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恩
〔明〕 1500? - 1582? 年
明小说家。
山阳人,字汝忠,号射阳山人。
科举屡遭挫折,嘉靖中补贡生,后任浙江长兴县丞。
耻为五斗米折腰,拂袖而归,专意著述。
自幼喜读野言稗史、志怪小说,善谐谑,晚年作《西游记》,叙述唐高僧玄奘取经故事。
另有《射阳先生存稿》、《禹鼎志》等。
且不言他四众脱身,随金刚驾风而起。
却说陈家庄救生寺内多人,天晓起来,仍治果肴来献,至楼下,不见了唐僧。
这个也来问,那个也来寻,俱慌慌张张,莫知所措,叫苦连天的道:“清清把个活佛放去了!”一会家无计,将办来的品物,俱抬在楼上祭祀烧纸。
以后每年四大祭,二十四小祭。
还有那告病的,保安的,求亲许愿,求财求子的,无时无日不来烧香祭赛,真个是金炉不断千年火,玉盏常明万载灯,不题。
却说八大金刚使第二阵香风,把他四众,不一日送至东土,渐渐望见长安。
原来那太宗自贞观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送唐僧出城,至十六年,即差工部官在西安关外起建了望经楼接经,太宗年年亲至其地。
恰好那一日出驾复到楼上,忽见正西方满天瑞霭,阵阵香风,金刚停在空中叫道:“圣僧,此间乃长安城了。
我们不好下去,这里人伶俐,恐泄漏吾像。
孙大圣三位也不消去,汝自去传了经与汝主,即便回来。
我在霄汉中等你,与你一同缴旨。
”大圣道:“尊者之言虽当,但吾师如何挑得经担?如何牵得这马?须得我等同去一送。
烦你在空少等,谅不敢误。
”金刚道:“前日观音菩萨启过如来,往来只在八日,方完藏数。
今已经四日有余,只怕八戒贪图富贵,误了期限。
”八戒笑道:“师父成佛,我也望成佛,岂有贪图之理!泼大粗人!都在此等我,待交了经,就来与你回向也。
”呆子挑着担,沙僧牵着马,行者领着圣僧,都按下云头,落于望经楼边。
太宗同多官一齐见了,即下楼相迎道:“御弟来也?”唐僧即倒身下拜,太宗搀起,又问:“此三者何人?”唐僧道:“是途中收的徒弟。
”太宗大喜,即命侍官:“将朕御车马扣背,请御弟上马,同朕回朝。
”唐僧谢了恩,骑上马,大圣轮金箍棒紧随,八戒、沙僧俱扶马挑担,随驾后共入长安。
真个是——
当年清宴乐升平,文武安然显俊英。
水陆场中僧演法,金銮殿上主差卿。
关文敕赐唐三藏,经卷原因配五行。
苦炼凶魔种种灭,功成今喜上朝京。
唐僧四众,随驾入朝,满城中无一不知是取经人来了。
却说那长安唐僧旧住的洪福寺大小僧人,看见几株松树一颗颗头俱向东,惊讶道:“怪哉,怪哉!今夜未曾刮风,如何这树头都扭过来了?”内有三藏的旧徒道:“快拿衣服来!取经的老师父来了!”众僧问道:“你何以知之?”旧徒曰:“当年师父去时,曾有言道:‘我去之后,或三五年,或六七年,但看松树枝头若是东向,我即回矣。
’我师父佛口圣言,故此知之。
”急披衣而出,至西街时,早已有人传播说:“取经的人适才方到,万岁爷爷接入城来了
话表孙行者三人,随着宣召官至午门外,黄门官即时传奏宣进。
他三个齐齐站定,更不下拜,国王问道:“那三位是圣僧驸马之高徒?姓甚名谁?何方居住?因甚事出家?取何经卷?”行者即近前,意欲上殿,旁有护驾的喝道:“不要走!有甚话,立下奏来。
”行者笑道:“我们出家人,得一步就进一步。
”随后八戒沙僧亦俱近前。
长老恐他村鲁惊驾,便起身叫道:“徒弟啊,陛下问你来因,你即奏上。
”行者见他那师父在旁侍立,忍不住大叫一声道:“陛下轻人重己!既招我师为驸马,如何教他侍立?世间称女夫谓之贵人,岂有贵人不坐之理!”国王听说,大惊失色,欲退殿,恐失了观瞻,只得硬着胆,教近侍的取绣墩来,请唐僧坐了。
行者才奏道:
老孙祖居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
父天母地,石裂吾生。
曾拜至人,学成大道。
复转仙乡,啸聚在洞天福地。
下海降龙,登山擒兽。
消死名,上生籍,官拜齐天大圣。
玩赏琼楼,喜游宝阁。
会天仙,日日歌欢;居圣境,朝朝快乐。
只因乱却蟠桃宴,大反天宫,被佛擒伏。
困压在五行山下,饥餐铁弹,渴饮铜汁,五百年未尝茶饭。
幸我师出东土,拜西方,观音教令脱天灾,离大难,皈正在瑜伽门下。
旧讳悟空,称名行者。
国王闻得这般名重,慌得下了龙床,走将来,以御手挽定长老道:“驸马,也是朕之天缘,得遇你这仙姻仙眷。
”三藏满口谢恩,请国王登位。
复问:“那位是第二高徒?”八戒掬嘴扬威道:
老猪先世为人,贪欢爱懒。
一生混沌,乱性迷心。
未识天高地厚,难明海阔山遥。
正在幽闲之际,忽然遇一真人。
半句话,解开业网;两三言,劈破灾门。
当时省悟,立地投师,谨修二八之工夫,敬炼三三之前后。
行满飞升,得超天府。
荷蒙玉帝厚恩,官赐天蓬元帅,管押河兵,逍遥汉阙。
只因蟠桃酒醉,戏弄嫦娥,谪官衔,遭贬临凡;错投胎,托生猪象。
住福陵山,造恶无边。
遇观音,指明善道。
皈依佛教,保护唐僧。
径往西天,拜求妙典。
法讳悟能,称为八戒。
国王听言,胆战心惊,不敢观觑。
这呆子越弄精神,摇着头,掬着嘴,撑起耳朵呵呵大笑。
三藏又怕惊驾,即叱道:“八戒收敛!”方才叉手拱立,假扭斯文。
又问:“第三位高徒,因甚皈依?”沙和尚合掌道:
老沙原系凡夫,因怕轮回访道。
云游海角,浪荡天涯。
常得衣钵随身,每炼心神在舍。
因此虔诚,得逢仙侣。
养就孩儿,配缘姹女。
工满三千,合和四相。
超天界,拜玄穹,官授卷帘大将,侍御凤辇龙车,封号将军。
也为蟠桃会上,失手打破玻璃盏,贬在流沙河,改头换面,造孽伤生。
话表八金刚既送唐僧回国不题。
那三层门下,有五方揭谛、四值功曹、六丁六甲、护教伽蓝,走向观音菩萨前启道:“弟子等向蒙菩萨法旨,暗中保护圣僧,今日圣僧行满,菩萨缴了佛祖金旨,我等望菩萨准缴法旨。
”菩萨亦甚喜道:“准缴,准缴。
”又问道:“那唐僧四众,一路上心行何如?”诸神道:“委实心虔志诚,料不能逃菩萨洞察。
但只是唐僧受过之苦,真不可言。
他一路上历过的灾愆患难,弟子已谨记在此,这就是他灾难的簿子。
”菩萨从头看了一遍。
上写着:
蒙差揭谛皈依旨,谨记唐僧难数清:金蝉遭贬第一难,
出胎几杀第二难,满月抛江第三难,寻亲报冤第四难,
出城逢虎第五难,落坑折从第六难,双叉岭上第七难,
两界山头第八难,陡涧换马第九难,夜被火烧第十难,
失却袈裟十一难,收降八戒十二难,黄风怪阻十三难,
请求灵吉十四难,流沙难渡十五难,收得沙僧十六难,
四圣显化十七难,五庄观中十八难,难活人参十九难,
贬退心猿二十难,黑松林失散二十一难,宝象国捎书二十二难,
金銮殿变虎二十三难,平顶山逢魔二十四难,莲花洞高悬二十五难,
乌鸡国救主二十六难,被魔化身二十七难,号山逢怪二十八难,
风摄圣僧二十九难,心猿遭害三十难,请圣降妖三十一难,
黑河沉没三十二难,搬运车迟三十三难,大赌输赢三十四难,
祛道兴僧三十五难,路逢大水三十六难,身落天河三十七难,
鱼篮现身三十八难,金兜山遇怪三十九难,普天神难伏四十难,
问佛根源四十一难,吃水遭毒四十二难,西梁国留婚四十三难,
琵琶洞受苦四十四难,再贬心猿四十五难,难辨猕猴四十六难,
路阻火焰山四十七难,求取芭蕉扇四十八难,收缚魔王四十九难,
赛城扫塔五十难,取宝救僧五十一难,棘林吟咏五十二难,
小雷音遇难五十三难,诸天神遭困五十四难,稀柿疼秽阻五十五难,
朱紫国行医五十六难,拯救疲癃五十七难,降妖取后五十八难,
七情迷没五十九难,多目遭伤六十难,路阻狮驼六十一难,
怪分三色六十二难,城里遇灾六十三难,请佛收魔六十四难,
比丘救子六十五难,辨认真邪六十六难,松林救怪六十七难,
僧房卧病六十八难,无底洞遭困六十九难,灭法国难行七十难,
隐雾山遇魔七十一难,凤仙郡求雨七十二难,失落兵器七十三难,
会庆钉钯七十四难,竹节山遭难七十五难,玄英洞受苦七十六难,
赶捉犀牛七十七难,天竺招婚七十八难,铜台府监禁七十九难,
凌云渡脱胎八十
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
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
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
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
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
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樟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一朝天气炎热,与群猴避暑,都在松阴之下顽耍。
一群猴子耍了一会,却去那山涧中洗澡。
见那股涧水奔流,真个似滚瓜涌溅。
古云:“禽有禽言,兽有兽语。
”众猴都道:“这股水不知是哪里的水。
我们今日赶闲无事,顺涧边往上溜头寻看源流,耍子去耶!”喊一声,都拖男挈女,唤弟呼兄,一齐跑来,顺涧爬山,直至源流之处,乃是一股瀑布飞泉。
众猴拍手称扬道:“好水!好水!原来此处远通山脚之下,直接大海之波。
”又道:“哪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
”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
他住了身,定了神,仔细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
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倒挂流出去,遮闭了桥门。
却又欠身上桥头,再走再看,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
石猴看罢多时,跳过桥中间,左右观看,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
碣上有一行楷书大字,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石猴喜不自胜,忽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众猴把他围住,问道:“里面怎么样?水有多深?”石猴道:“没水!没水!原来是一座铁板桥。
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
”众猴道:“怎见得是个家当?”石猴笑道:“这股水乃是桥下冲贯石窍,倒挂下来遮闭门户的。
桥边有花有树,乃是一座石房。
房内有石锅、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
中间一块石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
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
我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气。

众猴听得,个个欢喜。
都道:“你还先走,带我们进去,进去!”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进来!”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也都进去了。
跳过
床头社瓮鹅儿熟,江口春船石首来。
欲就吾师谋一醉,讲坛何日杏花开。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23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