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山駕海回波濤,嘆君才思逾黃滔。
楚詞湘怨滿秋水,屈子問天日慅慅。
我來東海將歸去,與君剪燭忘更曙。
江山離亂不可言,家國遷移豈知處。
鑄錯十州羅紹威,魏地日削何所歸。
鍾儀屈作南冠隱,相對英雄淚滿衣。
感君意氣最磅礡,錦城豈戀蜀中樂。
庾信無心賦小園,何遜有詩留東閣。
大荒晦跡又埋頭,乾坤身世等泡漚。
中原恢復放翁志,唐室興亡杜甫愁。
年年蕭寺懷齏飯,四海一心思治亂。
五嶽遊蹤雖未通,九寰形勢已知半。
強作詩人恨且長,那堪異域託徜徉。
一朝文物淪殊俗,萬里江湖望帝鄉。
健飛我亦傷摧抑,得子文章壯行色。
台山千載有傳人,大名且滿江南北。
宦海行蹤動客愁,匆匆又作勝湖遊。
楚山南去連吳遠,淮水東來挾泗流。
人代滄桑雙語燕,漁樵風雨一歸舟。
登臨不禁淒涼感,滿眼斜陽上畫樓。
春風江上柳如煙,夾岸桃花遠趁船。
令節再逢寒食候,灘聲不斷石橋邊。
布帆無恙隨流水,明月多情媚遠天。
艤棹清宵臨野寺,不堪鐘鼓伴愁眠。
不識山陰路,沙明引到門。
春來分菊友,雨過長篁孫。
卜築人間遠,開樽古道存。
紅塵殊擾擾,一爲憩桃源。
靜對菱花掃柳眉,妝臺新樣料郎知。
曉誇點額紅梅豔,京兆傳神筆一枝。
恆陽古郡行署旁,一碑屹立支風霜。
紀年建中記永泰,文詞漸泐猶能詳。
雲我亞相秉王命,世有勳祿兼忠剛。
鋪敦四凶翊三主,瞿惕威惠懷瀛滄。
千二百言自贍密,謏詞曲筆難具量。
漁陽喪亂起安史,夾河州郡沈戎羌。
旄頭墮地胡焰盡,餘星四散還披猖。
陽和鷹眼偶一化,神狐得夜爲妖祥。
淄青魏博洎幽冀,各擁旄蓋憑巖疆。
成德一軍最悍突,明光十萬羅成行。
控弦飲馬正南下,百縑一擲催歸裝。
射堂竟馘朱司徒,此功信可銘旂常。
同功石讖恨不應,幽燕二帝遙相望。
歸來據險阻兵甲,蟠屈薛李連田樑。
輔車勢成窟宅定,謂可高臥常山岡。
豈知凶德不再世,貙羆生不如封狼。
徒資部曲取旌節,同開大鎮康王張。
蛟龍匣毀奸骨朽,巍然片石經滄桑。
獨留一事證史闕,題銜特志清河王。
摩挲苔碣百感集,蹉跎國步哀中唐。
代德以還那可道,風塵澒洞昏東方。
威弧不弦斧鉞鈍,徒恃文物縻豪強。
凌煙圖畫紫薇券,一一狎視爭騰驤。
更勒豐碑紀勳績,追逐方召參翱翔。
峨峨西平與義陽,庶幾無愧桓文襄。
華州曾頌李全諒,成都復紀韋南康。
此外文字僅羅列,何啻中國紛蜩螗。
八紘一裂不可止,顛倒功罪由文章。
陸蕭正色拒趙魏,幾人嶽峙中書堂。
鄦公之銘出吏部,無乃少損日月光。
矧茲幕府頌功德,豈容著手爲低昂。
百年運會一分合,燕將語在非微茫。
章武昭肅恢大綱,手持魁柄臨八荒。
蔡齊並潞齒神劍,河朔猘子眠如羊。
《淮西碑》付段文昌,《盧龍銘》敕李贊皇。
英衛之勳燕許筆,兩朝將相何堂堂。
文石無言任雕刻,誰留穢惡傳芬芳。
從來上策在自治,罪言盍憶司勳郎。
迂拙原非軍旅才,銜恩扶病又登臺。
機宜赤崁曾親授,報稱丹忱未敢灰。
望冑三年羣志洽,歌鐃五月捷音來。
近聞全海臻安定,嶺上梅花祝嘏開。
西風挾愁來,一歲一相侵。
引手掬秋意,浩曠不可尋。
胡爲愁因依,蒼然與之深。
得非纏縛懷,乘此蕭颯音。
傾膏入塵緣,迫使煎其心。
靜思了能悟,百慮澄孤襟。
君看中天月,萬里雲無陰。
命儔鳥啅林,戲侶魚漾藻。
吾亦求吾儕,研悅事幽討。
航川有先正,發難快朋好。
所得未分銖,歲月已電掃。
峽東痛宰木,濰上悲宿草。
獨走燕薊塵,壯懷驢背老。
回首孰問津,四顧少傾倒。
存者曙後星,落落同枯槁。
山舟俄又逝,老淚傷懷抱。
填填肺病滋,誰慰我心搗。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8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