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称“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
古先哲王,莫不明后妃之制,顺天地之德,故二妃嫔妫,虞道克隆,任、姒配姬,周室用熙,废兴存亡,恒此之由。
春秋说云天子十二女,诸侯九女,考之情理,不易之典也。
而末世奢纵,肆其侈欲,至使男女怨旷,感动和气,惟色是崇,不本淑懿,故风教陵迟而大纲毁泯,岂不惜哉!呜呼,有国有家者,其可以永鉴矣!
汉制,帝祖母曰太皇太后,帝母曰皇太后,帝妃曰皇后,其余内官十有四等。
魏因汉法,母后之号,皆如旧制,自夫人以下,世有增损。
太祖建国,始命王后,其下五等:有夫人,有昭仪,有婕妤,有容华,有美人。
文帝增贵嫔、淑媛、修容、顺成、良人。
明帝增淑妃、昭华、修仪;除顺成官。
太和中始复命夫人,登其位于淑妃之上。
自夫人以下爵凡十二等:贵嫔、夫人,位次皇后,爵无所视;淑妃位视相国,爵比诸侯王;淑媛位视御史大夫,爵比县公;昭仪比县侯;昭华比乡侯;修容比亭侯;修仪比关内侯;□□视中二千石;容华视真二千石;美人视比二千石;良人视千石。
武宣卞皇后,琅邪开阳人,文帝母也。
本倡家,[一]年二十,太祖于谯纳后为妾。
后随太祖至洛。
及董卓为乱,太祖微服东出避难。
袁术传太祖凶问,时太祖左右至洛者皆欲归,后止之曰:“曹君吉凶未可知,今日还家,明日若在,何面目复相见也?正使祸至,共死何苦!”
遂从后言。
太祖闻而善之。
建安初,丁夫人废,遂以后为继室。
诸子无母者,太祖皆令后养之。
[二]文帝为太子,左右长御贺后曰:“将军拜太子,天下莫不欢喜,后当倾府藏赏赐。

后曰:“王自以丕年大,故用为嗣,我但当以免无教导之过为幸耳,亦何为当重赐遗乎!”
长御还,具以语太祖。
太祖悦曰:“怒不变容,喜不失节,故是最为难。

注[一]魏书曰:后以汉延熹三年十二月己巳生齐郡白亭,有黄气满室移日。
父敬侯怪之,以问卜者王旦,旦曰:“此吉祥也。

注[二]魏略曰:太祖始有丁夫人,又刘夫人生子修及清河长公主。
刘早终,丁养子修。
子修亡于穰,丁常言:“将我儿杀之,都不复念!”遂哭泣无节。
太祖忿之,遣归家,欲其意折。
后太祖就见之,夫人方织,外人传云“公至”,夫人踞机如故。
太祖到,抚其背曰:“顾我共载归乎!”夫人不顾,又不应。
太祖却行,立于户外,复云:“得无尚可邪!”
遂不应,太祖曰:“真诀矣。
”遂与绝,欲其家嫁之,其家不敢。
初,丁夫人既为嫡,加有子修,丁视后母子不足。
后为继室,不念旧恶
崔琰字季珪,清河东武城人也。
少朴讷,好击剑,尚武事。
年二十三,乡移为正,始感激,读《论语》、《韩诗》。
至年二十九,乃结公孙方等就郑玄受学。
学未期,徐州黄巾贼攻破北海,玄与门人到不其山避难。
时谷籴县乏,玄罢谢诸生。
琰既受遣,而寇盗充斥,西道不通。
于是周旋青、徐、兖、豫之郊,东下寿春,南望江、湖。
自去家四年乃归,以琴书自娱。
大将军袁绍闻而辟之。
时士卒横暴,掘发丘陇。
琰谏曰:“昔孙卿有言:”士不素教,甲兵不利,虽汤武不能以战胜。
‘今道路暴骨,民未见德,宜敕郡县俺骼埋胔,示憎怛之爱,追文王之仁。
“绍以为骑都尉。
后绍治兵黎阳,次于延津,琰复谦曰:”天子在许,民望助顺,不如守境述职,以宁区宇“。
绍不听,遂败于官渡。
及绍卒,二子交争,争欲得琰。
琰称疾固辞,由是获罪,幽于囹圄,赖阴夔、陈琳营救得免。
太祖破袁氏,领冀州牧,辟琰为别驾从事,谓琰曰:“昨案户籍,可得三十万众,故为大州也。
”琰对曰:“今天下分崩,九州幅裂,二袁兄弟亲寻干戈,冀方蒸庶暴骨原野。
未闻王师仁声先路,存问风俗,救其涂炭,而校计甲兵,唯此为先,斯岂鄙州士女所望于明公哉!”太祖改容谢之。
于时宾客皆伏失色。
太祖征并州,留琰傅文帝于邺。
世子仍出田猎,变易服乘,志在驱逐。
琰书谏曰:“盖闻盘于游田,《书》之所戒,鲁隐观鱼,《春秋》讥之。
此周、孔之格言,二经之明义。
殷鉴夏后,《诗》称不远,于卯不乐,《礼》以为忌,此又近者之得失,不可不深察也。
袁族富强,公子宽放,盘游滋侈,义声不闻,哲人君子,俄有色斯之志,熊?
罴?壮士,堕于吞噬之用,固所以拥徒百万,跨有河朔,无所容足也。
今邦国殄瘁,惠康未洽,士女企踵,所思者德。
况公亲御戎马,上下劳惨,世子宜遵大路,慎以行正,思经国之高略,内鉴近戒,外扬远节,深惟储副,以身为宝。
而猥袭虞旅之贱服,忽驰骛而陵险,志雉兔之小娱,忘社稷之为重,斯诚有识所以恻心也。
唯世子燔翳捐褶,以塞众望,不令老臣获罪于天“。
世子报曰:”昨奉嘉命,惠示雅数,欲使燔翳捐褶。
翳已坏矣,褶亦去焉。
后有此比,蒙复诲诸。

太祖为丞相,琰复为东西曹椽属征事。
初授东曹时,教曰:“君有伯夷之风,史鱼之直。
贪夫慕名而清,壮士尚称而厉,斯可以率时者已。
故授东曹,往践厥职。
”魏国初建,拜尚书。
时未立太子,临菑侯植有才而爱。
太祖狐疑,以函令密访于外。
唯琰露板答曰:“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
琰以
李典字曼成,山阳巨野人也。
典从父乾,有雄气,合宾客数千家在乘氏。
初平中,以众随太祖,破黄巾于寿张,又从击袁术,征徐州。
吕布之乱,太祖遣乾还乘氏,慰劳诸县。
布别驾薛兰、治中李封招乾,欲惧叛,乾不听,遂杀乾。
太祖使乾子整将乾兵,与诸将击兰、封。
兰、封破,从平兖州诸县有功,稍迁青州刺史。
整卒,典徙颍阴令,为中郎将,将整军,迁离狐太守。
时太祖与袁绍相拒官渡,典率宗族及部曲输谷帛供军。
绍破,以典为裨将军,屯安民。
太祖击谭、尚于黎阳,使典与程昱等以船运军粮。
会尚遣魏郡太守高蕃将兵屯河上,绝水道,太祖敕典、昱:“若船不得过,下从陆道。
”典与诸将议曰:“蕃军少甲而恃水,有懈怠之心,击之必克。
军不内御;苟利国家,专之可也,宜亟击之。
”昱亦以为然。
遂北渡河,攻蕃,破之,水道得通。
刘表使刘备北侵,至叶,太祖遣典从夏侯惇拒之。
备一旦烧屯去,惇率诸军追击之,典曰:“贼无故退,疑必有伏。
南道狭窄,草木深,不可追也。
”惇不听,与于禁追之,典留守。
惇等果入贼伏里,战不利,典往救,备望见救至,乃散退。
从围邺,邺定,与乐进围高干于壶关,击管承于长广,皆破之。
迁捕虏将军,封都亭侯。
典宗族部曲三千余家,居乘氏,自请愿徙诣魏郡。
太祖笑曰:“卿欲慕耿纯邪?”典谢曰:“典驽怯功微,而爵宠过厚,诚宜举宗陈力;加以征伐未息,宜实郊遂之内,以制四方,非慕纯也。
”遂徙部曲宗族万三千余口居邺。
太祖嘉之,迁破虏将军。
与张辽、乐进屯合肥,孙权率众围之,辽欲奉教出战。
进、典、辽皆素不睦,辽恐其不从,典慨然曰:“此国家大事,顾君计何如耳,吾可以私憾而忘公义乎!”
乃率众与辽破走权。
增邑百户,并前三百户。
典好学问,贵儒雅,不与诸将争功。
敬贤士大夫,恂恂若不及,军中称其长者。
年三十六薨,子祯嗣。
文帝践阼,追念合肥之功,增祯邑百户,赐典一子爵关内侯,邑百户;谥典曰愍侯。
李通字文达,江夏平春人也。
以侠闻于江、汝之间。
与其郡人陈恭共起兵于朗陵,众多归之。
时有周直者,众二千余家,与恭、通外和内违。
通欲图杀直而恭难之。
通知恭无断,乃独定策,与直克会,酒酣杀直。
众人大扰,通率恭诛其党帅,尽并其营。
后恭其妻弟陈合,杀恭而据其众。
通攻破合军,斩合首以祭恭墓。
又生禽黄巾大帅吴霸而降其属。
遭岁大饥,通倾家振施,与士分糟糠,皆争为用。
由是盗贼不敢犯。
建安初,通举众诣太祖于许。
拜通振威中郎将,屯汝南西界。
太祖讨张绣,刘表遣兵以助绣,太
任峻字伯达,河南中牟人也。
汉末扰乱,关东皆震。
中牟令杨原愁恐,欲弃官走。
峻说原曰:“董卓首乱,天下莫不侧目,然而未有先发者,非无其心也,势未敢耳。
明府若能唱之,必有和者。
”原曰:“为之奈何?”峻曰:“今关东有十余县,能胜兵者不减万人,若权行河南尹事,总而用之,无不济矣。
”原从其计,以峻为主簿。
峻乃为原表行尹事,使诸县坚守,遂发兵。
会太祖起关东,入中牟界,众不知所从,峻独与同郡张奋议,举郡以归太祖。
峻又别收宗族及宾客家兵数百人,愿从太祖。
太祖大悦,表峻为骑都尉,妻以从妹,甚见亲信。
太祖每征伐,峻常居守以给军。
是时岁讥旱,军食不足,羽林监颖川枣祗建置屯田,太祖以峻为典农中郎将,[募百姓屯田于许下,得谷百万斛,郡国列置田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
官渡之战,太祖使峻典军器粮运。
贼数寇抄绝粮道,乃使千乘为一部,十道方行,为复阵以营卫之,贼不敢近。
军国之饶,起于枣祗而成于峻。
太祖以峻功高,乃表封为都亭侯,邑三百户,迁长水校尉。
峻宽厚有度而见事理,每有所陈,太祖多善之。
于饥荒之际,收恤朋友孤遗,中外贫宗,周急继乏,信义见称。
建安九年薨,太祖流涕者久之。
子先嗣。
先薨,无子,国除。
文帝追录功臣,谥峻曰成侯。
复以峻中子览为关内侯。
苏则字文师,扶风武功人也。
少以学行闻,举孝廉茂才,辟公府,皆不就。
起家为酒泉太守,转安定、武都,所在有威名。
太祖征张鲁,过其郡,见则悦之,使为军导。
鲁破,则绥定下辩诸氏,通河西道,徙为金城太守。
是时丧乱之后,吏民流散饥穷,户口损耗,则抚循之甚谨。
外招怀羌胡,得其牛羊,以养贫老。
与民分粮而食,旬月之间,流民皆归,得数千家。
乃明为禁令,有干犯者辄戮,其从教者必赏。
亲自教民耕种,其岁大丰收,由是归附者日多。
李越以陇西反,则率羌胡围越,越即请服。
太祖崩,西平曲演叛,称护羌校尉。
则勒兵讨之。
演恐,乞降。
文帝以其功,加则护羌校尉,赐爵关内侯。
后演复结旁郡为乱,张掖张进执太守杜通,酒泉黄华不受太守辛机,进、华皆自称太守以应之。
又武威三种胡并寇抄,道路断绝。
武威太守毋丘兴告急于则。
时雍、凉诸豪皆驱略羌胡以从进等,郡人咸以为进不可当。
又将军郝昭、魏平先是各屯守金城,亦受诏不得西度。
则乃见郡中大吏及昭等与羌豪帅谋曰:“今贼虽盛,然皆新合,或有胁从,未必同心;因衅击之,善恶必离,离而归我,我增而彼损矣。
既获益众之实,且有倍气之势,率以进讨,破之必矣。
若待大
张辽字文远。
雁门马邑人也。
本聂壹之后,以避怨变姓。
少为郡吏。
汉末,并州刺史丁原以辽武力过人,召为从事,使将兵诣京都。
何进遣诣河北募兵,得千余人。
还,进败,以兵属董卓。
卓败,以兵属吕布,迁骑都尉。
布为李傕所败,从布东奔徐州,领鲁相,时年二十八。
太祖破吕布于下邳,辽将其众降,拜中郎将,赐爵关内侯。
数有战功,迁裨将军。
袁绍破,别遣辽定鲁国诸县。
与夏侯渊围昌豨于东海,数月粮尽,仪引军还,辽谓渊曰:“数日已来,每行诸围,豨辄属目视辽。
又其射矢更稀,此必豨计犹豫,故不力战。
辽欲挑与语,傥可诱也?”乃使谓豨曰:“公有命,使辽传之。
”豨果下与辽语,辽为说“太祖神武,方以德怀四方,先附者受大赏”。
豨乃许降。
辽遂单身上三公山,入豨家,拜妻子。
豨欢喜,随诣太祖。
太祖遣豨还,责辽曰:“此非大将法也。
”辽谢曰:“以明公威信着于四海,辽奉圣旨,豨必不敢害故也。
”从讨袁谭、袁尚于黎阳,有功,行中坚将军。
从攻尚于邺,尚坚守不下。
太祖还许,使辽与乐进拔阴安,徙其民河南。
复从攻邺,邺破,辽别徇赵国、常山,招降缘山诸贼及黑山孙轻等。
从攻袁谭,谭破,别将徇海滨,破辽东贼柳毅等。
还邺,太祖自出迎辽,引共载,以辽为荡寇将军。
复别击荆州,定江夏诸县,还屯临颖,封都亭侯。
从征袁尚于柳城,率与虏遇,辽劝太祖战,气甚奋,太祖壮之,自以所持麾授辽。
遂击,大破之,斩单干踏顿。
时荆州未定,复遣辽屯长社。
临发,军中有谋反者,夜惊乱起火,一军尽扰。
辽谓左右曰:“勿动。
是不一营尽反,必有造变者,欲以动乱人耳。
”乃令军中,其不反者安坐。
辽将亲兵数十人,中阵而立。
有顷定,即得首谋者杀之。
陈兰、梅成以氐六县叛,太祖遣于禁、臧霸等讨成,辽督张合、牛盖等讨兰。
成伪降禁,禁还。
成遂将其众就兰,转入灊山。
灊中有天柱山,高峻二十余里,道险狭,步径裁通,兰等壁其上。
辽欲进,诸将曰:“兵少道险,难用深入。
”辽曰:“此所谓一与一,勇者得前耳。
”遂进到山下安营,攻之,斩兰、成首,尽虏其众。
太祖论诸将功,曰:“登天山,履峻险,以取兰、成,荡寇功也。
”增邑,假节。
太祖既征孙权还,使辽与乐进、李典等将七千余人屯合肥。
太祖征张鲁,教与护军薛悌,署函边曰“贼至乃发”。
俄而权率十万众围合肥,乃共发教,教曰:“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匆得与战。
”诸将皆疑。
辽曰:“公远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
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击之,折其盛势,以安众心
刘馥字元颖,沛国相人也。
避乱扬州,建安初,说袁术将戚寄、秦翊,使率众与俱诣太祖。
太祖悦之,司徒辟为掾。
后孙策所置庐江太守李述,攻杀扬州刺史严象,庐江梅乾、雷绪、陈兰等聚数众万在江、淮间,郡县残破。
太祖方有袁绍之难,谓馥可任以东南之事,遂表为扬州刺史。
馥既受命,单马造合肥空城,建立州治。
南怀绪等,皆安集之,贡献相继。
数年中恩化大行,百姓乐其政,流民越江山而归者以万数。
于是聚诸生,立学校,广屯田,兴治芍陂及茹陂、七门、吴塘诸堨以溉稻田,官民有畜。
又商为城垒,多积木石,编作草苫数千万枚,益贮鱼膏数千斛,为战守备。
建安十三年卒。
孙权率十万众攻围合肥城百余日,时天连雨,城欲崩,于是以苫蓑覆之,夜然脂照城外,视贼所作而为备,贼以破走。
扬州士民益追思之,以为虽董安于之守晋阳,不能过也。
及陂塘之利,至今为用。
馥子靖,黄初中从黄门侍郎迁庐江太守,诏曰:“卿父昔为彼州,今卿复据此郡,可谓克负荷者也。
”转在河内,迁尚书,赐爵关内侯,出为河南尹。
散骑常侍应璩书与靖曰:“入作纳言,出临京任。
富民之术,日引月长。
藩落高峻,绝穿窬之心。
五种别出,远水火之灾。
农器必具,无失时之阙。
蚕麦有苫备之用,无雨湿之虞。
封符指期,无流连之吏。
鳏寡孤独,蒙廪振之实。
加之以明擿幽微,重之以秉宪不挠;有司供承王命,百里垂拱仰办。
虽昔赵、张、三王之治,未足以方也。
”靖为政类如此。
初虽如碎密,终于百姓便之,有馥遗风。
母丧去官,后为大司农卫尉,进封广陆亭侯,邑三百户。
上疏陈儒训之本曰:“夫学者,治乱之轨仪,圣人之大教也。
自黄初以来,崇立太学二十余年,而寡有成者,盖由博士选轻,诸生避役,高门子弟,耻非其伦,故无学者。
虽有其名而无其人,虽设其教而无其功。
直高选博士,取行为人表,经任人师者,掌教国子。
依遵古法,使二千石以上子孙,年从十五,皆入太学。
明制黜陟荣辱之路,其经明行修者,则进之以崇德;荒教废业者,则退之以惩恶;举善而教不能则劝,浮华交游,不禁自息矣。
阐弘大化,以绥未宾;六合承风,远人来格。
此圣人之教,致治之本也。

后迁镇北将军,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
靖以“经常之大法,莫善于守防,使民夷有别。

遂开拓边守,屯据险要。
又修广戾陵渠大堨,水溉灌蓟南北;三更种稻,边民利之。
嘉平六年薨,迫赠征北将军,进封建成乡侯,谥曰景侯。
子熙嗣。
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
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
曾祖父龚,祖父畅,皆为汉三公。
父谦,为大将军何进长史。
进以谦名公之胄,欲与为婚。
见其二子,使择焉。
谦弗许。
以疾免,卒于家。
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
时邕才学显着,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
闻粲在门,倒屣迎之。
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
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
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
”年十七,司徒辟,诏除黄门侍郎,以西京扰乱,皆不就。
乃之荆州依刘表。
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侻,不甚重也。
表卒。
粲劝表子琮,令归太祖。
太祖辟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
太祖置酒汉滨,粲奉觞贺曰:“方今袁绍起河北,仗大众,志兼天下,然好贤而不能用,故奇士去之。
刘表雍容荆楚,坐观时变,自以为西伯可规。
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
表不知所任,故国危而无辅。
明公定冀州之日,下车即缮其甲卒,收其豪杰而用之,以横行天下。
及平江、汉,引其贤俊而置之列位,使海内回心,望风而愿治,文武并用,英雄毕力,此三王之举也。
”后迁军谋祭酒。
魏国既建,拜侍中。
博物多识,问无不对。
时旧仪废弛,兴造制度,粲恒典之。
初,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
人问曰:“卿能谙诵乎?”曰:“能。
”固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
观人围棋,局坏,粲为覆之。
棋者不信,以帊盖局,使更以他局为之。
用相比较,不误一道。
其强记默识如此。
性善算,作算术,略尽其理。
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
然正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
着诗、赋、论、议垂六十篇。
建安二十一年,从征吴。
二十二年春,道病卒,时年四十一。
粲二子,为魏讽所引,诛。
后绝。
始文帝为五官将,及平原侯植皆好文学。
粲与北海徐干字伟长,广陵陈琳字孔璋,陈留阮瑀字元瑜,汝南应玚字德琏,东平刘帧宇公干并见友善。
干为司空军谋祭酒掾属,五官将文学。
琳前为何进主簿。
进欲诛诸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四方猛将,并使引兵向京城,欲以劫恐太后。
琳谏进曰:“《易》称‘即鹿无虞’。
谚有‘掩目捕雀’。
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其可以诈立乎?今将军总皇威,握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
以此行事,无异于鼓洪炉以燎毛发。
但当速发雷霆,行权立断,违经合道,天人顺之;而反释其利器,更征于他。
大兵合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
必不成功,只为乱阶。
”进不纳其言,竟以取祸。
琳避难冀州,袁绍使典文章。
袁氏败,琳归太祖。
太祖谓曰:“卿昔为本初移书,
武皇帝二十五男:卞皇后生文皇帝、任城威王彰、陈思王植、萧怀王熊,刘夫人生丰愍王昂、相殇王铄,环夫人生邓哀王冲、彭城王据、燕王宇,杜夫人生沛穆王林、中山恭王衮,秦夫人生济阳怀王玹、陈留恭王峻,尹夫人生范阳闵王矩,王昭仪生赵王干,孙姬生临邑殇公子上、楚王彪、刚殇公子勤,李姬生谷城殇公子乘、郿戴公子整、灵殇公子京,周姬生樊安公均,刘姬生广宗殇公子棘,宋姬生东平灵王徽,赵姬生乐陵王茂。
丰愍王昂字子修。
弱冠举孝廉。
随太祖南征,为张绣所害。
无子。
黄初二年追封,谥曰丰悼公。
三年,以樊安公均子琬奉昂后,封中都公。
其年徙封长子公。
五年,追加昂号曰丰悼王。
太和三年改昂谥曰愍王。
嘉平六年,以琬袭昂爵为丰王。
正元、景元中,累增邑,并前二千七百户。
琬薨,谥曰恭王。
于廉嗣。
相殇王铄,早薨,太和三年追封谥。
青龙元年,子愍王潜嗣,其年薨。
二年,子怀王偃嗣,邑二千五百户,四年薨。
无子,国除。
正元二年,以乐陵王茂子阳都乡公竦继铄后。
邓哀王冲字仓舒。
少聪察岐嶷,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
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
”太祖大锐,即施行焉。
时军国多事,用刑严重。
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犹惧不免。
冲谓曰:“待三日中,然后自归。
”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
太祖问之,冲对曰:“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
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
”太祖曰:“此妄言耳,无所苦也。
”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柱手?”
一无所问。
冲仁爱识达,皆此类也。
凡应罪戳,而为冲微所辩理,赖以济宥者,前后数十。
太祖数对群臣称述,有欲传后意。
年十三,建安十三年疾病,太祖亲为请命。
及亡,哀甚。
文帝宽喻太祖,太祖曰:“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
”言则流涕,为聘甄氏亡女与合葬,赠骑都尉印绶,命宛侯据子琮奉冲后。
二十二年,封琮为邓侯。
黄初二年,追赠谥冲曰邓哀候,又追加号为公。
三年,进琮爵,徙封冠军公。
四年,徙封己氏公。
太和五年,加冲号曰邓哀王。
景初元年,琮坐于中尚方作禁物,削户三百,贬爵为都乡侯。
三年,复为己氏公。
正始七年,转封平阳公。
景初、正元、景元中,累增邑,井前千九百户。
彭城王据,建安十年封范阳侯。
二十二年,徙封宛侯。
黄初二年,进爵为公。
三年,为章陵王,
桓阶字伯绪,长沙临湘人也。
仕郡功曹。
太守孙坚举阶孝廉,除尚书郎。
父丧还乡里。
会坚击刘表战死,阶冒难诣表乞坚丧,表义而与之。
后太祖与袁绍相拒于官渡,表举州以应绍。
阶说其太守张羡,曰:“夫举事而不本于义,未有不败者也。
故齐桓率诸侯以尊周,晋文逐叔带以纳王。
今袁氏反此,而刘牧应之,取祸之道也。
明府必欲立功明义,全福远祸,不宜与之同也。
”羡曰:“然则何向而可?”阶曰:“曹公虽弱,仗义而起,救朝廷之危,奉王命而讨有罪,孰敢不服?今若举四郡保三江以待其来,而为之内应,不亦可乎!”羡曰:“善。
”乃举长沙及旁三郡以拒表,遣使诣太祖。
太祖大悦。
会绍与太祖连战,军未得南。
而表急攻羡,羡病死。
城陷,阶遂自匿。
久之,刘表辟为从事祭酒,欲妻以妻妹蔡氏。
阶自陈已结婚,拒而不受,因辞疾告退。
太祖定荆州,闻其为张羡谋也。
异之,辟为丞相掾主簿,迁赵郡太守。
魏国初建,为虎贲中郎将、恃中。
时太子未定,而临菑侯植有宠。
阶数陈文帝德优齿长,宜为储副,公规密谏,前后恳至。
又毛玠、徐奕以刚蹇少党,而为西曹掾丁仪所不善,仪屡言其短,赖阶左右以自全保。
其将顺匡救,多此类也。
迁尚书,典选举。
曹仁为关羽所围,太祖遣徐晃救之,不解。
太祖欲自南征,以问群下。
群下皆谓:“王不亟行,今败矣。
”阶独曰:“大王以仁等为足以料事势不也?”曰:“能。
”“大王恐二人遗力邪?”曰:“不。
”“然则何为自往?”曰:“吾恐虏众多,而晃等势不便耳。
”阶曰:“今仁等处重围之中而守死无贰者,诚以大王远为之势也。
夫居万死之地,必有死争之心。
内怀死争,外有强救,大王案六军以示余力,何忧于败而欲自往?”大祖善其言,驻军于摩陂。
贼遂退。
文帝践阼,迁尚书令,封高乡亭侯,加侍中。
阶疾病,帝自临省,谓曰:“吾方托六尺之孤,寄天下之命于卿。
勉之!”徙封安乐乡侯,邑六百户,又赐阶三子爵关内侯。
佑以嗣子不封,病卒,又追赠关内侯。
后阶疾笃,遣使者即拜太常,薨,帝为之流涕,谥曰贞侯。
子嘉嗣。
以阶弟纂为散骑侍郎,赐爵关内侯。
嘉尚升迁亭公主,会嘉平中,以乐安太守与吴战于东关,军败,没。
谥曰壮侯。
子翊嗣。
陈群字长文,颖川许昌人也。
祖父实,父纪,叔父湛,皆有盛名。
群为儿时,实常奇异之,谓宗人父老曰:“此儿必兴吾宗。
”鲁国孔融高才倔傲,年在纪、群之间,先与纪友,后与群交,更为纪拜,由是显名。
刘备临豫州,辟群为别驾。
时陶谦病死,徐州迎备,备欲往。
群说备曰:“袁术尚强,今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45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