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庭芳 · 元豐七年四月一日,余將自黃移汝,留別雪堂鄰曲二三君子,會李仲覽自江東來別,遂書以遺之
歸去來兮,吾歸何處?萬里家在岷峨。
百年強半,來日苦無多。
坐見黃州再閏,兒童盡楚語吳歌。
山中友,鷄豚社飲,相勸老東坡。
云何,當此去,人生底事,來往如梭。
待閒看秋風,洛水淸波。
好在堂前細柳,應念我,莫翦柔柯。
仍傳語,江南父老,時與曬漁蓑。
這首詞用散文式的句子和俚俗的語言,真切的表現了作者對黃州的依戀之情。
上闋抒寫對蜀中故里的思念和對黃州鄰里父老的惜別之情,下闋進一步將宦途失意之懷與留戀黃州之意對寫,突出了作者達觀豪放的性格。
這首詞情致溫厚,屬辭雅逸,意象鮮明,宛轉含蓄。
滿庭芳:詞牌名。
北宋新聲,宋人用者甚衆。
淸徐電發《詞苑叢談》謂調名取自唐柳河東《贈江華長老》詩「滿庭芳草積」。
淸朱稚黃《塡詞名解》則謂:「《滿庭芳》采唐呉子華詩『滿庭芳草易黃昏。
』」按:唐呉子華《廢宅》詩有「滿庭荒草近黃昏」句,非「芳」字也,今辨之。
五代後蜀毛熙震《浣紗溪》詞亦有「滿庭芳草緑萋萋」句。
故調名本意卽詠庭院中茂盛之花草。
此調有平韻、仄韻兩體。
平韻者,周美成詞名《鎖陽臺》。
葛常之詞有「要看黃昏庭院,橫斜映霜月朦朧」句,名《滿庭霜》。
晁無咎詞有「堪與瀟湘暮雨,圖上畫扁舟」句,名《瀟湘夜雨》。
韓澗泉詞有「甘棠遺愛,留與話桐鄕」句,名《話桐鄕》。
呉夢窗詞因東坡詞有「江南好,千鍾美酒,一曲《滿庭芳》」句,名《江南好》。
張埜(Yě)夫詞名《滿庭花》。
《淸眞集》入「中呂調」,《太平樂府》注「中呂宮」,髙拭詞注「中呂調」。
平韻正體者,雙調九十五字,上下闋各四平韻,或上闋四平韻,下闋五平韻。
過變首句用韻,亦可不用韻,或可連接下面之三字句爲五字句,但秦少游詞作「消魂」、東坡詞作「思量」、周美成詞作「年年」均用韻,宜遵從之。
此調多四言句、六言句與上三下四句法之七言句,用韻稀密適度,常以四四六或六七句組成句群,尤其兩結爲三四五句式之句群,故於音蓄頓挫中忽又流動奔放,又因平韻且過變處用短韻,使聲韻頗爲響亮。
此調之適應範圍很廣,可用以抒情、議論、寫景、敍事、祝頌、酬贈。
仄韻者,《樂府雅詞》名《轉調滿庭芳》,雙調九十六字,上下闋各四仄韻。
又曲牌名。
南北曲均有。
南曲入中呂宮引子,字句格律與詞牌平韻體同;又入髙大石調正曲,字句格律與詞牌異。
北曲入中呂調隻曲,字句格律與詞牌平韻體上闋略異。
《詩餘圖譜》載本調亦名《滿庭霜》。
明末淸初·萬紅友《詞律》則以九十三字者爲《滿庭芳》,以九十五字者爲《滿庭霜》。
實則僅後者之前後闋第七句較前者各多一字而已。
一則取柳河東詩「偶地卽安居,滿庭芳草積」爲詞名,一則取方富山詩:「開門半山月,立馬一庭霜」爲詞名,實則同一調也。
題注:傅子立注:「公舊序云:『元豐七年四月一日,余將自黃移汝,留別雪堂鄰曲二三君子,會李仲覽自江東來別,遂書以遺之。
』」元延祐本刪「公舊序云」四字,以題注爲詞敍,又「將自」作「將去」,「鄰曲」作「鄰里」。
龍本從元延祐本。
自黃移汝:龍楡生箋:「《續通鑑長編》:『是年正月,責授黃州團練副使蘇軾言汝州無由產,乞居常州。
從之。
元豐中,軾繫御史獄,上本無意深罪之,遂薄其罪,以黃州團練副使安置。
然上毎憐之,一日語執政曰:「國史大事,朕欲俾蘇軾成之。」執政有難色。
上曰:「非軾,則用曾鞏。」其後鞏亦不副上意,上復有旨起軾,以本官知江州。
中書蔡確、張璪受命,王震當詞頭,明日改承議郎,江州太平觀。
又明日,名格不下。
於是卒出手札,徙軾汝州,有「蘇軾黜居思咎,閲歳滋深,人材實難,不忍終棄」之語。
軾卽上表謝。
前此京師盛傳軾已白日仙去,上對左丞蒲宗孟嘆息久之,故軾於表内有「疾病連年,人皆相傳已死;飢寒併日,臣亦自厭其餘生」之句也。
』案:後魏汝北郡,齊改爲汝陰,隋置汝州。
今爲河南臨汝縣。」
歸去來兮:傅子立注:「陶淵明《歸去來兮辭》首曰:『歸去來兮。
』」
岷峨:傅子立注:「公家西蜀。
岷、峨,蜀中二山。」龍楡生箋:「岷山在今四川松潘縣北。
峨嵋山在今四川峨嵋縣西南。
兩山相對如蛾眉,故意又名蛾眉。
《水經》:『岷山在蜀郡氐(Dī)道縣,大江所出。
』注:『岷山,卽瀆山也,水曰瀆水矣。
又謂之汶阜。
山在徼外,江水所導也。
』」眉山距峨眉甚近,故作者常以之代指家鄕。
「百年強半,來日苦無多」句:傅子立注:「韓退之詩:『年皆過半百,來日苦無多。
』」劉尚榮按:「此係韓昌黎《除官赴闕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詩,見《五百家注昌黎文集·巻六》,別見《全唐詩·巻三百四十一》。」龍楡生箋引《列子·楊朱》:「楊朱曰:『百年,壽之大齊。
得百年者千無一焉。
設有一者,孩抱以逮昏老,幾居其半矣。
』」
「坐見黃州再閏」句:傅子立注:「公作《黃州安國寺記》:『元豐二年十二月,余自呉興守得罪,以爲黃州團練副使;明年二月,至黃州。
』與陳季常詩序云:『余在黃州四年,余三往見季常』,『七年四月,余量移汝州』。
以是二者考之,則知公自元豐三年二月到郡,七年四月移汝州,其實在黃州四年零兩月。
元豐三年閏九月,六月閏六月,則『再閏』可知也。」劉尚榮按:「與陳季常詩序,引自《歧亭五首》,見《東坡集·巻十四》。」
「兒童盡楚語呉歌」句:傅子立注:「杜子美詩:『兒童解蠻語,不必作參軍。
』」劉尚榮按:「句出《秋野五首(其五)》,見《九家集注杜詩·巻三十》。」龍楡生箋:「《漢書》顏師古注:『楚歌者,楚人之歌,猶呉歈越吟也。
樂府有《子夜呉歌》。
』」
鷄豚社飲:傅子立注:「韓退之詩:『願爲同社人,鷄豚燕春秋。
』」劉尚榮按:「句出《南溪始泛三首(其二)》,見《五百家注昌黎文集·巻七》,別見《全唐詩·巻三百四十二》。」飲,元延祐本、《東坡外集》作「酒」。
東坡:傅子立注:「公在黃州,卜東坡以居。」
此去:《蘇長公二妙集》本、《東坡外集》作「遠去」,茅維《蘇集》本作「此際」。
來往如梭:傅子立注:「寇萊公詩:『將相功名終若何,不堪急景似奔梭。
』」劉尚榮按:「此乃寇萊公《和蒨桃》詩,見《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巻四十》。」
「待閒看秋風,洛水淸波」:傅子立注:「呂洞賓詞:『秋風吹洛水,落葉滿長安。
』」劉尚榮按:「此乃呂純陽《促拍滿路花》詞,『洛』作『渭』,見《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巻五十八》。
又按,賈閬仙《憶江上呉處士》詩:『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
』則呂詞原係化用賈詩也。」
堂前細柳:傅子立注:「公手植柳於東坡雪堂之下。」劉尚榮按:「雪堂下手植柳事,不見《東坡集》。
宋王宗稷《東坡年譜》元豐五年紀事:『試以《東坡圖》考雪堂之景,堂之前則有細柳』,當係傳聞。」
莫翦柔柯:傅子立注:「《詩》:『蔽芾甘棠,勿翦勿伐。
』」劉尚榮按:「見《詩經·召南·甘棠》。」
江南父老:傅子立注:「齊安在江北,與武昌對岸。
公毎渡江而南,歴遊武昌之地,故有『江南父老』之句。」
【韻譯】
回去啊,我回到哪裏?故鄕在萬里岷峨。
人生百年過了一大半,苦於來日不算多。
眼見黃州五年兩閏,孩子會唱楚語吳歌。
山中友備上酒菜,盛情款待相勸老東坡。
要走了,我說什麼?人生就像那織布梭。
等到閒暇時候,再去琉賞秋天洛水清波。
好在堂前細柳應念我,我從不剪你柔柯。
請傳話左右鄰里,時不時爲我曬曬漁獲。
【散譯】
歸去啊,歸去,我的歸宿在哪裏?故鄕萬里家難歸,更何況勞碌奔波,身不由己!人生百年已過半,剩下的日子也不多。
蹉跎黃州歳月,四年兩閏虛過。
膝下孩子,會說楚語,會唱吳歌。
何以依戀如許多?山中好友攜酒相送,都來勸我留下。
面對友人一片冰心,我還有什麼可說!人生到底爲什麼,輾轉奔波如穿梭?唯盼他年閒暇,坐看秋風洛水蕩清波。
別了,堂前親種的細柳,請父老,莫剪柔柯。
致語再三,晴時替我晾曬漁蓑。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3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