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饮酒之义。
主人拜迎宾于庠门之外,入,三揖而后至阶,三让而后升,所以致尊让也。
盥洗扬觯,所以致也。
拜至,拜洗,拜受,拜送,拜既,所以致敬也。
尊让敬也者,君子之所以相接也。
君子尊让则不争,敬则不慢,不慢不争,则远于斗辨矣,不斗辨则无暴乱之祸矣,斯君子之所以免于人祸也,故圣人制之以道。
乡人、士、君子,尊于房户之间,宾主共之也。
尊有玄酒,贵其质也。
羞出自东房,主人共之也。
洗当于东荣,主人之所以自,而以事宾也。
宾主象天地也;介僎象阴阳也;三宾象三光也;让之三也,象月之三日而成魄也;四面之坐,象四时也。
天地严凝之气,始于西南,而盛于西北,此天地之尊严气也,此天地之义气也。
天地温厚之气,始于东北,而盛于东南,此天地之盛德气也,此天地之仁气也。
主人者尊宾,故坐宾于西北,而坐介于西南以辅宾,宾者,接人以义者也,故坐于西北。
主人者,接人以德厚者也,故坐于东南。
而坐亻巽于东北,以辅主人也。
仁义接,宾主有事,俎豆有数曰圣,圣立而将之以敬曰礼,礼以体长幼曰德。
德也者,得于身也。
故曰:“古之学术道者,将以得身也。
是故圣人务焉。
”祭荐、祭酒,敬礼也。
哜肺,尝礼也。
啐酒,成礼也。
于席末,言是席之正,非专为饮食也,为行礼也,此所以贵礼而贱财也。
卒觯,致实于西阶上,言是席之上,非专为饮食也,此先礼而后财之义也。
先礼而后财,则民作敬让而不争矣。
乡饮酒之礼,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听政役,所以明尊长也。
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养老也。
民知尊长养老,而后乃能入孝弟。
民入孝弟,出尊长养老,而后成教,成教而后国可安也。
君子之所谓孝者,非家至而日见之也,合诸乡射,教之乡饮酒之礼,而孝弟之行立矣。
孔子曰:“吾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易也。

主人亲速宾及介,而众宾自众之。
至于门外,主人拜宾及介,而众宾自入。
贵贱之义别矣。
三揖至于阶,三让以宾升,拜至、献、酬、辞让之节繁。
及介省矣。
至于众宾升受,坐祭,立饮,不酢而降。
隆杀之义别矣。
工入,升歌三终,主人献之。
笙入三终,主人戏之。
间歌三终,合乐三终,工告乐备,遂出。
一人扬觯,乃立司正焉。
知其能和乐而不流也。
宾酬主人,主人酬介,介酬众宾,少长以齿,终于沃洗者焉。
知其能弟长而无遗矣。
降,说屦升坐,修爵无数。
饮酒之节,朝不废朝,莫不废夕。
宾出,主人拜送,节文终遂焉。
知其能安燕而不乱也。
贵贱明,隆杀辨,和乐
斩衰何以服苴?苴,恶貌也,所以首其内而见诸外也。
斩衰貌若苴,齐衰貌若枲,大功貌若止,小功、缌麻容貌可也,此哀之发于容体者也。
斩衰之哭,若往而不反;齐衰之哭,若往而反;大功之哭,三曲而偯;小功缌麻,哀容可也。
此哀之发于声音者也。
斩衰,唯而不对;齐衰,对而不言;大功,言而不议;小功缌麻,议而不及乐。
此哀之发于言语者也。
斩衰,三日不食;齐衰,二日不食;大功,三不食;小功缌麻,再不食;士与敛焉,则壹不食。
故父母之丧,既殡食粥,朝一溢米,莫一溢米;齐衰之丧,疏食水饮,不食菜果;大功之丧,不食酰酱;小功缌麻,不饮醴酒。
此哀之发于饮食者也。
父母之丧,既虞卒哭,疏食水饮,不食菜果;期而小祥,食菜果;又期而大祥,有酰酱;中月而禫,禫而饮醴酒。
始饮酒者先饮醴酒。
始食肉者先食干肉。
父母之丧,居倚庐,寝苫枕块,不说绖带;齐衰之丧,居垩室,芐剪不纳;大功之丧,寝有席,小功缌麻,床可也。
此哀之发于居处者也。
父母之丧,既虞卒哭,柱楣剪屏,芐剪不纳;期而小祥,居垩室,寝有席;又期而大祥,居复寝;中月而禫,禫而床。
斩衰三升,齐衰四升、五升、六升,大功七升、八升、九升,小功十升、十一升、十二升,缌麻十五升去其半,有事其缕、无事其布曰缌。
此哀之发于衣服者也。
斩衰三升,既虞卒哭,受以成布六升、冠七升;为母疏衰四升,受以成布七升、冠八升。
去麻服葛,葛带三重。
期而小祥,练冠縓缘,要绖不除,男子除乎首,妇人除乎带。
男子何为除乎首也?妇人何为除乎带也?男子重首,妇人重带。
除服者先重者,易服者易轻者。
又期而大祥,素缟麻衣。
中月而禫,禫而纤,无所不佩。
易服者何?为易轻者也。
斩衰之丧,既虞卒哭,遭齐衰之丧,轻者包,重者特。
既练,遭大功之丧,麻葛重。
齐衰之丧,既虞卒哭,遭大功之丧,麻葛兼服之。
斩衰之葛,与齐衰之麻同;齐衰之葛,与大功之麻同;大功之葛,与小功之麻同;小功之葛,与缌之麻同,麻同则兼服之。
兼服之服重者,则易轻者也。
闻始见君子者,辞曰:「某固愿闻名于将命者。」不得阶主。
敌者曰:「某固愿见。」罕见曰:「闻名」。
亟见曰:「朝夕」。
瞽曰:「闻名」。
适有丧者曰:「比」。
童子曰:「听事」。
适公卿之丧,则曰:「听役于司徒」。
君将适他,臣如致金玉货贝于君,则曰:「致马资于有司」;敌者曰:「赠从者」。
臣致禭于君,则曰:「致废衣于贾人」;敌者曰:「襚」。
亲者兄弟不,以襚进。
臣为君丧,纳货贝于君,则曰:「纳甸于有司」。
赗马入庙门;赙马与其币,大白兵车,不入庙门。
赙者既致命,坐委之,摈者举之。
主人无亲受也。
受立,授立不坐。
性之直者则有之矣。
始入而辞,曰:「辞矣」。
即席,曰:「可矣」。
排阖说屦于户内者,一人而已矣。
有尊长在则否。
问品味曰:「子亟食于某乎?」问道艺曰:「子习于某乎?」、「子善于某乎?」不疑在躬,不度民械,不愿于大家,不訾重器。
泛扫曰扫,扫席前曰拚;拚席不以鬣。
执箕膺鬛。
不贰问。
问卜筮曰:「义与?志与?」义则可问,志则否。
尊长于己逾等,不敢问其年。
燕见不将命。
遇于道,见则面,不请所之。
丧俟事不特吊。
侍坐弗使,不执琴瑟,不画地,手无容,不翣也。
寝则坐而将命。
侍射则约矢,侍投则拥矢。
胜则洗而以请,客亦如之。
不角,不擢马。
执君之乘车则坐。
仆者右带剑,负良绥,申之面,拖诸幦,以散绥升,执辔然后步。
请见不请退。
朝廷曰退,燕游曰归,师役曰罢。
侍坐于君子,君子欠伸,运笏,泽剑首,还屦,问日之蚤莫,虽请退可也。
事君者量而后入,不入而后量;凡乞假于人,为人从事者亦然。
然,故上无怨,而下远罪也。
不窥密,不旁狎,不道旧故,不戏色。
为人臣下者,有谏而无讪,有亡而无疾;颂而无谄,谏而无骄;怠则张而相之,废则扫而更之;谓之社稷之役。
毋拔来,毋报往,毋渎神,毋循枉,毋测未至。
士依于德,游于艺;工依于法,游于说。
毋訾衣服成器,毋身质言语。
言语之美,穆穆皇皇;朝廷之美,济济翔翔;祭祀之美,齐齐皇皇;车马之美,匪匪翼翼;鸾和之美,肃肃雍雍。
问国君之子长幼,长,则曰:「能从社稷之事矣」;幼,则曰:「能御」,「未能御」。
问大夫之子长幼,长,则曰:「能从乐人之事矣」;幼,则曰:「能正于乐人」,未能正于乐人」。
问士之子长幼,长,则曰:「能耕矣」;幼,则曰:「能负薪」、「未能负薪」。
执玉执龟策不趋,堂上不趋,城上不趋。
武车不式;介者不拜。
妇人吉事,虽有君赐,肃拜。
为尸坐,则不手拜,肃拜;为丧主则不手拜。
葛绖而麻带。
取俎
子卿足下:
勤宣令德,策名清时,荣问休畅,幸甚幸甚。
远托异国,昔人所悲,望风怀想,能不依依?昔者不遗,远辱还答,慰诲勤勤,有逾骨肉,陵虽不敏,能不慨然?
自从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穷困,独坐愁苦。
终日无睹,但见异类。
韦韝毳幕,以御风雨;羶肉酪浆,以充饥渴。
举目言笑,谁与为欢?胡地玄冰,边土惨裂,但闻悲风萧条之声。
凉秋九月,塞外草衰。
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
晨坐听之,不觉泪下。
嗟乎子卿,陵独何心,能不悲哉!
与子别后,益复无聊,上念老母,临年被戮;妻子无辜,并为鲸鲵;身负国恩,为世所悲。
子归受荣,我留受辱,命也如何?身出礼义之乡,而入无知之俗;违弃君亲之恩,长为蛮夷之域,伤已!令先君之嗣,更成戎狄之族,又自悲矣。
功大罪小,不蒙明察,孤负陵心区区之意。
每一念至,忽然忘生。
陵不难刺心以自明,刎颈以见志,顾国家于我已矣,杀身无益,适足增羞,故每攘臂忍辱,輒复苟活。
左右之人,见陵如此,以为不入耳之欢,来相劝勉。
异方之乐,只令人悲,增忉怛耳。
嗟乎子卿,人之相知,贵相知心,前书仓卒,未尽所怀,故复略而言之。
昔先帝授陵步卒五千,出征绝域。
五将失道,陵独遇战,而裹万里之粮,帅徒步之师;出天汉之外,入强胡之域;以五千之众,对十万之军;策疲乏之兵,当新羁之马。
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灭迹扫尘,斩其枭帅,使三军之士,视死如归。
陵也不才,希当大任,意谓此时,功难堪矣。
匈奴既败,举国兴师。
更练精兵,强逾十万。
单于临阵,亲自合围。
客主之形,既不相如;步马之势,又甚悬绝。
疲兵再战,一以当千,然犹扶乘创痛,决命争首。
死伤积野,余不满百,而皆扶病,不任干戈,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举刃指虏,胡马奔走。
兵尽矢穷,人无尺铁,犹复徒首奋呼,争为先登。
当此时也,天地为陵震怒,战士为陵饮血。
单于谓陵不可复得,便欲引还,而贼臣教之,遂使复战,故陵不免耳。
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困于平城。
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犹七日不食,仅乃得免。
况当陵者,岂易为力哉?而执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
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
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沬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勾践之讎,报鲁国之羞,区区之心,窃慕此耳。
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
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
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
黄帝之史官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百工以乂,万品以察,盖取诸夬”;“夬,扬于王庭”。
言文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廷,君子所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也。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
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
著于竹帛谓之书。
书者,如也。
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
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
《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一曰指事。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转注。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及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
至孔子书《六经》,左丘明述《春秋传》,皆以古文,厥意可得而说。
其后诸侯力政,不统于王,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
分为七国,田畴异亩,车途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秦始皇初始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作者。
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
是时秦烧灭经书,涤除旧典,大发隶卒,兴役戍,官狱职务日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
自尔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
汉兴有草书。
尉律:学童十七以上始试,讽籀书九千字乃得为吏;又以八体试之。
郡移太史并课,最者以为尚书史。
书或不正,辄举劾之。
今虽有尉律,不课,小学不修,莫达其说久矣。
孝宣时,召通仓颉读者,张敞从受之;凉州刺史杜业、沛人爰礼、讲学大夫秦近,亦能言之。
孝平时,征礼等百馀人令说文字未央廷中,以礼为小学元士,黄门侍郎扬雄采以作《训纂篇》。
凡《仓颉》以下十四篇,凡五千三百四十字,群书所载,略存之矣。
及亡新居摄,使大司空甄丰等校文书之部,自以为应制,作颇改定古文。
时有六书:一曰古文,孔子壁中书也。
二曰奇字,即古文而异者也;三曰篆书,即小篆,秦始皇帝使下杜人程邈所作也;
韩子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于世云。
至如以术取宰相卿大夫,辅翼其世主,功名俱著于春秋,固无可言者。
及若季次、原宪,闾巷人也,读书怀独行君子之德,义不苟合当世,当世亦笑之。
故季次、原宪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不厌。
死而已四百馀年,而弟子志之不倦。
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且缓急,人之所时有也。
太史公曰:昔者虞舜窘于井廪,伊尹负于鼎俎,傅说匿于傅险,吕尚困于棘津,夷吾桎梏,百里饭牛,仲尼畏匡,菜色陈、蔡。
此皆学士所谓有道仁人也,犹然遭此菑,况以中材而涉乱世之末流乎?其遇害何可胜道哉!
鄙人有言曰:「何知仁义,已飨其利者为有德。」故伯夷丑周,饿死首阳山,而文武不以其故贬王;跖、蹻暴戾,其徒诵义无穷。
由此观之,「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非虚言也。
今拘学或抱咫尺之义,久孤于世,岂若卑论侪俗,与世沉浮而取荣名哉!而布衣之徒,设取予然诺,千里诵义,为死不顾世,此亦有所长,非苟而已也。
故士穷窘而得委命,此岂非人之所谓贤豪间者邪?诚使乡曲之侠,予季次、原宪比权量力,效功于当世,不同日而论矣。
要以功见言信,侠客之义又曷可少哉!
古布衣之侠,靡得而闻已。
近世延陵、孟尝、春申、平原、信陵之徒,皆因王者亲属,藉于有土卿相之富厚,招天下贤者,显名诸侯,不可谓不贤者矣。
比如顺风而呼,声非加疾,其埶激也。
至如闾巷之侠,修行砥名,声施于天下,莫不称贤,是为难耳。
然儒、墨皆排摈不载。
自秦以前,匹夫之侠,湮灭不见,余甚恨之。
以余所闻,汉兴有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之徒,虽时捍当世之文罔,然其私义廉絜退让,有足称者。
名不虚立,士不虚附。
至如朋党宗强比周,设财役贫,豪暴侵凌孤弱,恣欲自快,游侠亦丑之。
余悲世俗不察其意,而猥以朱家、郭解等令与暴豪之徒同类而共笑之也。
鲁朱家者,与高祖同时。
鲁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侠闻。
所藏活豪士以百数,其馀庸人不可胜言。
然终不伐其能,歆其德,诸所尝施,唯恐见之。
振人不赡,先从贫贱始。
家无馀财,衣不完采,食不重味,乘不过軥牛。
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
既阴脱季布将军之阸,及布尊贵,终身不见也。
自关以东,莫不延颈愿交焉。
楚田仲以侠闻,喜剑,父事朱家,自以为行弗及。
田仲已死,而雒阳有剧孟。
周人以商贾为资,而剧孟以任侠显诸
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
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亡捐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
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加以亡天灾数年之水旱,而畜积未及者,何也?地有遗利,民有馀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
民贫,则奸邪生。
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
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
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民者,在上所以牧之,趋利如水走下,四方无择也。
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众贵之者,以上用之故也。
其为物轻微易藏,在于把握,可以周海内而无饥寒之患。
此令臣轻背其主,而民易去其乡,盗贼有所劝,亡逃者得轻资也。
粟米布帛生于地,长于时,聚于力,非可一日成也。
数石之重,中人弗胜,不为奸邪所利;一日弗得而饥寒至。
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署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无日休息。
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
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当具有者半贾而卖,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
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无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
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千里游遨,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
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
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
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
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而欲国富法立,不可得也。
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
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
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
如此,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渫。
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馀者也。
取于有馀,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损,所谓损有馀、补不足,令出
后王命冢宰,降德于众兆民。
子事父母,鸡初鸣,咸盥漱,栉纟徒笄总,拂髦冠缨,端绅,笏。
左右佩用,左佩纷、刀、砺小Δ、金燧,右佩、捍、管、、大Δ、木燧,逼屦著綦。
妇事舅姑,如事父母。
鸡初鸣,咸盥漱,栉纟徒,笄总,衣绅。
左佩纷、刀、小Δ金燧,右佩箴、管、线、纩,施{般系}衮,大Δ、木燧、衿缨、綦屦。
以适父母舅姑之所,及所,下气怡声,问衣燠寒,疾痛苛痒,而敬抑搔之。
出入,则或先或后,而敬扶持之。
进盥,少者奉,长者奉水,请沃盥,盥卒授巾。
问所欲而敬进之,柔色以温之,饣酏酒醴Ρ羹菽麦ナ稻黍粱秫唯所欲,枣栗饴蜜以甘之,堇、{艹亘}、、榆、免、{蒿死}、氵修、氵随以滑之,脂膏以膏之,父母舅姑必尝之而后退。
男女未冠笄者,鸡初鸣,咸盥漱,栉纟徒,拂髦总角,衿缨,皆佩容臭,昧爽而朝,问何食饮矣。
若已食则退,若未食,则佐长者视具。
凡内外,鸡初鸣,咸盥漱,衣服,敛枕簟,洒扫室堂及庭,布席,各从其事。
孺子蚤寝晏起,唯所欲,食无时。
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
昧爽而朝,兹以旨甘,日出而退,各从其事,日入而夕,慈以旨甘。
父母舅姑将坐,奉席请何乡?将衽,长者奉席请何趾?少者执床与坐,御者举几,敛席与簟,县衾箧枕,敛簟而礻蜀之。
父母舅姑之衣衾簟席枕几不传,杖屦敬之,勿敢近。
敦、牟、卮、,非,莫敢用,与恒食饮,非,莫之敢饮食。
父母在,朝夕恒食,子妇佐,既食恒,父没母存,冢子御食,群子妇佐如初。
旨甘柔滑,孺子。
在父母舅姑之所,有命多,应唯敬对。
进退周旋慎齐,升降、出入、揖游,不敢哕噫、嚏咳、欠伸、跛倚、睇视,不敢唾Д。
寒不敢裂,痒不敢搔。
不有敬事,不敢袒裼,不涉不撅,亵衣衾不见里。
父母唾Д见,冠带垢,和灰请漱;衣裳垢,和灰请浣;衣裳绽裂,纫箴请补缀。
五日,则覃汤请浴,三日具沐。
其间面垢,覃潘请;足垢,覃汤请洗。
少事长,贱事贵,共帅时。
男不言内,女不言外。
非祭非丧,不相授器。
其相授,则女受以篚,其无篚,则皆坐奠之而后取之。
外内不共井,不共氵浴,不通寝席,不通乞假。
男女不通衣裳,内言不出,外言不入。
男子入内,不啸不指,夜行以烛,无烛则止。
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夜行以烛,无烛则止。
道路,男子由右,女子由左。
子妇孝者敬者,父母舅姑之命,勿逆勿怠。
若饮食之,虽不耆,必尝而待;加之衣服,虽不欲,必服而待;加之事,人代之,己虽弗欲,姑与之,而姑使之,而后复
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前后邃延,龙卷以祭。
玄端而朝日于东门之外,听朔于南门之外,闰月则阖门左扉,立于其中。
皮弁以日视朝,遂以食,日中而,奏而食。
日少牢,朔月大牢。
五饮,上水、浆、酒、醴、酏。
卒食,玄端而居。
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御瞽几声之上下,年不顺成,则天子素服,乘素车,食无乐。
诸侯玄端以祭,裨冕以朝,皮弁以听朔于大庙,朝服以日视朝于内朝。
朝,辨色始入。
君日出而视之,退适路寝,听政,使人视大夫,大夫退,然后适小寝,释服。
又朝服以食,特牲三俎祭肺,夕深衣,祭牢肉,朔月少牢,五俎四簋,子卯稷食菜羹。
夫人与君同庖。
君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
君子远庖厨,凡有血气之类,弗身践也。
至于八月不雨,君不举。
年不顺成,君衣布本,关梁不租,山泽列而不赋,土功不兴,大夫不得造车马。
卜人定龟,史定墨,君定体。
君羔{辟巾}虎直;大夫齐车,鹿{辟巾}豹直,朝车;士齐车,鹿{辟巾}豹直。
君子之居恒当户,寝恒东首,若有疾风迅雷甚雨,则必变,虽夜必兴,衣服冠而坐。
日五盥,沐稷而梁,栉用单栉,发用象栉,进礻几进羞,工乃升歌。
浴用二巾,上下出于履蒯席,连用汤,进蒲席,衣布身,乃屦进饮。
将适公所,宿齐戒,居外寝,沐浴,史进象笏,书思对命,既服,习容观玉声乃出。
揖私朝,如也,登车则有光矣。
天子正于天下也。
诸侯荼,前诎后直,让于天子也。
大夫前诎后诎,无所不让也。
侍坐,则必退席,不退,则必引而去君之党,登席不由前,为躐席。
徒坐不尽席尺,读书,食,则齐,豆去席尺。
若赐之食而君客之,则命之祭,然后祭,先饭,辩尝羞,饮而俟。
若有尝羞者,是俟君之食,然后食,饭饮而俟。
君命之羞,羞近者,命之品尝之,然后唯所欲。
凡尝远食,必顺近食。
君未覆手,不敢飧;君既食,又饭飧。
饭飧者,三饭也。
君既彻,执饭与酱,乃出授从者。
凡侑食,不尽食,食于人不饱。
唯水浆不祭,若祭,为已亻卑。
君若赐之爵,则越席再拜稽首受,登席祭之,饮卒爵而俟君卒爵,然后授虚爵。
君子之饮酒也,受一爵而色洒如也,二爵而言言斯,礼已三爵,而油油以退。
退则坐取履,隐辟而后履,坐左纳右,坐右纳左。
凡尊必上玄酒。
唯君面尊。
唯飨野人皆酒。
大夫侧尊用於,士侧尊用禁。
始冠缁布冠,自诸侯下达,冠而敝之可也。
玄冠朱组缨,天子之冠也。
缁布冠缋,诸侯之冠也。
玄冠丹组缨,诸侯之齐冠也。
玄冠綦组缨,士之齐冠也。
缟冠玄武,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6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