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著雍执徐,尽上章敦牂,凡三年。
孝灵皇帝下中平五年(戊辰,公元一八八年)
春,正月,丁酉,赦天下。
二月,有星孛于紫宫。
黄巾馀贼郭大等起于河西白波谷,寇太原、河东。
三月,屠各胡攻杀并州刺史张懿。
太常江夏刘焉见王室多故,建议以为:“四方兵寇,由刺史威轻,既不能禁,且用非其人,以致离叛。
宜改置牧伯,选清名重臣以居其任。
”焉内欲求交趾牧。
侍中广汉董扶私谓焉曰:“京师将乱,益州分野有天子气。
”焉乃更求益州。
会益州刺史郤俭赋敛烦扰,谣言远闻,而耿鄙、张懿皆为盗所杀,朝廷遂从焉议,选列卿、尚书为州牧,各以本秩居任。
以焉为益州牧,太仆黄琬为豫州牧,宗正东海刘虞为幽州牧。
州任之重,自此而始。
焉,鲁恭王之后;虞,东海恭王之五世孙也。
虞尝为幽州刺史,民夷怀其恩信,故用之。
董扶及太仓令赵韪皆弃官,随焉入蜀。
诏发南匈奴兵配刘虞讨张纯,单于羌渠遣左贤王将骑诣幽州。
国人恐发兵无已,于是右部盆落反,与屠各胡合,凡十馀万人,攻杀羌渠。
国人立其子右贤王于扶罗为持至尸逐侯单于。
夏,四月,太尉曹嵩罢。
五月,以永乐少府南阳樊陵为太尉;六月,罢。
益州贼马相、赵祗等起兵绵竹,自号黄巾,杀刺史郤俭,进击巴郡、犍为,旬月之间,破坏三郡,有众数万,相自称天子。
州从事贾龙率吏民攻相等,数日破走,州界清静。
龙乃选吏卒迎刘焉。
焉徙治绵竹,抚纳离叛,务行宽惠,以收人心。
郡国七大水。
故太傅陈蕃子逸与术士襄楷会于冀州刺史王芬坐,楷曰:“天文不利宦者,黄门、常侍真族灭矣。
”逸喜。
芬曰:“若然者,芬愿驱除!”因与豪杰转相招合,上书言黑山贼攻劫郡县,欲因以起兵。
会帝欲北巡河间旧宅,芬等谋以兵徼劫,诛诸常侍、黄门,因废帝,立合肥侯,以其谋告议郎曹操。
操曰:“夫废立之事,天下之至不祥也。
古人有权成败、计轻重而行之者,伊、霍是也。
伊、霍皆怀至忠之诚,据宰辅之势,因秉政之重,同众人之欲,故能计从事立。
今诸君徒见曩者之易,未睹当今之难,而造作非常,欲望必克,不亦危乎!”芬又呼平原华歆、陶丘洪共定计。
洪欲行,歆止之曰:“夫废立大事,伊、霍之所难。
芬性疏而不武,此必无成。
”洪乃止。
会北方夜半有赤气,东西竟天,太史上言:“北方有阴谋,不宜北行。
”帝乃止。
敕芬罢兵,俄而征之。
芬惧,解印绶亡走,至平原,自杀。
秋,七月,以射声校尉马日磾为太尉。
日磾,融之族孙也。
八月,初置西园八校尉,以小黄门蹇硕为上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为中军校尉
孝灵皇帝下中平五年(戊辰,公元一八八年)
春,正月,丁酉,赦天下。
二月,有星孛于紫宫。
黄巾馀贼郭大等起于河西白波谷,寇太原、河东。
三月,屠各胡攻杀并州刺史张懿。
太常江夏刘焉见王室多故,建议以为:“四方兵寇,由刺史威轻,既不能禁,且用非其人,以致离叛。
宜改置牧伯,选清名重臣以居其任。
”焉内欲求交趾牧。
侍中广汉董扶私谓焉曰:“京师将乱,益州分野有天子气。
”焉乃更求益州。
会益州刺史郤俭赋敛烦扰,谣言远闻,而耿鄙、张懿皆为盗所杀,朝廷遂从焉议,选列卿、尚书为州牧,各以本秩居任。
以焉为益州牧,太仆黄琬为豫州牧,宗正东海刘虞为幽州牧。
州任之重,自此而始。
焉,鲁恭王之后;虞,东海恭王之五世孙也。
虞尝为幽州刺史,民夷怀其恩信,故用之。
董扶及太仓令赵韪皆弃官,随焉入蜀。
诏发南匈奴兵配刘虞讨张纯,单于羌渠遣左贤王将骑诣幽州。
国人恐发兵无已,于是右部盆落反,与屠各胡合,凡十馀万人,攻杀羌渠。
国人立其子右贤王于扶罗为持至尸逐侯单于。
夏,四月,太尉曹嵩罢。
五月,以永乐少府南阳樊陵为太尉;六月,罢。
益州贼马相、赵祗等起兵绵竹,自号黄巾,杀刺史郤俭,进击巴郡、犍为,旬月之间,破坏三郡,有众数万,相自称天子。
州从事贾龙率吏民攻相等,数日破走,州界清静。
龙乃选吏卒迎刘焉。
焉徙治绵竹,抚纳离叛,务行宽惠,以收人心。
郡国七大水。
故太傅陈蕃子逸与术士襄楷会于冀州刺史王芬坐,楷曰:“天文不利宦者,黄门、常侍真族灭矣。
”逸喜。
芬曰:“若然者,芬愿驱除!”因与豪杰转相招合,上书言黑山贼攻劫郡县,欲因以起兵。
会帝欲北巡河间旧宅,芬等谋以兵徼劫,诛诸常侍、黄门,因废帝,立合肥侯,以其谋告议郎曹操。
操曰:“夫废立之事,天下之至不祥也。
古人有权成败、计轻重而行之者,伊、霍是也。
伊、霍皆怀至忠之诚,据宰辅之势,因秉政之重,同众人之欲,故能计从事立。
今诸君徒见曩者之易,未睹当今之难,而造作非常,欲望必克,不亦危乎!”芬又呼平原华歆、陶丘洪共定计。
洪欲行,歆止之曰:“夫废立大事,伊、霍之所难。
芬性疏而不武,此必无成。
”洪乃止。
会北方夜半有赤气,东西竟天,太史上言:“北方有阴谋,不宜北行。
”帝乃止。
敕芬罢兵,俄而征之。
芬惧,解印绶亡走,至平原,自杀。
秋,七月,以射声校尉马日磾为太尉。
日磾,融之族孙也。
八月,初置西园八校尉,以小黄门蹇硕为上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为中军校尉
起阏逢阉茂,尽旃蒙作噩,凡十二年。
孝顺皇帝下阳嘉三年(甲戌,公元一三四年)
夏,四月,车师后部司马率后王加特奴等,掩击北匈奴于阊吾陆谷,大破之;获单于母。
五月,戊戌,诏以春夏连旱,赦天下。
上亲自露坐德阳殿东厢请雨。
以尚书周举才学优深,特加策问。
举对曰:“臣闻阴阳闭隔,则二气否塞。
陛下废文帝、光武之法,而循亡秦奢移之欲,内积怨女,外有旷夫。
自枯旱以来,弥历年岁,未闻陛下改过之效,徒劳至尊暴露风尘,诚无益也。
陛下但务其华,不寻其实,犹缘木希鱼,却行求前。
诚宜推信革政,崇道变惑,出后宫不御之女,除太官重膳之费。
《易·传》曰:‘阳惑天不旋日。
’惟陛下留神裁察!”帝复召举面问得失,举对以“宜慎官人,去贪污,远佞邪。
”帝曰:“官贪污、佞邪者为谁乎?”对曰:“臣从下州超备机密,不足以别群臣。
然公卿大臣数有直言者,忠贞也;阿谀苟容者,佞邪也。
”
太史令张衡亦上疏言:“前年京师地震土裂。
裂者,威分;震者,民扰也。
窃惧圣思厌倦,制不专己,恩不忍割,与众共威。
威不可分,德不可共。
愿陛下思惟所以稽古率旧,勿使刑德八柄不由天子,然后神望允塞,灾消不至矣。
”衡又以中兴之后,儒者争学《图纬》,上疏言:“《春秋元命包》有公输班与墨翟,事见战国;又言别有益州,益州之置在于汉世。
又刘向父子领校秘书,阅定九流,亦无《谶录》。
则知《图谶》成于哀、平之际,皆虚伪之徒以要世取资,欺罔较然,莫之纠禁。
且律历、卦候、九宫、风角,数有征效,世莫肯学,而竞称不占之书,譬犹画工恶图犬马而好作鬼魅,诚以实事难形而虚伪不穷也!宜收藏《图谶》,一禁绝之,则硃紫无所眩,典籍无瑕玷矣!”
秋,七月,钟羌良封等复寇陇西、汉阳。
诏拜前校尉马贤为谒者,镇抚诸种。
冬,十月,护羌校尉马续遣兵击良封,破之。
十一月,壬寅,司徒刘崎、司空孔扶免,用国举之言也。
乙己,以大司农黄尚为司徒,光禄勋河东王卓为司空。
耿贵人数为耿氏请,帝乃绍封耿宝子箕为牟平侯。
孝顺皇帝下阳嘉四年(乙亥,公元一三五年)
春,北匈奴呼衍王侵车师后部。
帝令敦煌太守发兵救之,不利。
二月,丙子,初听中官得以养子袭爵。
初,帝之复位,宦官之力也,由是有宠,参与政事。
御史张纲上书曰:“窃寻文、明二帝,德化尤盛,中官常侍,不过两人,近幸赏赐,裁满数金,惜费重民,故家给人足。
而顷者以来,无功小人,皆有官爵,非爱民重器、承天顺道者也。
”书奏,不省。
纲,皓之子也。
旱。
谒者马贤击钟
孝顺皇帝下阳嘉三年(甲戌,公元一三四年)
夏,四月,车师后部司马率后王加特奴等,掩击北匈奴于阊吾陆谷,大破之;获单于母。
五月,戊戌,诏以春夏连旱,赦天下。
上亲自露坐德阳殿东厢请雨。
以尚书周举才学优深,特加策问。
举对曰:“臣闻阴阳闭隔,则二气否塞。
陛下废文帝、光武之法,而循亡秦奢移之欲,内积怨女,外有旷夫。
自枯旱以来,弥历年岁,未闻陛下改过之效,徒劳至尊暴露风尘,诚无益也。
陛下但务其华,不寻其实,犹缘木希鱼,却行求前。
诚宜推信革政,崇道变惑,出后宫不御之女,除太官重膳之费。
《易·传》曰:‘阳惑天不旋日。
’惟陛下留神裁察!”帝复召举面问得失,举对以“宜慎官人,去贪污,远佞邪。
”帝曰:“官贪污、佞邪者为谁乎?”对曰:“臣从下州超备机密,不足以别群臣。
然公卿大臣数有直言者,忠贞也;阿谀苟容者,佞邪也。
”
太史令张衡亦上疏言:“前年京师地震土裂。
裂者,威分;震者,民扰也。
窃惧圣思厌倦,制不专己,恩不忍割,与众共威。
威不可分,德不可共。
愿陛下思惟所以稽古率旧,勿使刑德八柄不由天子,然后神望允塞,灾消不至矣。
”衡又以中兴之后,儒者争学《图纬》,上疏言:“《春秋元命包》有公输班与墨翟,事见战国;又言别有益州,益州之置在于汉世。
又刘向父子领校秘书,阅定九流,亦无《谶录》。
则知《图谶》成于哀、平之际,皆虚伪之徒以要世取资,欺罔较然,莫之纠禁。
且律历、卦候、九宫、风角,数有征效,世莫肯学,而竞称不占之书,譬犹画工恶图犬马而好作鬼魅,诚以实事难形而虚伪不穷也!宜收藏《图谶》,一禁绝之,则硃紫无所眩,典籍无瑕玷矣!”
秋,七月,钟羌良封等复寇陇西、汉阳。
诏拜前校尉马贤为谒者,镇抚诸种。
冬,十月,护羌校尉马续遣兵击良封,破之。
十一月,壬寅,司徒刘崎、司空孔扶免,用国举之言也。
乙己,以大司农黄尚为司徒,光禄勋河东王卓为司空。
耿贵人数为耿氏请,帝乃绍封耿宝子箕为牟平侯。
孝顺皇帝下阳嘉四年(乙亥,公元一三五年)
春,北匈奴呼衍王侵车师后部。
帝令敦煌太守发兵救之,不利。
二月,丙子,初听中官得以养子袭爵。
初,帝之复位,宦官之力也,由是有宠,参与政事。
御史张纲上书曰:“窃寻文、明二帝,德化尤盛,中官常侍,不过两人,近幸赏赐,裁满数金,惜费重民,故家给人足。
而顷者以来,无功小人,皆有官爵,非爱民重器、承天顺道者也。
”书奏,不省。
纲,皓之子也。
旱。
谒者马贤击钟
起暑维单阏,尽上章执徐,凡二年。
孝献皇帝戊建安四年(己卯,公元一九九年)
春,三月,黑山帅张燕与公孙续率兵十万,三道救之。
未至,瓚密使行人赍书告续,使引五千铁骑于北隰之中,起火为应,瓚欲自内出战。
绍候得其书,如期举火。
瓚以为救至,遂出战。
绍设伏击之,瓚大败,复还自守。
绍为地道,穿其楼下,施木柱之,度足达半,便烧之,楼辄倾倒,稍至京中。
瓚自计必无全,乃悉缢其姊妹、妻子,然后引火自焚。
绍趣兵登台,斩之。
田楷战死。
关靖叹曰:“前若不止将军自行,未必不济。
吾闻君子陷人危,必同其难,岂可以独生乎!”策马赴绍军而死。
续为屠各所杀。
渔阳田豫说太守鲜于辅曰:“曹氏奉天子以令诸侯,终能定天下,宜早从之。
”辅乃率其众以奉王命。
诏以辅为建忠将军,都督幽州六郡。
初,乌桓王丘力居死,子楼班年少,从子踏顿有武略,代立,总摄上谷大人难楼、辽东大人苏仆延、右北平大人乌延等。
袁绍攻公孙瓚,踏顿以乌桓助之。
瓚灭,绍承制皆赐踏顿、难楼、苏仆延、乌延等单于印绶;又以阎柔得乌桓心,因加宠慰以安北边。
其后难楼、苏仆延奉楼班为单于,以踏顿为王,然踏顿犹秉计策。
眭固屯射犬。
夏,四月,曹操进军临河,使将军史涣、曹仁渡河击之。
仁,操从弟也。
固自将兵北诣袁绍求救,与涣、仁遇于犬城,涣、仁击斩之。
操遂济河,围射犬。
射犬降,操还军敖仓。
初,操在兗州举魏种孝廉。
兗州叛,操曰:“唯魏种且不弃孤。
”及闻种走,操怒曰:“种不南走越,北走胡,不置汝也!”即下射犬,生禽种,操曰:“唯其才也!”释其缚而用之,以为河内太守,属以河北事。
以卫将军董承为车骑将军。
袁术既称帝,淫侈滋甚,媵御数百,无不兼罗纨,厌粱肉,自下饥困,莫之收恤。
既而资实空尽,不能自立,乃烧宫室,奔其部曲陈简、雷薄于灊山,复为简等所拒,遂大穷,士卒散走,忧懑不知所为。
乃遣使归帝号于从兄绍曰:“禄去汉室久矣!袁氏受命当王,符瑞炳然。
今君拥有四州,人户百万,谨归大命,君其兴之!”袁谭自青州迎术,欲从下邳北过。
曹操遣刘备及将军清河硃灵邀之,术不得过,复走寿春。
六月,至江亭,坐箦床而叹曰:“袁术乃至是乎!”因愤慨结病,欧血死。
术从弟胤畏曹操,不敢居寿春,率其部曲奉术柩及妻子,奔庐江太守刘勋于皖城。
故广陵太守徐璆得传国玺。
献之。
袁绍既克公孙瓚,心益骄,贡御稀简。
主薄耿包密白绍,宜应天人,称尊号。
绍以包白事示军府。
僚属皆言包妖妄,宜诛。
绍不得已,杀包以自解。
绍简精兵十万、骑
孝献皇帝戊建安四年(己卯,公元一九九年)
春,三月,黑山帅张燕与公孙续率兵十万,三道救之。
未至,瓚密使行人赍书告续,使引五千铁骑于北隰之中,起火为应,瓚欲自内出战。
绍候得其书,如期举火。
瓚以为救至,遂出战。
绍设伏击之,瓚大败,复还自守。
绍为地道,穿其楼下,施木柱之,度足达半,便烧之,楼辄倾倒,稍至京中。
瓚自计必无全,乃悉缢其姊妹、妻子,然后引火自焚。
绍趣兵登台,斩之。
田楷战死。
关靖叹曰:“前若不止将军自行,未必不济。
吾闻君子陷人危,必同其难,岂可以独生乎!”策马赴绍军而死。
续为屠各所杀。
渔阳田豫说太守鲜于辅曰:“曹氏奉天子以令诸侯,终能定天下,宜早从之。
”辅乃率其众以奉王命。
诏以辅为建忠将军,都督幽州六郡。
初,乌桓王丘力居死,子楼班年少,从子踏顿有武略,代立,总摄上谷大人难楼、辽东大人苏仆延、右北平大人乌延等。
袁绍攻公孙瓚,踏顿以乌桓助之。
瓚灭,绍承制皆赐踏顿、难楼、苏仆延、乌延等单于印绶;又以阎柔得乌桓心,因加宠慰以安北边。
其后难楼、苏仆延奉楼班为单于,以踏顿为王,然踏顿犹秉计策。
眭固屯射犬。
夏,四月,曹操进军临河,使将军史涣、曹仁渡河击之。
仁,操从弟也。
固自将兵北诣袁绍求救,与涣、仁遇于犬城,涣、仁击斩之。
操遂济河,围射犬。
射犬降,操还军敖仓。
初,操在兗州举魏种孝廉。
兗州叛,操曰:“唯魏种且不弃孤。
”及闻种走,操怒曰:“种不南走越,北走胡,不置汝也!”即下射犬,生禽种,操曰:“唯其才也!”释其缚而用之,以为河内太守,属以河北事。
以卫将军董承为车骑将军。
袁术既称帝,淫侈滋甚,媵御数百,无不兼罗纨,厌粱肉,自下饥困,莫之收恤。
既而资实空尽,不能自立,乃烧宫室,奔其部曲陈简、雷薄于灊山,复为简等所拒,遂大穷,士卒散走,忧懑不知所为。
乃遣使归帝号于从兄绍曰:“禄去汉室久矣!袁氏受命当王,符瑞炳然。
今君拥有四州,人户百万,谨归大命,君其兴之!”袁谭自青州迎术,欲从下邳北过。
曹操遣刘备及将军清河硃灵邀之,术不得过,复走寿春。
六月,至江亭,坐箦床而叹曰:“袁术乃至是乎!”因愤慨结病,欧血死。
术从弟胤畏曹操,不敢居寿春,率其部曲奉术柩及妻子,奔庐江太守刘勋于皖城。
故广陵太守徐璆得传国玺。
献之。
袁绍既克公孙瓚,心益骄,贡御稀简。
主薄耿包密白绍,宜应天人,称尊号。
绍以包白事示军府。
僚属皆言包妖妄,宜诛。
绍不得已,杀包以自解。
绍简精兵十万、骑
起玄黓困敦,尽上章涒滩,凡九年。
孝灵皇帝上之下熹平元年(壬子,公元一七二年)
春,正月,车驾上原陵。
司徒掾陈留蔡邕曰:“吾闻古不墓祭。
朝廷有上陵之礼,始谓可损;今见威仪,察其本意,乃知孝明皇帝至孝恻隐,不易夺也。
礼有烦而不可省者,此之谓也。
”
三月,壬戌,太傅胡广薨,年八十二。
广周流四公,三十馀年,历事六帝,礼任极优,罢免未尝满岁,辄复升进。
所辟多天下名士,与故吏陈蕃、李咸并为三司。
练达故事,明解朝章,故京师谚曰:“万事不理,问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
”然温柔谨悫,常逊言恭色以取媚于时,无忠直之风,天下以此薄之。
五月,己巳,赦天下,改元。
长乐太仆侯览坐专权骄奢,策收印绶,自杀。
六月,京师大水。
窦太后母卒于比景,太后忧思感疾,癸巳,崩于云台。
宦者积怨窦氏,以衣车载太后尸置城南市舍,数日,曹节、王甫欲用贵人礼殡。
帝曰:“太后亲立朕躬,统承大业,岂宜以贵人终乎!”于是发丧成礼。
节等欲别葬太后,而以冯贵人配祔。
诏公卿大会朝堂,令中常侍赵忠监议。
太尉李咸时病,扶舆而起,捣椒自随,谓妻子曰:“若皇太后不得配食桓帝,吾不生还矣!”既议,坐者数百人,各瞻望良久,莫肯先言。
赵忠曰:“议当时定!”廷尉陈球曰:“皇太后以盛德良家,母临天下,宜配先帝,是无所疑。
”忠笑而言曰:“陈廷尉宜便操笔。
”球即下议曰:“皇太后自在椒房,有聪明母仪之德;遭时不造,援立圣明承继宗庙,功烈至重。
先帝晏驾,因遇大狱,迁居空宫,不幸早世,家虽获罪,事非太后,今若别葬,诚失天下之望。
且冯贵人冢尝被发掘,骸骨暴露,与贼并尸,魂灵污染,且无功于国,何宜上配至尊!”忠省球议,作色俯仰,蚩球曰:“陈廷尉建此议甚健!”球曰:“陈、窦既冤,皇太后无故幽闭,臣常痛心,天下愤叹!今日言之,退而受罪,宿昔之愿也!”李咸曰:“臣本谓宜尔,诚与意合。
”于是公卿以下皆从球议。
曹节、王甫犹争,以为:“梁后家犯恶逆,别葬懿陵,武帝黜废卫后,而以李夫人配食,今窦氏罪深,岂得合葬先帝!”李咸复上疏曰:“臣伏惟章德窦后虐害恭怀,安思阎后家犯恶逆,而和帝无异葬之议,顺朝无贬降之文。
至于卫后,孝武皇帝身所废弃,不可以为比。
今长乐太后尊号在身,亲尝称制,且援立圣明,光隆皇祚。
太后以陛下为子,陛下岂得不以太后为母!子无黜母,臣无贬君,宜合葬宣陵,一如旧制。
”帝省奏,从之。
秋,七月,甲寅,葬桓思皇后于宣陵。
有人书硃雀阙,言:“天下大乱,曹节、
孝灵皇帝上之下熹平元年(壬子,公元一七二年)
春,正月,车驾上原陵。
司徒掾陈留蔡邕曰:“吾闻古不墓祭。
朝廷有上陵之礼,始谓可损;今见威仪,察其本意,乃知孝明皇帝至孝恻隐,不易夺也。
礼有烦而不可省者,此之谓也。
”
三月,壬戌,太傅胡广薨,年八十二。
广周流四公,三十馀年,历事六帝,礼任极优,罢免未尝满岁,辄复升进。
所辟多天下名士,与故吏陈蕃、李咸并为三司。
练达故事,明解朝章,故京师谚曰:“万事不理,问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
”然温柔谨悫,常逊言恭色以取媚于时,无忠直之风,天下以此薄之。
五月,己巳,赦天下,改元。
长乐太仆侯览坐专权骄奢,策收印绶,自杀。
六月,京师大水。
窦太后母卒于比景,太后忧思感疾,癸巳,崩于云台。
宦者积怨窦氏,以衣车载太后尸置城南市舍,数日,曹节、王甫欲用贵人礼殡。
帝曰:“太后亲立朕躬,统承大业,岂宜以贵人终乎!”于是发丧成礼。
节等欲别葬太后,而以冯贵人配祔。
诏公卿大会朝堂,令中常侍赵忠监议。
太尉李咸时病,扶舆而起,捣椒自随,谓妻子曰:“若皇太后不得配食桓帝,吾不生还矣!”既议,坐者数百人,各瞻望良久,莫肯先言。
赵忠曰:“议当时定!”廷尉陈球曰:“皇太后以盛德良家,母临天下,宜配先帝,是无所疑。
”忠笑而言曰:“陈廷尉宜便操笔。
”球即下议曰:“皇太后自在椒房,有聪明母仪之德;遭时不造,援立圣明承继宗庙,功烈至重。
先帝晏驾,因遇大狱,迁居空宫,不幸早世,家虽获罪,事非太后,今若别葬,诚失天下之望。
且冯贵人冢尝被发掘,骸骨暴露,与贼并尸,魂灵污染,且无功于国,何宜上配至尊!”忠省球议,作色俯仰,蚩球曰:“陈廷尉建此议甚健!”球曰:“陈、窦既冤,皇太后无故幽闭,臣常痛心,天下愤叹!今日言之,退而受罪,宿昔之愿也!”李咸曰:“臣本谓宜尔,诚与意合。
”于是公卿以下皆从球议。
曹节、王甫犹争,以为:“梁后家犯恶逆,别葬懿陵,武帝黜废卫后,而以李夫人配食,今窦氏罪深,岂得合葬先帝!”李咸复上疏曰:“臣伏惟章德窦后虐害恭怀,安思阎后家犯恶逆,而和帝无异葬之议,顺朝无贬降之文。
至于卫后,孝武皇帝身所废弃,不可以为比。
今长乐太后尊号在身,亲尝称制,且援立圣明,光隆皇祚。
太后以陛下为子,陛下岂得不以太后为母!子无黜母,臣无贬君,宜合葬宣陵,一如旧制。
”帝省奏,从之。
秋,七月,甲寅,葬桓思皇后于宣陵。
有人书硃雀阙,言:“天下大乱,曹节、
起柔兆执徐,尽阏逢困敦,凡九年。
孝安皇帝元初三年(丙辰,公元一一六年)
春,正月,苍梧、郁林、合浦蛮夷反;二月,遣侍御史任踔督州郡兵讨之。
郡国十地震。
三月,辛亥,日有食之。
夏,四月,京师旱。
五月,武陵蛮反,州郡讨破之。
癸酉,度辽将军邓遵率南单于击零昌于灵州,斩首八百馀级。
越巂徼外夷举种内属。
六月,中郎将任尚遣兵击破先零羌于丁奚城。
秋,七月,武陵蛮复反,州郡讨平之。
九月,筑冯翊北界候坞五百所以备羌。
冬,十一月,苍梧、郁林、合浦蛮夷降。
旧制:公卿、二千石、刺史不得行三年丧,司徒刘恺以为“非所以师表百姓,宣美风俗。
”丙戌,初听大臣行三年丧。
癸卯,郡国九地震。
十二月,丁巳,任尚遣兵击零昌于北地,杀其妻子,烧其庐落,斩首七百馀级。
孝安皇帝元初四年(丁巳,公元一一七年)
春,二月,乙巳朔,日有食之。
乙卯,赦天下。
壬戌,武库灾。
任尚遣当阗种羌榆鬼等刺杀杜季贡,封榆鬼为破羌侯。
司空袁敞,廉劲不阿权贵,失邓氏旨。
尚书郎张俊有私书与敞子俊,怨家封上之。
夏,四月,戊申,敞坐策免,自杀;俊等下狱当死。
俊上书自讼;临刑,太后诏以减死论。
己巳,辽西鲜卑连休等入寇,郡兵与乌桓大人于秩居等共击,大破之,斩首千三百级。
六月,戊辰,三郡雨雹。
尹就坐不能定益州,征抵罪;以益州刺史张乔领其军屯,招诱叛羌,稍稍降散。
秋,七月,京师及郡国十雨水。
九月,护羌校尉任尚复募效功种羌号封刺杀零昌;封号封为羌王。
冬,十一月,己卯,彭城靖王恭薨。
越巂夷以郡县赋敛烦数,十二月,大牛种封离等反,杀遂久令。
甲子,任尚与骑都尉马贤共击先零羌狼莫,追至北地,相持六十馀日,战于富平河上,大破之,斩首五千级,狼莫逃去。
于是西河虔人种羌万人诣邓遵降,陇右平。
是岁,郡国十三地震。
孝安皇帝元初五年(戊午,公元一一八年)
春,三月,京师及郡国五旱。
夏,六月,高句骊与濊貊寇玄菟。
永昌、益州、蜀郡夷皆叛应封离,众至十馀万,破坏二十馀县,杀长吏,焚掠百姓,骸骨委积,千里无人。
秋,八月,丙申朔,日有食之。
代郡鲜卑入寇,杀长史;发缘边甲卒、黎阳营兵屯上谷以备之。
冬,十月,鲜卑寇上谷,攻居庸关,复发缘边诸郡黎阳营兵、积射士步骑二万人屯列冲要。
邓遵募上郡全无种羌雕何刺杀狼莫;封雕何为羌侯。
自羌叛十馀年间,军旅之费,凡用二百四十馀亿,府帑空竭,边民及内郡死者不可胜数,并、凉二州遂至虚耗。
及零昌
孝安皇帝元初三年(丙辰,公元一一六年)
春,正月,苍梧、郁林、合浦蛮夷反;二月,遣侍御史任踔督州郡兵讨之。
郡国十地震。
三月,辛亥,日有食之。
夏,四月,京师旱。
五月,武陵蛮反,州郡讨破之。
癸酉,度辽将军邓遵率南单于击零昌于灵州,斩首八百馀级。
越巂徼外夷举种内属。
六月,中郎将任尚遣兵击破先零羌于丁奚城。
秋,七月,武陵蛮复反,州郡讨平之。
九月,筑冯翊北界候坞五百所以备羌。
冬,十一月,苍梧、郁林、合浦蛮夷降。
旧制:公卿、二千石、刺史不得行三年丧,司徒刘恺以为“非所以师表百姓,宣美风俗。
”丙戌,初听大臣行三年丧。
癸卯,郡国九地震。
十二月,丁巳,任尚遣兵击零昌于北地,杀其妻子,烧其庐落,斩首七百馀级。
孝安皇帝元初四年(丁巳,公元一一七年)
春,二月,乙巳朔,日有食之。
乙卯,赦天下。
壬戌,武库灾。
任尚遣当阗种羌榆鬼等刺杀杜季贡,封榆鬼为破羌侯。
司空袁敞,廉劲不阿权贵,失邓氏旨。
尚书郎张俊有私书与敞子俊,怨家封上之。
夏,四月,戊申,敞坐策免,自杀;俊等下狱当死。
俊上书自讼;临刑,太后诏以减死论。
己巳,辽西鲜卑连休等入寇,郡兵与乌桓大人于秩居等共击,大破之,斩首千三百级。
六月,戊辰,三郡雨雹。
尹就坐不能定益州,征抵罪;以益州刺史张乔领其军屯,招诱叛羌,稍稍降散。
秋,七月,京师及郡国十雨水。
九月,护羌校尉任尚复募效功种羌号封刺杀零昌;封号封为羌王。
冬,十一月,己卯,彭城靖王恭薨。
越巂夷以郡县赋敛烦数,十二月,大牛种封离等反,杀遂久令。
甲子,任尚与骑都尉马贤共击先零羌狼莫,追至北地,相持六十馀日,战于富平河上,大破之,斩首五千级,狼莫逃去。
于是西河虔人种羌万人诣邓遵降,陇右平。
是岁,郡国十三地震。
孝安皇帝元初五年(戊午,公元一一八年)
春,三月,京师及郡国五旱。
夏,六月,高句骊与濊貊寇玄菟。
永昌、益州、蜀郡夷皆叛应封离,众至十馀万,破坏二十馀县,杀长吏,焚掠百姓,骸骨委积,千里无人。
秋,八月,丙申朔,日有食之。
代郡鲜卑入寇,杀长史;发缘边甲卒、黎阳营兵屯上谷以备之。
冬,十月,鲜卑寇上谷,攻居庸关,复发缘边诸郡黎阳营兵、积射士步骑二万人屯列冲要。
邓遵募上郡全无种羌雕何刺杀狼莫;封雕何为羌侯。
自羌叛十馀年间,军旅之费,凡用二百四十馀亿,府帑空竭,边民及内郡死者不可胜数,并、凉二州遂至虚耗。
及零昌
起柔兆阉茂,尽柔兆涒滩,凡十一年。
孝质皇帝本初元年(丙戌,公元一四六年)
夏,四月,庚辰,令郡、国举明经诣太学,自大将军以下皆遣子受业;岁满课试,拜官有差。
又千石、六百石、四府掾属、三署郎、四姓小侯先能通经者,各令随家法,其高第者上名牒,当以次赏进。
自是游学增盛,至三万馀生。
五月,庚寅,徙乐安王鸿为渤海王。
海水溢,漂没民居。
六月,丁巳,赦天下。
帝少而聪慧,尝因朝会,目梁冀曰:“此跋扈将军也!”冀闻,深恶之。
闰月,甲申,冀使左右置毒于煮饼以进之。
帝若烦甚,使促召太尉李固。
固入前,问帝得患所由;帝尚能言,曰:“食煮饼。
今腹中闷,得水尚可活。
”时冀亦在侧,曰:“恐吐,不可饮水。
”语未绝而崩。
固伏尸号哭,推举侍医。
冀虑其事泄,大恶之。
将议立嗣,固与司徒胡广、司空赵戒先与冀书曰:“天下不幸,频年之间,国祚三绝。
今当立帝,天下重器,诚知太后垂心,将军劳虑,详择其人,务存圣明。
然愚情眷眷,窃独有怀。
远寻先世废立旧仪,近见国家践祚前事,未尝不询访公卿,广求群议,令上应天心,下合众望。
《传》曰:‘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
’昔昌邑之立,昏乱日滋;霍光忧愧发愤,悔之折骨。
自非博陆忠勇,延年奋发,大汉之祀,几将倾矣。
至忧至重,可不熟虑!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国之兴衰,在此一举。
”冀得书,乃召三公、中二千石、列侯,大议所立。
固、广、戒及大鸿胪杜乔皆以为清河王蒜明德著闻,又属最尊亲,宜立为嗣,朝臣莫不归心。
而中常侍曹腾尝谒蒜,蒜不为礼,宦者由此恶之。
初,平原王冀既贬归河间,其父请分蠡吾县以侯之;顺帝许之。
翼卒,子志嗣;梁太后欲以女弟妻志,征到夏门亭。
会帝崩,梁冀欲立志。
众论既异,愤愤不得意,而未有以相夺。
曹腾等闻之,夜往说冀曰:“将军累世有椒房之亲,东摄万机,宾客纵横,多有过差。
清河王严明,若果立,则将军受祸不久矣!不如立蠡吾侯,富贵可长保也。
”冀然其言,明日,重会公卿,冀意气凶凶,言辞激切,自胡广、赵戒以下莫不慑惮,皆曰:“惟大将军令!”独李固、杜乔坚守本议。
冀厉声曰:“罢会!”固犹望众心可立,复以书劝冀,冀愈激怒。
丁亥,冀说太后,先策免固。
戊子,以司徒胡广为太尉;司空赵戒为司徒,与大将军冀参录尚书事;太仆袁汤为司空。
汤,安之孙也。
庚寅,使大将军冀持节以王青盖车迎蠡吾侯志入南宫;其日,即皇帝位,时年十五。
太后犹临朝政。
秋,七月,乙卯,葬孝质皇帝于静陵。
大将军掾硃穆奏记劝戒梁冀
孝质皇帝本初元年(丙戌,公元一四六年)
夏,四月,庚辰,令郡、国举明经诣太学,自大将军以下皆遣子受业;岁满课试,拜官有差。
又千石、六百石、四府掾属、三署郎、四姓小侯先能通经者,各令随家法,其高第者上名牒,当以次赏进。
自是游学增盛,至三万馀生。
五月,庚寅,徙乐安王鸿为渤海王。
海水溢,漂没民居。
六月,丁巳,赦天下。
帝少而聪慧,尝因朝会,目梁冀曰:“此跋扈将军也!”冀闻,深恶之。
闰月,甲申,冀使左右置毒于煮饼以进之。
帝若烦甚,使促召太尉李固。
固入前,问帝得患所由;帝尚能言,曰:“食煮饼。
今腹中闷,得水尚可活。
”时冀亦在侧,曰:“恐吐,不可饮水。
”语未绝而崩。
固伏尸号哭,推举侍医。
冀虑其事泄,大恶之。
将议立嗣,固与司徒胡广、司空赵戒先与冀书曰:“天下不幸,频年之间,国祚三绝。
今当立帝,天下重器,诚知太后垂心,将军劳虑,详择其人,务存圣明。
然愚情眷眷,窃独有怀。
远寻先世废立旧仪,近见国家践祚前事,未尝不询访公卿,广求群议,令上应天心,下合众望。
《传》曰:‘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
’昔昌邑之立,昏乱日滋;霍光忧愧发愤,悔之折骨。
自非博陆忠勇,延年奋发,大汉之祀,几将倾矣。
至忧至重,可不熟虑!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国之兴衰,在此一举。
”冀得书,乃召三公、中二千石、列侯,大议所立。
固、广、戒及大鸿胪杜乔皆以为清河王蒜明德著闻,又属最尊亲,宜立为嗣,朝臣莫不归心。
而中常侍曹腾尝谒蒜,蒜不为礼,宦者由此恶之。
初,平原王冀既贬归河间,其父请分蠡吾县以侯之;顺帝许之。
翼卒,子志嗣;梁太后欲以女弟妻志,征到夏门亭。
会帝崩,梁冀欲立志。
众论既异,愤愤不得意,而未有以相夺。
曹腾等闻之,夜往说冀曰:“将军累世有椒房之亲,东摄万机,宾客纵横,多有过差。
清河王严明,若果立,则将军受祸不久矣!不如立蠡吾侯,富贵可长保也。
”冀然其言,明日,重会公卿,冀意气凶凶,言辞激切,自胡广、赵戒以下莫不慑惮,皆曰:“惟大将军令!”独李固、杜乔坚守本议。
冀厉声曰:“罢会!”固犹望众心可立,复以书劝冀,冀愈激怒。
丁亥,冀说太后,先策免固。
戊子,以司徒胡广为太尉;司空赵戒为司徒,与大将军冀参录尚书事;太仆袁汤为司空。
汤,安之孙也。
庚寅,使大将军冀持节以王青盖车迎蠡吾侯志入南宫;其日,即皇帝位,时年十五。
太后犹临朝政。
秋,七月,乙卯,葬孝质皇帝于静陵。
大将军掾硃穆奏记劝戒梁冀
起旃蒙赤奋若,尽昭阳作噩,凡九年。
孝安皇帝下延光四年(乙丑,公元一二五年)
春,二月,乙亥,下邳惠王衍薨。
甲辰,车驾南巡。
三月,戊午朔,日有食之。
庚申,帝至宛,不豫。
乙丑,帝发自宛;丁卯,至叶,崩于乘舆。
年三十二。
皇后与阎显兄弟、江京、樊丰等谋曰:“今晏驾道次,济阴王在内,邂逅公卿立之,还为大害。
”乃伪云“帝疾甚”,徙御卧车,所在上食、问起居如故。
驱驰行四日,庚午,还宫。
辛未,遣司徒刘熹诣郊庙、社稷,告天请命;其夕,发丧。
尊皇后曰皇太后。
太后临朝。
以显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
太后欲久专国政,贪立幼年,与显等定策禁中,迎济北惠王子北乡侯懿为嗣。
济阴王以废黜,不得上殿亲临梓宫,悲号不食;内外群僚莫不哀之。
甲戌,济南孝王香薨,无子,国绝。
乙酉,北乡侯即皇帝位。
夏,四月,丁酉,太尉冯石为太傅,司徒刘熹为太尉,参录尚书事,前司空李郃为司徒。
阎显忌大将军耿宝位尊权重,威行前朝,乃风有司奏“宝及其党与中常侍樊丰、虎贲中郎将谢恽、侍中周广、野王君王圣、圣女永等更相阿党,互作威福,皆大不道。
”辛卯,丰、恽、广皆下狱,死;家属徙比景。
贬宝及弟子林虑侯承皆为亭侯,遣就国;宝于道自杀。
王圣母子徙雁门。
于是以阎景为卫尉,耀为城门校尉,晏为执金吾,兄弟并处权要,威福自由。
己酉,葬孝安皇帝于恭陵,庙曰恭宗。
六月,乙巳,赦天下。
秋,七月,西域长史班勇发敦煌、张掖、酒泉六千骑及鄯善、疏勒、车师前部兵击后部王军就,大破之,获首虏八千馀人,生得军就及匈奴持节使者,将至索班没处斩之,传首京师。
冬,十月,丙午,越巂山崩。
北乡侯病笃,中常侍孙程谓济阴王谒者长兴渠曰:“王以嫡统,本无失德。
先帝用谗,遂至废黜。
若北乡侯不起,相与共断江京、阎显,事无不成者。
”渠然之。
又中黄门南阳王康,先为太子府史,及长乐太官丞京兆王国等并附同于程。
江京谓阎显曰:“北乡侯病不解,国嗣宜以时定,何不早征诸王子,简所置乎!”显以为然。
辛亥,北乡侯薨。
显白太后,秘不发丧,而更征诸王子,闭宫门,屯兵自守。
十一月,乙卯,孙程、王康、王国与中黄门黄龙、彭恺、孟叔、李建、王成、张贤、史泛、马国、王道、李元、杨佗、陈予、赵封、李刚、魏猛、苗光等聚谋于西钟下,皆截单衣为誓。
丁巳,京师及郡国十六地震。
是夜,程等共会崇德殿上,因入章台门。
时江京、刘发及李闰、陈达等俱坐省门下,程与王康共就斩京、安、达。
以李闰权势积为省内所服,欲引
孝安皇帝下延光四年(乙丑,公元一二五年)
春,二月,乙亥,下邳惠王衍薨。
甲辰,车驾南巡。
三月,戊午朔,日有食之。
庚申,帝至宛,不豫。
乙丑,帝发自宛;丁卯,至叶,崩于乘舆。
年三十二。
皇后与阎显兄弟、江京、樊丰等谋曰:“今晏驾道次,济阴王在内,邂逅公卿立之,还为大害。
”乃伪云“帝疾甚”,徙御卧车,所在上食、问起居如故。
驱驰行四日,庚午,还宫。
辛未,遣司徒刘熹诣郊庙、社稷,告天请命;其夕,发丧。
尊皇后曰皇太后。
太后临朝。
以显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
太后欲久专国政,贪立幼年,与显等定策禁中,迎济北惠王子北乡侯懿为嗣。
济阴王以废黜,不得上殿亲临梓宫,悲号不食;内外群僚莫不哀之。
甲戌,济南孝王香薨,无子,国绝。
乙酉,北乡侯即皇帝位。
夏,四月,丁酉,太尉冯石为太傅,司徒刘熹为太尉,参录尚书事,前司空李郃为司徒。
阎显忌大将军耿宝位尊权重,威行前朝,乃风有司奏“宝及其党与中常侍樊丰、虎贲中郎将谢恽、侍中周广、野王君王圣、圣女永等更相阿党,互作威福,皆大不道。
”辛卯,丰、恽、广皆下狱,死;家属徙比景。
贬宝及弟子林虑侯承皆为亭侯,遣就国;宝于道自杀。
王圣母子徙雁门。
于是以阎景为卫尉,耀为城门校尉,晏为执金吾,兄弟并处权要,威福自由。
己酉,葬孝安皇帝于恭陵,庙曰恭宗。
六月,乙巳,赦天下。
秋,七月,西域长史班勇发敦煌、张掖、酒泉六千骑及鄯善、疏勒、车师前部兵击后部王军就,大破之,获首虏八千馀人,生得军就及匈奴持节使者,将至索班没处斩之,传首京师。
冬,十月,丙午,越巂山崩。
北乡侯病笃,中常侍孙程谓济阴王谒者长兴渠曰:“王以嫡统,本无失德。
先帝用谗,遂至废黜。
若北乡侯不起,相与共断江京、阎显,事无不成者。
”渠然之。
又中黄门南阳王康,先为太子府史,及长乐太官丞京兆王国等并附同于程。
江京谓阎显曰:“北乡侯病不解,国嗣宜以时定,何不早征诸王子,简所置乎!”显以为然。
辛亥,北乡侯薨。
显白太后,秘不发丧,而更征诸王子,闭宫门,屯兵自守。
十一月,乙卯,孙程、王康、王国与中黄门黄龙、彭恺、孟叔、李建、王成、张贤、史泛、马国、王道、李元、杨佗、陈予、赵封、李刚、魏猛、苗光等聚谋于西钟下,皆截单衣为誓。
丁巳,京师及郡国十六地震。
是夜,程等共会崇德殿上,因入章台门。
时江京、刘发及李闰、陈达等俱坐省门下,程与王康共就斩京、安、达。
以李闰权势积为省内所服,欲引
起重光作噩,尽强圉单阏,凡七年。
孝灵皇帝中光和四年(辛酉,公元一八一年)
春,正月,初置騄骥厩丞,领受郡国调马。
豪右辜榷,马一匹至二百万。
夏,四月,庚子,赦天下。
交趾乌浒蛮久为乱,牧守不能禁。
交趾人梁龙等复反,攻破郡县。
诏拜兰陵令会稽硃俊为交趾刺史,击斩梁龙,降者数万人,旬月尽定;以功封都亭侯,征为谏议大夫。
六月,庚辰,雨雹如鸡子。
秋,九月,庚寅朔,日有食之。
太尉刘宽免;卫尉许彧为太尉。
闰月,辛酉,北宫东掖庭永巷署灾。
司徒杨赐罢。
冬,十月,太常陈耽为司徒。
鲜卑寇幽、并二州。
檀石槐死,子和连代立。
和连才力不及父而贪淫,后出攻北地,北地人射杀之。
其子骞曼尚幼,兄子魁头立。
后骞曼长大,与魁头争国,众遂离散。
魁头死,弟步度根立。
是岁,帝作列肆于后宫,使诸采女贩卖,更相盗窃争斗;帝著商贾服,从之饮宴为乐。
又于西园弄狗,著进贤冠,带绶。
又驾四驴,帝躬自操辔,驱驰周旋;京师转相仿效,驴价遂与马齐。
帝好为私稸,收天下之珍货,每郡国贡献,先输中署,名为“导行费”。
中常侍吕强上疏谏曰:“天下之财,莫不生之阴阳,归之陛下,岂有公私!而今中尚方敛诸郡之宝,中御府积天下之缯,西园引司农之藏,中厩聚太仆之马;而所输之府,辄有导行之财,调广民困,费多献少,奸吏因其利,百姓受其敝。
又,阿媚之臣,好献其私,容谄姑息,自此而进。
旧典:选举委任三府,尚书受奏御而已;受试任用,责以成功,功无可察,然后付之尚书举劾,请下廷尉覆案虚实,行其罪罚。
于是三公每有所选,参议掾属,咨其行状,度其器能;然犹有旷职废官,荒秽不治。
今但任尚书,或有诏用,如是,三公得免选举之负,尚书亦复不坐,责赏无归,岂肯空自劳苦乎!”书奏,不省。
何皇后性强忌,后宫王美人生皇子协,后鸩杀美人。
帝大怒,欲废后;诸中官固请,得止。
大长秋华容侯曹节卒;中常侍赵忠代领大长秋。
孝灵皇帝中光和五年(壬戌,公元一八二年)
春,正月,辛未,赦天下。
诏公卿以谣言举刺史、二千石为民蠹害者。
太尉许彧、司空张济承望内官,受取货赂,其宦者子弟、宾客,虽贪污秽浊,皆不敢问,而虚纠边远小郡清修有惠化者二十六人,吏民诣阙陈诉。
司徒陈耽上言:“公卿所举,率党其私,所谓放鸱枭而囚鸾凤。
”帝以让彧、济,由是诸坐谣言征者,悉拜议郎。
二月,大疫。
三月,司徒陈耽免。
夏,四月,旱。
以太常袁隗为司徒。
五月,庚申,永乐宫署灾。
秋,七月,有星孛于太微
孝灵皇帝中光和四年(辛酉,公元一八一年)
春,正月,初置騄骥厩丞,领受郡国调马。
豪右辜榷,马一匹至二百万。
夏,四月,庚子,赦天下。
交趾乌浒蛮久为乱,牧守不能禁。
交趾人梁龙等复反,攻破郡县。
诏拜兰陵令会稽硃俊为交趾刺史,击斩梁龙,降者数万人,旬月尽定;以功封都亭侯,征为谏议大夫。
六月,庚辰,雨雹如鸡子。
秋,九月,庚寅朔,日有食之。
太尉刘宽免;卫尉许彧为太尉。
闰月,辛酉,北宫东掖庭永巷署灾。
司徒杨赐罢。
冬,十月,太常陈耽为司徒。
鲜卑寇幽、并二州。
檀石槐死,子和连代立。
和连才力不及父而贪淫,后出攻北地,北地人射杀之。
其子骞曼尚幼,兄子魁头立。
后骞曼长大,与魁头争国,众遂离散。
魁头死,弟步度根立。
是岁,帝作列肆于后宫,使诸采女贩卖,更相盗窃争斗;帝著商贾服,从之饮宴为乐。
又于西园弄狗,著进贤冠,带绶。
又驾四驴,帝躬自操辔,驱驰周旋;京师转相仿效,驴价遂与马齐。
帝好为私稸,收天下之珍货,每郡国贡献,先输中署,名为“导行费”。
中常侍吕强上疏谏曰:“天下之财,莫不生之阴阳,归之陛下,岂有公私!而今中尚方敛诸郡之宝,中御府积天下之缯,西园引司农之藏,中厩聚太仆之马;而所输之府,辄有导行之财,调广民困,费多献少,奸吏因其利,百姓受其敝。
又,阿媚之臣,好献其私,容谄姑息,自此而进。
旧典:选举委任三府,尚书受奏御而已;受试任用,责以成功,功无可察,然后付之尚书举劾,请下廷尉覆案虚实,行其罪罚。
于是三公每有所选,参议掾属,咨其行状,度其器能;然犹有旷职废官,荒秽不治。
今但任尚书,或有诏用,如是,三公得免选举之负,尚书亦复不坐,责赏无归,岂肯空自劳苦乎!”书奏,不省。
何皇后性强忌,后宫王美人生皇子协,后鸩杀美人。
帝大怒,欲废后;诸中官固请,得止。
大长秋华容侯曹节卒;中常侍赵忠代领大长秋。
孝灵皇帝中光和五年(壬戌,公元一八二年)
春,正月,辛未,赦天下。
诏公卿以谣言举刺史、二千石为民蠹害者。
太尉许彧、司空张济承望内官,受取货赂,其宦者子弟、宾客,虽贪污秽浊,皆不敢问,而虚纠边远小郡清修有惠化者二十六人,吏民诣阙陈诉。
司徒陈耽上言:“公卿所举,率党其私,所谓放鸱枭而囚鸾凤。
”帝以让彧、济,由是诸坐谣言征者,悉拜议郎。
二月,大疫。
三月,司徒陈耽免。
夏,四月,旱。
以太常袁隗为司徒。
五月,庚申,永乐宫署灾。
秋,七月,有星孛于太微
起柔兆困敦,尽著雍摄提格,凡三年。
孝献皇帝丁建安元年(丙子,公元一九六年)
春,正月,癸酉,大赦,改元。
董承、张杨欲以天子还雒阳,杨奉、李乐不欲,由是诸将更相疑贰。
二月,韩暹攻董承,承奔野王。
韩暹屯闻喜,胡才、杨奉之坞乡。
胡才欲攻韩暹,上使人谕止之。
汝南、颍川黄巾何仪等拥众附袁术,曹操击破之。
张杨使董承先缮修雒阳宫。
太仆赵岐为承说刘表,使遣兵诣雒阳,助修宫室;军资委输,前后不绝。
夏,五月,丙寅,帝遣使至杨奉、李乐、韩暹营,求送至雒阳,奉等从诏。
六月乙未,车驾幸闻喜。
袁术攻刘备以争徐州,备使司马张飞守下邳,自将拒术于盱眙、淮阴,相持经月,更有胜负。
下邳相曹豹,陶谦故将也,与张飞相失,飞杀之,城中乖乱。
袁术与吕布书,劝令袭下邳,许助以军粮。
布大喜,引军水陆东下。
备中郎将丹杨许耽开门迎之。
张飞败走,布虏备妻子及将吏家口。
备闻之,引还,比至下邳,兵溃。
备收馀兵东取广陵,与袁术战,又败,屯于海西。
饥饿困踧,吏士相食,从事东海麋竺以家财助军。
备请降于布,布亦忿袁术运粮不继,乃召备,复以为豫州刺史,与并势击术,使屯小沛。
布自称徐州牧。
布将河内郝萌夜攻布,布科头袒衣,走诣都督高顺营。
顺即严兵入府讨之,萌败走;比明,萌将曹性击斩萌。
庚子,杨奉、韩暹奉帝东还,张杨以粮迎道路。
秋,七月,甲子,车驾至雒阳,幸故中常侍赵忠宅。
丁丑,大赦。
八月,辛丑,幸南宫杨安殿。
张杨以为己功,故名其殿曰杨安。
杨谓诸将曰:“天子当与天下共之,朝廷自有公卿大臣,杨当出扞外难。
”遂还野王。
杨奉亦出屯梁,韩暹、董承并留宿卫。
癸卯,以安国将军张杨为大司马,杨奉为车骑将军,韩暹为大将军、领司隶校尉,皆假节钺。
是时,宫室烧尽,百官披荆棘,依墙壁间,州郡各拥强兵,委输不至;群僚饥乏,尚书郎以下自出采稆,或饥死墙壁间,或为兵士所杀。
袁术以谶言“代汉者当涂高”,自云名字应之。
又以袁氏出陈,为舜后,以黄代赤,德运之次,遂有偕逆之谋。
闻孙坚得传国玺,拘坚妻而夺之。
乃闻天子败于曹阳,乃会群下议称尊号;众莫敢对。
主簿阎象进曰:“昔周自后稷至于文王,积德累功,参分天下有其二,犹服事殷。
明公虽弈世克昌,未若有周之盛;汉室虽微,未若殷纣之暴也!”术默然。
术聘处士张范,范不往,使其弟承谢之。
术谓承曰:“孤以土地之广,士民之众,欲徼福齐桓,拟迹高祖,何如?”承曰:“在德不在强。
夫用德以同天下之欲,虽由匹夫之资而兴霸王之功,不足为难
孝献皇帝丁建安元年(丙子,公元一九六年)
春,正月,癸酉,大赦,改元。
董承、张杨欲以天子还雒阳,杨奉、李乐不欲,由是诸将更相疑贰。
二月,韩暹攻董承,承奔野王。
韩暹屯闻喜,胡才、杨奉之坞乡。
胡才欲攻韩暹,上使人谕止之。
汝南、颍川黄巾何仪等拥众附袁术,曹操击破之。
张杨使董承先缮修雒阳宫。
太仆赵岐为承说刘表,使遣兵诣雒阳,助修宫室;军资委输,前后不绝。
夏,五月,丙寅,帝遣使至杨奉、李乐、韩暹营,求送至雒阳,奉等从诏。
六月乙未,车驾幸闻喜。
袁术攻刘备以争徐州,备使司马张飞守下邳,自将拒术于盱眙、淮阴,相持经月,更有胜负。
下邳相曹豹,陶谦故将也,与张飞相失,飞杀之,城中乖乱。
袁术与吕布书,劝令袭下邳,许助以军粮。
布大喜,引军水陆东下。
备中郎将丹杨许耽开门迎之。
张飞败走,布虏备妻子及将吏家口。
备闻之,引还,比至下邳,兵溃。
备收馀兵东取广陵,与袁术战,又败,屯于海西。
饥饿困踧,吏士相食,从事东海麋竺以家财助军。
备请降于布,布亦忿袁术运粮不继,乃召备,复以为豫州刺史,与并势击术,使屯小沛。
布自称徐州牧。
布将河内郝萌夜攻布,布科头袒衣,走诣都督高顺营。
顺即严兵入府讨之,萌败走;比明,萌将曹性击斩萌。
庚子,杨奉、韩暹奉帝东还,张杨以粮迎道路。
秋,七月,甲子,车驾至雒阳,幸故中常侍赵忠宅。
丁丑,大赦。
八月,辛丑,幸南宫杨安殿。
张杨以为己功,故名其殿曰杨安。
杨谓诸将曰:“天子当与天下共之,朝廷自有公卿大臣,杨当出扞外难。
”遂还野王。
杨奉亦出屯梁,韩暹、董承并留宿卫。
癸卯,以安国将军张杨为大司马,杨奉为车骑将军,韩暹为大将军、领司隶校尉,皆假节钺。
是时,宫室烧尽,百官披荆棘,依墙壁间,州郡各拥强兵,委输不至;群僚饥乏,尚书郎以下自出采稆,或饥死墙壁间,或为兵士所杀。
袁术以谶言“代汉者当涂高”,自云名字应之。
又以袁氏出陈,为舜后,以黄代赤,德运之次,遂有偕逆之谋。
闻孙坚得传国玺,拘坚妻而夺之。
乃闻天子败于曹阳,乃会群下议称尊号;众莫敢对。
主簿阎象进曰:“昔周自后稷至于文王,积德累功,参分天下有其二,犹服事殷。
明公虽弈世克昌,未若有周之盛;汉室虽微,未若殷纣之暴也!”术默然。
术聘处士张范,范不往,使其弟承谢之。
术谓承曰:“孤以土地之广,士民之众,欲徼福齐桓,拟迹高祖,何如?”承曰:“在德不在强。
夫用德以同天下之欲,虽由匹夫之资而兴霸王之功,不足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