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岁吾行吴江上,得亭长所贻剑,心知其不莽卤,匣藏爱重,未曾亵视。
今年秋在秦,无何发开,见惨翳积蚀,仅成死铁。
意惭身将利器,而使其不光明之若此,常缄求淬磨之心于胸中。
数月后,因过岐山下,得片石如绿水色,长不满尺,阔厚半之,试以手磨,理甚腻,文甚密。
吾意其异石,遂携入城,问于切磋工。
工以为可为砥,吾遂取剑发之。
初数日,浮埃薄落,未见快意。
意工者相绐,复就问之。
工曰:「此石至细,故不能速利坚铁,但积渐发之,未一月,当见真貌。」 归如其言,果睹变化。
苍惨剥落,若青蛇退鳞,光劲一水,泳涵星斗。
持之切金钱三十枚,皆无声而断,愈始得之利数十百倍。
吾因叹以为金刚首五材,及为工人铸为器,复得首出利物,以刚质铓利。
苟暂不砥砺,尚与铁无以异,况质柔铓钝,而又不能砥砺,当化为粪土耳,又安得与死铁伦齿耶!以此益知人之生于代,苟不病盲聋喑哑,则五常之性全,性全则豺狼燕雀亦云异矣。
而或公然忘弃砺名砥行之道,反用狂言放情为事,蒙蒙外埃,积成垢恶。
日不觉寤,以至于戕正性,贼天理。
生前为造化剩物,殁复与灰土俱委。
此岂不为辜负日月之光景耶!
吾常睹汝辈趋向,尔诚全得天性者。
况夙能承顺严训,皆解甘心服食古圣人道,知其必非雕缺道义,自埋于偷薄之伦者。
然吾自千名在京城,兔魄已十九晦矣。
知尔辈惧旨甘不继,困于薪粟,日丐于他人之门。
吾闻此,益悲此身使尔辈承顺供养至此,亦益忧尔辈为穷窭而斯须忘其节,为苟得眩惑而容易徇于人,为投刺牵役而造次惰其业。
日夜忆念,心力全耗。
且欲书此为戒,又虑尔辈年未甚长成,不深谕解。
今会鄂骑归去,窴置石于书函中,乃笔用砥之功,以寓往意。
欲尔辈定持刚质,昼夜淬砺,使尘埃不得间发而入。
为吾守固穷之节,慎临财之苟,积习肄之业,上不贻庭闱忧,次不贻手足病,下不贻心意愧。
欲三者不贻,只在尔砥之而已,不关他人。
若砥之不已,则向之所谓切金涵星之用,又甚琐屑,安足以谕之,然吾固欲尔辈常置砥于左右,造次颠沛,必于是思之,亦古人韦弦铭座之义也。
因书为砥石命,以勖尔辈,兼刻辞于其侧曰:
剑之锷,砥之而光;人之名,砥之而扬。
砥乎砥乎,为吾之师乎!仲兮季兮,无坠吾命乎!
今年秋在秦,无何发开,见惨翳积蚀,仅成死铁。
意惭身将利器,而使其不光明之若此,常缄求淬磨之心于胸中。
数月后,因过岐山下,得片石如绿水色,长不满尺,阔厚半之,试以手磨,理甚腻,文甚密。
吾意其异石,遂携入城,问于切磋工。
工以为可为砥,吾遂取剑发之。
初数日,浮埃薄落,未见快意。
意工者相绐,复就问之。
工曰:「此石至细,故不能速利坚铁,但积渐发之,未一月,当见真貌。」 归如其言,果睹变化。
苍惨剥落,若青蛇退鳞,光劲一水,泳涵星斗。
持之切金钱三十枚,皆无声而断,愈始得之利数十百倍。
吾因叹以为金刚首五材,及为工人铸为器,复得首出利物,以刚质铓利。
苟暂不砥砺,尚与铁无以异,况质柔铓钝,而又不能砥砺,当化为粪土耳,又安得与死铁伦齿耶!以此益知人之生于代,苟不病盲聋喑哑,则五常之性全,性全则豺狼燕雀亦云异矣。
而或公然忘弃砺名砥行之道,反用狂言放情为事,蒙蒙外埃,积成垢恶。
日不觉寤,以至于戕正性,贼天理。
生前为造化剩物,殁复与灰土俱委。
此岂不为辜负日月之光景耶!
吾常睹汝辈趋向,尔诚全得天性者。
况夙能承顺严训,皆解甘心服食古圣人道,知其必非雕缺道义,自埋于偷薄之伦者。
然吾自千名在京城,兔魄已十九晦矣。
知尔辈惧旨甘不继,困于薪粟,日丐于他人之门。
吾闻此,益悲此身使尔辈承顺供养至此,亦益忧尔辈为穷窭而斯须忘其节,为苟得眩惑而容易徇于人,为投刺牵役而造次惰其业。
日夜忆念,心力全耗。
且欲书此为戒,又虑尔辈年未甚长成,不深谕解。
今会鄂骑归去,窴置石于书函中,乃笔用砥之功,以寓往意。
欲尔辈定持刚质,昼夜淬砺,使尘埃不得间发而入。
为吾守固穷之节,慎临财之苟,积习肄之业,上不贻庭闱忧,次不贻手足病,下不贻心意愧。
欲三者不贻,只在尔砥之而已,不关他人。
若砥之不已,则向之所谓切金涵星之用,又甚琐屑,安足以谕之,然吾固欲尔辈常置砥于左右,造次颠沛,必于是思之,亦古人韦弦铭座之义也。
因书为砥石命,以勖尔辈,兼刻辞于其侧曰:
剑之锷,砥之而光;人之名,砥之而扬。
砥乎砥乎,为吾之师乎!仲兮季兮,无坠吾命乎!
太和五年十月中,半夜时,舍外有疾呼传缄书者,牧曰:“必有异,亟取火来!”及发之,果集贤学士沈公子明书一通,曰:“我亡友李贺,元和中,义爱甚厚,日夕相与起居饮食。
贺且死,尝授我平生所著歌诗,离为四编,凡二百三十三首。
数年来东西南北,良为已失去;今夕醉解,不复得寐,即阅理箧帙,忽得贺诗前所授我者。
思理往事,凡与贺话言嬉游,一处所,一物候,一日一夕,一觞一饭,显显然无有忘弃者,不觉出涕。
贺复无家室子弟,得以给养恤问。
尝恨想其人咏味其言止矣!子厚于我,与我为贺序,尽道其所来由,亦少解我意。
”牧其夕不果以书道不可,明日就公谢,且曰“世谓贺才绝出于前”让。
居数日,牧深惟公曰“公于诗为深妙奇博,且复尽知贺之得失短长。
今实叙贺不让,必不能当公意,如何?”复就谢,极道所不敢叙贺。
公曰:“子固若是,是当慢我。
”牧因不敢复辞,勉为贺叙,终甚惭。
贺,唐皇诸孙,字长吉。
元和中,韩吏部亦颇道其歌诗。
云烟绵联,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荒国陊殿,梗莽邱垄,不足为其怨恨悲愁也;鲸呿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
盖骚之苗裔,理虽不及,辞或过之。
骚有感怨刺怼,言及君臣理乱,时有以激发人意。
乃贺所为,得无有是?贺能探寻前事,所以深叹恨古今未尝经道者,如金铜仙人辞汉歌、补梁庾肩吾宫体谣。
求取情状,离绝远去笔墨畦径间,亦殊不能知之。
贺生二十七年死矣!世皆曰:使贺且未死,少加以理,奴仆命骚可也。
贺死后凡十有五年,京兆杜牧为其叙。
贺且死,尝授我平生所著歌诗,离为四编,凡二百三十三首。
数年来东西南北,良为已失去;今夕醉解,不复得寐,即阅理箧帙,忽得贺诗前所授我者。
思理往事,凡与贺话言嬉游,一处所,一物候,一日一夕,一觞一饭,显显然无有忘弃者,不觉出涕。
贺复无家室子弟,得以给养恤问。
尝恨想其人咏味其言止矣!子厚于我,与我为贺序,尽道其所来由,亦少解我意。
”牧其夕不果以书道不可,明日就公谢,且曰“世谓贺才绝出于前”让。
居数日,牧深惟公曰“公于诗为深妙奇博,且复尽知贺之得失短长。
今实叙贺不让,必不能当公意,如何?”复就谢,极道所不敢叙贺。
公曰:“子固若是,是当慢我。
”牧因不敢复辞,勉为贺叙,终甚惭。
贺,唐皇诸孙,字长吉。
元和中,韩吏部亦颇道其歌诗。
云烟绵联,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荒国陊殿,梗莽邱垄,不足为其怨恨悲愁也;鲸呿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
盖骚之苗裔,理虽不及,辞或过之。
骚有感怨刺怼,言及君臣理乱,时有以激发人意。
乃贺所为,得无有是?贺能探寻前事,所以深叹恨古今未尝经道者,如金铜仙人辞汉歌、补梁庾肩吾宫体谣。
求取情状,离绝远去笔墨畦径间,亦殊不能知之。
贺生二十七年死矣!世皆曰:使贺且未死,少加以理,奴仆命骚可也。
贺死后凡十有五年,京兆杜牧为其叙。
维元和十五年,岁次庚子,正月戊戌朔日,孤子刘禹锡衔哀扶力,谨遣所使黄孟苌具清酌庶羞之奠,敬祭于亡友柳君之灵。
呜呼子厚!我有一言,君其闻否?惟君平昔,聪明绝人。
今虽化去,夫岂无物?意君所死,乃形质耳。
魂气何托,听予哀辞。
呜呼痛哉!嗟予不天,甫遭闵凶。
未离所部,三使来吊。
忧我衰病,谕以苦言。
情深礼至,款密重复。
期以中路,更申愿言。
途次衡阳,云有柳使。
谓复前约,忽承讣书。
惊号大叫,如得狂病。
良久问故,百哀攻中。
涕洟迸落,魂魄震越。
伸纸穷竟,得君遗书。
绝弦之音,凄怆彻骨。
初托遗嗣,知其不孤。
末言归青,从祔先域。
凡此数事,职在吾徒。
永言素交,索居多远。
鄂渚差近,表臣分深。
想其闻讣,必勇于义。
已命所使,持书径行。
友道尚终,当必加厚。
退之承命,改牧宜阳。
亦驰一函,候于便道。
勒石垂后,属于伊人。
安平宣英,会有还使。
悉已如礼,形于其书。
呜呼子厚!此是何事?朋友凋落,从古所悲,不图此言,乃为君发,自君失意,沈伏远郡,近遇国士,方伸眉头,亦见遗草,恭辞旧府。
志气相感,必逾常伦。
顾予负衅,营奉方重。
犹冀前路,望君铭旌。
古之达人,朋友则服。
今有所厌,其礼莫申。
朝晡临后,出就别次。
南望桂水,哭我故人。
孰云宿草,此恸何极!呜呼子厚!卿真死矣。
终我此生,无相见矣。
何人不达,使君终否。
何人不老,使君夭死。
皇天后土,胡宁忍此。
知悲无益,奈恨无已。
君之不闻,予心不理。
含酸执笔,辄复中止。
誓使周六,同于已子。
魂兮来思,知我深旨。
呜呼哀哉!尚飨。
呜呼子厚!我有一言,君其闻否?惟君平昔,聪明绝人。
今虽化去,夫岂无物?意君所死,乃形质耳。
魂气何托,听予哀辞。
呜呼痛哉!嗟予不天,甫遭闵凶。
未离所部,三使来吊。
忧我衰病,谕以苦言。
情深礼至,款密重复。
期以中路,更申愿言。
途次衡阳,云有柳使。
谓复前约,忽承讣书。
惊号大叫,如得狂病。
良久问故,百哀攻中。
涕洟迸落,魂魄震越。
伸纸穷竟,得君遗书。
绝弦之音,凄怆彻骨。
初托遗嗣,知其不孤。
末言归青,从祔先域。
凡此数事,职在吾徒。
永言素交,索居多远。
鄂渚差近,表臣分深。
想其闻讣,必勇于义。
已命所使,持书径行。
友道尚终,当必加厚。
退之承命,改牧宜阳。
亦驰一函,候于便道。
勒石垂后,属于伊人。
安平宣英,会有还使。
悉已如礼,形于其书。
呜呼子厚!此是何事?朋友凋落,从古所悲,不图此言,乃为君发,自君失意,沈伏远郡,近遇国士,方伸眉头,亦见遗草,恭辞旧府。
志气相感,必逾常伦。
顾予负衅,营奉方重。
犹冀前路,望君铭旌。
古之达人,朋友则服。
今有所厌,其礼莫申。
朝晡临后,出就别次。
南望桂水,哭我故人。
孰云宿草,此恸何极!呜呼子厚!卿真死矣。
终我此生,无相见矣。
何人不达,使君终否。
何人不老,使君夭死。
皇天后土,胡宁忍此。
知悲无益,奈恨无已。
君之不闻,予心不理。
含酸执笔,辄复中止。
誓使周六,同于已子。
魂兮来思,知我深旨。
呜呼哀哉!尚飨。
公讳晋,字混成。
先皇帝时,兵部侍郎李涵如回纥,诏公兼侍御史,赐紫金鱼袋,为涵判官。
回纥之人来曰:“唐之复土疆,取回纥力焉。
约我为市,马既入,而归我贿不足,我于使人乎取之。
”涵惧不敢对,视公。
公与之言曰:“我之复土疆,尔信有力焉。
吾非无马,而与尔为市,为赐不既多乎?尔之马岁至,吾数皮而归资。
边吏请致诘也,天子念尔有劳,故下诏禁侵犯。
诸戎畏我大国之尔与也,莫敢校焉。
尔之父子宁而畜马蕃者,非我谁使之?”于是其众皆环公拜,皆两举手曰:“不敢复有意大国。
”
李怀光反,怀光所率皆朔方兵,公知其谋与朱泚合也,患之,造怀光言曰:“公之功,天下无与敌;公之过,未有闻于人。
某至上所,言公之情,上宽明,将无不赦宥焉。
乃能为朱泚臣乎!彼为臣而背其君,苟得志,于公何有?且公既为太尉矣,彼虽宠公,何以加此?彼不能事君,能以臣事公乎!公能事彼,而有不能事君乎?彼知天下之怒,朝夕戮死者也,故求其同罪而与之比,公何所利焉?公之敌彼有余力,不如明告之绝,而起兵袭取之,清宫而迎天子,庶人服而请罪有司,虽有大过,犹将掩焉。
如公则谁敢议!”语已,怀光拜曰:“天赐公活怀光之命。
”故怀光卒不与朱泚。
汴州自大历来多兵事。
刘元佐益其师至十万,元佐死,子士宁代之,畋游无度。
其将李万荣乘其畋也,逐之。
三年,万荣病风,昏不知事,其子乃复欲为士宁之故。
监军使俱文珍与其将邓惟恭执之归京师,而万荣死。
诏未至,惟恭权军事。
公既受命,遂行,不以兵卫。
及郑州,逆者不至,郑州人为公惧,或劝公止以待。
有自汴州出者,言于公曰:“不可入。
”公不对,遂行。
后二日,惟恭及诸将至,遂逆以入。
进见公者,退皆曰:“公仁人也。
”环以相告,故大和。
始公为华州,亦有惠爱,人思之。
公居处恭,无妾媵,不饮酒,不谄笑,好恶无所偏,与人交泊如也。
(节选自《韩昌黎集》,有删改)
先皇帝时,兵部侍郎李涵如回纥,诏公兼侍御史,赐紫金鱼袋,为涵判官。
回纥之人来曰:“唐之复土疆,取回纥力焉。
约我为市,马既入,而归我贿不足,我于使人乎取之。
”涵惧不敢对,视公。
公与之言曰:“我之复土疆,尔信有力焉。
吾非无马,而与尔为市,为赐不既多乎?尔之马岁至,吾数皮而归资。
边吏请致诘也,天子念尔有劳,故下诏禁侵犯。
诸戎畏我大国之尔与也,莫敢校焉。
尔之父子宁而畜马蕃者,非我谁使之?”于是其众皆环公拜,皆两举手曰:“不敢复有意大国。
”
李怀光反,怀光所率皆朔方兵,公知其谋与朱泚合也,患之,造怀光言曰:“公之功,天下无与敌;公之过,未有闻于人。
某至上所,言公之情,上宽明,将无不赦宥焉。
乃能为朱泚臣乎!彼为臣而背其君,苟得志,于公何有?且公既为太尉矣,彼虽宠公,何以加此?彼不能事君,能以臣事公乎!公能事彼,而有不能事君乎?彼知天下之怒,朝夕戮死者也,故求其同罪而与之比,公何所利焉?公之敌彼有余力,不如明告之绝,而起兵袭取之,清宫而迎天子,庶人服而请罪有司,虽有大过,犹将掩焉。
如公则谁敢议!”语已,怀光拜曰:“天赐公活怀光之命。
”故怀光卒不与朱泚。
汴州自大历来多兵事。
刘元佐益其师至十万,元佐死,子士宁代之,畋游无度。
其将李万荣乘其畋也,逐之。
三年,万荣病风,昏不知事,其子乃复欲为士宁之故。
监军使俱文珍与其将邓惟恭执之归京师,而万荣死。
诏未至,惟恭权军事。
公既受命,遂行,不以兵卫。
及郑州,逆者不至,郑州人为公惧,或劝公止以待。
有自汴州出者,言于公曰:“不可入。
”公不对,遂行。
后二日,惟恭及诸将至,遂逆以入。
进见公者,退皆曰:“公仁人也。
”环以相告,故大和。
始公为华州,亦有惠爱,人思之。
公居处恭,无妾媵,不饮酒,不谄笑,好恶无所偏,与人交泊如也。
(节选自《韩昌黎集》,有删改)
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及得三王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吾忧;系官于朝,愿莫之遂。
十四年,以言事斥守揭阳,便道取疾以至海上,又不得过南昌而观所谓滕王阁者。
其冬,以天子进大号,加恩区内,移刺袁州。
袁于南昌为属邑,私喜幸自语,以为当得躬诣大府,受约束于下执事,及其无事且还,傥得一至其处,窃寄目偿所愿焉。
至州之七月,诏以中书舍人太原王公为御史中丞,观察江南西道;洪、江、饶、虔、吉、信、抚、袁悉属治所。
八州之人,前所不便及所愿欲而不得者,公至之日,皆罢行之。
大者驿闻,小者立变,春生秋杀,阳开阴闭。
令修于庭户数日之间,而人自得于湖山千里之外。
吾虽欲出意见,论利害,听命于幕下,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则滕王阁又无因而至焉矣!
其岁九月,人吏浃和,公与监军使燕于此阁,文武宾士皆与在席。
酒半,合辞言曰:“此屋不修,且坏。
前公为从事此邦,适理新之,公所为文,实书在壁;今三十年而公来为邦伯,适及期月,公又来燕于此,公乌得无情哉?”公应曰:“诺。
”于是栋楹梁桷板槛之腐黑挠折者,盖瓦级砖之破缺者,赤白之漫漶不鲜者,治之则已;无侈前人,无废后观。
工既讫功,公以众饮,而以书命愈曰:“子其为我记之!”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
其江山之好,登望之乐,虽老矣,如获从公游,尚能为公赋之。
元和十五年十月某日,袁州刺史韩愈记。
十四年,以言事斥守揭阳,便道取疾以至海上,又不得过南昌而观所谓滕王阁者。
其冬,以天子进大号,加恩区内,移刺袁州。
袁于南昌为属邑,私喜幸自语,以为当得躬诣大府,受约束于下执事,及其无事且还,傥得一至其处,窃寄目偿所愿焉。
至州之七月,诏以中书舍人太原王公为御史中丞,观察江南西道;洪、江、饶、虔、吉、信、抚、袁悉属治所。
八州之人,前所不便及所愿欲而不得者,公至之日,皆罢行之。
大者驿闻,小者立变,春生秋杀,阳开阴闭。
令修于庭户数日之间,而人自得于湖山千里之外。
吾虽欲出意见,论利害,听命于幕下,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则滕王阁又无因而至焉矣!
其岁九月,人吏浃和,公与监军使燕于此阁,文武宾士皆与在席。
酒半,合辞言曰:“此屋不修,且坏。
前公为从事此邦,适理新之,公所为文,实书在壁;今三十年而公来为邦伯,适及期月,公又来燕于此,公乌得无情哉?”公应曰:“诺。
”于是栋楹梁桷板槛之腐黑挠折者,盖瓦级砖之破缺者,赤白之漫漶不鲜者,治之则已;无侈前人,无废后观。
工既讫功,公以众饮,而以书命愈曰:“子其为我记之!”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
其江山之好,登望之乐,虽老矣,如获从公游,尚能为公赋之。
元和十五年十月某日,袁州刺史韩愈记。
呜呼!自君之没,行已八月。
每一念至,忽忽犹疑。
今以丧来,使我临哭。
安知世上,真有此事!既不可赎,翻哀独生。
呜呼!出人之才,竟无施为。
炯炯之气,戢于一木。
形与人等,今既如斯。
识与人殊,今复何托?生有高名,没为众悲。
异服同志,异音同欢。
唯我之哭,非吊非伤。
来与君言,不成言哭。
千哀万恨,寄以一声。
唯识真者,乃相知耳。
庶几傥言,君傥闻乎?呜呼哀哉!君有遗美,其事多梗。
桂林旧府,感激生持。
俾君内弟,得以义胜。
平昔所念,今则无违。
旅魂克归,崔生实主。
幼稚甬上,故人抚之。
敦诗退之,各展其分。
安平来赗,礼成而归。
其他赴告,咸复于素。
一以诚告,君傥闻乎?呜呼痛哉!君为已矣,予为苟生。
何以言别,长号数声。
冀乎异日,展我哀诚。
呜呼痛哉!尚飨。
每一念至,忽忽犹疑。
今以丧来,使我临哭。
安知世上,真有此事!既不可赎,翻哀独生。
呜呼!出人之才,竟无施为。
炯炯之气,戢于一木。
形与人等,今既如斯。
识与人殊,今复何托?生有高名,没为众悲。
异服同志,异音同欢。
唯我之哭,非吊非伤。
来与君言,不成言哭。
千哀万恨,寄以一声。
唯识真者,乃相知耳。
庶几傥言,君傥闻乎?呜呼哀哉!君有遗美,其事多梗。
桂林旧府,感激生持。
俾君内弟,得以义胜。
平昔所念,今则无违。
旅魂克归,崔生实主。
幼稚甬上,故人抚之。
敦诗退之,各展其分。
安平来赗,礼成而归。
其他赴告,咸复于素。
一以诚告,君傥闻乎?呜呼痛哉!君为已矣,予为苟生。
何以言别,长号数声。
冀乎异日,展我哀诚。
呜呼痛哉!尚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