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鹗
〔清〕 1692 - 1752 年
清浙江钱塘人,字太鸿,一字雄飞,号樊榭,又号南湖花隐、西溪渔者。
康熙五十九年(西元一七二〇年)举人。
乾隆元年(西元一七三六年)召试博学鸿词科不遇。
搜奇嗜博,尝馆扬州马嶰谷、马半槎小玲珑山馆数年,尽阅其善本秘籍,多见宋人集。
学殖广博,尤谙辽宋典章人事,因撰《宋诗纪事》。
诗词皆工,诗品清高,而长于用书。
论词崇周美成、姜白石,继朱竹垞之「浙西词派」名家。
有《樊榭山房集》、《辽史拾遗》、《南宋院画录》等,又与查莲坡 同撰《绝妙好词笺》。
杭堇浦曰:「太鸿诗精深华妙,裁断众流,自新城、长水盛行一时,海内操觚者莫不乞灵于两家,太鸿独矫之以孤澹。
用意既超,徵材尤博,吾乡称诗,于宋元之後未之或过也。」沈归愚曰:「樊榭徵士学问淹洽,尤熟精两宋典实,人无敢难者。
诗亦清高,五言在刘慎虚、常建之间。
今浙西谈艺家,专以饤饾(dìng dòu)扫扯(chě)为樊榭流派,失樊榭之真矣。」王兰泉曰:「徵君诗幽新隽妙,刻琢研炼,五言尤胜,大抵取法陶谢及王孟韦柳,而别有自得之趣。
莹然而清,窅(yǎo)然精深貌;深远貌而邃,撷宋诗之精诣而去其疏芜。
时沈文悫方以汉魏盛唐倡吴下,莫能相掩也。」翁覃谿曰:「樊榭以精细之思得韵得味,正亦从书卷中酝酿得来。」生平见《清史稿·卷四百八十五·〈文苑列传·厉鹗传〉》。
安稳闲房,仗尔平生,寝兴载司。
记窗横窥月,情柔似水,屏遮听雨,鬓改成丝。
金尽低颜,玉存暖老,渐近横陈嚼蜡时。
吾衰矣,但摸棱不管,趺坐偏宜。
一杯酌尔休辞。
想此夕殷勤也合知。
笑放怀物外,年年梦蝶,求官何处,日日支龟。
早起虽慵,春来更健,睡法希夷好护持。
宁须羡,设沉香八尺,花下频移。
佳处曾探。
量泉惠麓,踏藓灵岩。
多少吴娃,明妆倚舫,玉面乘篮。
秧田竹屋芦帘。
指归路、垂虹旧谙。
瑟瑟波摇,弯弯月唱,好个江南。
重来君有搀先卜,灯唇昨宵如语。
问讯东湖,年时柳色,犹剩烟中残缕。
英游俊侣。
叹范蠡船遥,黄公垆阻。
一曲南庄,更无人过白云坞。
乾坤总成逆旅。
化儿多戏剧,颠倒谁谱。
风掩闲门,冰凘老砚,绝代空吟贫女。
淹留未许。
早岁晚天寒,又催津鼓。
别梦依依,小楼窗日吐。
讶熏炉未烬,分秋宇、染铅丹。
正露重铜盘,风摇钿粟,暗和沉檀。
珊珊。
佩璎零乱,捣花房、声共晓钟闲。
一串胸垂圆相,双心臂缠清寒。
窗闲。
待洗尘烦。
斜挂处、藕丝单。
认现住冰轮,前身香国,不算缘悭。
更番秋期细数,胜纤痕、留印在雕阑。
宛转仍酬密愿,氤氲难解连环。
瞰月峰高,看街帘远,物华取次如归。
夜深寒浅,春在六铢衣。
望来处、纱笼万点,见背后、钗燕双飞。
疏梅下、星移汉转,胜似拜安妃。
尘霏。
行不断,踏歌伴软舞,随地成围。
天教晴稳,乐事往年稀。
念游侣、馀酲尚在,问殢人、香梦谁知。
匆匆里、饧箫又晓透罗帏。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52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