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岱
〔明〕 1597 - 1679 年
张岱,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寓居杭州。
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精于茶艺鉴赏,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
张岱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其最擅长散文,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等绝代文学名著。
朱云崃教女戏,非教戏也。
未教戏先教琴,先教琵琶,先教提琴、弦子、萧、管,鼓吹歌舞,借戏为之,其实不专为戏也。
郭汾阳、杨越公、王司徒女乐,当日未必有此。
丝竹错杂,檀板清讴,入妙腠理,唱完以曲白终之,反觉多事矣。
西施歌舞,对舞者五人,长袖缓带,绕身若环,曾挠摩地,扶旋猗那,弱如秋药。
女官内侍,执扇葆璇盖、金莲宝炬、纨扇宫灯二十馀人,光焰荧煌,锦绣纷叠,见者错愕。
云老好胜,遇得意处,辄盱目视客;得一赞语,辄走戏房,与诸姬道之,佹出佹入,颇极劳顿。
且闻云老多疑忌,诸姬曲房密户,重重封锁,夜犹躬自巡历,诸姬心憎之。
有当御者,辄遁去,互相藏闪,只在曲房,无可觅处,必叱咤而罢。
殷殷防护,日夜为劳,是无知老贱自讨苦吃者也,堪为老年好色之戒。
炉峰石屋,为一金和尚结茅守土之地,后住锡柯桥融光寺。
大父造表胜庵成,迎和尚还山住持。
命余作启,启曰:
“伏以丛林表胜,惭给孤之大地布金;天瓦安禅,冀宝掌自五天飞锡。
重来石塔,戒长老特为东坡;悬契松枝,万回师却逢西向。
去无作相,住亦随缘。
伏惟九里山之精蓝,实是一金师之初地。
偶听柯亭之竹笛,留滞人间;久虚石屋之烟霞,应超尘外。
譬之孤天之鹤,尚眷旧枝;想彼弥空之云,亦归故岫。
况兹胜域,宜兆异人,了住山之夙因,立开堂之新范。
护门容虎,洗钵归龙。
茗得先春,仍是寒泉风味;香来破腊,依然茅屋梅花。
半月岩似与人猜,请大师试为标指;一片石正堪对语,听生公说到点头。
敬藉山灵,愿同石隐。
倘静念结远公之社,定不攒眉;若居心如康乐之流,自难开口。
立返山中之驾,看回湖上之船,仰望慈悲,俯从大众。
沈梅冈先生许相嵩,在狱十八年。
读书之暇,旁攻匠艺,无斧锯,以片铁日夕磨之,遂铦利。
得香楠尺许,琢为文具一,大匣三、小匣七、壁锁二;棕竹数片,为箑一,为骨十八,以笋、以缝、以键,坚密肉好,巧匠谢不能事。
夫人丐先文恭志公墓,持以为贽,文恭拜受之。
铭其匣曰:“十九年,中郎节,十八年,给谏匣;节邪匣邪同一辙。
”铭其箑曰:“塞外毡,饥可餐;狱中箑,尘莫干;前苏后沈名班班。
”梅冈制,文恭铭,徐文长书,张应尧镌,人称四绝,余珍藏之。
又闻其以粥炼土,凡数年,范为铜鼓者二,声闻里许,胜暹罗铜。
禊泉出城中,水递者日至。
臧获到庵借炊,索薪、索菜、索米,后索酒、索肉;无酒肉,辄挥老拳。
僧苦之。
无计脱此苦,乃罪泉,投之刍秽。
不已,乃决沟水败泉,泉大坏。
张子知之,至禊井,命长年浚之。
及半,见竹管积其下,皆黧胀作气;竹尽,见刍秽,又作奇臭。
张子淘洗数次,俟泉至,泉实不坏,又甘冽。
张子去,僧又坏之。
不旋踵,至再、至三,卒不能救,禊泉竟坏矣。
是时,食之而知其坏者半,食之不知其坏、而仍食之者半,食之知其坏而无泉可食、不得已而仍食之者半。
壬申,有称阳和岭玉带泉者,张子试之,空灵不及禊而清冽过之。
特以玉带名不雅驯。
张子谓:阳和岭实为余家祖墓,诞生我文恭,遗风馀烈,与山水俱长。
昔孤山泉出,东坡名之“六一”,今此泉名之“阳和”,至当不易。
盖生岭、生泉,俱在生文恭之前,不待文恭而天固已阳和之矣,夫复何疑!土人有好事者,恐玉带失其姓,遂勒石署之。
且曰:“自张志‘禊泉’而‘禊泉’为张氏有,今琶山是其祖垄,擅之益易。
立石署之,惧其夺也。
”时有传其语者,阳和泉之名益著。
铭曰:“有山如砺,有泉如砥;太史遗烈,落落磊磊。
孤屿溢流,‘六一’擅之。
千年巴蜀,实繁其齿;但言眉山,自属苏氏。
看西湖竞渡十二三次,己巳竞渡于秦淮,辛未竞渡于无锡,壬午竞渡于瓜州,于金山寺。
西湖竞渡,以看竞渡之人胜,无锡亦如之。
秦淮有灯船无龙船,龙船无瓜州比,而看龙船亦无金山寺比。
瓜州龙船一二十只,刻画龙头尾,取其怒;旁坐二十人持大楫,取其悍;中用彩篷,前后旌幢绣伞,取其绚;撞钲挝鼓,取其节;艄后列军器一架,取其锷;龙头上一人足倒竖,敁敠其上,取其危;龙尾挂一小儿,取其险。
自五月初一至十五,日日画地而出。
五日出金山,镇江亦出。
惊湍跳沫,群龙格斗,偶堕洄涡,则蜐捷捽,蟠委出之。
金山上人团簇,隔江望之,蚁附蜂屯,蠢蠢欲动。
晚则万艓齐开,两岸沓沓然而沸。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82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