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覽》作閭,是)
味辛寒。
主蝕惡肉,敗創,死肌,殺疥蟲,排膿惡血,除大風熱氣,善忘不樂。
生川穀。
《吳普》曰:閭茹一名離樓,一名屈居,神農辛,岐伯酸鹹有毒,李氏大寒,二月採,葉員黃,高四五尺,葉四四相當,四月華黃,五月實黑,根黃有汁,亦同黃,三月五月採根,黑頭者良(《御覽》)。
《名醫》曰:一名屈據,一名離婁,生代郡,五月採,陰乾。
案《廣雅》雲:屈居,蘆茹也。
《範子計然》雲:閭茹出武都,黃色者善。
										味辛寒。
主蝕惡肉,敗創,死肌,殺疥蟲,排膿惡血,除大風熱氣,善忘不樂。
生川穀。
《吳普》曰:閭茹一名離樓,一名屈居,神農辛,岐伯酸鹹有毒,李氏大寒,二月採,葉員黃,高四五尺,葉四四相當,四月華黃,五月實黑,根黃有汁,亦同黃,三月五月採根,黑頭者良(《御覽》)。
《名醫》曰:一名屈據,一名離婁,生代郡,五月採,陰乾。
案《廣雅》雲:屈居,蘆茹也。
《範子計然》雲:閭茹出武都,黃色者善。
味鹹寒。
主腰脊痛,不得着牀,俯仰艱難,除熱,可作浴湯。
生川穀及田野。
《吳普》曰:爵牀,一名爵卿。
(《御覽》)
《名醫》曰:生漢中。
案別本注云:今人名爲香蘇。
										主腰脊痛,不得着牀,俯仰艱難,除熱,可作浴湯。
生川穀及田野。
《吳普》曰:爵牀,一名爵卿。
(《御覽》)
《名醫》曰:生漢中。
案別本注云:今人名爲香蘇。
味辛溫。
主疽瘍疥搔,熱氣,惡創,癩疾,死肌,墮眉,殺痔蟲,去黑子息肉。
一名惡疢.生山谷。
《名醫》曰:一名希疢,生中山。
按惡灰,疑當爲堊灰,希、石、聲之緩急。
										主疽瘍疥搔,熱氣,惡創,癩疾,死肌,墮眉,殺痔蟲,去黑子息肉。
一名惡疢.生山谷。
《名醫》曰:一名希疢,生中山。
按惡灰,疑當爲堊灰,希、石、聲之緩急。
味辛溫。
主風寒咳逆邪氣,溫中,金創,破症堅積聚,血瘕,寒溫,踒(《御覽》作痿)。
躄拘攣,腳痛,不能行步(《御覽》引雲:爲百藥之長,《大觀本》,作黑字)。
生山谷。
《吳普》曰:附子一名莨,神農辛,岐伯雷公甘有毒,李氏苦有毒,大溫,或生廣漢,八月採,皮黑肥白(《御覽》)。
《名醫》曰:生楗爲及廣漢東,月採爲附子,春採爲烏頭(《御覽》)。
案《範子計然》雲:附子出蜀武都中,白色者善。
										主風寒咳逆邪氣,溫中,金創,破症堅積聚,血瘕,寒溫,踒(《御覽》作痿)。
躄拘攣,腳痛,不能行步(《御覽》引雲:爲百藥之長,《大觀本》,作黑字)。
生山谷。
《吳普》曰:附子一名莨,神農辛,岐伯雷公甘有毒,李氏苦有毒,大溫,或生廣漢,八月採,皮黑肥白(《御覽》)。
《名醫》曰:生楗爲及廣漢東,月採爲附子,春採爲烏頭(《御覽》)。
案《範子計然》雲:附子出蜀武都中,白色者善。
(《御覽》作芨)
味苦平。
主癰腫,惡創,敗疽,傷陰,死肌,胃中邪氣,賦風,鬼擊,痱緩,不收。
一名甘根,一名連及草。
生川穀。
《吳普》曰:神農苦,黃帝辛,李氏大寒,雷公辛無毒,莖葉似生薑,藜蘆,十月華,直上,紫赤,根白連,二月八月九月採。
《名醫》曰:生北山及冤句,及越山。
案隋羊公服黃精法雲:黃精一名白及亦爲黃精別名,今《名醫》別出黃精條。
										味苦平。
主癰腫,惡創,敗疽,傷陰,死肌,胃中邪氣,賦風,鬼擊,痱緩,不收。
一名甘根,一名連及草。
生川穀。
《吳普》曰:神農苦,黃帝辛,李氏大寒,雷公辛無毒,莖葉似生薑,藜蘆,十月華,直上,紫赤,根白連,二月八月九月採。
《名醫》曰:生北山及冤句,及越山。
案隋羊公服黃精法雲:黃精一名白及亦爲黃精別名,今《名醫》別出黃精條。
味辛平。
主蠱毒,逐邪惡氣,殺鬼溫瘧,闢不祥。
一名雀瓢(《御覽》作翾)。
《吳普》曰:女青一名霍由祗,神農黃帝辛(《御覽》)。
《名醫》曰:蛇銜根也,生朱崖,八月採,陰乾。
案《廣雅》雲:女青,烏葛也。
《爾雅》雲:雚芄蘭。
郭璞雲:雚芄蔓生。
斷之,有白汁可啖。
《毛詩》雲:芄蘭之支。
《傳》雲:芄蘭草也。
陸璣雲:一名蘿摩,幽州人,謂之雀瓢。
別錄雲:雀瓢白汁,注蟲蛇毒,即女青苗汁也,《唐本》草,別出蘿摩條,非。
										主蠱毒,逐邪惡氣,殺鬼溫瘧,闢不祥。
一名雀瓢(《御覽》作翾)。
《吳普》曰:女青一名霍由祗,神農黃帝辛(《御覽》)。
《名醫》曰:蛇銜根也,生朱崖,八月採,陰乾。
案《廣雅》雲:女青,烏葛也。
《爾雅》雲:雚芄蘭。
郭璞雲:雚芄蔓生。
斷之,有白汁可啖。
《毛詩》雲:芄蘭之支。
《傳》雲:芄蘭草也。
陸璣雲:一名蘿摩,幽州人,謂之雀瓢。
別錄雲:雀瓢白汁,注蟲蛇毒,即女青苗汁也,《唐本》草,別出蘿摩條,非。
味甘寒平(《御覽》作味苦平)。
主下熱氣,益陰精,令人面說好,明目。
久服輕身耐老。
生平澤。
(舊在《唐本》退中,今移)
《吳普》曰:翹根,神農雷公甘有毒,三月八月採,以作蒸,飲酒病人。
(《御覽》)
《名醫》曰:生蒿高,二月八月採。
案陶宏景雲:方藥不復用,俗無識者。
上草中品四十九種,舊四十六種,考菜部假蘇,及《唐本》退中,翹根,宜入此。
										主下熱氣,益陰精,令人面說好,明目。
久服輕身耐老。
生平澤。
(舊在《唐本》退中,今移)
《吳普》曰:翹根,神農雷公甘有毒,三月八月採,以作蒸,飲酒病人。
(《御覽》)
《名醫》曰:生蒿高,二月八月採。
案陶宏景雲:方藥不復用,俗無識者。
上草中品四十九種,舊四十六種,考菜部假蘇,及《唐本》退中,翹根,宜入此。
味苦寒。
主大風在皮膚中,如麻豆苦癢(《御覽》作痰,非),除寒熱結,止利(舊作痢,《御覽》作利,是),長肌肉,利五臟,益氣輕身。
生川澤。
《吳普》曰:枳實苦,雷公酸無毒,李氏大寒,九月十月採,陰乾。
(《御覽》)
《名醫》曰:生河內,九月十月採,陰乾。
案《說文》雲:枳木似橘。
《周禮》雲:橘逾淮而化爲枳。
沈括補筆談雲:六朝以前,醫方,唯有枳實,無枳殼,後人用枳之小嫩者爲枳實,大者爲枳殼。
										主大風在皮膚中,如麻豆苦癢(《御覽》作痰,非),除寒熱結,止利(舊作痢,《御覽》作利,是),長肌肉,利五臟,益氣輕身。
生川澤。
《吳普》曰:枳實苦,雷公酸無毒,李氏大寒,九月十月採,陰乾。
(《御覽》)
《名醫》曰:生河內,九月十月採,陰乾。
案《說文》雲:枳木似橘。
《周禮》雲:橘逾淮而化爲枳。
沈括補筆談雲:六朝以前,醫方,唯有枳實,無枳殼,後人用枳之小嫩者爲枳實,大者爲枳殼。
味辛寒。
主心腹痛,癰腫漬膿,止痛。
一名棘針。
生川穀。
《名醫》曰:一名棘刺,生雍州。
案《說文》雲:棘,小棗叢生者。
《爾雅》雲:髦顛棘。
孫炎雲:一名白棘。
李當之雲:此是酸棗樹針,今人用天門冬苗代之,非是真也。
案經雲:天門冬一名顛勒,勒棘聲相近,則今人用此,亦非無因也。
										主心腹痛,癰腫漬膿,止痛。
一名棘針。
生川穀。
《名醫》曰:一名棘刺,生雍州。
案《說文》雲:棘,小棗叢生者。
《爾雅》雲:髦顛棘。
孫炎雲:一名白棘。
李當之雲:此是酸棗樹針,今人用天門冬苗代之,非是真也。
案經雲:天門冬一名顛勒,勒棘聲相近,則今人用此,亦非無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