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
〔唐〕 768 - 824 年
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郡望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后人尊称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曾积极参加讨伐淮西叛藩吴元济的战争,任裴度的行军司马。
思想上,韩愈崇奉儒学,力排佛老。
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
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龟之氛兮,不能云雨。
龟之蘖兮,不中梁柱。
龟之大兮,祗以奄鲁。
知将隳兮,哀莫余伍。
周公有鬼兮,嗟余归辅。
秋之水兮,其色幽幽。
我将济兮,不得其由。
涉其浅兮,石啮我足。
乘其深兮,龙入我舟。
我济而悔兮,将安归尤。
归兮归兮,无与石斗兮,无应龙求。
扰扰驰名者,谁能一日闲。
我来无伴侣,把酒对南山。
余始得李生于河中,今相遇于下邳,自始及今,十四年矣。
始相见,吾与之皆未冠,未通人事,追思多有可笑者,与生皆然也。
今者相遇,皆有妻子,昔时无度量之心,宁复可有是?生之为交,何其近古人也。
是来也,余黜于徐州,将西居于洛阳,泛舟于清泠池,泊于文雅台下。
西望商丘,东望修竹园,入微子庙,求邹阳、枚叔、司马相如之故文。
久立于庙陛间,悲《那颂》之不作于是者已久。
陇西李翱、太原王涯、上谷侯喜,实同与焉。
贞元十六年五月十四日,昌黎韩愈书。
公讳晋,字混成。
先皇帝时,兵部侍郎李涵如回纥,诏公兼侍御史,赐紫金鱼袋,为涵判官。
回纥之人来曰:“唐之复土疆,取回纥力焉。
约我为市,马既入,而归我贿不足,我于使人乎取之。
”涵惧不敢对,视公。
公与之言曰:“我之复土疆,尔信有力焉。
吾非无马,而与尔为市,为赐不既多乎?尔之马岁至,吾数皮而归资。
边吏请致诘也,天子念尔有劳,故下诏禁侵犯。
诸戎畏我大国之尔与也,莫敢校焉。
尔之父子宁而畜马蕃者,非我谁使之?”于是其众皆环公拜,皆两举手曰:“不敢复有意大国。

李怀光反,怀光所率皆朔方兵,公知其谋与朱泚合也,患之,造怀光言曰:“公之功,天下无与敌;公之过,未有闻于人。
某至上所,言公之情,上宽明,将无不赦宥焉。
乃能为朱泚臣乎!彼为臣而背其君,苟得志,于公何有?且公既为太尉矣,彼虽宠公,何以加此?彼不能事君,能以臣事公乎!公能事彼,而有不能事君乎?彼知天下之怒,朝夕戮死者也,故求其同罪而与之比,公何所利焉?公之敌彼有余力,不如明告之绝,而起兵袭取之,清宫而迎天子,庶人服而请罪有司,虽有大过,犹将掩焉。
如公则谁敢议!”语已,怀光拜曰:“天赐公活怀光之命。
”故怀光卒不与朱泚。
汴州自大历来多兵事。
刘元佐益其师至十万,元佐死,子士宁代之,畋游无度。
其将李万荣乘其畋也,逐之。
三年,万荣病风,昏不知事,其子乃复欲为士宁之故。
监军使俱文珍与其将邓惟恭执之归京师,而万荣死。
诏未至,惟恭权军事。
公既受命,遂行,不以兵卫。
及郑州,逆者不至,郑州人为公惧,或劝公止以待。
有自汴州出者,言于公曰:“不可入。
”公不对,遂行。
后二日,惟恭及诸将至,遂逆以入。
进见公者,退皆曰:“公仁人也。
”环以相告,故大和。
始公为华州,亦有惠爱,人思之。
公居处恭,无妾媵,不饮酒,不谄笑,好恶无所偏,与人交泊如也。
(节选自《韩昌黎集》,有删改)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86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