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以道安,邊境內外清明,餘邪不得向正,求諸古人,無如有似。
間觀前說者,須寶重之。
庭堅頓首。
【其一】
近省榜到郡,首承高過,歡慰可量。
沉困累年,行業充富,鄉曲榮耀,交遊喜快,甚休!甚休!春風暄和,奉計即日起居安勝。
御試必更在上等。
盤桓都下,爲況何如。
惟順時珍愛。
【其二】
某去秋因鄉人自高密過此,託致手書,不知達否?奉違累歲,無緣一接談笑,傾仰殊甚。
榜中鄉人,所識惟吾兄一人,其餘豈盡新俊耶!車馬必稍留都下,因風,無惜惠問。
與人託庇鄰封,每荷存記,特辱榮訊,愧汗可量。
即日履茲霜候,起居佳勝。
未緣參見,惟日瞻企,尚冀以時珍衛,區區。
繹頓首再拜,留守司徒侍中。
繹瞻懷館下,馳情旦暮。
昨以承乏牽冗,久疏左右之問,悚怍至深,冬仲,嚴寒,伏惟臺候動止萬福。
區區鄉往,未繇言侍。
仰覬,保調寢味,下情之望。
謹奉啓不宣。
繹惶恐啓上。
留守司徒侍中臺坐。
十一月一日謹空。
「天際烏雲含雨重,樓前紅日照山明。
嵩陽居士今何在,青眼看人萬里情。」
此蔡君謨《夢中》詩也。
僕在錢塘,一日謁陳述古,邀余飲堂前小合中。
壁上小書一絕,君謨真跡也。
「綽約新嬌生眼底,侵尋舊事上眉尖。
問君別後愁多少,得似春潮夜夜添。」
又有人和云:
「長垂玉筋殘妝臉,肯為金釵露指尖。
萬斛閒愁何日盡,一分真態更難添。」
二詩皆可觀,後詩不知誰也。
杭州營籍周韶,多蓄奇茗,常與君謨鬥,勝之。
韶又知作詩。
子容過杭,述古飲之,韶泣求落籍。
子容曰:「可作一絕」,韶援筆立成,曰:
「隴上巢空歲月驚,忍看回首自梳翎。
開籠若放雪衣女,長念觀音般若經。」
韶時有服,衣白,一坐嗟嘆。
遂落籍。
同輩皆有詩送之,二人者最善。
胡楚云:
「淡妝輕素鶴翎紅,移入朱欄便不同。
應笑西園舊桃李,強勻顏色待東風。」
龍靚云:
「桃花流水本無塵,一落人間幾度春。
解佩暫酬交甫意,濯纓還作武陵人。」
故知杭人多惠也。
絳頓首,猥蒙訪別,以未由陛見,不及舟次敘違,其爲悚戀,不勝懇懇。
乍遠談對,切冀倍加愛重爲最,走此陳謝,匆匆不宣。
絳再拜,從事同年兄。
十七日。
書一角,錢十三千,七十七陌,箋紙二軸,並託求便人致錢塘知縣舍弟太祝處。
容易幹煩,不勝愧仄,不勝愧仄。
頓首復,伯興承務賢親坐下。
首夏清和,伏惟神明贊相,尊候萬福,再會未期,伏几相時保重。
謹復啓,不宣。
升頓首上伯興承務賢親坐下。
百五十千,與宗正爭取蘇氏《王略帖》(旁註:右軍),獲之。
樑、唐御府跋記完備。
黃祕閣知之,可問也。
人生貴適意,吾友覷一玉格,十五年不入手,一旦光照宇宙,巍峨至前,去一百碎故紙,知他真僞,且各足所好而已,幸圖之!米君若一旦先朝露,吾兒吝,萬金不肯出。
芾頓首。
公諱致堯,字正臣。
其先封鄫,鄫亡,去「邑」爲氏。
王莽亂,都鄉侯據棄侯之豫章家之,蓋豫章之南昌,後分爲南豐,故今爲南豐人。
司徒爲宜州刺史,再世生仁旺,贈尚書水部員外郎,公考也。
李氏有江南,撫州上公進士第一,不就。
太平興國八年,乃舉進士中第,選主符離簿。
歲餘,授興元府司錄,道遷大理評事,遷光祿寺丞,監越州酒。
召見,拜著作佐郎,知淮陽軍。
將行,天子惜留之,直史館,賜緋魚袋,使自汴至建安軍行漕。
詔曰:「凡三司州郡事有不中理者,即驗之。」最鉤得匿貨以五百萬計。
除秘書丞、兩浙轉運副使,改正使。
始,諫議大夫知蘇州魏庠、侍御史知越州王柄,不善於政,而喜怒縱入,庠介舊恩以進,柄喜持上。
公到,劾之以聞。
上驚曰:「曾某乃敢治魏庠,克畏也。」克畏,可畏也,語轉而然。
庠、柄皆被絀。
楊允恭督揚子運,數言事,多可,人厭苦之。
公每得詔曰:「使在外,便文全己,非吾心也。」輒不果行。
允恭告上,上使問公,公以所守言。
上由此薄允恭,不聽。
言苛稅一百三十餘條,罷之。
移知壽州。
壽俗挾貲自豪,陳氏、范氏名天下,聞公至,皆迎自戢,公亦盡歲無所罰。
既代,空一城人遮行,至夜,乃從二卒騎出城。
去郡,轉太常博士、主客員外郎。
章聖嗣位,常親決細務,公言之,又言民憊甚,宜弛利禁。
是時羌數犯塞,大臣議棄銀、夏以解之。
公奏曰:「羌虛款屬我,我分地王之,非計也。
今羌席此,劫它種以自助,不過二三年,患必復起矣。
宜擇人行塞下,先調兵食,待其變而已。」不報。
二年,羌果反,圍靈州,議臣請去靈州勿事。
公議曰:「羌所以易拒者,以靈州綴其後也。」判三司鹽鐵勾院,天子欲以爲知制誥,召試矣,大臣或忌之,遷戶部員外郎、京西轉運使。
請限公卿大夫子官京師。
陳彭年議遣使行諸部減吏員,下其事京西。
公曰:「彭年議,無賢愚一切置不用邪?抑擇愚而廢之耶?擇愚而廢之,人材其可以蚤暮驗耶?」上令趣追使還。
數論事,上感之,還公。
既而王均誅,命公撫蜀,所創更百餘事。
李繼遷再圍清遠、靈武,以丞相齊賢爲邠寧、環慶、涇原、儀渭經略使,丞相引公爲判官。
公奏記曰:「兵數十萬,王超既已都部署爲之主,丞相徒領一二朝士往臨之,超肯用吾進退乎?吾能以謀付與超而有不能自將乎?不並將西無補也。
超能薄,此重事,願更審計。」丞相及公以爲言。
詔陝西即經略使追兵,皆以時赴。
公曰:「將在空虛無人之處,事薄而後追兵,如後何?」遂辭行,上怒,未有所發。
會召賜金紫,公曰:「丞相敏中以非功德進官
仲淹再拜,知府刑部仁兄:伏爲起居萬福。
施鄉曲之惠,占江山之勝,優哉樂乎。
此間邊事,夙夜勞苦。
仗朝廷威靈,即目寧息,亦漸有倫序。
鄉中交親俱荷大庇,幸甚。
師道之奇,尤近教育,乞自重,自重。
不宣。
仲淹拜上,知府刑部仁兄左右。
三月十日。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24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