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榦
〔宋〕 1152 - 1221 年
宋福州闽县三山(今福建福州市)人,字直卿,号勉斋,黄瑀第四子,为朱熹四大弟子之一,配享庙祀。
自幼聪颖,志趣广远。
年十七,父殁。
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黄榦往见刘清之求学。
清之奇其才,书荐于朱熹。
淳熙九年(公元1182年),熹以仲女妻之。
庆元六年(公元1200年)三月,朱熹病重,命黄榦收《礼书》底本,补辑成之;并手书与他决别道:「吾道之托在此,吾无憾矣。」以荫补官,历知新淦县、汉阳军、安庆府等、多有惠政。
吏治廉明,曾陈说抗金保民大计。
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调知安庆府,亲自督修郡城,备战守,保障安庆境内不受金兵侵扰,当地士民称赞道:「不残于寇,不滔于水,生汝者黄父也。」曾讲学于白鹿洞书院。
后召为大理丞,时边备废弛,忌者恐其直言边事,排挤致使归里,遂授徒著书以终。
晚年隐居于武夷,潜心闽学研究,世称「勉斋先生」。
绍定六年(公元1233年),诏赠朝奉郎。
端平三年(公元1236年)赐谥「文肃」。
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从祀于孔庙,又建黄勉斋祠于府学内。
著有《周易系辞传解》一卷、《仪礼经传通解续》二十九卷、《孝经本旨》一卷、《论语注语问答通释》10卷、《勉斋先生讲义》一卷、《朱侍讲行状》一卷、《勉斋诗钞》一卷、《黄勉斋先生文集》八卷、《晦庵先生语续录》四十六卷、《勉斋集》四十卷、《书传》、《易解》、《四书通释》等。
明晦从渠造物悭,好天佳月静时看。
一轮天外长明彻,万象胸中自屈盘。
星逐使来随处见,霜侵台迥逼人寒。
休观玉免频频捣,活国须公九转丹。
昔年曾学屏山下,炯炯胡刘风味长。
满目青山非故国,人生熟处尚难忘。
樯头五两摇空飞,船头百丈牵何迟。
数篙塘水清可涉,故乡千里归何时。
塘中龙骨高数层,龟坼田中纵复横。
青裙箬笠倚车卧,但有空车无水声。
老夫年来百不悲,夜听群儿声吾伊。
呼儿握手长太息,不见侬家数口饥。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22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