄以丕等参之,以示不私。
丕,烈帝之玄孙;冲,宝之子也。
太后自以失行,畏以议己,群下语言小涉疑忌,辄杀之。
然所宠幸左右,苟有小过,必加笞棰,或至百馀;而无宿憾,寻复待之如初,或因此更富贵。
故左右虽被罚,终无离心。
乙亥,加萧道成尚书左仆射,刘秉中书令。
杨运长、阮佃夫等忌建平王景素益甚,景素乃与录事参军陈郡殷沵、中兵参军略阳垣庆延、参军沈颙、左暄等谋为自全之计。
遣人往来建康,要结才力之士,冠军将军黄回、游击将军高道庆、辅国将军曹欣之、前军将国韩道清、长水校尉郭兰之、羽林监垣祗祖,皆阴与通谋;武人不得志者,无不归之。
时帝好独出游走郊野,欣之谋据石头城,伺帝出作乱。
道清、兰之欲说萧道成因帝夜出,执帝迎景素,道成不从者,即图之;景素每禁使缓之。
杨、阮微闻其事
起上章敦牂,尽玄黓涒滩,凡三年。
世祖武皇帝中永明八年(庚午,公元四九零年)
春,正月,诏放隔城俘二千馀人还魏。
乙丑,魏主如方山;二月,辛未,如灵泉;壬申,还宫。
地豆干频寇魏边,夏,四月,甲戌,魏征西大将军阳平王颐击走之。
颐,新城之子也。
甲午,魏遣兼员外散骑常侍邢产等来聘。
五月,己酉,库莫奚寇魏边,安州都将楼龙儿击走之。
秋,七月,辛丑,以会稽太守安陆侯缅为雍州刺史。
缅,鸾之弟也。
缅留心狱讼,得劫,皆赦遣,许以自新,再犯乃加诛;民畏而爱之。
癸卯,大赦。
丙午,魏主如方山;丙辰,遂如灵泉池;八月,丙寅朔,还宫。
河南王度易侯卒;乙酉,以其世子伏连筹为秦、河二州刺史,遣振武将军丘冠先拜授,且吊之。
伏连筹逼冠先使拜,冠先不从,伏连筹推冠先坠崖而死。
上厚赐其子雄;敕以丧委绝域,不可复寻,仕进无嫌。
荆州刺史巴东王子响,有勇力,善骑射,好武事,自选带仗左右六十人,皆有胆干;至镇,数于内斋以牛酒犒之。
又私作锦袍、绛袄,欲以饷蛮,交易器仗。
长史高平刘寅、司马安定席恭穆等连名密启。
上敕精检。
子响闻台使至不见敕,召寅、恭穆及咨议参军江悆、典签吴修之、魏景渊等诘之,寅等秘而不言;修之曰:“既已降敕,政应方便答塞。
”景渊曰:“应先检校。
”子响大怒,执寅等八人,于后堂杀之,具以启闻。
上欲赦江悆,闻皆已死,怒。
壬辰,以随王子隆为荆州刺史。
上欲遣淮南太守戴僧静将兵讨子响,僧静面启曰:“巴东王年少,长史执之太急,忿不思难故耳。
天子儿过误杀人,有何大罪!官忽遣军西上,人情惶惧,无所不至。
僧静不敢奉敕。
”上不答而心善之。
乃遣卫尉胡谐之、游击将军尹略、中书舍人茹法亮帅斋仗数百人诣江陵,检捕群小,敕之曰:“子响若束手自归,可全其命。
”以平南内史张欣泰为谐之副。
欣泰谓谐之曰:“今段之行,胜既无名,负成奇耻。
彼凶狡相聚,所以为其用者,或利赏逼威,无由自溃。
若顿军夏口,宣示祸福,可不战而擒也。
”谐之不从。
欣泰,兴世之子也。
谐之等至江津,筑城燕尾洲。
子响白服登城,频遣使与相闻,曰:“天下岂有儿反!身不作贼,直是粗疏。
今便单舸还阙,受杀人之罪,何筑城见捉邪!”尹略独答曰:“谁将汝反父人共语!”子响唯洒泣;乃杀牛,具酒馔,饷台军,略弃之江流。
子响呼茹法亮;法亮疑畏,不肯往。
又求见传诏;法亮亦不遣,且执录其使。
子响怒,遣所养勇士收集府、州兵二千人,从灵溪西渡;子响自与百馀人操万钧弩,宿江堤上。
明日,府、
阏逢阉茂,一年。
高宗明皇帝上建武元年(甲戌,公元四九四年)
春,正月,丁未,改元隆昌;大赦。
雍州刺史晋安王子懋,以主幼时艰,密为自全之计,令作部造仗;征南大将军陈显达屯襄阳,子懋欲胁取以为将。
显达密启西昌侯鸾,鸾征显达为车骑大将军;徙子懋为江州刺史,仍令留部曲助镇襄阳,单将白直、侠毂自随。
显达过襄阳,子懋谓曰:“朝廷令身单身而返,身是天王,岂可过尔轻率!今犹欲将二三千人自随,公意何如?”显达曰:“殿下若不留部曲,乃是大违敕旨,其事不轻;且此间人亦难可收用。
”子懋默然。
显达因辞出,即发去。
子懋计未立,乃之寻阳。
西昌侯鸾将谋废立,引前镇西咨议参军萧衍与同谋。
荆州刺史随王子隆,性温和,有文才;鸾欲征之,恐其不从。
衍曰:“随王虽有美名,其实庸劣。
既无智谋之士,爪牙唯仗司马垣历生、武陵太守卞白龙耳。
二人唯利是从,若啖以显职,无有不来;随王止须折简耳。
”鸾从之。
征历生为太子左卫率,白龙为游击将军;二人并至。
续召子隆为侍中、抚军将军。
豫州刺史崔慧景,高、武旧将,鸾疑之,以萧衍为宁朔将军,戍寿阳。
慧景惧,白服出迎;衍抚安之。
辛亥,郁林王祀南郊;戊午,拜崇安陵。
癸亥,魏主南巡;戊辰,过比干墓,祭以太牢,魏主自为祝文曰:“乌呼介士,胡不我臣!”
帝宠幸中书舍人綦毌珍之、硃隆之、直阁将军曹道刚、周奉叔、宦者徐龙驹等。
珍之所论荐,事无不允;内外要职,皆先论价,旬月之间,家累千金;擅取官物及役作,不俟诏旨。
有司至相语云:“宁拒至尊敕,不可违舍人命。
”帝以龙驹为后阁舍人,常居含章蓼,着黄纶帽,被貂裘,南面向案,代帝画敕;左右侍直,与帝不异。
帝自山陵之后,即与左右微服游走市里,好于世宗崇安陵隧中掷涂、赌跳,作诸鄙戏,极意赏赐左右,动至百数十万。
每见钱,曰:“我昔思汝一枚不得,今日得用汝未?”世祖聚钱上库五亿万,斋库亦出三亿万,金银布帛不可胜计;郁林王即位未期岁,所用垂尽。
入主衣库,令何后及宠姬以诸宝器相投击破碎之,用为笑乐。
蒸于世祖幸姬霍氏,更其姓曰徐。
朝事大小,皆决于西昌侯鸾。
鸾数谏争,帝多不从;心忌鸾,欲除之。
以尚书右仆射鄱阳王锵为世祖所厚,私谓锵曰:“公闻鸾于法身如何?”锵素和谨,对曰:“臣鸾于宗戚最长,且受寄先帝;臣等皆年少,朝廷所损,唯鸾一人,愿陛下无以为虑。
”帝退,谓徐龙驹曰:“我欲与公共计取鸾,公既不同,我不能独办,且复小听。

卫尉萧谌,世祖之族子也,自世祖在郢州,谌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85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