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为迭更司生平第一著意之书[2],分前后二编,都二十余万言[3]。
思力至此,臻绝顶矣!古所谓“锁骨观音”者[4],以骨节钩联,皮肤腐化后,揭而举之,则全具锵然,无一屑落者。
方之是书,则固赫然其为锁骨也。
大抵文章开阖之法,全讲骨力气势,纵笔至于灏瀚,则往往遗落其细事繁节,无复检举,遂令观者得罅而攻[5]。
此固不为能文者之病。
而精神终患弗周。
迭更司他著,每到山穷水尽,辄发奇思,如孤峰突起,见者耸目,终不如此书伏脉至细:一语必寓微旨,一事必种远因,手写是间,而全局应有之人,逐处涌现,随地关合,虽偶尔一见,观者几复忘怀,而闲闲着笔间,已近拾即是,读之令人斗然记忆,循编逐节以索,又一一有是人之行踪,得是事之来源。
综言之,如善弈之着子,偶然一下,不知后来咸得其用,此所以成为国手也。
施耐庵著《水浒》,从史进入手,点染数十人[6],咸历落有致[7]。
至于后来,则如一群之貉,不复分疏其人,意索才尽,亦精神不能持久而周遍之故。
然犹叙盗侠之事,神奸魁蠹[8],令人耸慑[9]。
若是书,特叙家常至琐至屑无奇之事迹,自不善操笔者为之,且恹恹生人睡魔[10],而迭更司乃能化腐为奇,撮散作整,收五虫万怪[11],融汇之以精神,真特笔也[12]。
史、班叙妇人琐事[13],已绵细可味也,顾无长篇可以寻绎[14]。
其长篇可以寻绎者,唯一《石头记》[15],然炫语富贵[16],叙述故家[17],纬之以男女之艳情[18],而易动目。
若迭更司此书,种种描摹,下等社会虽可哕可鄙之事[19],一运以佳妙之笔,皆足供人喷饭。
英伦半开化时民间弊俗、亦皎然揭诸眉睫之下,使吾中国人观之,但实力加以教育,则社会亦足改良,不必心醉西风,谓欧人尽胜于亚。
似皆生知良能之彦[20],则鄙之译是书,为不负[21]矣。
闽县林纾叙于宣南春觉斋[22]。
思力至此,臻绝顶矣!古所谓“锁骨观音”者[4],以骨节钩联,皮肤腐化后,揭而举之,则全具锵然,无一屑落者。
方之是书,则固赫然其为锁骨也。
大抵文章开阖之法,全讲骨力气势,纵笔至于灏瀚,则往往遗落其细事繁节,无复检举,遂令观者得罅而攻[5]。
此固不为能文者之病。
而精神终患弗周。
迭更司他著,每到山穷水尽,辄发奇思,如孤峰突起,见者耸目,终不如此书伏脉至细:一语必寓微旨,一事必种远因,手写是间,而全局应有之人,逐处涌现,随地关合,虽偶尔一见,观者几复忘怀,而闲闲着笔间,已近拾即是,读之令人斗然记忆,循编逐节以索,又一一有是人之行踪,得是事之来源。
综言之,如善弈之着子,偶然一下,不知后来咸得其用,此所以成为国手也。
施耐庵著《水浒》,从史进入手,点染数十人[6],咸历落有致[7]。
至于后来,则如一群之貉,不复分疏其人,意索才尽,亦精神不能持久而周遍之故。
然犹叙盗侠之事,神奸魁蠹[8],令人耸慑[9]。
若是书,特叙家常至琐至屑无奇之事迹,自不善操笔者为之,且恹恹生人睡魔[10],而迭更司乃能化腐为奇,撮散作整,收五虫万怪[11],融汇之以精神,真特笔也[12]。
史、班叙妇人琐事[13],已绵细可味也,顾无长篇可以寻绎[14]。
其长篇可以寻绎者,唯一《石头记》[15],然炫语富贵[16],叙述故家[17],纬之以男女之艳情[18],而易动目。
若迭更司此书,种种描摹,下等社会虽可哕可鄙之事[19],一运以佳妙之笔,皆足供人喷饭。
英伦半开化时民间弊俗、亦皎然揭诸眉睫之下,使吾中国人观之,但实力加以教育,则社会亦足改良,不必心醉西风,谓欧人尽胜于亚。
似皆生知良能之彦[20],则鄙之译是书,为不负[21]矣。
闽县林纾叙于宣南春觉斋[22]。
余游幕三十年来,天下所未到者,蜀中、黔中与滇南耳。
惜乎轮蹄徵逐,处处随人,山水怡情,云烟过眼,不道领略其大概,不能探僻寻幽也。
余凡事喜独出己见,不屑随人是非,即论诗品画,莫不存人珍我弃、人弃我取之意,故名胜所在,贵乎心得,有名胜而不觉其佳者,有非名胜而自以为妙者,聊以平生历历者记之。
余年十五时,吾父稼夫公馆于山阴赵明府幕中。
有赵省斋先生名传者,杭之宿儒也,赵明府延教其子,吾父命余亦拜投门下。
暇日出游,得至吼山,离城约十馀里。
不通陆路。
近山见一石洞,上有片石横裂欲堕,即从其下荡舟入。
豁然空其中,四面皆峭壁,俗名之曰「水园」。
临流建石阁五椽,对面石壁有「观鱼跃」三字,水深不测,相传有巨鳞潜伏,余投饵试之,仅见不盈尺者出而唼食焉。
阁后有道通旱园,拳石乱矗,有横阔如掌者,有柱石平其顶而上加大石者,凿痕犹在,一无可取。
游览既毕,宴于水阁,命从者放爆竹,轰然一响,万山齐应,如闻霹雳生。
此幼时快游之始。
惜乎兰亭、禹陵未能一到,至今以为憾。
至山阴之明年,先生以亲老不远游,设帐于家,余遂从至杭,西湖之胜因得畅游。
结构之妙,予以龙井为最,小有天园次之。
石取天竺之飞来峰,城隍山之瑞石古洞。
水取玉泉,以水清多鱼,有活泼趣也。
大约至不堪者,葛岭之玛瑙寺。
其馀湖心亭、六一泉诸景,各有妙处,不能尽述,然皆不脱脂粉气,反不如胁室之幽僻,雅近天然。
苏小墓在西泠桥侧。
土人指示,初仅半丘黄土而已,乾隆庚子圣驾南巡,曾一询及,甲辰春复举南巡盛典,则苏小墓已石筑其坟,作八角形,上立一碑,大书曰:「钱塘苏小小之墓」。
从此吊古骚人不须徘徊探访矣。
馀思古来烈魄忠魂堙没不传者,固不可胜数,即传而不久者亦不为少,小小一名妓耳,自南齐至今。
尽人而知之,此殆灵气所钟,为湖山点缀耶?
桥北数武有祟文书院,余曾与同学赵缉之投考其中。
时值长夏,起极早,出钱塘门,过昭庆寺,上断桥,坐石阑上。
旭日将升,朝霞映于柳外,尽态极妍;白莲香里,清风徐来,令人心骨皆清。
步至书院,题犹未出也。
午后交卷。
偕缉之纳凉于紫云洞,大可容数十人,石窍上透日光。
有入设短几矮凳,卖酒于此。
解衣小酌,尝鹿脯甚妙,佐以鲜菱雪藕,微酣出洞。
缉之曰:「上有朝阳台,颇高旷,盍往一游?」余亦兴发,奋勇登其巅,觉西湖如镜,杭城如丸,钱塘江如带,极目可数百里。
此生平第一大观也。
坐良久,阳乌将落,相携下山,南屏晚钟动矣。
韬光、云栖路远未到,其红门局之梅花,
惜乎轮蹄徵逐,处处随人,山水怡情,云烟过眼,不道领略其大概,不能探僻寻幽也。
余凡事喜独出己见,不屑随人是非,即论诗品画,莫不存人珍我弃、人弃我取之意,故名胜所在,贵乎心得,有名胜而不觉其佳者,有非名胜而自以为妙者,聊以平生历历者记之。
余年十五时,吾父稼夫公馆于山阴赵明府幕中。
有赵省斋先生名传者,杭之宿儒也,赵明府延教其子,吾父命余亦拜投门下。
暇日出游,得至吼山,离城约十馀里。
不通陆路。
近山见一石洞,上有片石横裂欲堕,即从其下荡舟入。
豁然空其中,四面皆峭壁,俗名之曰「水园」。
临流建石阁五椽,对面石壁有「观鱼跃」三字,水深不测,相传有巨鳞潜伏,余投饵试之,仅见不盈尺者出而唼食焉。
阁后有道通旱园,拳石乱矗,有横阔如掌者,有柱石平其顶而上加大石者,凿痕犹在,一无可取。
游览既毕,宴于水阁,命从者放爆竹,轰然一响,万山齐应,如闻霹雳生。
此幼时快游之始。
惜乎兰亭、禹陵未能一到,至今以为憾。
至山阴之明年,先生以亲老不远游,设帐于家,余遂从至杭,西湖之胜因得畅游。
结构之妙,予以龙井为最,小有天园次之。
石取天竺之飞来峰,城隍山之瑞石古洞。
水取玉泉,以水清多鱼,有活泼趣也。
大约至不堪者,葛岭之玛瑙寺。
其馀湖心亭、六一泉诸景,各有妙处,不能尽述,然皆不脱脂粉气,反不如胁室之幽僻,雅近天然。
苏小墓在西泠桥侧。
土人指示,初仅半丘黄土而已,乾隆庚子圣驾南巡,曾一询及,甲辰春复举南巡盛典,则苏小墓已石筑其坟,作八角形,上立一碑,大书曰:「钱塘苏小小之墓」。
从此吊古骚人不须徘徊探访矣。
馀思古来烈魄忠魂堙没不传者,固不可胜数,即传而不久者亦不为少,小小一名妓耳,自南齐至今。
尽人而知之,此殆灵气所钟,为湖山点缀耶?
桥北数武有祟文书院,余曾与同学赵缉之投考其中。
时值长夏,起极早,出钱塘门,过昭庆寺,上断桥,坐石阑上。
旭日将升,朝霞映于柳外,尽态极妍;白莲香里,清风徐来,令人心骨皆清。
步至书院,题犹未出也。
午后交卷。
偕缉之纳凉于紫云洞,大可容数十人,石窍上透日光。
有入设短几矮凳,卖酒于此。
解衣小酌,尝鹿脯甚妙,佐以鲜菱雪藕,微酣出洞。
缉之曰:「上有朝阳台,颇高旷,盍往一游?」余亦兴发,奋勇登其巅,觉西湖如镜,杭城如丸,钱塘江如带,极目可数百里。
此生平第一大观也。
坐良久,阳乌将落,相携下山,南屏晚钟动矣。
韬光、云栖路远未到,其红门局之梅花,
读《三国志》者,当知有正统、闰运、僭国之别。
正统者何?蜀汉是也。
僭国者何?吴、魏是也。
闰运者何?晋是也。
魏之不得为正统者,何也?论地则以中原为主,论理则以刘氏为主。
论地不若论理,故以正统予魏者,司马光《通鉴》之误也。
以正统予蜀者,紫阳《纲目》之所以为正也。
《纲目》于献帝建安之末,大书「后汉昭烈皇帝章武元年」,而以吴、魏分注其下。
盖以蜀为帝室之胄,在所当予:魏为篡国之贼,在所当夺。
是以前则书「刘备起兵徐州讨曹操」,后则书「汉丞相诸葛亮出师伐魏」,而大义昭然揭于千古矣。
夫刘氏未亡,魏未混一,魏固不得为正统;迨乎刘氏已亡,晋已混一,而晋亦不得为正统者。
何也?曰:晋以臣弑君,与魏无异,而一传之后,厥祚不长,但可谓之闰运,而不可谓之正统也。
至于东晋偏安,以牛易马,愈不得以正统归之。
故三国之并吞于晋,犹六国之混一于秦,五代之混一于隋耳。
秦不过为汉驱除,隋不过为唐驱除。
前之正统,以汉为主,而秦与魏、晋不得与焉;亦犹后之正统,以唐宋为主,而宋、齐、梁、陈、隋、梁、唐、晋、汉、周俱不得与焉耳。
且不特魏、晋不如汉之为正,即唐、宋亦不如汉之为正。
炀帝无道,而唐代之,是已惜其不能显然如周之代商;而称唐公,加九锡,以蹈魏晋之陋辙,则得天下之正不如汉也。
若夫宋以忠厚立国,又多名臣大儒出乎其间,故尚论者以正统予宋。
然终宋之世,燕云十六州未入版图,其规模已逊于唐;而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取天下于孤儿寡妇之手,则得天下之正亦不如汉也。
唐、宋且不如汉,而何论魏、晋哉?高帝以除暴秦、击楚之杀义帝者而兴,光武以诛王莽而克复旧物,昭烈以讨曹操而存汉祀于西川。
祖宗之创之者正,而子孙之继之者亦正,不得但以光武之混一为正统,而谓昭烈之偏安非正统也。
昭烈为正统,而刘裕、刘知远亦皆刘氏子孙,其不得为正统者,何也?曰:裕与知远之为汉苗裔,远而无徵,不若中山靖王之后,近而可考。
又二刘皆以篡弑得国,故不得与昭烈并也。
后唐李存勖之不得为正统者,何也?曰:存勖本非李而赐姓李,其与吕秦、牛晋不甚相远,故亦不得与昭烈并也。
南唐李昪之亦不得继唐而为正统者,何也?曰:世远代遐,亦裕与知远者比,故亦不得与昭烈并也。
南唐李升不得继唐而为正统,南宋高宗独得继宋而为正统者,何也?高宗立太祖之后为后,以延宋祚于不绝,故正统归焉。
夫以高宗之杀岳飞、用秦桧,全不以二圣为念,作史者尚以其延宋祚而归之以正统,况昭烈之君臣同心、誓讨汉贼者乎?则昭烈之为正统
正统者何?蜀汉是也。
僭国者何?吴、魏是也。
闰运者何?晋是也。
魏之不得为正统者,何也?论地则以中原为主,论理则以刘氏为主。
论地不若论理,故以正统予魏者,司马光《通鉴》之误也。
以正统予蜀者,紫阳《纲目》之所以为正也。
《纲目》于献帝建安之末,大书「后汉昭烈皇帝章武元年」,而以吴、魏分注其下。
盖以蜀为帝室之胄,在所当予:魏为篡国之贼,在所当夺。
是以前则书「刘备起兵徐州讨曹操」,后则书「汉丞相诸葛亮出师伐魏」,而大义昭然揭于千古矣。
夫刘氏未亡,魏未混一,魏固不得为正统;迨乎刘氏已亡,晋已混一,而晋亦不得为正统者。
何也?曰:晋以臣弑君,与魏无异,而一传之后,厥祚不长,但可谓之闰运,而不可谓之正统也。
至于东晋偏安,以牛易马,愈不得以正统归之。
故三国之并吞于晋,犹六国之混一于秦,五代之混一于隋耳。
秦不过为汉驱除,隋不过为唐驱除。
前之正统,以汉为主,而秦与魏、晋不得与焉;亦犹后之正统,以唐宋为主,而宋、齐、梁、陈、隋、梁、唐、晋、汉、周俱不得与焉耳。
且不特魏、晋不如汉之为正,即唐、宋亦不如汉之为正。
炀帝无道,而唐代之,是已惜其不能显然如周之代商;而称唐公,加九锡,以蹈魏晋之陋辙,则得天下之正不如汉也。
若夫宋以忠厚立国,又多名臣大儒出乎其间,故尚论者以正统予宋。
然终宋之世,燕云十六州未入版图,其规模已逊于唐;而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取天下于孤儿寡妇之手,则得天下之正亦不如汉也。
唐、宋且不如汉,而何论魏、晋哉?高帝以除暴秦、击楚之杀义帝者而兴,光武以诛王莽而克复旧物,昭烈以讨曹操而存汉祀于西川。
祖宗之创之者正,而子孙之继之者亦正,不得但以光武之混一为正统,而谓昭烈之偏安非正统也。
昭烈为正统,而刘裕、刘知远亦皆刘氏子孙,其不得为正统者,何也?曰:裕与知远之为汉苗裔,远而无徵,不若中山靖王之后,近而可考。
又二刘皆以篡弑得国,故不得与昭烈并也。
后唐李存勖之不得为正统者,何也?曰:存勖本非李而赐姓李,其与吕秦、牛晋不甚相远,故亦不得与昭烈并也。
南唐李昪之亦不得继唐而为正统者,何也?曰:世远代遐,亦裕与知远者比,故亦不得与昭烈并也。
南唐李升不得继唐而为正统,南宋高宗独得继宋而为正统者,何也?高宗立太祖之后为后,以延宋祚于不绝,故正统归焉。
夫以高宗之杀岳飞、用秦桧,全不以二圣为念,作史者尚以其延宋祚而归之以正统,况昭烈之君臣同心、誓讨汉贼者乎?则昭烈之为正统
话说宝玉听王夫人唤他,忙至前边来,原来是王夫人要带他拜甄夫人去。
宝玉自是欢喜,忙去换衣服,跟了王夫人到那里。
见其家中形景,自与荣宁不甚差别,或有一二稍盛者。
细问,果有一宝玉。
甄夫人留席,竟日方回,宝玉方信。
因晚间回家来,王夫人又吩咐预备上等的席面,定名班大戏,请过甄夫人母女。
后二日,他母女便不作辞,回任去了,无话。
这日宝玉因见湘云渐愈,然后去看黛玉。
正值黛玉才歇午觉,宝玉不敢惊动,因紫鹃正在回廊上手里做针黹,便来问他:“昨日夜里咳嗽可好了?”紫鹃道:“好些了。
”宝玉笑道:“阿弥陀佛!宁可好了罢。
”紫鹃笑道:“你也念起佛来,真是新闻!”宝玉笑道:“所谓‘病笃乱投医’了。
”一面说,一面见他穿着弹墨绫薄绵袄,外面只穿着青缎夹背心,宝玉便伸手向他身上摸了一摸,说:“穿这样单薄,还在风口里坐着,看天风馋,时气又不好,你再病了,越发难了。
”紫鹃便说道:“从此咱们只可说话,别动手动脚的。
一年大二年小的,叫人看着不尊重。
打紧的那起混帐行子们背地里说你,你总不留心,还只管和小时一般行为,如何使得。
姑娘常常吩咐我们,不叫和你说笑。
你近来瞧他远着你还恐远不及呢。
”说着便起身,携了针线进别房去了。
宝玉见了这般景况,心中忽浇了一盆冷水一般,只瞅着竹子,发了一回呆。
因祝妈正来挖笋修竿,便怔怔的走出来,一时魂魄失守,心无所知,随便坐在一块山石上出神,不觉滴下泪来。
直呆了五六顿饭工夫,千思万想,总不知如何是可。
偶值雪雁从王夫人房中取了人参来,从此经过,忽扭项看见桃花树下石上一人手托着腮颊出神,不是别人,却是宝玉。
雪雁疑惑道:“怪冷的,他一个人在这里作什么?春天凡有残疾的人都犯病,敢是他犯了呆病了?”一边想,一边便走过来蹲下笑道:“你在这里作什么呢?”宝玉忽见了雪雁,便说道:“你又作什么来找我?你难道不是女儿?他既防嫌,不许你们理我,你又来寻我,倘被人看见,岂不又生口舌?你快家去罢了。
”雪雁听了,只当是他又受了黛玉的委屈,只得回至房中。
黛玉未醒,将人参交与紫鹃。
紫鹃因问他:“太太做什么呢?”雪雁道:“也歇中觉,所以等了这半日。
姐姐你听笑话儿:我因等太太的工夫,和玉钏儿姐姐坐在下房里说话儿,谁知赵姨奶奶招手儿叫我。
我只当有什么话说,原来他和太太告了假,出去给他兄弟伴宿坐夜,明儿送殡去,跟他的小丫头子小吉祥儿没衣裳,要借我的月白缎子袄儿。
我想他们一般也有两件子的,往脏地方儿去恐怕弄脏了,自己
宝玉自是欢喜,忙去换衣服,跟了王夫人到那里。
见其家中形景,自与荣宁不甚差别,或有一二稍盛者。
细问,果有一宝玉。
甄夫人留席,竟日方回,宝玉方信。
因晚间回家来,王夫人又吩咐预备上等的席面,定名班大戏,请过甄夫人母女。
后二日,他母女便不作辞,回任去了,无话。
这日宝玉因见湘云渐愈,然后去看黛玉。
正值黛玉才歇午觉,宝玉不敢惊动,因紫鹃正在回廊上手里做针黹,便来问他:“昨日夜里咳嗽可好了?”紫鹃道:“好些了。
”宝玉笑道:“阿弥陀佛!宁可好了罢。
”紫鹃笑道:“你也念起佛来,真是新闻!”宝玉笑道:“所谓‘病笃乱投医’了。
”一面说,一面见他穿着弹墨绫薄绵袄,外面只穿着青缎夹背心,宝玉便伸手向他身上摸了一摸,说:“穿这样单薄,还在风口里坐着,看天风馋,时气又不好,你再病了,越发难了。
”紫鹃便说道:“从此咱们只可说话,别动手动脚的。
一年大二年小的,叫人看着不尊重。
打紧的那起混帐行子们背地里说你,你总不留心,还只管和小时一般行为,如何使得。
姑娘常常吩咐我们,不叫和你说笑。
你近来瞧他远着你还恐远不及呢。
”说着便起身,携了针线进别房去了。
宝玉见了这般景况,心中忽浇了一盆冷水一般,只瞅着竹子,发了一回呆。
因祝妈正来挖笋修竿,便怔怔的走出来,一时魂魄失守,心无所知,随便坐在一块山石上出神,不觉滴下泪来。
直呆了五六顿饭工夫,千思万想,总不知如何是可。
偶值雪雁从王夫人房中取了人参来,从此经过,忽扭项看见桃花树下石上一人手托着腮颊出神,不是别人,却是宝玉。
雪雁疑惑道:“怪冷的,他一个人在这里作什么?春天凡有残疾的人都犯病,敢是他犯了呆病了?”一边想,一边便走过来蹲下笑道:“你在这里作什么呢?”宝玉忽见了雪雁,便说道:“你又作什么来找我?你难道不是女儿?他既防嫌,不许你们理我,你又来寻我,倘被人看见,岂不又生口舌?你快家去罢了。
”雪雁听了,只当是他又受了黛玉的委屈,只得回至房中。
黛玉未醒,将人参交与紫鹃。
紫鹃因问他:“太太做什么呢?”雪雁道:“也歇中觉,所以等了这半日。
姐姐你听笑话儿:我因等太太的工夫,和玉钏儿姐姐坐在下房里说话儿,谁知赵姨奶奶招手儿叫我。
我只当有什么话说,原来他和太太告了假,出去给他兄弟伴宿坐夜,明儿送殡去,跟他的小丫头子小吉祥儿没衣裳,要借我的月白缎子袄儿。
我想他们一般也有两件子的,往脏地方儿去恐怕弄脏了,自己
话说平儿出来吩咐林之孝家的道:“大事化为小事,小事化为没事,方是兴旺之家。
若得不了一点子小事,便扬铃打鼓的乱折腾起来,不成道理。
如今将他母女带回,照旧去当差。
将秦显家的仍旧退回。
再不必提此事。
只是每日小心巡察要紧。
”说毕,起身走了。
柳家的母女忙向上磕头,林家的带回园中,回了李纨探春,二人皆说:“知道了,能可无事,很好。
”
司棋等人空兴头了一阵。
那秦显家的好容易等了这个空子钻了来,只兴头上半天。
在厨房内正乱着接收家伙米粮煤炭等物,又查出许多亏空来,说:“粳米短了两石,常用米又多支了一个月的,炭也欠着额数。
”一面又打点送林之孝家的礼,悄悄的备了一篓炭,五百斤木柴,一担粳米,在外边就遣了子侄送入林家去了,又打点送帐房的礼,又预备几样菜蔬请几位同事的人,说:“我来了,全仗列位扶持。
自今以后都是一家人了。
我有照顾不到的,好歹大家照顾些。
”正乱着,忽有人来说与他:“看过这早饭就出去罢。
柳嫂儿原无事,如今还交与他管了。
”秦显家的听了,轰去魂魄,垂头丧气,登时掩旗息鼓,卷包而出。
送人之物白丢了许多,自己倒要折变了赔补亏空。
连司棋都气了个倒仰,无计挽回,只得罢了。
赵姨娘正因彩云私赠了许多东西,被玉钏儿吵出,生恐查诘出来,每日捏一把汗打听信儿。
忽见彩云来告诉说:“都是宝玉应了,从此无事。
”赵姨娘方把心放下来。
谁知贾环听如此说,便起了疑心,将彩云凡私赠之物都拿了出来,照着彩云的脸摔了去,说:“这两面三刀的东西!我不稀罕。
你不和宝玉好,他如何肯替你应。
你既有担当给了我,原该不与一个人知道。
如今你既然告诉他,如今我再要这个,也没趣儿。
”彩云见如此,急的发身赌誓,至于哭了。
百般解说,贾环执意不信,说:“不看你素日之情,去告诉二嫂子,就说你偷来给我,我不敢要。
你细想去。
”说毕,摔手出去了。
急的赵姨娘骂:“没造化的种子,蛆心孽障。
”气的彩云哭个泪干肠断。
赵姨娘百般的安慰他:“好孩子,他辜负了你的心,我看的真。
让我收起来,过两日他自然回转过来了。
”说着,便要收东西。
彩云赌气一顿包起来,乘人不见时,来至园中,都撇在河内,顺水沉的沉漂的漂了。
自己气的夜间在被内暗哭。
当下又值宝玉生日已到,原来宝琴也是这日,二人相同。
因王夫人不在家,也不曾像往年闹热。
只有张道士送了四样礼,换的寄名符儿;还有几处僧尼庙的和尚姑子送了供尖儿,并寿星纸马疏头,并本命星官值年太岁周年换的锁儿。
家中常走的女先儿来上寿。
王子
若得不了一点子小事,便扬铃打鼓的乱折腾起来,不成道理。
如今将他母女带回,照旧去当差。
将秦显家的仍旧退回。
再不必提此事。
只是每日小心巡察要紧。
”说毕,起身走了。
柳家的母女忙向上磕头,林家的带回园中,回了李纨探春,二人皆说:“知道了,能可无事,很好。
”
司棋等人空兴头了一阵。
那秦显家的好容易等了这个空子钻了来,只兴头上半天。
在厨房内正乱着接收家伙米粮煤炭等物,又查出许多亏空来,说:“粳米短了两石,常用米又多支了一个月的,炭也欠着额数。
”一面又打点送林之孝家的礼,悄悄的备了一篓炭,五百斤木柴,一担粳米,在外边就遣了子侄送入林家去了,又打点送帐房的礼,又预备几样菜蔬请几位同事的人,说:“我来了,全仗列位扶持。
自今以后都是一家人了。
我有照顾不到的,好歹大家照顾些。
”正乱着,忽有人来说与他:“看过这早饭就出去罢。
柳嫂儿原无事,如今还交与他管了。
”秦显家的听了,轰去魂魄,垂头丧气,登时掩旗息鼓,卷包而出。
送人之物白丢了许多,自己倒要折变了赔补亏空。
连司棋都气了个倒仰,无计挽回,只得罢了。
赵姨娘正因彩云私赠了许多东西,被玉钏儿吵出,生恐查诘出来,每日捏一把汗打听信儿。
忽见彩云来告诉说:“都是宝玉应了,从此无事。
”赵姨娘方把心放下来。
谁知贾环听如此说,便起了疑心,将彩云凡私赠之物都拿了出来,照着彩云的脸摔了去,说:“这两面三刀的东西!我不稀罕。
你不和宝玉好,他如何肯替你应。
你既有担当给了我,原该不与一个人知道。
如今你既然告诉他,如今我再要这个,也没趣儿。
”彩云见如此,急的发身赌誓,至于哭了。
百般解说,贾环执意不信,说:“不看你素日之情,去告诉二嫂子,就说你偷来给我,我不敢要。
你细想去。
”说毕,摔手出去了。
急的赵姨娘骂:“没造化的种子,蛆心孽障。
”气的彩云哭个泪干肠断。
赵姨娘百般的安慰他:“好孩子,他辜负了你的心,我看的真。
让我收起来,过两日他自然回转过来了。
”说着,便要收东西。
彩云赌气一顿包起来,乘人不见时,来至园中,都撇在河内,顺水沉的沉漂的漂了。
自己气的夜间在被内暗哭。
当下又值宝玉生日已到,原来宝琴也是这日,二人相同。
因王夫人不在家,也不曾像往年闹热。
只有张道士送了四样礼,换的寄名符儿;还有几处僧尼庙的和尚姑子送了供尖儿,并寿星纸马疏头,并本命星官值年太岁周年换的锁儿。
家中常走的女先儿来上寿。
王子
话说宝玉回至房中洗手,因与袭人商议:“晚间吃酒,大家取乐,不可拘泥。
如今吃什么,好早说给他们备办去。
”袭人笑道:“你放心,我和晴雯、麝月、秋纹四个人,每人五钱银子,共是二两。
芳官、碧痕、小燕、四儿四个人,每人三钱银子,他们有假的不算,共是三两二钱银子,早已交给了柳嫂子,预备四十碟果子。
我和平儿说了,已经抬了一坛好绍兴酒藏在那边了。
我们八个人单替你过生日。
”宝玉听了,喜的忙说:“他们是那里的钱,不该叫他们出才是。
”晴雯道:“他们没钱,难道我们是有钱的!这原是各人的心。
那怕他偷的呢,只管领他们的情就是。
”宝玉听了,笑说:“你说的是。
”袭人笑道:“你一天不挨他两句硬话村你,你再过不去。
”晴雯笑道:“你如今也学坏了,专会架桥拨火儿。
”说着,大家都笑了。
宝玉说:“关院门去罢。
”袭人笑道:“怪不得人说你是‘无事忙’,这会子关了门,人倒疑惑,越性再等一等。
”宝玉点头,因说:“我出去走走,四儿舀水去,小燕一个跟我来罢。
”说着,走至外边,因见无人,便问五儿之事。
小燕道:“我才告诉了柳嫂子,他倒喜欢的很。
只是五儿那夜受了委屈烦恼,回家去又气病了,那里来得。
只等好了罢。
”宝玉听了,不免后悔长叹,因又问:“这事袭人知道不知道?”小燕道:“我没告诉,不知芳官可说了不曾。
”宝玉道:“我却没告诉过他,也罢,等我告诉他就是了。
”说毕,复走进来,故意洗手。
已是掌灯时分,听得院门前有一群人进来。
大家隔窗悄视,果见林之孝家的和几个管事的女人走来,前头一人提着大灯笼。
晴雯悄笑道:“他们查上夜的人来了。
这一出去,咱们好关门了。
”只见怡红院凡上夜的人都迎了出去,林之孝家的看了不少。
林之孝家的吩咐:“别耍钱吃酒,放倒头睡到大天亮。
我听见是不依的。
”众人都笑说:“那里有那样大胆子的人。
”林之孝家的又问:“宝二爷睡下了没有?”众人都回不知道。
袭人忙推宝玉。
宝玉靸了鞋,便迎出来,笑道:“我还没睡呢。
妈妈进来歇歇。
”又叫:“袭人倒茶来。
”林之孝家的忙进来,笑说:“还没睡?如今天长夜短了,该早些睡,明儿起的方早。
不然到了明日起迟了,人笑话说不是个读书上学的公子了,倒像那起挑脚汉了。
”说毕,又笑。
宝玉忙笑道:“妈妈说的是。
我每日都睡的早,妈妈每日进来可都是我不知道的,已经睡了。
今儿因吃了面怕停住食,所以多顽一会子。
”林之孝家的又向袭人等笑说:“该沏些个普洱茶吃。
”袭人晴雯二人忙笑说:“沏了一{吊皿}子女儿茶,已经吃过两
如今吃什么,好早说给他们备办去。
”袭人笑道:“你放心,我和晴雯、麝月、秋纹四个人,每人五钱银子,共是二两。
芳官、碧痕、小燕、四儿四个人,每人三钱银子,他们有假的不算,共是三两二钱银子,早已交给了柳嫂子,预备四十碟果子。
我和平儿说了,已经抬了一坛好绍兴酒藏在那边了。
我们八个人单替你过生日。
”宝玉听了,喜的忙说:“他们是那里的钱,不该叫他们出才是。
”晴雯道:“他们没钱,难道我们是有钱的!这原是各人的心。
那怕他偷的呢,只管领他们的情就是。
”宝玉听了,笑说:“你说的是。
”袭人笑道:“你一天不挨他两句硬话村你,你再过不去。
”晴雯笑道:“你如今也学坏了,专会架桥拨火儿。
”说着,大家都笑了。
宝玉说:“关院门去罢。
”袭人笑道:“怪不得人说你是‘无事忙’,这会子关了门,人倒疑惑,越性再等一等。
”宝玉点头,因说:“我出去走走,四儿舀水去,小燕一个跟我来罢。
”说着,走至外边,因见无人,便问五儿之事。
小燕道:“我才告诉了柳嫂子,他倒喜欢的很。
只是五儿那夜受了委屈烦恼,回家去又气病了,那里来得。
只等好了罢。
”宝玉听了,不免后悔长叹,因又问:“这事袭人知道不知道?”小燕道:“我没告诉,不知芳官可说了不曾。
”宝玉道:“我却没告诉过他,也罢,等我告诉他就是了。
”说毕,复走进来,故意洗手。
已是掌灯时分,听得院门前有一群人进来。
大家隔窗悄视,果见林之孝家的和几个管事的女人走来,前头一人提着大灯笼。
晴雯悄笑道:“他们查上夜的人来了。
这一出去,咱们好关门了。
”只见怡红院凡上夜的人都迎了出去,林之孝家的看了不少。
林之孝家的吩咐:“别耍钱吃酒,放倒头睡到大天亮。
我听见是不依的。
”众人都笑说:“那里有那样大胆子的人。
”林之孝家的又问:“宝二爷睡下了没有?”众人都回不知道。
袭人忙推宝玉。
宝玉靸了鞋,便迎出来,笑道:“我还没睡呢。
妈妈进来歇歇。
”又叫:“袭人倒茶来。
”林之孝家的忙进来,笑说:“还没睡?如今天长夜短了,该早些睡,明儿起的方早。
不然到了明日起迟了,人笑话说不是个读书上学的公子了,倒像那起挑脚汉了。
”说毕,又笑。
宝玉忙笑道:“妈妈说的是。
我每日都睡的早,妈妈每日进来可都是我不知道的,已经睡了。
今儿因吃了面怕停住食,所以多顽一会子。
”林之孝家的又向袭人等笑说:“该沏些个普洱茶吃。
”袭人晴雯二人忙笑说:“沏了一{吊皿}子女儿茶,已经吃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