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書者,玄妙之伎也,若非通人志士,學無及之。
大抵書須存思,餘覽李斯等論筆勢,及鍾繇書,骨甚是不輕,恐子孫不記,故敘而論之。
夫書字貴平正安穩。
先須用筆,有偃有仰,有攲有側有斜,或小或大,或長或短。
凡作一字,或類篆籀,或似鵠頭,或如散隸,或八分;或如蟲食木葉,或如水中蝌蚪;或如壯士佩劍,或似婦女纖麗。
欲書先構筋力,然後裝束,必注意詳雅起發,綿密疏闊相間。
每作一點,必須懸手作之,或作一波,抑而後曳。
每作一字,須用數種意,或橫畫似八分,而發如篆籀,或豎牽如深林之喬木,而屈折如鋼鉤;或上尖如枯稈,或下細若鍼芒;或轉側之勢似飛鳥空墜,或棱側之形如流水激來。
作一字,橫豎相向;作一行,明媚相成。
第一須存筋藏鋒,滅跡隱端。
用尖筆須落鋒混成,無使毫露浮怯,舉新筆爽爽若神,即不求於點畫瑕玷也。
爲一字,數體俱入。
若作一紙之書,須字字意別,勿使相同。
若書虛紙,用強筆;若書強紙,用弱筆。
強弱不等,則蹉跌不入。
凡書貴乎沉靜,令意在筆前,字居心後,未作之始,結思成矣。
仍下筆不用急,故須遲,何也?筆是將軍,故須遲重。
心欲急不宜遲,可也?心是箭鋒,箭不欲遲,遲則中物不入。
夫字有緩急,一字之中,何者有緩者?至如“烏”字,下手一點,點須急,橫直即須遲,欲“烏”三腳急,斯乃取形勢也。
每書欲十遲五急,十曲五直,十藏五出,十起五伏,方可謂書。
若直筆急牽裹,此暫視似書,久味無力。
仍須用筆著墨,不過三分,不得深浸,毛弱無力。
墨用鬆節同研,久久不動彌佳矣。
獻之承白,姑比日復小進退,其爾不得一極和,憂悚猶深。
不審以服散未?必得力耳。
比驎相聞,故云惡。
懸懷使君,數得書也。
思戀,觸事彌至。
獻之既欲過餘杭,州將若比還京,必視之。
來月十左右,便當發。
奉見無復日,比告何喻?願復盡珍重理。
獻之白。
諸女無日,事懸心。
阮新婦何日至?慰姊目下。
願餘上下安和。
知婢日夕疏,慰意。
育故羸,懸心。
倪比健也。
適奉永嘉去月十一日動靜,故常患不寧。
諸女無復消息。
獻之。
委曲前書,且想勝常也,諸人悉何如,承冠軍定入,計今向達都,汝奉見欣慶。
但恐停日不多耳。
近與鐵石共書,令致之,想久達。
不得君問,以復經月,懸情豈可言。
頃更寒不適,頗有時氣,君頃各可耳。
遲旨問,僕大都小佳。
然疾根聚在右脾,腳重痛不得轉動。
右腳又腫,疾侯極是不佳。
幸食眠意事,爲復可可。
冀非藏病耳。
衛軍猶未平和,而哀勞,殊未得盡消息理,常以不寧。
僕射得散力,甚慰! 表解臺職,不知得恕不?復冠軍告。
懸企。
消息亦不可不恆精以經心。
向秋冷疾下,亦應防也。
獻之下斷來恆患溼頭痛。
復小爾耳。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7.15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