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始举孝廉1,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2,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3,欲为一郡守4,好作政教5,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6;故在济南7,始除残去秽8,平心选举,违迕诸常侍9。
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
去官之后,年纪尚少10,顾视同岁中11,年有五十,未名为老。
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
故以四时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12,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13,欲以泥水自蔽14,绝宾客往来之望。
然不能得如意。
后徵为都尉15,迁典军校尉16,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17,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18,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
而遭值董卓之难19,兴举义兵20。
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多兵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
故汴水之战数千21,后还到扬州更募22,亦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
后领兖州23,破降黄巾三十万众24。
又袁术僭号于九江25,下皆称臣,名门曰建号门,衣被皆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
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26,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
后孤讨禽其四将27,获其人众,遂使术穷亡解沮28,发病而死。
及至袁绍据河北29,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
幸而破绍,枭其二子30。
又刘表自以为宗室31),包藏奸心,乍前乍却32,以观世事,据有当州33,孤复定之,遂平天下。
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34。
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
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35,妄相忖度,每用耿耿。
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36,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
《论语》云:“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37。
”夫能以大事小也38。
昔乐毅走赵39,赵王欲与之图燕40。
乐毅伏而垂泣,对曰:“臣事昭王,犹事大王;臣若获戾,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已,不忍谋赵之徒隶41,况燕后嗣乎42!”胡亥之杀蒙恬也43,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44;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
”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
孤祖、父以至孤身45,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46,过于三世矣。
孤非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