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
〔明〕 1296 - 1370 年
施耐庵,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
原籍苏州,生于兴化,舟人之子,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35岁中进士。
35岁至40岁之间官钱塘二载,后与当道不合,复归苏州。
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岁,张士诚据苏,征聘不应;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善,后流寓江阴,在祝塘镇教书。
71岁或72岁迁兴化,旋迁白驹场、施家桥。
朱元璋屡征不应;最后居淮安卒,终年74岁。
著作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诗曰:
光耀飞离土窟间,天罡地煞降尘寰。
说时豪气侵肌冷,讲处英风透胆寒。
仗义疏财归水泊,报仇雪恨下梁山。
堂堂一卷天文字,付与诸公仔细看。
话说宋公明一打东平,两打东昌,回归山寨忠义堂上,计点大小头领共有一百八员,心中大喜,遂对众兄弟道:“宋江自从闹了江州,上山之后,皆赖托众弟兄英雄扶助,立我为头。
今者共聚得一百八员头领,心中甚喜。
自从晁盖哥哥归天之后,但引兵马下山,公然保全,此是上天护佑,非人之能。
纵有被掳之人,陷于缧绁,或是中伤回来,且都无事。
被擒捉者,俱得天佑,非我等众人之能也。
今者一百八人,皆在面前聚会,端的古往今来,实为罕有!如今兵刃到处,杀害生灵,无可禳谢大罪。
我心中欲建一罗天大醮,报答天地神明眷佑之恩。
一则祈保众兄弟身心安乐;二则惟愿朝廷早降恩光,赦免逆天大罪,众当竭力捐躯,尽忠报国,死而后已;三则上荐晁天王早生仙界,世世生生,再得相见。
就行超度横亡恶死,火烧水溺,一应无辜被害之人,惧得善道。
我欲行此一事,未知众弟兄意下若何?”众头领都称道:“此是善果好事,哥哥主见不差。
”吴用便道:“先请公孙胜一清主行醮事,然后令人下山,四边邀请得道高士,就带醮器赴寨。
仍使人收买一应香烛纸马,花果祭仪,素馔净食,并合用一应物件。
”商议选定四月十五日为始,七昼夜好事。
山寨广施钱财,督并干办。
日期已近,向那忠义堂前,挂起长幡四首。
堂上扎缚三层高台,堂内铺设七宝三清圣像。
两班设二十八宿,十二宫辰,一切主醮星官真宰。
堂外仍设监坛崔、卢、邓、窦神将。
摆列已定,设放醮器齐备。
请到道众,连公孙胜共是四十九员。
是日晴明的好,天和气朗,月白风清。
宋江、卢俊义为首,吴用与众头领为次拈香,公孙胜作高功,主行斋事,关发一应文书符命,不在话下。
当日醮筵,但见:
香腾瑞霭,花簇锦屏。
一千条画烛流光,数百盏银灯散彩。
对对高张羽盖,重重密布幢幡。
风清三界步虚声,月冷九天垂沆瀣。
金钟撞处,高功表进奏虚皇;玉佩鸣时,都讲登坛朝玉帝。
绛绡衣星辰灿烂,芙蓉冠金碧交加。
监坛神将狰狞,直日功曹勇猛。
道士齐宣宝忏,上瑶台酌水献花;真人密诵灵章,按法剑踏罡布斗。
青龙隐隐来黄道,白鹤翩翩下紫宸。
当日公孙胜与那四十八员道众,都在忠义堂上做醮,每日三朝,至第七日满散。
宋江要求上天报应,特教公孙胜专拜青词,奏闻天帝,每日三朝。
却好至第七日三更时分,公孙胜在虚皇坛第一层,众道士在第二层,宋江等众头领在
诗曰:
红日天光气障霾,纷纷戈戟两边排。
征鼙倒海翻江振,铁骑追风卷地来。
四斗五方旗影扬,九宫八卦阵门开。
奸雄童贯摧心胆,却似当年大会垓。
话说当日宋江阵中,前部先锋三队军马赶过对阵。
大刀阔斧,杀得童贯三军人马,大败亏输,星落云散,七损八伤。
军士抛金弃鼓,撇戟丢枪,觅子寻爷,呼兄唤弟,折了万余人马,退三十里外扎住。
吴用在阵中鸣金收军,传令道:“且未可尽情追杀,略报个信与他。
”梁山泊人马都收回山寨,各自献功请赏。
且说童贯输了一阵,折了人马,早扎寨栅安歇下。
心中忧闷,会集诸将商议。
酆美、毕胜二将道:“枢相休忧!此寇知得官军到来,预先摆布下这座阵势。
官军初到,不知虚实,因此中贼奸计。
想此草寇,只是倚山为势,多设军马,虚张声势。
一时失了地利。
我等且再整练马步将士,停歇三日,养成锐气,将息战马。
三日后,将全部军将分作长蛇之阵,俱是步军杀将去。
此阵如常山之蛇,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中则首尾皆应,都要连络不断。
决此一阵,必见大功。
”童贯道:“此计大妙,正合吾意。
”即时传下将令,整肃三军,训练已定。
第三日五更造饭,军将饱食。
马带皮甲,人披铁铠,大刀阔斧,弓弩上弦。
正是:枪刀流水急,人马撮风行。
大将酆美、毕胜当先引军,浩浩荡荡,杀奔梁山泊来。
八路军马分于左右。
前面发三百铁甲哨马,前去探路。
回来报与童贯中军知道,说:“前日战场上,并不见一个军马。
”童贯听了心疑,自来前军问酆美、毕胜道:“退兵如何?”酆美答道:“休生退心,只顾冲突将去。
长蛇阵摆定,怕做甚么?”官军迤逦前行,直进到水泊边,竟不见一个军马,但见隔水茫茫荡荡,都是芦苇烟火。
远远地遥望见水浒寨山顶上,一面杏黄旗在那里招展,亦不见些动静。
童贯与酆美、毕胜勒马在万军之前,遥望见对岸水面上芦林中一只小船,船上一个人,头戴青箬笠,身披绿蓑衣,斜倚着船,背岸西独自钓鱼。
童贯的步军,隔着岸叫那渔人问道:“贼在那里?”那渔人只不应。
童贯叫能射弓的放箭。
两骑马直近岸边滩头来,近水兜住马,攀弓搭箭,望那渔人后心飕地一箭去。
那枝箭正射到箬笠上,当地一声响,那箭落下水里去了。
这一个马军放一箭,正射到蓑衣上,当地一声响,那箭也落下水里去了。
那两个马军,是童贯军中第一惯射弓箭的。
两个吃了一惊,勒回马,上来欠身禀童贯道:“两箭皆中,只是射不透。
不知他身上穿着甚的?”童贯再拨三百能射硬弓的哨路马军,来滩头摆开,一齐望着那渔人放箭。
诗曰:
神龙失势滞飞升,得遇风雷便不情。
豪杰相逢鱼得水,英雄际会弟投兄。
千金伪买花娘俏,一让能成俊义名。
水战火攻人罕敌,绿林头领宋公明。
话说当下梁山泊忠义堂上,宋江打了曾头市,卢俊义捉得史文恭,祭献晁天王已了,宋江不负晁盖遗言,要把主位让与卢员外,众人不服。
宋江又道:“如此众志不定,于心不安。
目今山寨钱粮缺少,梁山泊东有两个州府,却有钱粮。
一处是东平府,一处是东昌府。
我们自来不曾搅扰他那里百姓。
今去问他借粮,公然不肯。
今写下两个阄儿,我和卢员外各拈一处。
如先打破城子的,便做梁山泊主。
如何?”吴用道:“也好。
听从天命。
”卢俊义道:“休如此说。
只是哥哥为梁山泊之主,某听从差遣。
”此时不由卢俊义,当下便唤铁面孔目裴宣写下两个阄儿。
焚香对天祈祷已罢,各拈一个。
宋江拈着东平府,卢俊义拈着东昌府。
众皆无语。
当日设筵,饮酒中间,宋江传令调拨人马。
宋江部下:林冲、花荣、刘唐、史进、徐宁、燕顺、吕方、郭盛、韩滔、彭玘、孔明、孔亮、解珍、解宝、王矮虎、一丈青、张青、孙二娘、孙新、顾大嫂、石勇、郁保四、王定六、段景住,大小头领二十五员,马步军兵一万,水军头领三员,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领水军驾船接应。
卢俊义部下:吴用、公孙胜、呼延灼、朱仝、雷横,索超、关胜、杨志、单廷圭、魏定国、宣赞、郝思文、燕青、杨林、欧鹏、凌振、马麟、邓飞、施恩、樊瑞、项充、李衮、时迁、白胜,大小头领二十五员,马步军兵一万,水军头领三员,李俊、童威、童猛,引水手驾船策应。
其余头领并中伤者,看守寨栅。
宋江分俵已定。
此是一时进兵,去打两处州郡。
有诗为证:
尧舜推贤万古无,禹汤传后亦良图。
谁知聚啸山林者,揖让谦恭有盛谟。
且说宋江与众头领去打东平府,卢俊义与众头领去打东昌府,众多头领各自下山。
此是三月初一日的话。
日暖风和,草青沙软,正好厮杀。
却说宋江领兵前到东平府,离城只有四十里路,地名安山镇,扎住军马。
宋江道:“东平府太守程万里和一个兵马都监,乃是河东上党郡人氏。
此人姓董名平,善使双枪,人皆称为双枪将。
有万夫不当之勇。
虽然去打他城子,也和他通些礼数,差两个人,赍一封战书去那里下。
若肯归降,免致动兵。
若不听从,那时大行杀戮,使人无怨。
谁敢与我先去下书?”只见部下走过一人,身长一丈,腰阔数围。
那人是谁?有诗为证:
不好资财惟好义,貌似金刚离古寺。
身长唤做险道神,此是青州郁保四。
古风一首:
罡星飞出东南角,四散奔流绕寥廓。
徽宗朝内长英雄,弟兄聚会梁山泊。
中有一人名燕青,花绣遍身光闪烁。
凤凰踏碎玉玲珑,孔雀斜穿花错落。
一团俊俏真堪夸,万种风流谁可学。
锦体社内夺头筹,东岳庙中相赛博。
功成身退避嫌疑,心明机巧无差错。
世间无物堪比论,金风未动蝉先觉。
话说这一篇诗,单道着燕青。
他虽是三十六星之末,果然机巧心灵,多见广识,了身达命,都强似那三十五个。
当日燕青禀宋江道:“小乙自幼跟着卢员外,学得这身相扑,江湖上不曾逢着对手。
今日幸遇此机会,三月二十八日又近了,小乙并不要带一人,自去献台上,好歹攀他攧一跤。
若是输了攧死,永无怨心。
倘或赢时,也与哥哥增些光彩。
这日必然有一场好闹,哥哥却使人救应。
”宋江说道:“贤弟,闻知那人身长一丈,貌若金刚,约有千百斤气力。
你这般瘦小身材,总有本事,怎地近傍得他。
”燕青道:“不怕他长大身材,只恐他不着圈套。
常言道:相扑的有力使力,无力斗智。
非是燕青敢说口,临机应变,看景生情,不到的输与他那呆汉。
”卢俊义便道:“我这小乙,端的自小学成好一身相扑。
随他心意,叫他去。
至期,卢某自去接应他回来。
”宋江问道:“几时可行?”燕青答道:“今日是三月二十四日了,来日拜辞哥哥下山,路上略宿一宵,二十六日赶到庙上,二十七日在那里打探一日,二十八日却好和那厮放对。
”当日无事。
次日,宋江置酒与燕青送行。
众人看燕青时,打扮得村村朴朴,将一身花绣,把衲袄包得不见。
扮做山东货郎,腰里插着一把串鼓儿,挑一条高肩杂货担子。
诸人看了都笑。
宋江道:“你既然装做货郎担儿,你且唱个山东货郎转调歌与我众人听。
”燕青一手拈串鼓,一手打板,唱出货郎太平歌,与山东人不差分毫来去。
众人又笑。
酒至半酣之后,燕青辞了众头领下山。
过了金沙滩,取路望泰安州来。
有诗为证:
骁勇燕青不可扳,当场铁扑有机关。
欲寻敌手相论较,特地驱驰上泰山。
当日天晚,正待要寻店安歇,只听得背后有人叫道:“燕小乙哥,等我一等!”燕青歇下担子看时,却是黑旋风李逵。
燕青道:“你赶来怎地?”李逵道:“你相伴我去荆门镇走了两遭,我见你独自个来,放心不下,不曾对哥哥说知,偷走下山,特来帮你。
”燕青道:“我这里用你不着,你快早早回去。
”李逵焦躁起来,说道:“你便是真个了得的好汉!我好意来帮你,你倒翻成恶意。
我却偏鸟要去!”燕青寻思怕坏了义气,便对李逵说道:“和你去不争,那里
古风一首:
大鹏久伏北溟里,海运抟风九万里。
丈夫按剑居蓬蒿,时间谈笑鹰扬起。
县官失政群臣妒,天下黎民思乐土。
壮哉一百八英雄,任侠施仁聚山坞。
宋江意气天下稀,学究谋略人中奇。
折馘擒俘俱虎将,披坚执锐尽健儿。
艨艟战舰环湍濑,剑戟短兵布山寨。
三关部伍太森严,万姓闻风俱胆碎。
惟诛国蠹去贪残,替天行道民尽安。
只为忠贞同皎日,遂令天诏降梁山。
东风拂拂征袍舞,朱鹭翩翩动钲鼓。
黄封御酒远相颁,紫泥锦绮仍安抚。
承恩将校舒衷情,焚香再拜朝玉京。
天子龙颜动喜色,诸侯击节歌升平。
汴州城下屯枭骑,一心报国真嘉会。
尽归廊庙佐清朝,万古千秋尚忠义。
话说当年有大辽国王,起兵前来侵占山后九州边界。
兵分四路而入,劫掳山东、山西,抢掠河南、河北。
各处州县,申达表文,奏请朝廷求救。
先经枢密院,然后得到御前。
所有枢密童贯同太师蔡京、太尉高俅、杨戬,商议纳下表章不奏。
只是行移邻近州府,催攒各处,径调军马,前去策应。
正如担雪填井一般。
此事人皆尽知,只瞒着天子一个。
适来四个贼臣设计,教枢密童贯启奏,将宋江等众要行陷害。
不期那御屏风后转出一员大臣来喝住。
正是殿前都太尉宿元景。
便向殿前启奏道:“陛下!宋江这伙好汉方始归降,百单八人,恩同手足,意若同胞。
他们决不肯便拆散分开,虽死不舍相离。
如何今又要害他众人性命!此辈好汉,智勇非同小可。
倘或城中翻变起来,将何解救?如之奈何?见今辽国兴兵十万之众,侵占山后九州所属县治,各处申达表文求救,累次调兵前去征剿交锋,如汤泼蚁。
贼势浩大,所遣官军,又无良策可退,每每只是折兵损将。
惟瞒陛下不奏。
以臣愚见,正好差宋江等全伙良将,部领所属军将人马,直抵本境,收伏辽国之贼。
令此辈好汉建功进用,于国实有便益。
微臣不敢自专,乞请圣鉴。
”天子听罢宿太尉所奏,龙颜大喜。
巡问众官,俱言有理。
天子大骂枢密院童贯等官:“都是汝等谗佞之徒,误国之辈,妒贤嫉能,闭塞贤路,饰词矫情,坏尽朝廷大事!姑恕情罪,免其追问。
”天子亲书诏敕,赐宋江为破辽都先锋。
其余诸将,待建功加官受爵。
就差太尉宿元景,亲赍诏敕,去宋江军前行营开读。
天子朝退,百官皆散。
且说宿太尉领了圣旨出朝,径到宋江行寨军前开读。
宋江等忙排香案,拜谢君恩,开读诏敕:
“制曰:舜有天下,举皋陶而四海咸服;汤有天下,举伊尹而万民俱安。
朕自即位以来,任贤之心,夙夜靡怠。
近得宋江等众,顺天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47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