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鹗
〔清〕 1692 - 1752 年
清浙江钱塘人,字太鸿,一字雄飞,号樊榭,又号南湖花隐、西溪渔者。
康熙五十九年(西元一七二〇年)举人。
乾隆元年(西元一七三六年)召试博学鸿词科不遇。
搜奇嗜博,尝馆扬州马嶰谷、马半槎小玲珑山馆数年,尽阅其善本秘籍,多见宋人集。
学殖广博,尤谙辽宋典章人事,因撰《宋诗纪事》。
诗词皆工,诗品清高,而长于用书。
论词崇周美成、姜白石,继朱竹垞之「浙西词派」名家。
有《樊榭山房集》、《辽史拾遗》、《南宋院画录》等,又与查莲坡 同撰《绝妙好词笺》。
杭堇浦曰:「太鸿诗精深华妙,裁断众流,自新城、长水盛行一时,海内操觚者莫不乞灵于两家,太鸿独矫之以孤澹。
用意既超,徵材尤博,吾乡称诗,于宋元之後未之或过也。」沈归愚曰:「樊榭徵士学问淹洽,尤熟精两宋典实,人无敢难者。
诗亦清高,五言在刘慎虚、常建之间。
今浙西谈艺家,专以饤饾(dìng dòu)扫扯(chě)为樊榭流派,失樊榭之真矣。」王兰泉曰:「徵君诗幽新隽妙,刻琢研炼,五言尤胜,大抵取法陶谢及王孟韦柳,而别有自得之趣。
莹然而清,窅(yǎo)然精深貌;深远貌而邃,撷宋诗之精诣而去其疏芜。
时沈文悫方以汉魏盛唐倡吴下,莫能相掩也。」翁覃谿曰:「樊榭以精细之思得韵得味,正亦从书卷中酝酿得来。」生平见《清史稿·卷四百八十五·〈文苑列传·厉鹗传〉》。
竹垣花架,四面阴阴堪结夏。
手捉松枝,君是前身鹤阿师。
楞伽堆案,欲话无生谁是伴。
久断知闻,一缕茶烟袅作云。
尘沁短衣,话前事、倦途亭午。
向畏景新秋,官柳自垂万缕。
系人旧感,问翠黛、那时何处。
等再来瞥见,付与骡纲铃语。
粉絮吹帘,柔枝萦扇,拥髻曾诉。
念好个江南,争似路旁低舞。
少年容易,鬓霜早聚。
憔悴多、长梦画桥烟浦。
一讯槎风。
有双栖锦羽,携取筠笼。
抱时春屿里,啼处晓波东。
洪桃花下几回逢。
乍呼小名,朱朱未通。
瑶窗远,想误却、汜人同梦。
珍重。
谁乞种。
持比汝南,噤㾕神偏耸。
帻染蛮砂,尾捎蜃雨,特地移窠分送。
我已无心舞秋宵,负雏看啄苔阶缝。
凭丹青,唤梅家、写伊飞动。
楚云梦远。
觅鬓底瑶肪,悄在秋苑。
素萼乍攲,遮住青鸾轻扇。
最怜付与红儿,只隔幔纱遥见。
凉飔度,嫣然笑拈,闹扫初绾。
明河坠露分半。
称香浸铜瓶,胭粉零乱。
几点唾壶情泪,翠襟吹溅。
倚妆静看搔头,又恐一枝敲断。
丹白想,亭亭夜深自遣。
倦柳惊鸦,澄湖低月,坠霜初度篷罅。
摇落心情,交加魂梦,水天离思难写。
赋笺词笔,忆相见、秋娘淡雅。
凄凉只在,学绣村边,晓钟敲罢。
可能负却西风,两桨来时,暮云凝乍。
啼红唾碧,衫痕犹涴,尚记那回帘下。
怨人轻别,是才识、香囊分麝。
孤鸿遥去,说与教知,酒醒今夜。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27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