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筆三首 · 其一
寂寂東坡一病翁,白髮蕭散滿霜風。
小兒誤喜朱顏在,一笑那知是酒紅。
小兒誤喜朱顏在,一笑那知是酒紅。
宋哲宗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大詩人蘇軾由惠州(今屬廣東省)貶所再貶儋州(治所在今廣東儋縣西北,轄境在今海南省西部地區),時已六十四歲,且病魔纏身,正處於“食無肉,居無室,病無藥,出無友”的困境。
此年歲末,作《縱筆三首》,反映了蘇軾晚年落荒艱苦的生活與樂觀豁達的心境,從中亦可看出作者和儋州人民的密切關係。
這是第一首,以達觀的態度自嘲衰老。
組詩筆調恬適閒遠,情韻俱佳,充分體現了作者超曠閒逸的心境與詩境。
此年歲末,作《縱筆三首》,反映了蘇軾晚年落荒艱苦的生活與樂觀豁達的心境,從中亦可看出作者和儋州人民的密切關係。
這是第一首,以達觀的態度自嘲衰老。
組詩筆調恬適閒遠,情韻俱佳,充分體現了作者超曠閒逸的心境與詩境。
小兒:指作者第三子蘇過,他是隨到嶺南的。
孤苦寂然的東坡老翁我在病中,鬚髮蕭然,就像一世不散的霜風。
我家小兒欣喜地誇我臉色泛紅,我木然一笑露出了真相,原來是酒後的醉容。
我家小兒欣喜地誇我臉色泛紅,我木然一笑露出了真相,原來是酒後的醉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