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謁告南歸,以成化戊戌冬十月十六日過大槍嶺。
抵大柳樹驛,時日過午矣,不欲但已,問驛吏,吏紿言,須晚,尚可及滁州也。
上馬行三十里,稍稍聞從者言,前有清流關,頗險惡,多虎。
心識之。
抵關,已昏黑,退無所止。
即遣人驅山下郵卒,挾銅鉦束燎以行。
山口兩峯夾峙,高數百尋,仰視不極。
石棧嶇崟,悉下馬,累肩而上。
仍相約,有警即前後呼噪爲應。
適有大星,光煜煜,自東西流。
寒風暴起,束燎皆滅,四山草木蕭颯有聲。
由是人人自危,相呼噪不已。
銅徵哄發,山谷響動。
行六七裏,及山頂,忽見月出如爛銀盤,照耀無際,始舉手相慶。
然下山猶心悸不能定者久之。
予默計此關乃趙檢點破南唐擒其二將處。
茲遊雖險,而奇當爲平生絕冠。
夜二鼓,抵滁陽。
十七日午,過全椒,趨和州。
自幸脫險即夷,無復置慮。
行四十里,渡後河。
見面山隱隱,問從者,雲:“當陟此,乃至和州香林院。
”已而,日冉冉過峯後,馬入山嘴,巒岫回合,桑田秩秩,凡數村,儼若武陵、仇池,方以爲喜。
既暮,入益深,山益多,草木塞道,杳不知其所窮,始大駭汗。
過野廟,遇老叟,問此爲何山,曰:“古昭關也。
去香林院尚三十餘里,宜急行。
前山有火起者,乃烈原以驅虎也。
”時銅鉦、束燎皆不及備。
傍山涉澗,怪石如林,馬爲之避易;衆以爲伏虎,卻顧反走,顛仆枕藉,呼聲甚微,雖強之大噪,不能也。
良久乃起,復循嶺以行,諦視崖塹,深不可測,澗水潺潺,與風疾徐。
仰見星斗滿天,自分恐不可免。
且念伍員昔嘗厄於此關,豈惡地固應爾耶?盡二鼓,抵香林。
燈下恍然自失,如更生者。
噫!予以離親之久,諸所弗計,冒險夜行,度二關,犯虎穴,雖瀕危而倖免焉,其亦可謂不審也已!謹志之,以爲後戒。
抵大柳樹驛,時日過午矣,不欲但已,問驛吏,吏紿言,須晚,尚可及滁州也。
上馬行三十里,稍稍聞從者言,前有清流關,頗險惡,多虎。
心識之。
抵關,已昏黑,退無所止。
即遣人驅山下郵卒,挾銅鉦束燎以行。
山口兩峯夾峙,高數百尋,仰視不極。
石棧嶇崟,悉下馬,累肩而上。
仍相約,有警即前後呼噪爲應。
適有大星,光煜煜,自東西流。
寒風暴起,束燎皆滅,四山草木蕭颯有聲。
由是人人自危,相呼噪不已。
銅徵哄發,山谷響動。
行六七裏,及山頂,忽見月出如爛銀盤,照耀無際,始舉手相慶。
然下山猶心悸不能定者久之。
予默計此關乃趙檢點破南唐擒其二將處。
茲遊雖險,而奇當爲平生絕冠。
夜二鼓,抵滁陽。
十七日午,過全椒,趨和州。
自幸脫險即夷,無復置慮。
行四十里,渡後河。
見面山隱隱,問從者,雲:“當陟此,乃至和州香林院。
”已而,日冉冉過峯後,馬入山嘴,巒岫回合,桑田秩秩,凡數村,儼若武陵、仇池,方以爲喜。
既暮,入益深,山益多,草木塞道,杳不知其所窮,始大駭汗。
過野廟,遇老叟,問此爲何山,曰:“古昭關也。
去香林院尚三十餘里,宜急行。
前山有火起者,乃烈原以驅虎也。
”時銅鉦、束燎皆不及備。
傍山涉澗,怪石如林,馬爲之避易;衆以爲伏虎,卻顧反走,顛仆枕藉,呼聲甚微,雖強之大噪,不能也。
良久乃起,復循嶺以行,諦視崖塹,深不可測,澗水潺潺,與風疾徐。
仰見星斗滿天,自分恐不可免。
且念伍員昔嘗厄於此關,豈惡地固應爾耶?盡二鼓,抵香林。
燈下恍然自失,如更生者。
噫!予以離親之久,諸所弗計,冒險夜行,度二關,犯虎穴,雖瀕危而倖免焉,其亦可謂不審也已!謹志之,以爲後戒。
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則當竭盡智謀,忠告善道,銷患於未形,保治於未然,俾身全而主安。
生爲名臣,死爲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簡策,斯爲美也。
苟遇知己,不能扶危於未亂之先,而乃捐軀殞命於既敗之後;釣名沽譽,眩世炫俗,由君子觀之,皆所不取也。
葢嘗因而論之,豫讓臣事智伯,及趙襄子殺智伯,讓爲之報讎。
聲名烈烈,雖愚夫愚婦,莫不知其爲忠臣義士也。
嗚呼!讓之死固忠矣,惜乎處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何也?觀其漆身吞炭,謂其友曰:「凡吾所爲者極難,將以愧天下後世之爲人臣而懷二心者也。」謂非忠可乎?及觀斬衣三躍,襄子責以不死於中行氏,而獨死於智伯。
讓應曰:「中行氏以衆人待我,我故以衆人報之;智伯以國士待我,我故以國士報之。」即此而論,讓有餘憾矣。
段規之事韓康,任章之事魏獻,未聞以國士待之也;而規也章也,力勸其主從智伯之請,與之地以驕其志,而速其亡也。
郄疵之事智伯,亦未嘗以國士待之也;而疵能察韓、魏之情,以諫智伯。
雖不用其言,以至滅亡,而疵之智謀忠告,已無愧於心也。
讓既自謂智伯待以國士矣。
國士,濟國之事也。
當伯請地無厭之日,縱欲荒棄之時,爲讓者,正宜陳力就列,諄諄然而告之曰:「諸侯大夫,各受分地,無相侵奪,古之制也。
今無故而取地於人,人不與,而吾之忿心必生;與之,則吾之驕心以起。
忿必爭,爭必敗;驕必傲,傲必亡。」諄切懇至,諫不從,再諫之;再諫不從,三諫之;三諫不從,移其伏劍之死,死於是日。
伯雖頑冥不靈,感其至誠,庶幾復悟。
和韓、魏,釋趙圍,保全智宗,守其祭祀。
若然,則讓雖死猶生也,豈不勝於斬衣而死平?讓於此時,曾無一語開悟主心,視伯之危亡,猶越人視秦人之肥瘠也。
袖手旁觀,坐待成敗,國士之報,曾若是乎?智伯既死,而乃不勝血氣之悻悻,甘自附於刺客之流。
何足道哉?何足道哉?
雖然,以國士而論,豫讓固不足以當矣;彼朝爲讎敵,暮爲君臣,覥然而自得者,又讓之罪人也。
噫!
生爲名臣,死爲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簡策,斯爲美也。
苟遇知己,不能扶危於未亂之先,而乃捐軀殞命於既敗之後;釣名沽譽,眩世炫俗,由君子觀之,皆所不取也。
葢嘗因而論之,豫讓臣事智伯,及趙襄子殺智伯,讓爲之報讎。
聲名烈烈,雖愚夫愚婦,莫不知其爲忠臣義士也。
嗚呼!讓之死固忠矣,惜乎處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何也?觀其漆身吞炭,謂其友曰:「凡吾所爲者極難,將以愧天下後世之爲人臣而懷二心者也。」謂非忠可乎?及觀斬衣三躍,襄子責以不死於中行氏,而獨死於智伯。
讓應曰:「中行氏以衆人待我,我故以衆人報之;智伯以國士待我,我故以國士報之。」即此而論,讓有餘憾矣。
段規之事韓康,任章之事魏獻,未聞以國士待之也;而規也章也,力勸其主從智伯之請,與之地以驕其志,而速其亡也。
郄疵之事智伯,亦未嘗以國士待之也;而疵能察韓、魏之情,以諫智伯。
雖不用其言,以至滅亡,而疵之智謀忠告,已無愧於心也。
讓既自謂智伯待以國士矣。
國士,濟國之事也。
當伯請地無厭之日,縱欲荒棄之時,爲讓者,正宜陳力就列,諄諄然而告之曰:「諸侯大夫,各受分地,無相侵奪,古之制也。
今無故而取地於人,人不與,而吾之忿心必生;與之,則吾之驕心以起。
忿必爭,爭必敗;驕必傲,傲必亡。」諄切懇至,諫不從,再諫之;再諫不從,三諫之;三諫不從,移其伏劍之死,死於是日。
伯雖頑冥不靈,感其至誠,庶幾復悟。
和韓、魏,釋趙圍,保全智宗,守其祭祀。
若然,則讓雖死猶生也,豈不勝於斬衣而死平?讓於此時,曾無一語開悟主心,視伯之危亡,猶越人視秦人之肥瘠也。
袖手旁觀,坐待成敗,國士之報,曾若是乎?智伯既死,而乃不勝血氣之悻悻,甘自附於刺客之流。
何足道哉?何足道哉?
雖然,以國士而論,豫讓固不足以當矣;彼朝爲讎敵,暮爲君臣,覥然而自得者,又讓之罪人也。
噫!
汝有田舍翁,家資殷盛,而累世不識之乎。
一歲,聘楚士訓其子。
楚士始訓之搦管臨朱,書一畫訓曰「一」字,書二畫訓曰「二」字,書三畫訓曰「三」字。
其子輒欣欣然擲筆,歸告其父曰:「兒得矣,兒得矣,可無煩先生,重費館穀也,請謝去。」其父喜而從之。
具幣謝遣楚士。
逾時,其父擬徵召姻友萬氏姓者飲,令子晨起治狀,久之不成。
父趣之,其子恚曰:「天下姓字夥矣,奈何姓萬?自晨起至今,纔完五百畫也。」初機士偶一解,而即訑訑自矜有得。
殆類是已。
一歲,聘楚士訓其子。
楚士始訓之搦管臨朱,書一畫訓曰「一」字,書二畫訓曰「二」字,書三畫訓曰「三」字。
其子輒欣欣然擲筆,歸告其父曰:「兒得矣,兒得矣,可無煩先生,重費館穀也,請謝去。」其父喜而從之。
具幣謝遣楚士。
逾時,其父擬徵召姻友萬氏姓者飲,令子晨起治狀,久之不成。
父趣之,其子恚曰:「天下姓字夥矣,奈何姓萬?自晨起至今,纔完五百畫也。」初機士偶一解,而即訑訑自矜有得。
殆類是已。
嘗聞一靑衿,生性狡,能以譎計誑人。
其學博持教甚嚴,諸生稍或犯規,必遣人執之,撲無赦。
一日,此生適有犯,學博追執甚急,盛怒待之。
已而生至,長跪地下,不言他事,但曰:「弟子偶得千金方在處置故來見遲耳。」博士聞生得金多,輒霽怒,問之曰:「爾金從何處來?」曰:「得諸地中。」又問:「爾欲作何處置?」生答曰:「弟子故貧,無資業,今與妻計:以五百金市田,二百金市宅,百金置器具,買童妾,止賸百金,以其半市書,將發憤從事焉,而以其半致饋先生,酬平日教育,完矣。」博士曰:「有是哉!不佞何以當之?」遂呼使者治具,甚豐潔,延生坐觴之,談笑款洽,皆異平日。
飲半酣,博士問生曰:「爾適匆匆來,亦曾收金篋中扃鑰耶?」生起曰:「弟子布置此金甫定,爲荆妻轉身觸弟子,醒已失金所在,安用篋?」博士蘧然曰:「爾所言金,夢耶?」生答曰:「固夢耳。」博士不懌,然業與款洽,不能復怒。
徐曰:「夢中得金,猶不忘先生,況實得耶?」更一再觴出之。
其學博持教甚嚴,諸生稍或犯規,必遣人執之,撲無赦。
一日,此生適有犯,學博追執甚急,盛怒待之。
已而生至,長跪地下,不言他事,但曰:「弟子偶得千金方在處置故來見遲耳。」博士聞生得金多,輒霽怒,問之曰:「爾金從何處來?」曰:「得諸地中。」又問:「爾欲作何處置?」生答曰:「弟子故貧,無資業,今與妻計:以五百金市田,二百金市宅,百金置器具,買童妾,止賸百金,以其半市書,將發憤從事焉,而以其半致饋先生,酬平日教育,完矣。」博士曰:「有是哉!不佞何以當之?」遂呼使者治具,甚豐潔,延生坐觴之,談笑款洽,皆異平日。
飲半酣,博士問生曰:「爾適匆匆來,亦曾收金篋中扃鑰耶?」生起曰:「弟子布置此金甫定,爲荆妻轉身觸弟子,醒已失金所在,安用篋?」博士蘧然曰:「爾所言金,夢耶?」生答曰:「固夢耳。」博士不懌,然業與款洽,不能復怒。
徐曰:「夢中得金,猶不忘先生,況實得耶?」更一再觴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