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
〔宋〕 1031 - 1095 年
宋杭州钱塘人,字存中。
沈遘从弟。
仁宗嘉祐八年进士。
神宗熙宁中,参与王安石变法。
提举司天监,改制浑仪、景表、五壶浮漏等仪器,招卫朴造《奉元历》。
擢知制诰,兼通进银台司。
熙宁八年出使辽国,力斥辽夺地之谋,途中又图其山川形势、人情风俗,为《使契丹图抄》奏上。
迁翰林学士、权三司使。
主免下户役钱,被劾出知宣州。
后知延州加强对西夏防御。
元丰五年,坐事谪均州团练副使,徙秀州。
晚年居润州梦溪园。
博学善文,熟知天文、地理、化学、生物、律历、音乐、医药、典制等。
有《梦溪笔谈》、《苏沈良方》、《长兴集》等。
四蹄双翻惊草头,飞入平原不沾土。
艇子隔溪语,水光冰玉壶。
白差乌鬼作鹧鹚。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9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