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陳琳墓
曾於青史見遺文,今日飄蓬過古墳。
詞客有靈應識我,霸才無主始憐君。
石麟埋沒藏春草,銅雀荒涼對暮雲。
莫怪臨風倍惆悵,欲將書劍學從軍。
詞客有靈應識我,霸才無主始憐君。
石麟埋沒藏春草,銅雀荒涼對暮雲。
莫怪臨風倍惆悵,欲將書劍學從軍。
《過陳琳墓》是唐代詩人温飛卿創作的一首詠史懷古詩,是唐詩中的名篇之一,是作者憑弔陳孔璋墓有感而作。
此詩貫串著詩人自己和陳孔璋之間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際遇的對比,即霸才無主和霸才有主的對比,靑史垂名和書劍飄零的對比。
全詩文采斐然,寄託遙深,旣憑弔陳孔璋,又自傷身世,堪稱詠史佳作。
此詩貫串著詩人自己和陳孔璋之間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際遇的對比,即霸才無主和霸才有主的對比,靑史垂名和書劍飄零的對比。
全詩文采斐然,寄託遙深,旣憑弔陳孔璋,又自傷身世,堪稱詠史佳作。
陳琳:漢末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字孔璋,擅章表書記。
初爲大將軍何進主簿,曾嚮何進獻計誅滅宦官,不被采納;後避難冀州,袁本初讓他典文章,曾爲紹起草討魏武檄;本初敗滅後,歸魏武,魏武不計前嫌,予以重用,軍國書檄,多出其手。
陳琳墓:在今江蘇邳縣。
靑史:古代以竹簡記事,故稱史籍爲「靑史」。
飄蓬:一作「飄零」。
詩人用以比自己遷徙不定。
古:一作「此」。
霸才:猶蓋世超群之才。
始:一作「亦」。
石麟:石麒麟,陵墓前的石雕的麒麟。
春草:一作「秋草」。
銅雀:銅雀臺。
魏武帝所建,故址在鄴城(今河北臨漳)西。
「欲將書劍學從軍」句:意謂棄文從武,持劍從軍。
初爲大將軍何進主簿,曾嚮何進獻計誅滅宦官,不被采納;後避難冀州,袁本初讓他典文章,曾爲紹起草討魏武檄;本初敗滅後,歸魏武,魏武不計前嫌,予以重用,軍國書檄,多出其手。
陳琳墓:在今江蘇邳縣。
靑史:古代以竹簡記事,故稱史籍爲「靑史」。
飄蓬:一作「飄零」。
詩人用以比自己遷徙不定。
古:一作「此」。
霸才:猶蓋世超群之才。
始:一作「亦」。
石麟:石麒麟,陵墓前的石雕的麒麟。
春草:一作「秋草」。
銅雀:銅雀臺。
魏武帝所建,故址在鄴城(今河北臨漳)西。
「欲將書劍學從軍」句:意謂棄文從武,持劍從軍。
我曾在史書上拜讀過您畱下的詩文,今天在飄流蓬轉中又經過這座土墳。
假如您這詞人在天有靈應當了解我,有經世之才而無主依託開始傾慕您。
墓前的石麒麟已經被萋萋荒草埋沒,魏武帝的銅雀臺一片荒凉對著暮雲。
請別怪我臨風憑弔而倍感悲傷惆悵,我也想要效倣先賢攜帶書劍去從軍。
假如您這詞人在天有靈應當了解我,有經世之才而無主依託開始傾慕您。
墓前的石麒麟已經被萋萋荒草埋沒,魏武帝的銅雀臺一片荒凉對著暮雲。
請別怪我臨風憑弔而倍感悲傷惆悵,我也想要效倣先賢攜帶書劍去從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