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橋仙 · 送陳令舉
										
										
										緱山仙子,髙情雲渺,不學癡牛騃女。
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欲去。
客槎曾犯,銀河波浪,尚帶天風海雨。
相逢一醉是前縁,風雨散、飄然何處?
										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欲去。
客槎曾犯,銀河波浪,尚帶天風海雨。
相逢一醉是前縁,風雨散、飄然何處?
「緱山仙子,髙情雲渺,不學癡牛騃女」贊美王子喬仙心超遠,若有若無,不去學習牛郎織女身陷情網,作繭自縛。
「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欲去」承接前文,刻畫王子喬超凡脫俗的形象。
王子喬吹簫奏鳳凰之鳴,揮手告別時人,乘鶴而去,令人羨慕。
王子喬放浪形骸、超凡成仙的形象,和放棄仙位陷於情網的織女形成強烈的對比,表現出詞人渴望像王子喬一樣能够遺世獨立、羽化成仙的情志,也是詞人對陳令舉離別情思的開導之語。
「客槎曾犯,銀河波浪,尙帶天風海雨」借用晉人遇仙的神話故事,比況幾位友人曾衝破銀浪泛舟而行。
「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寫歡樂的地方很少,很快就面臨離別。
「相逢一醉是前緣」,寫自己和友人的相聚,「風雨散、飄然何處」,寫朋友分別之後各自離去。
「一醉是前緣」,含慰藉之意,「飄然何處」,蘊含無限的感慨之情。
全詞不但擺脫了兒女艷情的舊套,藉以抒寫送別的友情,而且用事上緊扣七夕,格調上用飄逸超曠取代纏綿悱惻之風,讀來深感詞人的超凡脫俗以及卓而不群的姿態。
									
									「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欲去」承接前文,刻畫王子喬超凡脫俗的形象。
王子喬吹簫奏鳳凰之鳴,揮手告別時人,乘鶴而去,令人羨慕。
王子喬放浪形骸、超凡成仙的形象,和放棄仙位陷於情網的織女形成強烈的對比,表現出詞人渴望像王子喬一樣能够遺世獨立、羽化成仙的情志,也是詞人對陳令舉離別情思的開導之語。
「客槎曾犯,銀河波浪,尙帶天風海雨」借用晉人遇仙的神話故事,比況幾位友人曾衝破銀浪泛舟而行。
「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寫歡樂的地方很少,很快就面臨離別。
「相逢一醉是前緣」,寫自己和友人的相聚,「風雨散、飄然何處」,寫朋友分別之後各自離去。
「一醉是前緣」,含慰藉之意,「飄然何處」,蘊含無限的感慨之情。
全詞不但擺脫了兒女艷情的舊套,藉以抒寫送別的友情,而且用事上緊扣七夕,格調上用飄逸超曠取代纏綿悱惻之風,讀來深感詞人的超凡脫俗以及卓而不群的姿態。
鵲橋仙:詞牌名。
《風俗記》:「七夕,織女當渡河,使鵲爲橋。」因取以爲曲名,以詠牛郎織女相會事。
此調有兩體。
五十六字者始自歐陽永叔,因詞中有「鵲迎橋路接天津」句,取爲調名。
周美成詞名《鵲橋仙令》;《梅苑》詞名《憶人人》;韓澗泉詞取秦少游詞句,名《金風玉露相逢曲》;張東澤詞有「天風吹送廣寒秋」句,名《廣寒秋》。
元髙拭詞注「仙呂調」。
以《淮海詞》爲正體,前後闋各兩仄韻,一韻到底,亦有前後闋各四仄韻者,前後闋首兩句要求對仗。
八十八字者,始自柳屯田,《樂章集》注云:「歇指調」。
「七夕送陳令舉」:呉訥鈔本、《二妙集》本、毛本作「七夕」。
陳令舉:龍楡生箋引《欽定大淸一統志·巻五十四·〈湖州府·人物·陳舜兪〉》:「陳舜兪,字令舉,烏程人。
博學强記,登進士,又舉制科第一。
熙寧中,知山隂縣。
青苗法行,舜兪不奉令,上疏自劾,謫監南康軍酒税,卒。
蘓軾爲文哭之,稱其學術才能,兼百人之噐具。」
緱(Gōu)山仙子:龍楡生箋引《列仙傳·王子喬》:「王子喬者,周靈王太子晉也。
好吹笙,作鳳凰鳴。
遊伊洛之間,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髙山三十餘年。
後求之於山上,見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於緱氏山巓。
』至時,果乘白鶴駐山頭,望之不得到。
舉手謝時人,數日而去。
亦立祠於緱氏山下,及嵩髙山首焉。」龍案緱氏山在今河南偃師縣南。
癡牛騃(ái)女:指牛郎織女。
此代指癡迷於俗世之芸芸衆生。
龍楡生箋引南朝梁·宗懍《荆楚歳時記》:「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機杼勞役,織成雲錦天衣,容貌不暇整。
天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織絍(rèn)。
天帝怒,責令歸河東,許一年一度相會。」龍楡生箋、傅子立注並引唐·玉川子《月蝕》詩:「癡牛與騃女,不肯勤農桑。
徒勞含淫思,夕旦遙相望。」劉尚榮按:「『夕旦』原作『旦夕』。」
舉手謝時人:傅子立注:「《列仙傳》:『王子晉者,周靈王太子也,好吹笙作鳳鳴。
遊仙洛之間,道士浮丘公接上山,三十餘年,後來於山上告桓良曰:「我家七月七日,待我於緱氏山。」至日,果乘白鶴駐山頭,望之不得到。
舉手謝時人而去。
』」劉尚榮按:「事詳《列仙傳·王子喬》,又見《藝文聚類·巻四·〈歳時部·七月七日〉》、《藝文聚類·巻七·〈山部·嵩髙山〉》及《太平廣記·巻四·〈神仙·王子喬〉》,傅注多訛脫,至文理不通。
今據《太平廣記》録《列仙傳》原文如次:『王子喬者,周靈王太子﹝晉﹞也。
好吹笙,作鳳鳴。
遊伊洛之間,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山,三十餘年。
後求之於山,見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於緱氏山巓。
』﹝至日﹞果乘白鶴,駐山頭,望之不到。
舉手謝時人,數日而去。
亦立祠於緱氏及嵩山。
』」
客槎:傅子立注:「《博物志》:『近世有人居海上,毎年八月,見海槎來,不違時。
賫一年糧,乘之到天河。
見婦人織,丈夫飲牛,問之不答。
遣歸,問嚴君平:「某年某月日,客星犯牛斗。」卽此人也。
』又云:『天河與海通。
』」劉尚榮按:「晉·張茂先《博物志·巻十·雜説下》:『舊説云天河與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來,不失期。
人有奇志,立飛閣於槎上,多賫糧,乘槎而去。
十餘日中,猶觀星月日辰,自後茫茫忽忽,亦不覺晝夜。
去十餘日,奄至一處,有城郭狀,屋舍甚嚴。
遙望宮中多織婦,見天丈夫牽牛渚次飲之。
牽牛人乃驚問曰:「何由至此?」此人具説來意,並問此是何處,答曰:「君還至蜀郡訪嚴君平則知之。」竟不上岸,因還如期。
後至蜀,問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牽牛宿。」計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時也。
』傅注蓋撮述大意而刪略失當,致使文意不明矣。」
波浪:呉訥鈔本、《二妙集》本、毛本作「微浪」。
風雨散:傅子立注:「《文選》曹子建詩:『風流雲散,一別如雨。
』」劉尚榮按:「此乃王仲宣《贈蔡子篤》詩句,見《文選·巻二十三·〈詩丙·贈答·王仲宣贈蔡子篤詩〉》。
傅注誤標作者。」
									
									《風俗記》:「七夕,織女當渡河,使鵲爲橋。」因取以爲曲名,以詠牛郎織女相會事。
此調有兩體。
五十六字者始自歐陽永叔,因詞中有「鵲迎橋路接天津」句,取爲調名。
周美成詞名《鵲橋仙令》;《梅苑》詞名《憶人人》;韓澗泉詞取秦少游詞句,名《金風玉露相逢曲》;張東澤詞有「天風吹送廣寒秋」句,名《廣寒秋》。
元髙拭詞注「仙呂調」。
以《淮海詞》爲正體,前後闋各兩仄韻,一韻到底,亦有前後闋各四仄韻者,前後闋首兩句要求對仗。
八十八字者,始自柳屯田,《樂章集》注云:「歇指調」。
「七夕送陳令舉」:呉訥鈔本、《二妙集》本、毛本作「七夕」。
陳令舉:龍楡生箋引《欽定大淸一統志·巻五十四·〈湖州府·人物·陳舜兪〉》:「陳舜兪,字令舉,烏程人。
博學强記,登進士,又舉制科第一。
熙寧中,知山隂縣。
青苗法行,舜兪不奉令,上疏自劾,謫監南康軍酒税,卒。
蘓軾爲文哭之,稱其學術才能,兼百人之噐具。」
緱(Gōu)山仙子:龍楡生箋引《列仙傳·王子喬》:「王子喬者,周靈王太子晉也。
好吹笙,作鳳凰鳴。
遊伊洛之間,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髙山三十餘年。
後求之於山上,見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於緱氏山巓。
』至時,果乘白鶴駐山頭,望之不得到。
舉手謝時人,數日而去。
亦立祠於緱氏山下,及嵩髙山首焉。」龍案緱氏山在今河南偃師縣南。
癡牛騃(ái)女:指牛郎織女。
此代指癡迷於俗世之芸芸衆生。
龍楡生箋引南朝梁·宗懍《荆楚歳時記》:「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機杼勞役,織成雲錦天衣,容貌不暇整。
天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織絍(rèn)。
天帝怒,責令歸河東,許一年一度相會。」龍楡生箋、傅子立注並引唐·玉川子《月蝕》詩:「癡牛與騃女,不肯勤農桑。
徒勞含淫思,夕旦遙相望。」劉尚榮按:「『夕旦』原作『旦夕』。」
舉手謝時人:傅子立注:「《列仙傳》:『王子晉者,周靈王太子也,好吹笙作鳳鳴。
遊仙洛之間,道士浮丘公接上山,三十餘年,後來於山上告桓良曰:「我家七月七日,待我於緱氏山。」至日,果乘白鶴駐山頭,望之不得到。
舉手謝時人而去。
』」劉尚榮按:「事詳《列仙傳·王子喬》,又見《藝文聚類·巻四·〈歳時部·七月七日〉》、《藝文聚類·巻七·〈山部·嵩髙山〉》及《太平廣記·巻四·〈神仙·王子喬〉》,傅注多訛脫,至文理不通。
今據《太平廣記》録《列仙傳》原文如次:『王子喬者,周靈王太子﹝晉﹞也。
好吹笙,作鳳鳴。
遊伊洛之間,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山,三十餘年。
後求之於山,見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於緱氏山巓。
』﹝至日﹞果乘白鶴,駐山頭,望之不到。
舉手謝時人,數日而去。
亦立祠於緱氏及嵩山。
』」
客槎:傅子立注:「《博物志》:『近世有人居海上,毎年八月,見海槎來,不違時。
賫一年糧,乘之到天河。
見婦人織,丈夫飲牛,問之不答。
遣歸,問嚴君平:「某年某月日,客星犯牛斗。」卽此人也。
』又云:『天河與海通。
』」劉尚榮按:「晉·張茂先《博物志·巻十·雜説下》:『舊説云天河與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來,不失期。
人有奇志,立飛閣於槎上,多賫糧,乘槎而去。
十餘日中,猶觀星月日辰,自後茫茫忽忽,亦不覺晝夜。
去十餘日,奄至一處,有城郭狀,屋舍甚嚴。
遙望宮中多織婦,見天丈夫牽牛渚次飲之。
牽牛人乃驚問曰:「何由至此?」此人具説來意,並問此是何處,答曰:「君還至蜀郡訪嚴君平則知之。」竟不上岸,因還如期。
後至蜀,問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牽牛宿。」計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時也。
』傅注蓋撮述大意而刪略失當,致使文意不明矣。」
波浪:呉訥鈔本、《二妙集》本、毛本作「微浪」。
風雨散:傅子立注:「《文選》曹子建詩:『風流雲散,一別如雨。
』」劉尚榮按:「此乃王仲宣《贈蔡子篤》詩句,見《文選·巻二十三·〈詩丙·贈答·王仲宣贈蔡子篤詩〉》。
傅注誤標作者。」
緱山仙子王子喬性情髙遠,不像牛郎織女要下凡人間。
皎潔的月光中停下吹鳳簫,擺一擺手告別人間去成仙。
聽說黃河竹筏能直上銀河,一路上還挾帶着天風海雨。
今天相逢一醉是前生緣分,分別後誰知道各自向何方?
								皎潔的月光中停下吹鳳簫,擺一擺手告別人間去成仙。
聽說黃河竹筏能直上銀河,一路上還挾帶着天風海雨。
今天相逢一醉是前生緣分,分別後誰知道各自向何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