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先生有睟其容,乃盱衡而诰曰:“异乎交益之士,盖音有楚夏者,土风之乖也;情有险易者,习俗之殊也。
虽则生常,固非自得之谓也。
昔市南宜僚弄丸,而两家之难解。
聊为吾子复玩德音,以释二客竞于辩囿者也。

“夫泰极剖判,造化权舆。
体兼昼夜,理包清浊。
流而为江海,结而为山岳。
列宿分其野,荒裔带其隅。
岩冈潭渊,限蛮隔夷,峻危之窍也。
蛮陬夷落,译导而通,鸟兽之氓也。
正位居体者,以中夏为喉,不以边垂为襟也。
长世字甿者,以道德为藩,不以袭险为屏也。
而子大夫之贤者,尚弗曾庶翼等威,附丽皇极。
思禀正朔,乐率贡职。
而徒务于诡随匪人,宴安于绝域。
荣其文身,骄其险棘。
缪默语之常伦,牵胶言而逾侈。
饰华离以矜然,假倔强而攘臂。
非醇粹之方壮,谋踳驳于王义。
孰愈寻靡䓑于中逵,造沐猴于棘刺。
剑阁虽嶚,凭之者蹶,非所以深根固蒂也。
洞庭虽浚,负之者北,非所以爱人治国也。
彼桑榆之末光,逾长庚之初辉。
况河冀之爽垲,与江介之湫湄。
故将语子以神州之略,赤县之畿。
魏都之卓荦,六合之枢机。

“于时运距阳九,汉网绝维。
奸回内赑,兵缠紫微。
翼翼京室,眈眈帝宇,巢焚原燎,变为煨烬,故荆棘旅庭也。
殷殷寰内,绳绳八区,锋镝纵横,化为战场,故麋鹿寓城也。
伊洛榛旷,崤函荒芜。
临菑牢落,鄢郢丘墟。
而是有魏开国之日,缔构之初。
万邑譬焉,亦独犨麋之与子都。
培塿之与方壶也。

“且魏地者,毕昴之所应,虞夏之馀人。
先王之桑梓,列圣之遗尘。
考之四隈,则八埏之中;测之寒暑,则霜露所均。
卜偃前识而赏其隆,吴札听歌而美其风。
虽则衰世,而盛德形于管弦;虽逾千祀,而怀旧蕴于遐年。
尔其疆域,则旁极齐秦,结凑冀道。
开胸殷卫,跨蹑燕赵。
山林幽岟,川泽回缭。
恒碣砧𥔲于青霄,河汾浩涆而皓溔。
南瞻淇澳,则绿竹纯茂;北临漳滏,则冬夏异沼。
神钲迢递于高峦,灵响时惊于四表。
温泉毖涌而自浪,华清荡邪而难老。
墨井盐池,玄滋素液。
厥田惟中,厥壤惟白。
原隰畇畇,坟衍斥斥。
或嵬罍而复陆,或黋朗而拓落。
乾坤交泰而絪缊,嘉祥徽显而豫作。
是以兆朕振古,萌柢畴昔。
藏气谶纬,閟象竹帛。
迥时世而渊默,应期运而光赫。
暨圣武之龙飞,肇受命而光宅。

“爰初自臻,言占其良。
谋龟谋筮,亦既允臧。
修其郛郭,缮其城隍。
经始之制,牢笼百王。
画雍豫之居,写八都之宇。
鉴茅茨于陶唐,察卑宫于夏禹。
古公草创,而高门有闶;宣王中兴,而筑室百堵。
兼圣哲之轨,并文质之状。
商丰约而折中,准当年而为量。
思重爻,摹
有西蜀公子者,言于东吴王孙,曰:“盖闻天以日月为纲,地以四海为纪。
九土星分,万国错跱。
崤函有帝皇之宅,河洛为王者之里。
吾子岂亦曾闻蜀都之事欤?请为左右扬榷而陈之。
“夫蜀都者,盖兆基于上世,开国于中古。
廓灵关以为门,包玉垒而为宇。
带二江之双流,抗峨眉之重阻。
水陆所凑,兼六合而交会焉;丰蔚所盛,茂八区而庵蔼焉。

“于前则跨蹑犍牂,枕輢交趾。
经途所亘,五千馀里。
山阜相属,含溪怀谷。
岗峦纠纷,触石吐云。
郁葐蒀以翠微,崛巍巍以峨峨。
干青霄而秀出,舒丹气而为霞。
龙池𤀰瀑𣸣其隈,漏江伏流溃其阿。
汨若汤谷之扬涛,沛若蒙汜之涌波。
于是乎邛竹缘岭,菌桂临崖。
旁挺龙目,侧生荔枝。
布绿叶之萋萋,结朱实之离离。
迎隆冬而不凋,常晔晔以猗猗。
孔翠群翔,犀象竞驰。
白雉朝雊,猩猩夜啼。
金马骋光而绝景,碧鸡倏忽而曜仪。
火井沈荧于幽泉,高爓飞煽于天垂。
其间则有虎珀丹青,江珠瑕英。
金沙银砾,符采彪炳,晖丽灼烁。

“于后则却背华容,北指昆仑。
缘以剑阁,阻以石门。
流汉汤汤,惊浪雷奔。
望之天回,即之云昏。
水物殊品,鳞介异族。
或藏蛟螭,或隐碧玉。
嘉鱼出于丙穴,良木攒于褒谷。
其树则有木兰梫桂,杞櫹椅桐,袄桠楔枞。
楩柟幽蔼于谷底,松柏蓊郁于山峰。
擢修干,竦长条。
扇飞云,拂轻霄。
羲和假道于峻歧,阳乌回翼乎高标。
巢居栖翔,聿兼邓林。
穴宅奇兽,窠宿异禽。
熊罴咆其阳,雕鹗鴥其阴。
猿狖腾希而竞捷,虎豹长啸而永吟。

“于东则左绵巴中,百濮所充。
外负铜梁于宕渠,内函要害于膏腴。
其中则有巴菽巴戟,灵寿桃枝。
樊以蒩圃,滨以盐池。
蟞蛦山栖,鼋龟水处。
潜龙蟠于沮泽,应鸣鼓而兴雨。
丹沙赩炽出其阪,蜜房郁毓被其阜。
山图采而得道,赤斧服而不朽。
若乃刚悍生其方,风谣尚其武。
奋之则賨旅,玩之则渝舞。
锐气剽于中叶,𫏋容世于乐府。

“于西则右挟岷山,涌渎发川。
陪以白狼,夷歌成章。
坰野草昧,林麓黝倏。
交让所植,蹲鸱所伏。
百药灌丛,寒卉冬馥。
异类众伙,于何不育?其中则有青珠黄环,碧砮芒消。
或丰绿荑,或蕃丹椒。
麋芜布濩于中阿,风连莚蔓于兰皋。
红葩紫饰,柯叶渐苞。
敷蕊葳蕤,落英飘飖。
神农是尝,卢跗是料。
芳追气邪,味蠲疠痟其封域之内,则有原隰坟衍,通望弥博。
演以潜沬,浸以绵雒。
沟洫脉散,疆里绮错。
黍稷油油,藓稻莫莫。
指渠口以为云门,洒滮池而为陆泽。
虽星毕之滂遝,尚未齐其膏液。
尔乃邑居隐赈,夹江傍山。
栋宇相望,桑梓接连。
家有盐泉之井,户有
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
夫放言遣辞,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言。
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
故作文赋,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论作文之利害所由,佗日殆可谓曲尽其妙。
至于操斧伐柯,虽取则不远,若夫随手之变,良难以辞逮,盖所能言者,具于此云。
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
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
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
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
游文章之林府,嘉丽藻之彬彬。
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
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其致也,情曈昽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
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
浮天渊以安流,濯下泉而潜浸。
于是沈辞怫悦,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
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
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然后选义按部,考辞就班。
抱暑者咸叩,怀响者毕弹。
或因枝以振叶,或沿波而讨源。
或本隐以之显,或求易而得难。
或虎变而兽扰,或龙见而鸟澜。
或妥帖而易施,或岨峿而不安。
罊澄心以凝思,眇众虑而为言。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始踯躅于燥吻,终流离于濡翰。
理扶质以立干,文垂条而结繁。
信情貌之不差,故每变而在颜。
思涉乐其必笑,方言哀而已叹。
或操觚以率尔,或含毫而邈然。
伊兹事之可乐,固圣贤之所钦。
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而求音。
函绵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心。
言恢之而弥广,思按之而逾深。
播芳蕤之馥馥,发青条之森森。
粲风飞而猋竖,郁云起乎翰林。
体有万殊,物无一量。
纷纭挥霍,形难为状。
辞程才以效伎,意司契而为匠。
在有无而黾勉,当浅深而不让。
虽离方而遁员,期穷形而尽相。
故夫夸目者尚奢,惬心者贵当。
言穷者无隘,论达者唯旷。
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
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
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
奏平彻以闲雅,说炜晔而谲诳。
虽区分之在兹,亦禁邪而制放。
要辞达而理举,故无取乎冗长。
其为物也多姿,其为体也屡迁。
其会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贵妍。
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
虽逝止之无常,固崎锜而难便。
苟达变而识次,犹开流以纳泉。
如失机而后会,恒操末以续颠。
谬玄黄之袟叙,故淟涊而不鲜。
或仰逼于先条,或俯侵于后章。
或辞害而理比,或言顺而义妨。
离之则双美,合之则两伤。
考殿最于锱铢,定
秋胡纳令室,三日宦他乡。
皎皎洁妇姿,泠泠守空房。
燕婉不终夕,别如参与商。
忧来犹四海,易感难可防。
人言生日短,愁者苦夜长。
百草扬春华,攘腕采柔桑。
素手寻繁枝,落叶不盈筐。
罗衣翳玉体,回目流采章。
君子倦仕归,车马如龙骧。
精诚驰万里,既至两相忘。
行人悦令颜,借息此树旁。
诱以逢卿喻,遂下黄金装。
烈烈贞女忿,言辞厉秋霜。
长驱及居室,奉金升北堂。
母立呼妇来,欢乐情未央。
秋胡见此妇,惕然怀探汤。
负心岂不惭,永誓非所望。
清浊自异源,凫凤不并翔。
引身赴长流,果哉洁妇肠!
彼夫既不淑,此妇亦太刚。
君讳嘉,字万年,江夏鄂人也。
曾祖父宗,以孝行称,仕吴司马。
祖父揖,元康中为庐陵太守。
宗葬武昌新阳县,子孙家焉,遂为县人也。
君少失父,奉母、二弟居。
娶大司马长沙桓公陶侃第十女,闺门孝友,人无能间,乡闾称之。
冲默有远量,弱冠俦类咸敬之。
同郡郭逊,以清操知名,时在君右。
常叹君温雅平旷,自以为不及。
逊从弟立,亦有才志,与君同时齐誉,每推服焉。
由是名冠州里,声流京邑。
太尉颍川庾亮,以帝舅民望,受分陕之重,镇武昌,并领江州,辟君部庐陵从事。
下郡还,亮引见,问风俗得失。
对曰:“嘉不知,还传当问从吏。
”亮以麈尾掩口而笑。
诸从事既去,唤弟翼语之曰:“孟嘉故是盛德人也。
”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
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
旬有馀日,更版为劝学从事。
时亮崇修学校,高选儒官,以君望实,故应尚德之举。
大傅河南褚裒,简穆有器识,时为豫章太守,出朝宗亮。
正旦大会州府人士,率多时彦,君在坐次甚远。
裒问亮:“江州有孟嘉,其人何在?”亮云:“在坐,卿但自觅。
”裒历观,遂指君谓亮曰:“将无是耶?”亮欣然而笑,喜裒之得君,奇君为裒之所得。
乃益器焉。
举秀才,又为安西将军庾翼府功曹,再为江州别驾、巴丘令、征西大将军谯国桓温参军。
君色和而正,温甚重之。
九月九日,温游龙山,参佐毕集,四弟二甥咸在坐。
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吹君帽堕落,温目左右及宾客勿言,以观其举止。
君初不自觉,良久如厕。
温命取以还之。
廷尉太原孙盛,为咨议参军,时在坐。
温命纸笔,令嘲之。
文成示温,温以著坐处。
君归,见嘲笑而请笔作答,了不容思,文辞超卓,四座叹之。
奉使京师,除尚书删定郎,不拜。
孝宗穆皇帝闻其名,赐见东堂。
君辞以脚疾,不任拜起。
诏使人扶入。
君尝为刺史谢永别驾。
永,会稽人,丧亡。
君求赴义,路由永兴。
高阳许询有隽才,辞荣不仕,每纵心独往。
客居县界,尝乘船近行,适逢君过,叹曰:“都邑美士,吾尽识之,独不识此人。
唯闻中州有孟嘉者,将非是乎?然亦何由来此?”使问君之从者。
君谓其使曰:“本心相过,今先赴义,寻还,就君。
”及归,遂止信宿,雅相知得,有若旧交。
还至,转从事中郎,俄迁长史。
在朝隤然,仗正顺而已。
门无杂宾,尝会神情独得,便超然命驾,径之龙山,顾景酣宴,造夕乃归。
温从容谓君曰:“人不可无势,我乃能驾御卿。
”后以疾终于家,年五十一。
始自总发,至于知命,行不苟合,言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
好酣饮,逾多不
夫百姓不能自治,故立君以治之;明君不能独治,则为臣以佐之。
然则三五迭隆,历世承基,揖让之与干戈,文德之与武功,莫不宗匠陶钧而群才缉熙,元首经略而股肱肆力。
遭离不同,迹有优劣。
至于体分冥固,道契不坠;风美所扇,训革千载,其揆一也。
故二八升而唐朝盛,伊吕用而汤武宁,三贤进而小白兴,五臣显而重耳霸。
中古凌犀,斯道替矣。
居上者不以至公理物,为下者必以私路期荣;御圆者不以信诚率众,执方者必以权谋自显。
于是君臣离而名教薄,世多乱而时不治。
故蘧寗以之卷舒,柳下以之三黜,接舆以之行歌,鲁连以之赴海。
衰世之中,保持名节,君臣相体,若合符契。
则燕昭乐毅,古之流也。
夫未遇伯乐,则千载无一骥。
时值龙颜,则当年控三杰。
汉之得材,于斯为贵。
高祖虽不以道胜御物,群下得尽其忠;萧曹虽不以三代事主,百姓不失其业。
静乱庇人,抑亦其次。
夫时方颠沛,则显不如隐;万物思治,则默不如语。
是以古之居子,不患弘道难;遭时难,遭时匪难,遇君难。
故有道无时,孟子所以咨嗟;有时无君,贾生所以垂泣。
夫万岁一期,有生之通涂;千载一遇,贤智之嘉会。
遇之不能无欣,丧之何能无慨?古人之言,信有情哉!余以暇日,常览国志,考其君臣,比其行事,虽道谢先代,亦异世一时也。
文若怀独见之明,而有救世之心,论时则民方涂炭,计能则莫出魏武。
故委面霸朝,豫议世事。
举才不以标鉴,故久之而后显;筹画不以要功,故事至而后定。
虽亡身明顺,识亦高矣!
董卓之乱,神器迁逼,公达慨然,志在致命。
由斯而谈,故以大存名节。
至如身为汉隶,而迹入魏幕,源流趣舍,其亦文若之谓。
所以存亡殊致,始终不同,将以文若既明,名教有寄乎?夫仁义不可不明,则时宗举其致;生理不可不全,故达识摄其契。
相与弘道,岂不远哉!
崔生高朗,折而不挠,所以策名魏武,执笏霸朝者,盖以汉主当阳,魏后北面者哉!若乃一旦进玺,君臣易位,则崔子所不与,魏武所不容。
夫江湖所以济舟,亦所以覆舟;仁义所以全身,亦所以亡身。
然而先贤玉摧于前,来哲攘袂于后,岂非天怀发中,而名教束物者乎?
孔明盘桓,俟时而动,遐想管乐,远明风流。
治国以体,民无怨声,刑罚不滥,没有馀泣。
虽古之遗爱,何以加兹!及其临终顾托,受遗作相,刘后授之无疑心,武侯处之无惧色,继体纳之无贰情,百姓信之无异辞,君臣之际,良可咏矣!公瑾卓尔,逸志不群。
总角料主,则素契于伯符;晚节曜奇,则参分于赤壁。
惜其龄促,志未可量。
子布佐策,致延誉之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杇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馀。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4.92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