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新郎 · 老去相如倦
老去相如倦。
向文君、說似而今,怎生消遣?衣袂京塵曾染處,空有香紅尚軟。
料彼此、魂消腸斷。
一枕新涼眠客舍,聽梧桐疏雨秋風顫。
燈暈冷,記初見。
樓低不放珠簾卷。
晚妝殘,翠蛾狼藉,淚痕凝臉。
人道愁來須殢酒,無奈愁深酒淺。
但託意焦琴紈扇。
莫鼓琵琶江上曲,怕荻花楓葉俱悽怨。
雲萬疊,寸心遠。
向文君、說似而今,怎生消遣?衣袂京塵曾染處,空有香紅尚軟。
料彼此、魂消腸斷。
一枕新涼眠客舍,聽梧桐疏雨秋風顫。
燈暈冷,記初見。
樓低不放珠簾卷。
晚妝殘,翠蛾狼藉,淚痕凝臉。
人道愁來須殢酒,無奈愁深酒淺。
但託意焦琴紈扇。
莫鼓琵琶江上曲,怕荻花楓葉俱悽怨。
雲萬疊,寸心遠。
《賀新郎·老去相如倦》是南宋詞人劉過創作的一首詞。
劉過的詞以慷慨豪放爲其本色,這一首卻哀婉綿麗。
但它與一般婉約詞還是有所不同。
劉過一心將身許國,但英雄失路,報國無門,滿懷痛苦不得排遣,雖然依紅偎翠仍醫治不了心靈的創傷。
所以此詞所寫雖爲一段豔遇,卻絕無一般婉約詞的綺麗香軟之風,貫穿全詞的是一種悲涼的氣氛。
劉過的詞以慷慨豪放爲其本色,這一首卻哀婉綿麗。
但它與一般婉約詞還是有所不同。
劉過一心將身許國,但英雄失路,報國無門,滿懷痛苦不得排遣,雖然依紅偎翠仍醫治不了心靈的創傷。
所以此詞所寫雖爲一段豔遇,卻絕無一般婉約詞的綺麗香軟之風,貫穿全詞的是一種悲涼的氣氛。
相如:西漢文人司馬相如,此指作者。
文君:即卓文君,此指作者在客舍所遇的一歌妓。
消遣:消解,排解。
衣袂京塵曾染處:指自己在京城艱苦謀生。
空有香紅尚軟:意爲自己漂泊多年只落得歌樓妓館中的風流名聲。
香紅,指代歌妓。
翠鈿狼藉:此指歌妓身上雜亂地穿戴一些首飾。
狼藉,雜亂的樣子。
酒:醉酒。
焦琴:琴名,即焦尾琴。
《後漢書·蔡邕傳》:“吳人有燒桐以爨者,邕聞火烈之聲,知其良木,因請而裁爲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猶焦,故時人名曰焦尾琴焉。
”
琵琶江上曲:指白居易《琵琶行》:“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
雲萬疊:形容雲海蒼茫遼遠之貌。
文君:即卓文君,此指作者在客舍所遇的一歌妓。
消遣:消解,排解。
衣袂京塵曾染處:指自己在京城艱苦謀生。
空有香紅尚軟:意爲自己漂泊多年只落得歌樓妓館中的風流名聲。
香紅,指代歌妓。
翠鈿狼藉:此指歌妓身上雜亂地穿戴一些首飾。
狼藉,雜亂的樣子。
酒:醉酒。
焦琴:琴名,即焦尾琴。
《後漢書·蔡邕傳》:“吳人有燒桐以爨者,邕聞火烈之聲,知其良木,因請而裁爲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猶焦,故時人名曰焦尾琴焉。
”
琵琶江上曲:指白居易《琵琶行》:“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
雲萬疊:形容雲海蒼茫遼遠之貌。
我似相如,君似文君。
相如如今老了,常感精力不濟,請問文君,我們現在如此窮困潦倒、疲憊不堪,今後的日子該如何打發呢?回顧當年我們一起赴京居住過的地方,恐怕至今還留着我們依紅偎翠恩愛相處的痕跡吧。
想想你我那時的情景,怎不讓人魂銷腸斷地悲傷呢?那時,我們在充滿涼意的客舍中同眠共枕,一起聆聽秋天的綿綿細雨敲打窗外梧桐樹葉的響聲。
眼前昏暗搖曳的燭火中,我們初見時的情景總浮現在我的腦海中。
看如今,在這低矮的樓閣中,簾幕無精打采地低垂着,你晚妝脫落,一臉憔悴,首飾、器物擺放得一片狼藉,淚水掛滿了你的臉龐。
人們都說,憂傷可用酒來驅散,可無奈的是我們的憂傷那麼深重,而酒卻這麼薄淺,怎麼能消解我們的愁苦呢?爲解憂我們能做的只有彈幾下焦尾琴,搖幾下細絹扇而已。
我告訴你,千萬不要到江邊彈奏那悽切的琵琶曲,我真怕會招惹得荻花也跟我們一起傷心,楓葉也和我們一起悽怨。
雲海層層高如山,但怎能比得上我們心中積壓着的那麼多的傷感?
相如如今老了,常感精力不濟,請問文君,我們現在如此窮困潦倒、疲憊不堪,今後的日子該如何打發呢?回顧當年我們一起赴京居住過的地方,恐怕至今還留着我們依紅偎翠恩愛相處的痕跡吧。
想想你我那時的情景,怎不讓人魂銷腸斷地悲傷呢?那時,我們在充滿涼意的客舍中同眠共枕,一起聆聽秋天的綿綿細雨敲打窗外梧桐樹葉的響聲。
眼前昏暗搖曳的燭火中,我們初見時的情景總浮現在我的腦海中。
看如今,在這低矮的樓閣中,簾幕無精打采地低垂着,你晚妝脫落,一臉憔悴,首飾、器物擺放得一片狼藉,淚水掛滿了你的臉龐。
人們都說,憂傷可用酒來驅散,可無奈的是我們的憂傷那麼深重,而酒卻這麼薄淺,怎麼能消解我們的愁苦呢?爲解憂我們能做的只有彈幾下焦尾琴,搖幾下細絹扇而已。
我告訴你,千萬不要到江邊彈奏那悽切的琵琶曲,我真怕會招惹得荻花也跟我們一起傷心,楓葉也和我們一起悽怨。
雲海層層高如山,但怎能比得上我們心中積壓着的那麼多的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