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鹗
〔清〕 1692 - 1752 年
清浙江钱塘人,字太鸿,一字雄飞,号樊榭,又号南湖花隐、西溪渔者。
康熙五十九年(西元一七二〇年)举人。
乾隆元年(西元一七三六年)召试博学鸿词科不遇。
搜奇嗜博,尝馆扬州马嶰谷、马半槎小玲珑山馆数年,尽阅其善本秘籍,多见宋人集。
学殖广博,尤谙辽宋典章人事,因撰《宋诗纪事》。
诗词皆工,诗品清高,而长于用书。
论词崇周美成、姜白石,继朱竹垞之「浙西词派」名家。
有《樊榭山房集》、《辽史拾遗》、《南宋院画录》等,又与查莲坡 同撰《绝妙好词笺》。
杭堇浦曰:「太鸿诗精深华妙,裁断众流,自新城、长水盛行一时,海内操觚者莫不乞灵于两家,太鸿独矫之以孤澹。
用意既超,徵材尤博,吾乡称诗,于宋元之後未之或过也。」沈归愚曰:「樊榭徵士学问淹洽,尤熟精两宋典实,人无敢难者。
诗亦清高,五言在刘慎虚、常建之间。
今浙西谈艺家,专以饤饾(dìng dòu)扫扯(chě)为樊榭流派,失樊榭之真矣。」王兰泉曰:「徵君诗幽新隽妙,刻琢研炼,五言尤胜,大抵取法陶谢及王孟韦柳,而别有自得之趣。
莹然而清,窅(yǎo)然精深貌;深远貌而邃,撷宋诗之精诣而去其疏芜。
时沈文悫方以汉魏盛唐倡吴下,莫能相掩也。」翁覃谿曰:「樊榭以精细之思得韵得味,正亦从书卷中酝酿得来。」生平见《清史稿·卷四百八十五·〈文苑列传·厉鹗传〉》。
杏饧香、闹花门巷,家家风外晴稳。
来时犹道江程短,定不短如愁鬓。
飞絮近。
作酒恶寒轻、只是无人问。
红丝砚润。
便杜老伤春,江郎赋别,难写此时恨。
西湖路,最爱山联眉晕。
游船曾记归尽。
绿杨阑角听莺坐,知我平生疏俊。
情一寸。
回首处、云容水态还相引。
天涯自哂。
绕九里街中,三分月底,谁与寄芳信。
休恨无山,小栏外、略借江南眉色。
何况山在,人家梯青唤双屐。
吹不断、风前笑语,怕惊起、退红帘隙。
古堞飞帆,平林指塔,春望无力。
旧知己、觞送花迎,画歌舞屏间未头白。
谁道琵琶才掐,剩康家陈迹。
豪气被、萧萧草树,甚曳裾、有此狂客。
为问天畔归鸿,远愁衔得。
蜻蜓偷眼凉多,飞随小舫摇空翠。
西泠五月,碧罗初染,冰壶乍洗。
多丽香车,闲情椒壁,梦尘空徙。
载荷心酒苦,桐枝弦澹,看一阵,风漪细。
更谱玲珑散水。
战长林、叶间疏吹。
高寒更忆,回峰隐舍,鸣泉僧寺。
易得惊秋,菰芦深处,此歌堪倚。
渐钟催人散,平波坠露,点青萤尾。
旧宛荒湾,正恖恖别袂,草草欢筵。
放歌销白日,转枕梦青天。
风力紧,折吴绵。
寒色渐苍然。
话倦游、不如归去,如此湖山。
津头已买篷船。
尚樵歌共谱,琴趣闲编。
沙河春拊马,灯市夜飞蝉。
花倚担,菜登盘。
节物又增年。
问几时、掀髯一笑,追逐吟仙。
海天霞未卷。
和晓岫、空青付谁裁剪。
花师戏成幻。
约娇春千里,翠深红浅。
回头意懒。
但微认、崔徽背面。
映衫痕、一色惺憁,误道藕丝秋半。
曾见。
梦中彩笔,歌畔檀唇,醉馀罗扇。
云窗月馆。
湖山在,旧情远。
便听风听水,霓裳谱得,自对珍丛夜怨。
问寻芳、人瘦如何,细看带眼。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8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