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
去年東武今夕,明月不勝愁。
豈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載涼州。
鼓吹助清賞,鴻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綺裘。
素娥無賴,西去曾不爲人留。
今夜清尊對客,明夜孤帆水驛,依舊照離憂。
但恐同王粲,相對永登樓。
春風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見花。
殘雪壓枝猶有橘,凍雷驚筍欲抽芽。
夜聞歸雁生鄕思,病入新年感物華。
曾是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
雅懷素態,向閒中、天與風流標格。
綠鎖窗前湘簟展,終日風清人寂。
玉子聲幹,紋楸色淨,星點連還直。
跳丸日月,算應局上銷得。
全似落浦斜暉,寒鴉遊鷺,亂點沙汀磧。
妙算神機,須信道,國手都無勍敵。
玳席歡餘,芸堂香暖,贏取專良夕。
桃源歸路,爛柯應笑凡客。
東風嫋嫋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羅綺生香嬌上春。
金蓮開陸海,豔都城。
寶輿回望翠峯青。
東風鼓,吹下半天星。
萬井賀昇平。
行歌花滿路,月隨人。
龍樓一點玉燈明。
蕭韶遠,高宴在蓬瀛。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亭以雨名,誌喜也。
古者有喜,則以名物,志不忘也。
周公得禾,以名其書;漢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孫勝狄,以名其子。
其喜之大小不齊,其示不忘一也。
餘至扶風之明年,始治官舍。
爲亭於堂之北,而鑿池其南,引流種木,以爲休息之所。
是歲之春,雨麥於岐山之陽,其佔爲有年。
既而彌月不雨,民方以爲憂。
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爲未足。
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與慶於庭,商賈相與歌於市,農夫相與忭於野,憂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適成。
於是舉酒於亭上,以屬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則無麥。
”“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則無禾。
”“無麥無禾,歲且荐饑,獄訟繁興,而盜賊滋熾。
則吾與二三子,雖欲優遊以樂於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遺斯民,始旱而賜之以雨。
使吾與二三子得相與優遊以樂於此亭者,皆雨之賜也。
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從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爲襦;使天而雨玉,飢者不得以爲粟。
一雨三日,伊誰之力?民曰太守。
太守不有,歸之天子。
天子曰不,歸之造物。
造物不自以爲功,歸之太空。
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
吾以名吾亭。
玉鞭重倚,卻沉吟未上,又縈離思。
爲大喬能撥春風,小喬妙移箏,雁啼秋水。
柳怯雲鬆,更何必、十分梳洗。
道郎攜羽扇,那日隔簾,半面曾記。
西窗夜涼雨霽,嘆幽歡未足,何事輕棄。
問後約、空指薔薇,算如此溪山,甚時重至。
水驛燈昏,又見在、曲屏近底。
念唯有夜來皓月,照伊自睡。
鐵馬蒙氈,銀花灑淚,春入愁城。
笛裏番腔,街頭戲鼓,不是歌聲。
那堪獨坐青燈,想故國,高臺月明。
輦下風光,山中歲月,海上心情。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7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