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岱
〔明〕 1597 - 1679 年
张岱,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寓居杭州。
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精于茶艺鉴赏,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
张岱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其最擅长散文,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等绝代文学名著。
“一尺雪”为芍药异种,余于兖州见之。
花瓣纯白,无须萼,无檀心,无星星红紫,洁如羊脂,细如鹤翮,结楼吐舌,粉艳雪腴。
上下四旁方三尺,干小而弱,力不能支,蕊大如芙蓉,辄缚一小架扶之。
大江以南,有其名无其种,有其种无其土,盖非兖勿易见之也。
兖州种芍药者如种麦,以邻以亩。
花时宴客,棚于路、彩于门、衣于壁、障于屏、缀于帘、簪于席、茵于阶者,毕用之,日费数千勿惜。
余昔在兖,友人日剪数百朵送寓所,堆垛狼藉,真无法处之。
西湖香市,起于花朝,尽于端午。
山东进香普陀者日至,嘉湖进香天竺者日至,至则与湖之人市焉,故曰香市。
然进香之人市于三天竺,市于岳王坟,市于湖心亭,市于陆宣公祠,无不市,而独凑集于昭庆寺。
昭庆寺两廊故无日不市者,三代八朝之骨董,蛮夷闽貊之珍异,皆集焉。
至香市,则殿中边甬道上下、池左右、山门内外,有屋则摊,无屋则厂,厂外又棚,棚外又摊,节节寸寸。
凡胭脂簪珥、牙尺剪刀,以至经典木鱼、伢儿嬉具之类,无不集。
此时春暖,桃柳明媚,鼓吹清和,岸无留船,寓无留客,肆无留酿。
袁石公所谓“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已画出西湖三月。
而此以香客杂来,光景又别。
士女闲都,不胜其村妆野妇之乔画;芳兰芗泽,不胜其合香芫荽之薰蒸;丝竹管弦,不胜其摇鼓欱笙之聒帐;鼎彝光怪,不胜其泥人竹马之行情;
宋元名画,不胜其湖景佛图之纸贵。
如逃如逐,如奔如追,撩扑不开,牵挽不住。
数百十万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日簇拥于寺之前后左右者,凡四阅月方罢。
恐大江以东,断无此二地矣。
崇祯庚辰三月,昭庆寺火。
是岁及辛巳、壬午洊饥,民强半饿死。
壬午虏鲠山东,香客断绝,无有至者,市遂废。
辛巳夏,余在西湖,但见城中饿殍舁出,扛挽相属。
时杭州刘太守梦谦,汴梁人,乡里抽丰者多寓西湖,日以民词馈送。
有轻薄子改古诗诮之曰:“山不青山楼不楼,西湖歌舞一时休。
暖风吹得死人臭,还把杭州送汴州。
”可作西湖实录。
丙辰,学琴于王侣鹅。
绍兴存王明泉派者推侣鹅,学《渔樵回答》、《列子御风》《碧玉调》、《水龙吟》、《捣衣环佩声》等曲。
戊午,学琴于王本吾,半年得二十馀曲:《雁落平沙》、《山居吟》、《静观吟》、《清夜坐钟》、《乌夜咏》、《汉宫秋》《高山流水》、《梅花弄》、《淳化引》、《沧江夜雨》、《庄周梦》,又《胡笳十八拍》、《普庵咒》等小曲十馀种。
王本吾指法圆静,微带油腔。
余得其法,练熟还生,以涩勒出之,遂称合作。
同学者,范与兰、尹尔韬、何紫翔、王士美、燕客、平子。
与兰、士美、燕客、平子俱不成,紫翔得本吾之八九而微嫩,尔韬得本吾之八九而微迂。
余曾与本吾、紫翔、尔韬取琴四张弹之,如出一手,听者駴服。
后本吾而来越者,有张慎行、何明台,结实有馀而萧散不足,无出本吾上者。
枫桥杨神庙,九月迎台阁。
十年前迎台图,台阁而已;自骆氏兄弟主之,一以思致文理为之。
扮马上故事二三十骑,扮传奇一本,年年换,三日亦三换之。
其人与传奇中人必酷肖方用,全在未扮时一指点为某似某,非人人绝倒者不之用。
迎后,如扮胡梿者,直呼为胡梿,遂无不胡梿之,而此人反失其姓。
人定,然后议扮法。
必裂缯为之。
果其人其袍铠须某色、某缎、某花样,虽匹锦数十金不惜也。
一冠一履,主人全副精神在焉。
诸友中有能生造刻画者,一月前礼聘至,匠意为之,唯其使。
装束备,先期扮演,非百口叫绝又不用。
故一人一骑,其中思致文理,如玩古董名画,勾一勒不得放过焉。
土人有小小灾祲,辄以小白旗一面到庙禳之,所积盈库。
是日以一竿穿旗三四,一人持竿三四走神前,长可七八里,如几百万白蝴蝶回翔盘礴在山坳树隙。
四方来观者数十万人。
市枫桥下,亦摊亦篷。
台阁上马上,有金珠宝石堕地,拾者,如有物凭焉不能去,必送还神前;其在树丛田坎间者,问神,辄示其处,不或爽。
陔萼楼后老屋倾圮,余筑基四尺,造书屋一大间。
旁广耳室如纱㡡,设卧榻。
前后空地,后墙坛其趾,西瓜瓤大牡丹三株,花出墙上,岁满三百馀朵。
坛前西府二树,花时积三尺香雪。
前四壁稍高,对面砌石台,插太湖石数峰。
西溪梅骨古劲,滇茶数茎,妩媚其旁。
梅根种西番莲,缠绕如缨络。
窗外竹棚,密宝襄盖之。
阶下翠草深三尺,秋海棠疏疏杂入。
前后明窗,宝襄西府,渐作绿暗。
余坐卧其中,非高流佳客,不得辄入。
慕倪迂“清閟”,又以“云林秘阁”名之。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83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