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
〔明〕 1296 - 1370 年
施耐庵,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
原籍苏州,生于兴化,舟人之子,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35岁中进士。
35岁至40岁之间官钱塘二载,后与当道不合,复归苏州。
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岁,张士诚据苏,征聘不应;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善,后流寓江阴,在祝塘镇教书。
71岁或72岁迁兴化,旋迁白驹场、施家桥。
朱元璋屡征不应;最后居淮安卒,终年74岁。
著作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西江月》:
忠义立身之本,奸邪坏国之端。
狼心狗幸滥居官,致使英雄扼腕。
夺虎机谋可恶,劫牢计策堪观。
登州城郭痛悲酸,顷刻横尸遍满。
话说当时吴学究对宋公明说道:“今日有个机会,却是石勇面上一起来投入伙的人,又与栾廷玉那厮最好,亦是杨林、邓飞的至爱相识。
他知道哥哥打祝家庄不利,特献这条计策来入伙,以为进身之报,随后便至。
五日之内可行此计,却是好么?”宋江听了,大喜道:“妙哉!”方才笑逐颜开。
说话的,却是甚么计策?下来便见。
看官牢记这段话头,原来和宋公明初打祝家庄时,一同事发。
却难这边说一句,那边说一回,因此权记下这两打祝家庄的话头,却先说那一回来投入伙的人乘机会的话,下来接着关目。
原来山东海边有个州郡,唤做登州。
登州城外有一座山,山上多有豺狼虎豹出来伤人。
因此登州知府拘集猎户,当厅委了杖限文书,捉捕登州山上大虫。
又仰山前山后里正之家也要捕虎文状,限外不行解官,痛责枷号不恕。
且说登州山下有一家猎户,弟兄两个,哥哥唤做解珍,兄弟唤做解宝。
弟兄两个都使浑铁点钢叉,有一身惊人的武艺。
当州里的猎户们都让他第一。
那解珍一个绰号唤做两头蛇,这解宝绰号叫做双尾蝎。
二人父母俱亡,不曾婚娶。
那哥哥七尺以上身材,紫棠色面皮,腰细膀阔。
曾有一篇《临江仙》,单道着解珍的好处:
虽是登州搜猎户,忠良偏恶奸邪。
虎皮战袄鹿皮靴。
硬弓开满月,强弩蹬车。
浑铁钢叉无敌手,纵横谁敢拦遮。
怒时肝胆尽横斜。
解珍心性恶,人号两头蛇。
那个兄弟解宝,更是利害,也有七尺以上身材,面圆身黑,两只腿上刺着两个飞天夜叉。
有时性起,恨不得腾天倒地,拔树摇山。
也有一篇《西江月》,单道着解宝的好处:
性格忘生拚命,生来骁勇英豪。
赶翻麋鹿与猿猱,杀尽山中虎豹。
手执莲花铁镋,腰悬蒲叶尖刀。
腰间紧束虎筋绦,双尾蝎英雄解宝。
那弟兄两个,当官受了甘限文书,回到家中,整顿窝弓、药箭、弩子、镋叉,穿了豹皮裤、虎皮套体,拿了铁叉,两个径奔登州山上,下了窝弓。
去树上等了一日,不济事了,收拾窝弓下去。
次日,又带了干粮,再上山伺候,看看天晚,弟兄两个再把窝弓下了,爬上树去,直等到五更,又没动静。
两个移了窝弓,却来西山边下了。
坐到天明,又等不着。
两个心焦,说道:“限三日内要纳大虫,迟时须用受责,却是怎地好!”
两个到第三日夜,伏至四更时分,不觉身体困倦,两个背厮靠着且睡。
未曾合眼,忽听得窝弓发响。
两个跳将起来,拿了钢叉,四下里
诗曰:
人生切莫恃英雄,术业精粗自不同。
猛虎尚然逢恶兽,毒蛇犹自怕蜈蚣。
七擒孟获奇诸葛,两困云长羡吕蒙。
珍重宋江真智士,呼延顷刻入囊中。
话说晁盖、宋江、吴用、公孙胜与众头领就聚义厅上启请徐宁教使钩镰枪法。
众人看徐宁时,果然一表好人物:六尺五六长身体,团团的一个白脸,三牙细黑髭髯,十分腰细膀阔。
曾有一篇《西江月》,单道着徐宁模样:
臂健开弓有准,身轻上马如飞。
弯弯两道卧蚕眉,凤翥鸾翔子弟。
战铠细穿柳叶,乌巾斜带花枝。
常随宝驾侍丹墀,神手徐宁无对。
当下徐宁选军已罢,便下聚义厅来,拿起一把钩镰枪自使一回。
众人见了喝采。
徐宁便教众军道:“但凡马上使这般军器,就腰胯里做步上来,上中七路,三钩四拨,一搠一分,共使九个变法。
若是步行使这钩镰枪,亦最得用。
先使八步四拨,荡开门户,十二步一变,十六步大转身,分钩、镰、搠、缴;二十四步,那上攒下,钩东拨西;三十六步,浑身盖护,夺硬斗强。
此是钩镰枪正法。
”就一路路敷演,教众头领看。
众军汉见了徐宁使钩镰枪,都喜欢。
就当日为始,将选拣精锐壮健之人,晓夜习学。
又教步军藏林伏草,钩蹄拽腿,下面三路暗法。
不到半月之间,教成山寨五七百人。
宋江并众头领看了大喜,准备破敌。
有诗为证:
四拨三钩通七路,共分九变合神机。
二十四步那前后,一十六翻大转围。
破锐摧坚如拉朽,搴旗斩将有神威。
闻风已落高俅胆,此法今无古亦稀。
却说呼延灼自从折了彭玘、凌振,每日只把马军来水边搦战。
山寨中只教水军头领牢守各处滩头,水底钉了暗桩。
呼延灼虽是在山西、山北两路出哨,决不能勾到山寨边。
梁山泊却叫凌振制造了诸般火炮,尽皆完备,克日定时下山对敌。
学使钩镰枪军士已都学成本事。
宋江道:“不才浅见,未知合众位心意否?”吴用道:“愿闻其略。
”宋江道:“明日并不用一骑马军,众头领都是步战。
孙吴兵法却利于山林沮泽。
却将步军下山,分作十队诱敌。
但见军马冲掩将来,都望芦苇荆棘林中乱走。
却先把钩镰枪军士埋伏在彼,每十个会使钩镰枪的,间着十个挠钩手。
但见马到,一搅钩翻,便把挠钩搭将入去捉了。
平川窄路也如此埋伏。
此法如何?”吴学究道:“正如此藏兵捉将。
”徐宁道:“钩镰枪并挠钩,正是此法。

宋江当日分拨十队步军人马:刘唐、杜迁引一队,穆弘、穆春引一队,杨雄、陶宗旺引一队,朱仝、邓飞引一队,解珍、解宝引一队,邹渊、邹润引一队,一丈青、王矮虎引一队,薛永、马麟引一队,
诗曰:
堪叹梁山智术优,舍身捐命报冤仇。
神机运处良平惧,妙算行时鬼魅愁。
平地已疏英士狱,青山先斩佞臣头。
可怜天使真尸位,坐阅危亡自不羞。
话说贺太守把鲁智深赚在后堂内,喝声:“拿下!”众多做公的把鲁智深捉住,却似皂雕追紫燕,犹如猛虎啖羊羔。
众做公的把鲁智深簇拥到厅阶下,贺太守喝道:“你这秃驴从那里来?”鲁智深应道:“洒家有甚罪犯?”太守道:“你只实说,谁教你来刺我?”鲁智深道:“俺是出家人,你却如何问俺这话?”太守喝道:“恰才见你这秃驴意欲要把禅杖打我轿子,却又思量不敢下手。
你这秃驴好好招了!”鲁智深道:“洒家又不曾杀你,你如何拿住洒家,妄指平人?”太守喝骂:“几曾见出家人自称‘洒家’?这秃驴必是个关西五路打家劫舍的强贼,来与史进那厮报仇。
不打如何肯招。
左右,好生加力打那秃驴!”鲁智深大叫道:“不要打伤老爷!我说与你:俺是梁山泊好汉花和尚鲁智深。
我死倒不打紧,洒家的哥哥宋公明得知,下山来时,你这颗驴头趁早儿都砍了送去。
”贺太守听了大怒,把鲁智深拷打了一回,教取面大枷来钉了,押下死囚牢里去。
一面申闻都省,乞请明降如何。
禅杖、戒刀,封入府堂里去了。
此时哄动了华州一府。
小喽啰得了这个消息,飞报上山来。
武松大惊道:“我两个来华州干事,折了一个,怎地回去见众头领?”正没理会处,只见山下小喽啰报道:“有个梁山泊差来的头领,唤作神行太保戴宗,见在山下。
”武松慌忙下来,迎接上山,和朱武等三人都相见了,诉说鲁智深不听谏劝失陷一事。
戴宗听了大惊,道:“我不可久停久住了,就便回梁山泊报与哥哥知道,早遣兵将前来救取。
”武松道:“小弟在这里专等,万望兄长早去,急来救应则可。

戴宗吃了些素食,作起神行法去了,再回梁山泊来。
三日之间,已到山寨。
见了晁、宋二头领,具说鲁智深因救史进,要刺贺太守被陷一事。
宋江听罢,失惊道:“既然两个兄弟有难,如何不救!我等不可担阁,便须点起人马,作三队而行。
”前军点五员先锋:花荣、秦明、林冲、杨志、呼延灼,引领一千甲马,二千步军先行,逢山开路,遇水叠桥。
中军领兵主将宋公明,军师吴用,朱仝、徐宁、解珍、解宝,共是六个头领,马步军兵二千。
后军主掌粮草,李应、杨雄、石秀、李俊、张顺,共是五个头领押后,马步军兵二千。
共计七千人马,离了梁山泊。
端的是:枪刀流水急,人马撮风行。
直取华州来。
在路趱行,不止一日,早过了半路,先使戴宗去报少华山上。
朱武等三人安
诗曰:
北京留守多雄伟,四面高城崛然起。
西风飒飒骏马鸣,此日冤囚当受死。
俊义之冤谁雪洗?时刻便为刀下鬼。
纷纷戈剑乱如麻,后拥前遮集如蚁。
英雄忿怒举青锋,翻身直下如飞龙。
步兵骑士悉奔走,凛凛杀气生寒风。
六街三市尽回首,尸横骸卧如猪狗。
可怜力寡难抵当!将身就缚如摧朽。
他时奋出囹圄中,胆气英英大如斗。
话说当时石秀和卢俊义两个,在城内走头没路。
四下里人马合来,众做公的把挠钩搭住,套索绊翻。
可怜悍勇英雄,方信寡不敌众。
两个当下尽被捉了。
解到梁中书面前,叫押过劫法场的贼来。
石秀押在厅下,睁圆怪眼,高声大骂:“你这败坏国家,害百姓的贼!我听着哥哥将令,早晚便引军来打你城子,踏为平地。
把人砍做三截。
先教老爷来和你们说知。
”石秀在厅前千贼万贼价骂。
厅上从人都吓呆了。
梁中书听了,沉吟半响。
叫取大枷来,且把二人枷了,监放死囚牢里。
分付蔡福在意看管,休教有失。
蔡福要结识梁山泊好汉,把他两个做一处牢里关着。
每日好酒好肉与他两个吃。
因此不曾吃苦。
倒将养得好了。
却说梁中书唤本州新任王太守,当厅发落。
就城中计点被伤人数,杀死的有七八十个,跌伤头面,磕损皮肤,撞折腿脚者,不计其数。
报名在官。
梁中书支给官钱,医治、烧化了当。
次日,城里城外报说将来,收得梁山泊没头帖子数十张,不敢隐瞒,只得呈上。
梁中书看了,吓得魂飞天外,魄散九霄。
帖了上写道:
梁山泊义士宋江,仰示大名府,布告天下:今为大宋朝滥官当道,污吏专权。
殴死良民;涂炭万姓。
北京卢俊义乃豪杰之士。
今者启请上山,一同替天行道。
特令石秀,先来报知。
不期俱被擒捉。
如是存得二人性命,献出淫妇奸夫,吾无侵扰。
倘若误伤羽翼,屈坏股肱,拔寨兴兵,同心雪恨。
大兵到处,玉石俱焚。
天地咸扶,鬼神共佑。
劫除奸诈,殄灭愚顽。
谈笑入城,并无轻恕。
义夫节妇,孝子顺孙,好义良民,清慎官吏,切勿惊惶,各安职业。
谕众知悉。
当时梁中书看了没头告示,便唤王太守到来商议:“此事如何剖决?”王太守是个善懦之人,听得说了这话,便禀梁中书道:“梁山泊这一夥,朝廷几次尚且收捕他不得,何况我这里孤城小处!倘若这亡命之徒,引兵到来,朝廷救兵不迭,那时悔之晚矣!若论小官愚意,且姑存此二人性命。
一面写表申奏朝廷;二乃奉书呈上蔡太师恩相知道,三者可教本处军马出城下寨,堤备不虞。
如此可保北京无事,军民不伤。
若将这两个一时杀坏,诚恐寇兵临城,一者无兵解救,二者朝廷见怪,三乃百姓惊慌
诗曰:
背后之言不可谌,得饶人处且饶人。
虽收芒砀无家客,殒却梁山主寨身。
诸将缟衣魂欲断,九原金镞恨难伸。
可怜盖世英雄骨,权厝荒城野水滨。
话说公孙胜对宋江、吴用献出那个阵图道:“是汉末三分,诸葛孔明摆石为阵的法。
四面八方,分八八六十四队,中间大将居之。
其像四头八尾,左旋右转,按天地风云之机,龙虎鸟蛇之状。
待他下山冲入阵来,两军齐开,如若伺候他入阵。
只看七星号带起处,把阵变为长蛇之势。
贫道作起道法,教这三人在阵中,前后无路,左右无门。
却于坎地上掘下陷坑,直逼此三人到于那里。
两边埋伏下挠钩手,准备捉将。
”宋江听了大喜,便传将令,叫大小将校依令如此而行。
再用八员猛将守阵。
那八员:呼延灼、朱仝、花荣、徐宁、穆弘、孙立、史进、黄信。
却叫柴进、吕方、郭盛权摄中军。
宋江、吴用、公孙胜带领陈达磨旗,叫朱武指引五个军士,在近山高坡上看对阵报事。
是日巳牌时分,众军近山摆开阵势,摇旗擂鼓搦战。
只见芒砀山上有三二十面锣声,震地价响。
三个头领一齐来到山下,便将三千余人摆开。
左右两边,项充、李衮。
中间马上,拥出那个为头的好汉,姓樊名瑞,祖贯濮州人氏,幼年学作全真先生,江湖上学得一身好武艺,马上惯使一个流星锤,神出鬼没,斩将搴旗,人不敢近,绰号作混世魔王。
怎见得樊瑞英雄?有《西江月》为证:
头散青丝细发,身穿绒绣皂袍。
连环铁甲晃寒霄,惯使铜锤更妙。
好似北方真武,世间伏怪除妖。
云游江海把名标,混世魔王绰号。
那个混世魔王樊瑞,骑一匹黑马,立于阵前。
上首是项充,下首是李衮。
那樊瑞虽会使神术妖法,却不识阵势。
看了宋江军马,四面八方,摆成阵势,心中暗喜道:“你若摆阵,中我计了。
”分付项充、李衮道:“若见风起,你两个便引五百滚刀手杀入阵去。
”项充、李衮得令,各执定蛮牌,挺着标枪飞剑,只等樊瑞作用。
只见樊瑞立在马上,左手挽定流星铜锤,右手仗着混世魔王宝剑,口中念念有词,喝声道:“疾!”只见狂风四起,飞沙走石,天愁地暗,日月无光。
项充、李衮呐声喊,带了五百滚刀手杀将过去。
宋江军马见杀将过来,便分开做两下。
项充、李衮一搅入阵,两下里强弓硬弩射住来人,只带得四五十人入去,其余的都回本阵去了。
宋江在高坡上望见项充、李衮已入阵里了,便叫陈达把七星号旗只一招,那座阵势,纷纷滚滚,变作长蛇之阵。
项充、李衮正在阵里,东赶西走,左盘右转,寻路不见。
高坡上朱武把小旗在那里指引。
他两个投东,朱武便望东指;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9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