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固
〔汉〕 32 - 92 年
东汉扶风安陵人,字孟坚。
班彪子。
博学能文,续父所著《史记后传》未竟之业,被诬私修国史,下狱。
弟班超上书力辩,乃获释。
明帝重其学,除兰台令史,迁为郎,典校秘书,奉诏续成其父书。
潜心二十余年,至章帝建初中修成《汉书》,当世重之。
迁玄武司马,撰《白虎通德论》。
和帝永元元年,随窦宪征匈奴,为中护军。
宪败,受牵连,死狱中。
善辞赋,有《两都赋》、《幽通赋》、《典引》等。
后人辑有《班兰台集》。
传曰:“思心之不,是谓不圣,厥咎,厥罚恒风,厥极凶短折。
时则有脂夜之妖,时则有华孽,时则有牛祸,时则有心腹之疴,时则有黄眚黄祥,时则有金木水火沴土。

“思心之不,是谓不圣。
”思心者,心思虑也;宽也。
孔子曰:“居上不宽,吾何以观之哉!”言上不宽大包容臣下,则不能居圣位。
貌言视听,以心为主,四者皆失,则区F178无识,故其咎F178也。
雨旱寒奥,亦以风为本,四气皆乱,故其罚常风也。
常风伤物,故其极凶短折也。
伤人曰凶,禽兽曰短,草木曰折。
一曰,凶,夭也;兄丧弟曰短,父丧子曰折。
在人腹中,肥而包裹心者脂也,心区F178则冥晦,故有脂夜之妖。
一曰,有脂物而夜为妖,若脂水夜污人衣,淫之象也。
一曰,夜妖者,云风并起而杳冥,故与常风同象也。
温而风则生螟B06D,有裸虫之孽。
刘向以为于《易》,“巽”为风为木,卦在三月、四月,继阳而治,主木之华实。
风气盛,至秋冬木复华,故有华孽。
一曰,地气盛则秋冬复华。
一曰,华者色也,土为内事,为女孽也。
于《易》,“坤”为土为牛,牛大而心不能思虑,思心气毁,故有牛祸。
一曰,牛多死及为怪,亦是也。
及人,则多病心腹者,故有心腹之疴。
土色黄,故有黄眚黄祥。
凡思心伤者病土气,土气病则金木水火沴之,故曰:“时则有金木水火沴土”。
不言,“惟”而独曰“时则有”者,非一冲气所沴,明其异大也,其极曰凶短折,顺之,其福曰考终命。
刘歆思心传曰时则有裸虫之孽,谓螟B06D之属也。
庶征之常风,刘向以为《春秋》无其应。
釐公十六年“正月,六鶂退蜚,过宋都”。
《左氏传》曰:“风也”。
刘歆以为风发于它所,至宋而高,鶂高蜚而逢之,则退。
经以见者为文,故记退蜚;传以实应著,言风,常风之罚也。
象宋襄公区F178自用,不容臣下,逆司马子鱼之谏,而与强楚争盟,后六年为楚所执,应六鶂之数云。
京房《易传》曰:“潜龙勿用,众逆同志,至德乃潜,厥异风。
其风也。
行不解物,不长,雨小而伤。
政悖德隐兹谓乱,厥风先风不雨。
大风暴起,发屋折木,守义不进兹谓耄,厥风与云俱起,折五谷茎。
臣易上政,兹谓不顺,厥风大ECCD发屋。
赋敛不理兹谓祸,厥风绝经纬,止即温,温即虫。
侯专封兹谓不统,厥风疾,而树不摇,谷不成。
辟不思道利,兹谓无泽,厥风不摇木,旱无云,伤禾。
公常于利兹谓乱,厥风微而温,生虫蝗,害五谷。
弃正作淫兹谓惑,厥风温,螟虫起,害有益人之物。
侯不朝兹谓叛,厥风无恒。
地变赤而杀人。

文帝二年六月,淮南王
武都郡,武帝元鼎六年置。
莽曰乐平。
户五万一千三百七十六,口二十三万五千五百六十。
县九:武都,东汉水受氐道水,一名沔,过江夏,谓之夏水,入江。
天池大泽在县西。
莽曰循虏。
上禄,故道,莽曰善治。
河池。
泉街水南至沮入汉,行五百二十里。
莽曰乐平亭。
平乐道,沮,沮水出东狼谷,南至沙羡南入江,过郡五,行四千里,荆州川。
嘉陵道,循成道,下辨道。
莽曰杨德。
陇西郡,秦置。
莽曰厌戎。
户五万三千九百六十四,口二十三万六千八百二十四。
有铁官、盐官。
县十一:狄道,白石山在东。
莽曰操虏。
上邽,安故,氐道,《禹贡》养水所出,至武都为汉。
莽曰亭道。
首阳,《禹贡》鸟鼠同穴山在西南,谓水所出,东至船司空入河,过郡四,行千八百七十里,雍州浸。
予道,莽曰德道。
大夏,莽曰顺夏。
羌道,羌水出塞外,南至阴平入白水,过郡三,行六百里。
襄武,莽曰相桓。
临洮,洮水出西羌中,北至枹罕东入河。
《禹贡》西顷山在县西,南部都尉治也。
西。
《禹贡》嶓冢山,西汉所出,南入广汉白水,东南至江州入江,过郡四,行二千七百六十里。
莽曰西治。
金城郡,昭帝始元六年置。
莽曰西海。
户三万八千四百七十,口十四万九千六百四十八。
县十三:允吾,乌亭逆水出参街谷,东至枝阳入湟。
莽曰修远。
浩亹,浩亹水出西塞外,东至允吾入湟水。
莽曰兴武。
令居,涧水出西北塞外,至县西南,入郑伯津。
莽曰罕虏。
枝阳,金城,莽曰金屏。
榆中,枹罕,白石,离水出西塞外,东至枹罕入河。
莽曰顺砾。
河关,积石山在西南羌中。
河水行塞外,东北入塞内,至章武入海,过郡十六,行九千四百里。
破羌,宣帝神爵二年置。
安夷,允街,宣帝神爵二年置。
莽曰修远。
临羌。
西北至塞外,有西王母石室、仙海、盐池。
北则湟水所出,东至允吾入河。
西有须抵池,有弱水、昆仑山祠。
莽曰盐羌。
天水郡,武帝元鼎三年置。
莽曰填戎。
明帝改曰汉阳。
户六万三百七十,口二十六万一千三百四十八。
县十六:平襄,莽曰平相。
街泉,戎邑道,莽曰填戎亭。
望垣,莽曰望亭。
罕开,绵诸道,阿阳,略阳道,冀,《禹贡》朱圄山在县南梧中聚。
莽曰冀治。
勇士,属国都尉治满福。
莽曰纪德。
成纪,清水,莽曰识睦。
奉捷,陇,豲道,骑都尉治密艾亭。
兰干。
莽曰兰盾。
武威郡,故匈奴休屠王地。
武帝太初四年开。
莽曰张掖。
户万七千五百八十一,口七万六千四百一十九。
县十:姑臧,南山,谷水所出,北至武威入海,行七百九十里。
张掖,武威,休屠泽在东北,古文以为猪野泽。
休屠,莽曰晏然。
都尉
昔在黄帝,作舟车以济不通,旁行天下,方制万里,画野分州,得百里之国万区。
是故《易》称“先王建万国,亲诸侯”,《书》云“协和万国”,此之谓也。
尧遭洪水,怀山襄陵,天下分绝,为十二州,使禹治之。
水土既平,更制九州,列五服,任土作贡。
曰: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冀州既载,壶口治梁及岐。
既修太原,至于岳阳。
覃怀底绩,至于衡章。
厥土惟白壤。
厥赋上上错,厥田中中。
恒、卫既从,大陆既作。
鸟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
泲、河惟兖州。
九河既道,雷夏既泽,雍、沮会同,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
厥土黑坟,草繇木条。
厥田中下,赋贞,作十有三年乃同。
厥贡漆丝,厥棐织文。
浮于泲、漯,通于河。
海、岱惟青州。
<虫禺>夷既略,惟、甾其道。
厥土白坟,海濒广澙。
田上下,赋中上。
贡盐、絺,海物惟错,岱畎丝、枲、鈆、松、怪石,莱夷作牧,厥棐檿丝。
浮于汶,达于泲。
海、岱及淮惟徐州。
淮、沂其乂,蒙、羽其艺。
大野既猪,东原厎平。
厥土赤埴坟,草木渐包。
田上中,赋中中。
贡土五色,羽畎夏狄,峄阳孤桐,泗濒浮磬,淮夷蠙珠臮鱼,厥棐玄纤缟。
浮于淮、泗,达于河。
淮、海惟扬州。
彭蠡既猪,阳鸟逌居。
三江既人,震泽厎定,簜既敷,草夭木乔。
厥土涂泥。
田下下,赋下上错。
贡金三品,瑶、瑻、簜、齿、革、羽毛,鸟夷卉服,厥棐织贝,厥包橘、柚,锡贡。
均江海,通于淮、泗。
荆及衡阳惟荆州。
江、汉朝宗于海。
九江孔殷,沱,灊既道,云梦土作乂。
厥土涂泥。
田下中,赋上下。
贡羽旄、齿、革,金三品,杶、幹、栝、柏、厉、砥、砮、丹,惟箘簵、楛,三国厎贡厥名,包匦菁茅,厥棐玄纁玑组,九江纳锡大龟。
浮于江、沱、灊、汉,逾于洛,至于南河。
荆、河惟豫州。
伊、洛、瀍、涧既入于河,荥、波既猪,道荷泽,被盟猪,厥土惟壤,下土坟垆。
田中上,赋错上中。
贡漆、枲、絺、纻、棐纤纩,锡贡磬错。
浮于洛,入于河。
华阳,黑水惟梁州。
岷、嶓既艺,沱、灊既道,蔡、蒙旅平,和夷厎绩。
厥土青黎。
田下上,赋下中三错。
贡璆、铁、银、镂、砮、磬、熊、罴、狐、狸、织皮。
西顷因桓是俫,浮于灊,逾于沔,入于渭,乱于河。
黑水、西河惟雍州。
弱水既西,泾属渭汭。
漆、沮既从,酆水逌同。
荆、岐既旅,终南、惇物,至于鸟鼠,原隰厎绩,至于猪野。
三危既宅,三苗丕叙。
厥土黄壤。
田上上,赋中下。
贡球、琳、琅玕。
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会于渭汭。
织皮昆仑、析支、渠叟,西戎即叙。
道汧及
隐公三年“二月己巳,日有食之”。
《穀梁传》曰,言日不言朔,食晦。
《公羊传》曰,食二日。
董仲舒、刘向以为,其后戎执天子之使,郑获鲁隐,灭戴,卫、鲁、宋咸杀君。
《左氏》刘歆以为正月二日,燕、越之分野也。
凡日所躔而有变,则分野之国失政者受之。
人君能修政,共御厥罚,则灾消而福至;不能,则灾息而祸生。
故经书灾而不记其故,盖吉凶亡常,随行而成祸福也。
周衰,天子不班朔,鲁历不正,置闰不得其月,月大小不得其度。
史记日食,或言朔而实非朔,或不言朔而实朔,或脱不书朔与日,皆官失之也。
京房《易传》曰:“亡师兹谓不御,厥异日食,其食也既,并食不一处。
诛众失理,兹谓生叛,厥食既,光散。
纵畔兹谓不明,厥食,先大雨三日,雨除而寒,寒即食。
专禄不封,兹谓不安,厥食既,先日出而黑,光反外烛。
君臣不通兹谓亡,厥蚀三既。
同姓上侵,兹谓诬君,厥食四方有云,中央无云,其日大寒。
公欲弱主位,兹谓不知,厥食中白青,四方赤,已食地震。
诸侯相侵,兹谓不承,厥食三毁三复。
君疾善,下谋上,兹谓乱,厥食既,先雨雹,杀走兽。
弑君获位,兹谓逆,厥食既,先风雨折木,日赤。
内臣外乡,兹谓背,厥食食且雨,地中鸣。
冢宰专政,兹谓因,厥食先大风,食时日居云中,四方亡云。
伯正越职,兹谓分威,厥食日中分。
诸侯争美于上,兹谓泰,厥食日伤月,食半,天营而鸣。
赋不得,兹谓竭,厥星随而下。
受命之臣专征云试,厥食虽侵光犹明,若文王臣独诛纣矣。
小人顺受命者征其君云杀,厥食五色,至大寒陨霜,若纣臣顺武王而诛纣矣。
诸侯更制,兹谓叛,厥食三复三食,食已而风。
地动。
适让庶,兹谓生欲,厥食日失位,光晻晻,月形见。
酒亡节兹谓荒,厥蚀乍青乍黑乍赤,明日大雨,发雾而寒。
”凡食二十占,其形二十有四,改之辄除;不改三年,三年不改六年,六年不改九年。
推隐三年之食,贯中央,上下竟而黑,臣弑从中成之形也。
后卫州吁弑君而立。
桓公三年“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
董仲舒、刘向以为,前事已大,后事将至者又大,则既。
先是,鲁、宋弑君,鲁又成宋乱,易许田,亡事天子之心;楚僭称王。
后郑岠王师,射桓王,又二君相篡。
刘歆以为六月,赵与晋分。
先是,晋曲沃伯再弑晋侯,是岁晋大乱,灭其宗国。
京房《易传》以为桓三年日食贯中央,上下竟而黄,臣弑而不卒之形也。
后楚严称王,兼地千里。
十七年“十月朔,日有食之”。
《穀梁传》曰,言朔不言日,食二日也。
刘向以为是时卫侯朔有罪出奔齐,天子更立卫君。
朔借助五
陈胜字涉,阳城人。
吴广,字叔,阳夏人也。
胜少时,尝与人佣耕。
辍耕之垄上,怅然甚久,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胜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秦二世元年秋七月,发闾左戍渔阳九百人,胜、广皆为屯长。
行至蕲大泽乡,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斩,胜、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不得立,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在。
今诚以吾众为天下倡,宜多应者。
”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胜、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享食,得书,已怪之矣。
又间令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构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指目胜、广。
胜、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当斩。
藉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什六七。
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则举大名耳。
侯王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令。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望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胜自立为将军,广为都尉。
攻大泽乡,拔之。
收兵而攻蕲,蕲下。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行收兵,比至陈,兵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
不胜,守丞死。
乃入据陈。
数日,号召三老豪桀会计事。
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之社稷,功宜为王。
”胜乃立为王,号张楚。
于是诸郡县苦秦吏暴,皆杀其长吏,将以应胜。
乃以广为假王,监诸将以西击荥阳。
令陈人武臣、张耳、陈馀徇赵,汝阴人邓宗徇九江郡。
当此时,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
葛婴至东城,立襄强为楚王。
后闻胜已立,因杀襄强,还报。
至陈,胜杀婴,令魏人周市北徇魏地。
广围荥阳,李由为三川守守荥阳,广不能下。
胜征国之豪桀与计,以上蔡人房君蔡赐为上柱国。
周文,陈贤人也,尝为项燕军视日,事春申君,自言习兵。
胜与之将军印,西击秦。
行收兵至关,车千乘,卒十万,至戏,军焉。
秦令少府章邯免骊山徒,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29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