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庭芳 · 促織兒
月洗高梧,露漙幽草,寶釵樓外秋深。
土花沿翠,螢火墜牆陰。
靜聽寒聲斷續,微韻轉,悽咽悲沉。
爭求侶、殷勤勸織,促破曉機心。
兒時曾記得,呼燈灌穴,斂步隨音。
任滿身花影,獨自追尋。
攜向華堂戲鬥。
亭臺小、籠巧妝金。
今休說,從渠牀下,涼夜伴孤吟。
姜夔《齊天樂》前有小序,雲:“丙辰歲(1196)與張功甫會飲張達可之堂,聞屋壁間蟋蟀有聲,功甫約餘同賦,以授歌者。
功甫先成詞甚美。
”此詞爲敘寫蟋蟀的詠物之作。
上片寫秋夜蟋蟀悲吟。
“月洗”五句描述月夜秋寒之境。
“靜聽”五句描寫蟋蟀鳴叫。
一個“寒”字透出秋深時蟋蟀叫聲的寒瑟和詞人心理感受的悽切。
“斷續”、“微轉”則傳達出蟋蟀叫聲始而斷續微吟,繼而轉變爲“悽咽悲沉”,似悲弦哀管,如泣如咽。
下片追憶兒時趣事,生動細膩地描摹了“呼燈灌穴,斂步隨音”和“華堂戲鬥”的捉蟋蟀、鬥蟋蟀的情景,饒有情趣,流露出詞人對童年趣事的幸福感受。
“伴孤”二字物我雙挽,以移情手法寫出蟋蟀極富人情味和同情心,構成無情之物慰藉有情之人,而有情之人感受到無情之物的真情,及二者的交感與共鳴,堪稱妙境,極深微地傳達出詞人的孤獨寂寞。
促織:蟋蟀。
漙(tuán):露水多。
寶釵樓:唐宋時咸陽酒樓名。
土花:青苔,苔蘚。
勸:催促。
機心:原指機巧功利之心。
這裏是說蟋蟀爲“勸織”而煞費苦心。
灌穴:古時抓蟋蟀的一種方法,將水灌進蟋蟀穴,逼迫蟋蟀出來。
斂步:腳步很輕。
華堂:精美的廳堂。
亭臺:指盛蟋蟀的籠子
籠巧妝金:因籠子小巧而塗金色。
渠:它。
月光清澈如水,沐浴着高高的梧桐林。
夜露潤溼幽暗的秋草,寶釵樓外秋意正深。
青苔沿着牆根伸展,忽見一個螢火蟲墜下牆陰。
靜靜地聽着蟋蟀的叫聲,斷斷續續,聲聲淒涼。
它並不是爲了尋求伴侶,而是殷勤地督促婦女織布做衣,可謂費盡了苦心。
曾記得孩提時,小夥伴相互招呼着,提着燈籠四處搜尋蟋蟀。
端水灌進蟋蟀的洞穴裏,又放輕腳步仔細聽着,追尋逃跑蟋蟀的聲音。
任憑月光花影鋪了滿身,獨自一個人也要追蹤。
將逮到的蟋蟀興致勃勃地帶到精美的廳堂參加戲鬥,與他人的蟋蟀決一雌雄,亭臺般的小籠小巧而塗金色。
而今不必再度提起幼年趣事,雅興已經沒了。
蟋蟀正在我的牀下發出低吟,在寒冷的夜裏陪伴着我這孤獨的人哀嘆悲吟。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6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