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
〔宋〕 1019 - 1086 年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
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起昭阳大渊献正月,尽十月,不满一年。
德宗神武圣文皇帝三
◎建中四年癸亥,公元七八三年
春,正月,丁亥,陇右节度使张镒与吐蕃尚结赞盟于清水。
庚寅,李希烈遣其将李克诚袭陷汝州,执别驾李元平。
元平,本湖南判官,薄有才艺,性疏傲,敢大言,好论兵。
中书侍郎关播奇之,荐于上,以为将相之器,以汝州距许州最近,擢元平为汝州别驾,知州事。
元平至州,即募工徒治城。
希烈阴使壮士往应募执役,入数百人,元平不之觉。
希烈遣克诚将数百骑突至城下,应募者应之于内,缚元平驰去。
元平为人眇小,无须,见希烈恐惧,便液污地。
希烈骂之曰:“盲宰相以汝当我,何相轻也!”以判官周晃为汝州刺史,又遣别将董待名等四出抄掠,取尉氏,围郑州,官军数为所败。
逻骑西至彭婆,东都士民震骇,窜匿山谷。
留守郑叔则入保西苑。
上问计于卢杞,对曰:“希烈年少骁将,恃功骄慢,将佐莫敢谏止。
诚得儒雅重臣,奉宣圣泽,为陈逆顺祸福,希烈必革心悔过,可不劳军旅而服。
颜真卿三朝旧臣,忠直刚决,名重海内,人所信服,真其人也!”上以为然。
甲午,命真卿诣许州宣慰希烈。
诏下,举朝失色。
真卿乘驿至东都,郑叔则曰:“往必不免,宜少留,须后命。
”真卿曰:“君命也,将焉避之!”遂行。
李勉表言:“失一元老,为国家羞,请留之。
”又使人邀真卿于道,不及。
真卿与其子书,但敕以“奉家庙,抚诸孤”而已。
至许州,欲宣诏旨,希烈使其养子千馀人环绕慢骂,拔刃拟之,为将剸啖之势。
真卿足不移,色不变。
希烈遽以身蔽之,麾众令退,馆真卿而礼之。
希烈欲遣真卿还,会李元平在座,真卿责之,元平惭而起,以密启白希烈。
希烈意遂变,留真卿不遣。
硃滔、王武俊、田悦、李纳各遣使诣希烈,上表称臣,劝进。
使者拜舞于希烈前,说希烈曰:“朝廷诛灭功臣,失信天下。
都统英武自天,功烈盖世,已为朝廷所猜忌,将有韩、白之祸,愿亟称尊号,使四海臣民知有所归。
”希烈召颜真卿示之曰:“今四王遣使见推,不谋而同,太师观此事势,岂吾独为朝廷所忌无所自容邪!”真卿曰:“此乃四凶,何谓四王!相公不自保功业,为唐忠臣,乃与乱臣贼子相从,求与之同覆灭邪!”希烈不悦,扶真卿出。
他日,又与四使同宴,四使曰:“久闻太师重望,今都统将称大号而太师适至,是天以宰相赐都统也。
”真卿叱之曰:“何谓宰相!汝知有骂安禄山而死者颜杲卿乎?乃吾兄也。
吾年八十,知守节而死耳,岂受汝曹诱胁乎!”四使不敢复言。
希烈乃使甲士十人守真卿于馆舍,
起阏逢困敦五月,尽旃蒙赤奋若七月,凡一年有奇。
德宗神武圣文皇帝六
◎兴元元年甲子,公元七八四年
五月,盐铁判官万年王绍以江、淮缯帛来至,上命先给将士,然后御衫。
韩滉欲遣使献绫罗四十担诣行在,幕僚何士幹请行,滉喜曰:“君能相为行,请今日过江。
”士幹许诺,归别家,则家之薪米储偫已罗门庭矣;登舟,则资装器用已充舟中矣。
下至厕筹,滉皆手笔记列,无不周备。
每担夫,与白金一版置腰间。
又运米百艘以饷李晟,自负囊米至舟中,将佐争举之,须臾而毕。
艘置五弩手以为防援,有寇则叩舷相警,五百弩已彀矣。
比至渭桥,资不敢近。
时关中兵荒,米斗直钱五百,及滉米至,减五之四。
滉为人强力严毅,自奉俭素,夫人常衣绢裙,破,然后易。
吐蕃既破韩旻等,大掠而去。
硃泚使田希鉴厚以金帛赂之,吐蕃受之。
韩游瑰以闻。
浑瑊又奏:“尚结赞屡遣人约刻日共取长安,既而不至。
闻其众今春大疫,近已引兵去。
”上以李晟、浑瑊兵少,欲倚吐蕃以复京城,闻其去,甚忧之,以问陆贽。
贽以为吐蕃贪狡,有害无益,得其引去,实可欣贺。
乃上奏,其略曰:“吐蕃迁延观望,翻覆多端,深入郊畿,阴受贼使,致令群帅进退忧虞:欲舍之独前,则虑其怀怨乘蹑;欲待之合势,则若其失信稽延。
戎若未归,寇终不灭。
”又曰:“将帅意陛下不见信任,且患蕃戎之夺其功;士卒恐陛下不恤旧劳,而畏蕃戎之专其利;贼党惧蕃戎之胜,不死则悉遗人禽;百姓畏蕃戎之来,有财必尽为所掠。
是以顺于王化者其心不得不怠,陷于寇境者其势不得不坚。
”又曰:“今怀光别保蒲、绛,吐蕃远避封疆,形势既分,腹背无患,瑊、晟诸帅,才力得伸。
”又曰:“但愿陛下慎于抚接,勤于砥砺,中兴大业,旬月可期,不宜尚眷眷于犬羊之群,以失将士之情也。
”上复使谓贽曰:“卿言吐蕃形势甚善,然瑊、晟诸军当议规画,今其进取。
朕欲遣使宣慰,卿宜审细条疏以闻。
”贽以为:“贤君选将,委任责成,故能有功。
况今秦、梁千里,兵势无常,遥为规画,未必合宜。
彼违命则失君威,从命则害军事,进退羁碍,难以成功。
不若假以便宜之权,待以殊常之赏,则将帅感悦,智勇得伸。
”乃上奏,其略曰:“锋镝交于原野而决策于九重之中,机会变于斯须而定计于千里之外,用舍相碍,否臧皆凶。
上有掣肘之讥,下无死馁之志。
”又曰:“传闻与指实不同,悬算与临事有异。
”又曰:“设使其中或有肆情干命者,陛下能于此时戮其违诏之罪乎?是则违命者既不果行罚,从命者又未必合宜,徒费空言,只劳睿虑,匪惟无益
起阏逢摄提格,尽屠维协洽七月,凡五年有奇。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中之下
◎大历九年甲寅,公元七七四年
春,正月,壬寅,田神功薨于京师。
澧朗镇遏使杨猷自澧州沿江而下,擅出境至鄂州,诏听入朝。
猷遂溯汉江而上,复州、郢州皆闭城自守,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发兵备之。
二月,辛未,徐州军乱,刺史梁乘逾城走。
谏议大夫吴损使吐蕃,留之累年,竟病死虏中。
庚辰,汴宋兵防秋者千五百人,盗库财溃归,田神功薨故也。
己丑,以神功弟神玉知汴宋留后。
癸巳,郭子仪入朝,上言:“朔方,国之北门,中间战士耗散,什才有一。
今吐蕃兼河、陇之地,杂羌、浑之众,势强十倍。
愿更于诸道各发精卒,成四、五万人,则制胜之道必矣。

三月,戊申,以皇女永乐公主许妻魏博节度使田承嗣之子华。
上意欲固结其心,而承嗣益骄慢。
戊午,以澧朗镇遏使杨猷为洮州刺史、陇右节度兵马使。
夏,四月,甲申,郭子仪辞还邠州,复为上言边事,至涕泗交流。
壬辰,赦天下。
五月,丙午,杨猷自澧州入朝。
泾原节度使马璘入朝,讽将士为己表求平章事。
丙寅,以璘为左仆射。
六月,卢龙节度使硃泚遣弟滔奉表请入朝,且请自将步骑五千防秋;上许之,仍为之先筑大第于京师以待之。
癸未,兴善寺胡僧不空卒,赠开府仪同三司、司空,赐爵肃国公,谥曰大辩正广智不空三藏和尚。
京师旱,京兆尹黎幹作土龙祈雨,自与巫觋更舞。
弥月不雨,又祷于文宣王。
上闻之,命撤土龙,减膳节用。
秋,七月,戊午,雨。
硃泚入朝,至蔚州,有疾,诸将请还,俟间而行。
泚曰:“死则舆尸而前!”诸将不敢复言。
九月,庚子,至京师,士民观者如堵。
辛丑,宴泚及将士于延英殿,犒赏之盛,近时未有。
壬寅,回纥擅出鸿胪寺,白昼杀人,有司擒之;上释不问。
甲辰,命郭子仪、李抱玉、马璘、硃泚分统诸道防秋之兵。
冬,十月,壬申,信王瑝薨。
乙亥,梁王璿薨。
魏博节度使田承嗣诱昭义将吏使作乱。
◎大历十年乙卯,公元七七五年
春,正月,丁酉,昭义兵马使裴志清逐留后薛萼,帅其众归承嗣。
承嗣声言救援,引兵袭相州,取之。
崿奔洺州,上表请入朝,许之。
辛丑,郭子仪入朝。
壬寅,寿王瑁薨。
乙巳,硃泚表请留阙下,以弟滔知幽州、卢龙留后,许之。
昭义裨将薛择为相州刺史,薛雄为卫州刺史,薛坚为洺州刺史,皆薛嵩之族也。
戊申,上命内侍孙知古如魏州谕田承嗣,使各守封疆;承嗣不奉诏,癸丑,遣大将卢子期取洺州,杨
起昭阳大渊献十一月,尽阏逢困敦正月,不满一年。
德宗神武圣文皇帝四
◎建中四年癸亥,公元七八三年
十一月,丁亥,以陇州为奉义军,擢皋为节度使。
泚又使中使刘海广许皋凤翔节度使。
皋斩之。
灵武留后杜希全、盐州刺史戴休颜、夏州刺史时常春会渭北节度使李建徽,合兵万人入援,将至奉天,上召将相议道所从出。
关播、浑瑊曰:“漠谷道险狭,恐为贼所邀。
不若自乾陵北过,附柏城而行,营于城东北鸡子堆,与城中掎角相应,且分贼势。
”卢杞曰:“漠谷路近,若为贼所邀,则城中出兵应接可也。
倘出乾陵,恐惊陵寝。
”瑊曰:“自泚围城,斩乾陵松柏,以夜继昼,其惊多矣。
今城中危急,诸道救兵未至,惟希全等来,所系非轻,若得营据要地,则泚可破也。
”杞曰:“陛下行师,岂比逆贼!若令希全等过之,是自惊陵寝。
”上乃命希全等自漠谷进。
丙子,希全等军至漠谷,果为贼所邀,乘高以大弩、巨石击之,死伤甚众。
城中出兵应接,为贼所败。
是夕,四军溃,退保邠州。
泚阅其辎重于城下,从官相视失色。
休颜,夏州人也。
泚攻城益急,穿堑环之。
泚移帐于乾陵,下视城中,动静皆见之。
时遣使环城招诱士民,笑其不识天命。
神策河北行营节度使李晟疾愈,闻上幸奉天,帅众将奔命。
张孝忠迫于硃滔、王武俊,倚晟为援,不欲晟行,数沮止之。
晟乃留其子凭,使娶孝忠女为妇,又解玉带赂孝忠亲信,使说之。
孝忠乃听晟西归,遣大将杨荣国将锐兵六百与晟俱。
晟引兵出飞狐道,昼夜兼行,至代州。
丁丑,加晟神策行营节度使。
王武俊、马寔攻赵州不克。
辛巳,寔归瀛州,武俊送之五里,犒赠甚厚。
武俊亦归恒州。
上之出幸奉天也,陕虢观察使姚明易攵以军事委都防御副使张劝,去诣行在。
劝募兵得数万人。
甲申,以劝为陕虢节度使。
硃泚攻围奉天经月,城中资粮俱尽。
上尝遣健步出城觇贼,其人恳以苦寒为辞,跪奏乞一襦袴夸。
上为之寻求不获,竟悯默而遣之。
时供御才有粝米二斛,每伺贼之休息,夜,缒人于城外,采芜菁根而进之。
上召公卿将吏谓曰:“朕以不德,自陷危亡,固其宜也。
公辈无罪,宜早降,以救室家。
”群臣皆顿首流涕,期尽死力,故将士虽困急而锐气不衰。
上之幸奉天也,粮料使崔纵劝李怀光令入援,怀光从之。
纵悉敛军资与怀光皆来。
怀光昼夜倍道,至河中,力疲,休兵三日。
河中尹李齐运倾力犒宴,军士尚欲迁延。
崔纵先辇货财渡河,谓众曰:“至河西,悉以分赐。
”众利之,西屯蒲城,有众五万。
齐运,恽之孙也。
李晟行且收兵,亦自蒲津济,
起阏逢困敦二月,尽四月,不满一年。
德宗神武圣文皇帝五
◎兴元元年甲子,公元七八四年
二月,戊申,诏赠段秀实太尉,谥曰忠烈,厚恤其家。
时贾隐林已卒,赠左仆射,赏其能直言也。
李希烈将兵五万围宁陵,引水灌之。
濮州刺史刘昌以三千人守之。
滑州刺史李澄密遣使请降,上许以澄为汴滑节度使。
澄犹外事希烈。
希烈疑之,遣养子六百人戍白马,召澄共攻宁陵。
澄至石柱,使其众阳惊,烧营而遁。
又讽养子令剽掠,澄悉收斩之,以白希烈,希烈无以罪也。
刘昌守宁陵,凡四十五日不释甲。
韩滉遣其将王栖曜将兵助刘洽拒希烈,栖曜以强弩数千游汴水,夜,入宁陵城。
明日,从城上射希烈,及其坐幄。
希烈惊曰:“宣、润弩手至矣!”遂解围去。
硃泚既自奉天败归,李晟谋取长安。
刘德信与晟俱屯东渭桥,不受晟节制。
晟因德信至营中,数以沪涧之败及所过剽掠之罪,斩之。
因以数骑驰入德信军,劳其众,无敢动者,遂并将之,军势益振。
李怀光既胁朝廷逐卢杞等,内不自安,遂有异志。
又恶李晟独当一面,恐其成功,奏请与晟合军。
诏许之。
晟与怀光会于咸阳西陈涛斜,筑垒未毕,泚众大至,晟谓怀光曰:“贼若固守宫苑,或旷日持久,未易攻取。
今去其巢穴,敢出求战,此天以贼赐明公,不可失也!”怀光曰:“军适至,马未秣,士未饭,岂可遽战邪!”晟不得已乃就壁。
晟每与怀光同出军,怀光军士多掠人牛马,晟军秋毫不犯。
怀光军士恶其异己,分所获与之,晟军终不敢受。
怀光屯咸阳累月,逗留不进。
上屡遣中使趣之,辞以士卒疲弊,且当休息观衅。
诸将数劝之攻长安,怀光不从,密与硃泚通谋,事迹颇露。
李晟屡奏,恐其有变,为所并,请移军东渭桥。
上犹冀怀光革心,收其力用,寝晟奏不下。
怀光欲缓战期,且激怒诸军,奏言:“诸军粮赐薄,神策独厚,厚薄不均,难以进战。
”上以财用方窘,若粮赐皆比神策,则无以给之,不然,又逆怀光意,恐诸军觖望。
乃遣陆贽诣怀光营宣慰,因召李晟参议其事。
怀光意欲晟自乞减损,使失士心,沮败其功,乃曰:“将士战斗同而粮赐异,何以使之协力!”贽未有言,数顾晟。
晟曰:“公为元帅,得专号令;晟将一军,受指踪而已。
至于增减衣食,公当裁之。
”怀光默然,又不欲自减之,遂止。
时上遣崔汉衡诣吐蕃发兵,吐蕃相尚结赞言:“蕃法发兵,以主兵大臣为信。
今制书无怀光署名,故不敢进。
”上命陆贽谕怀光,怀光固执以为不可,曰:“若克京城,吐蕃必纵兵焚掠,谁能遏之!此一害也。
前有敕旨,募士卒克城者人赏百缗,彼发兵五万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32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