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
〔明〕 1296 - 1370 年
施耐庵,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
原籍苏州,生于兴化,舟人之子,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35岁中进士。
35岁至40岁之间官钱塘二载,后与当道不合,复归苏州。
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岁,张士诚据苏,征聘不应;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善,后流寓江阴,在祝塘镇教书。
71岁或72岁迁兴化,旋迁白驹场、施家桥。
朱元璋屡征不应;最后居淮安卒,终年74岁。
著作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诗曰:
龙虎山中降敕宣,锁魔殿上散霄烟。
致令煞曜离金阙,故使罡星下九天。
战马频嘶杨柳岸,征旗布满藕花船。
只因肝胆存忠义,留得清名万古传。
话说宋江打了东平府,收军回到安山镇,正待要回山寨,只见白胜前来报说:“卢俊义去打东昌府,连输了两阵。
城中有个猛将,姓张名清,原是彰德府人,虎骑出身,善会飞石打人,百发百中,人呼为没羽箭。
手下两员副将:一个唤做花项虎龚旺,浑身上刺着虎斑,脖项上吞着虎头,马上会使飞枪;一个唤做中箭虎丁得孙,面颊连项都有疤痕,马上会使飞叉。
卢员外提兵临境,一连十日,不出厮杀。
前日张清出城交锋,郝思文出马迎敌,战无数合,张清便走,郝思文赶去,被他额角上打中一石子,跌下马来。
却得燕青一弩箭,射中张清战马,因此救得郝思文性命。
输了一阵。
次日,混世魔王樊瑞引项充、李衮,舞牌去迎,不期被丁得孙从肋窝里飞出标叉,正中项充。
因此又输了一阵。
二人见在船中养病。
军师特令小弟来请哥哥早去救应。
”宋江见说了,叹曰:“卢俊义直如此无缘!特地教吴学究、公孙胜帮他,只想要他见阵成功,山寨中也好眉目,谁想又逢敌手。
既然如此,我等众弟兄引兵都去救应。
”当时传令,便起三军。
诸将上马,跟随宋江直到东昌境界。
卢俊义等接着,具说前事,权且下寨。
正商议间,小军来报:“没羽箭张清搦战。
”宋江领众便起,向平川旷野摆开阵势。
大小头领一齐上马,随到门旗下。
宋江在马上看对阵时,阵排一字,旗分五色。
三通鼓罢,没羽箭张清出马。
怎生打扮?有一篇《水调歌》,赞张清的英勇:
头巾掩映茜红缨,狼腰猿臂体彪形。
锦衣绣袄,袍中微露透深青。
雕鞍侧坐,青玉勒马轻迎。
葵花宝镫,振响熟铜铃。
倒拖雉尾,飞走四蹄轻。
金环摇动,飘飘玉蟒撒朱缨。
锦袋石子,轻轻飞动似流星。
不用强弓硬弩,何须打弹飞铃。
但着处,命归空。
东昌马骑将,没羽箭张清。
宋江在门旗下见了喝采。
张清在马上荡起征尘,往来驰走。
门旗左边闪出那个花项虎龚旺。
有诗为证:
手执标枪惯飞舞,盖世英雄诚未睹。
斑烂锦体兽吞头,龚旺名为花项虎。
又见张清阵内门旗影里,右边闪出这个中箭虎丁得孙。
亦有诗为证:
虎骑奔波出阵门,双腮连项露疤痕。
到处人称中箭虎,手搦飞叉丁得孙。
三骑马来到阵前。
张清手指宋江骂道:“水洼草贼,愿决一阵!”宋江问道:“谁可去战张清?”傍边恼犯这个英雄,忿怒跃马,手舞钩镰枪,出到阵前。
宋江看时,乃是金枪手徐宁。
宋江暗喜,便道
诗曰:
圣主忧民记四凶,施行端的有神功。
等闲冒籍来宫内,造次簪花入禁中。
潜向御屏剜姓字,更乘明月展英雄。
纵横到处无人敌,谁向斯时竭寸衷?
话说当日宋江在忠义堂上,分拨去看灯人数:“我与柴进一路,史进与穆弘一路,鲁智深与武松一路,朱仝与刘唐一路。
只此四路人去,其余尽数在家守寨。
”李逵便道:“说东京好灯,我也要去走一遭。
”宋江道:“你如何去得?”李逵守死要去,那里执拗得他住。
宋江道:“你既然要去,不许你惹事。
打扮做伴当跟我。
”就叫燕青也走一遭,专和李逵作伴。
看官听说,宋江是个文面的人,如何去得京师?原来却得神医安道全上山之后,却把毒药与他点去了。
后用好药调治,起了红疤;再要良金美玉,碾为细末,每日涂搽,自然消磨去了。
那医书中说“美玉灭瘢”,正此意也。
当日先叫史进、穆弘扮作客人去了;次后便使鲁智深、武松,扮作行脚僧行去了;再后朱仝、刘唐,也扮做客商去了。
各人跨腰刀,提朴刀,都藏暗器,不必得说。
且说宋江与柴进扮作闲凉官,再叫戴宗扮作承局,也去走一遭:有些缓急,好来飞报。
李逵、燕青扮伴当,各挑行李下山。
众头领都送到金沙滩饯行。
军师吴用再三分付李逵道:“你闲常下山,好歹惹事;今番和哥哥去东京看灯,非比闲时。
路上不要吃酒,十分小心在意,使不得往常性格。
若有冲撞,弟兄们不好厮见,难以相聚了。
”李逵道:“不索军师忧心,我这一遭并不惹事。
”相别了,取路登程。
抹过济州,路经滕州,取单州,上曹州来,前望东京万寿门外,寻一个客店安歇下了。
宋江与柴进商议。
此是正月十一日的话。
宋江道:“明日白日里,我断然不敢入城。
直到正月十四日夜,人物喧哗,此时方可入城。
”柴进道:“小弟明日先和燕青入城中去探路一遭。
”宋江道:“最好。

次日,柴进穿一身整整齐齐的衣服,头上巾帻新鲜,脚下鞋袜干净。
燕青打扮,便是不俗。
两个离了店肆,看城外人家时,家家热闹,户户喧哗,都安排庆赏元宵,各作贺太平风景。
来到城门下,并是没人阻当。
果然好座东京去处!怎见得?
州名汴水,府号开封。
逶迤接吴楚之邦,延亘连齐鲁之地。
周公建国,毕公皋改作京师;两晋春秋,梁惠王称为魏国。
层叠卧牛之势,按上界戊己中央;崔嵬伏虎之形,象周天二十八宿。
王尧九让华夷,太宗一迁基业。
元宵景致,鳌山排万盏华灯;夜月楼台,凤辇降三山琼岛。
金明池上三春柳,小苑城边四季花。
十万里鱼龙变化之乡,四百座军州辐辏之地。
黎庶尽歌丰稔曲,娇娥齐唱太
诗曰:
蛇藉龙威事不诬,奸欺暗室古谁无。
只知行劫为良策,翻笑彝伦是畏途。
狄女怀中诛伪鬼,牛头山里戮凶徒。
李逵救得良人女,真是梁山大丈夫。
话说当下李逵从客店里抢将出来,手搦双斧,要奔城边劈门,被燕青抱住腰胯,只一交,攧个脚稍天。
燕青拖将起来,望小路便走。
李逵只得随他。
为何李逵怕燕青?原来燕青小厮扑天下第一,因此宋公明着令燕青相守李逵。
李逵若不随他,燕青小厮扑,手到一交。
李逵多曾着他手脚,以此怕他,只得随顺。
燕青和李逵不敢从大路上走,恐有军马追来,难以抵敌。
只得大宽转奔陈留县路来。
李逵再穿上衣裳,把大斧藏在衣襟底下。
又因没了头巾,却把焦黄发分开,绾做两个丫髻。
行到天明,燕青身边有钱,村店中买些酒肉吃了,拽开脚步趱行。
次日天晓,东京城中,好场热闹。
高太尉引军出城,追赶不上自回。
李师师只推不知。
杨太尉也自归来将息。
抄点城中被伤人数,计有四五百人,推倒跌损者,不计其数。
高太尉会同枢密院童贯,都到太师府商议启奏,早早调兵剿捕。
且说李逵和燕青两个,在路行到一个去处,地名唤做四柳村,不觉天晚。
两个便投一个大庄院来,敲开门,直进到草厅上。
庄主狄太公出来迎接,看见李逵绾着两个丫髻,却不见穿道袍,面貌生得又丑,正不知是甚么人。
太公随口问燕青道:“这位是那里来的师父?”燕青笑道:“这师父是个跷蹊人,你们都不省得他。
胡乱趁些晚饭吃,借宿一夜,明日早行。
”李逵只不做声。
太公听得这话,倒地便拜李逵,说道:“师父可救弟子则个!”李逵道:“你要我救你甚事,实对我说。
”那太公道:“我家一百余口,夫妻两个,嫡亲止有一个女儿,年二十余岁。
半年之前,着了一个邪祟:只在房中茶饭,并不出来讨吃。
若还有人去叫他,砖石乱打出来,家中人多被他打伤了。
累累请将法官来,也捉他不得。
”李逵道:“太公,我是蓟州罗真人的徒弟,会得腾云驾雾,专能捉鬼。
你若舍得东西,我与你今夜捉鬼。
如今先要一猪一羊,祭祀神将。
”太公道:“猪羊我家尽有,酒自不必得说。
”李逵道:“你拣得膘肥的宰了,烂煮将来。
好酒更要几瓶,便可安排。
今夜三更,与你捉鬼。
”太公道:“师父如要书符纸札,老汉家中也有。
”李逵道:“我的法只是一样,都没甚么鸟符。
身到房里,便揪出鬼来。
”燕青忍笑不住。
老儿只道他是好话,安排了半夜,猪羊都煮得熟了,摆在厅前。
李逵叫讨大碗,滚热酒十瓶价做一巡筛。
明晃晃点着两枝蜡烛,焰焰烧着一炉好香。
李逵掇条凳子,坐在当中,
《西江月》:
软弱安身之本,刚强惹祸之胎。
无争无竞是贤才,亏我些儿何碍。
钝斧锤砖易碎,快刀劈水难开。
但看发白齿牙衰,惟有舌根不坏。
话说当下高太尉望见水路军士,情知不济,正欲回军,只听得四边炮响,急收聚众将,夺路而走。
原来梁山泊只把号炮四下里施放,却无伏兵。
只吓得高太尉心惊胆战,鼠窜狼奔,连夜收军回济州。
计点步军,折陷不多;水军折其大半,战船没一只回来。
刘梦龙逃难得回。
军士会水的,逃得性命;不会水的,都淹死于水中。
高太尉军威折挫,锐气衰残。
且向城中屯驻军马,等候牛邦喜拘刷船到。
再差人赍公文去催:不论是何船只,堪中的尽数拘拿,解赴济州,整顿征进。
却说水浒寨中,宋江先和董平上山,拔了箭矢,唤神医安道全用药调治。
安道全使金枪药敷住疮口,在寨中养病。
吴用收住众头领上山。
水军头领张横解党世雄到忠义堂上请功,宋江教且押去后寨软监着。
将夺到的船只,尽数都收入水寨,分派与各头领去了。
再说高太尉在济州城中,会集诸将,商议收剿梁山之策。
数内上党节度使徐京禀道:“徐某幼年游历江湖,使枪卖药之时,曾与一人交游。
那人深通韬略,善晓兵机,有孙、吴之才调,诸葛之智谋,姓闻名焕章,见在东京城外安仁村教学。
若得此人来为参谋,可以敌吴用之诡计。
”高太尉听说,便差首将一员,赍带段匹鞍马,星夜回东京,礼请这教村学秀才闻焕章,来为军前参谋。
便要早赴济州,一同参赞军务。
那员首将回京去,不得三五日,城外报来:“宋江军马,直到城边搦战。
”高太尉听了大怒,随即点就本部军兵,出城迎敌。
就令各寨节度使,同出交锋。
却说宋江军马见高太尉提兵至近,急慌退十五里外平川旷野之地。
高太尉引军赶去。
宋江军马已向山坡边摆成阵势。
红旗队里捧出一员猛将,怎生披挂?但见:
戴一顶插交角,嵌金花,光挣挣铁幞头;拴一条长数尺,飞红霞,云彩彩红抹额;披一副黑扑扑,齐臻臻,退光漆,烈龙鳞,戗金乌油甲;系一条攒八宝,嵌七珍,金雀舌,双獭尾,玲珑碧玉带;穿一领按北方,如泼墨,结乌云,飘黑雾,俏身皂罗袍;着一对绿兜根,金落缝,走云芽,盘双凤,踏山麂皮靴;悬一张射双雕,落孤雁,鹊画宝雕弓;攒一壶穿银盔,透铁铠,点钢凿子箭;捥两条苍龙梢,排竹节,水磨打将鞭;骑一匹恨天低,嫌地窄,千里乌骓马。
正是:斜按铁枪临阵上,浑如黑杀降凡间。
认旗上写的分明,乃是“双鞭呼延灼”。
兜住马,横着枪,立在阵前。
高太尉看见,道:“这厮便是统领连环马时,背反朝廷
诗曰:
野战攻城事不通,神谋鬼计运奇功。
星桥铁锁悠悠展,火树银花处处同。
大府忽为金璧碎,高楼翻作祝融红。
龙群虎队真难制,可愧中书智力穷。
话说吴用对宋江道:“今日幸喜得兄长无事,又得安太医在寨中看视贵疾,此是梁山泊万千之幸。
比及兄长卧病之时,小生累累使人去北京探听消息,梁中书昼夜忧惊,只恐俺军马临城。
又使人直往北京城里城外市井去处,遍贴无头告示,晓谕居民,勿得疑虑。
冤各有头,债各有主;大军到郡,自有对头。
因此梁中书越怀鬼胎。
东京蔡太师见说降了关胜,天子之前,更不敢题;只是主张招安,大家无事。
因此累累寄书与梁中书,教道且留卢俊义、石秀二人性命,好做脚手。
”宋江见说,便要催趱军马下山,去打北京。
吴用道:“即今冬尽春初,早晚元宵节近,北京年例大张灯火。
我欲乘此机会,先令城中埋伏,外面驱兵大进,里应外合,可以救难破城。
”宋江道:“若要如此调兵,便请军师发落。
”吴用道:“为头最要紧的是城中放火为号。
你众弟兄中谁敢与我先去城中放火?”只见阶下走过一人道:“小弟愿往!”众人看时,却是鼓上蚤时迁。
时迁道:“小弟幼年间曾到北京。
城内有座楼,唤做翠云楼,楼上楼下大小有百十个阁子。
眼见得元宵之夜,必然喧哄。
乘空潜地入城。
正月十五日夜,盘去翠云楼上,放起火来为号,军师可自调人马劫牢,此为上计。
”吴用道:“我心正待如此。
你明日天晓,先下山去。
只在元宵夜一更时候,楼上放起火来,便是你的功劳。
”时迁应允,听令去了。
吴用次日却调解珍、解宝扮做猎户,去北京城内官员府里献纳野味。
正月十五日夜间,只看火起为号,便去留守司前截住报事官兵。
两个听令去了。
再调杜迁、宋万扮做粜米客人,推辆车子去城中宿歇。
元宵夜只看号火起时,却来先夺东门。
“此是你两个功劳。
”两个听令去了。
再调孔明、孔亮扮做仆者,去北京城内闹市里房檐下宿歇。
只看楼前火起,便去往来接应。
两个听令去了。
再调李应、史进扮做客人,去北京东门外安歇。
只看城中号火起时,先斩把门军士,夺下东门,好做出路。
两个听令去了。
再调鲁智深、武松扮做行脚僧行,去北京城外庵院挂搭。
只看城中号火起时,便去南门外截住大军,冲击去路。
两个听令去了。
再调邹渊、邹润扮做卖灯客人,直往北京城中寻客店安歇。
只看楼中火起,便去司狱司前策应。
两个听令去了。
再调刘唐、杨雄扮作公人,直去北京州衙前宿歇。
只看号火起时,便去截住一应报事人员,令他首尾不能救应。
两个听令去了。
再调公孙胜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8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