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上海棠·中元塞外
原頭野火燒殘碣,嘆英魂,才魄暗消歇。
終古江山,問東風、幾番涼熱。
驚心事,又到中元時節。
淒涼況是愁中別,枉沉吟,千里共明月。
露冷鴛鴦,最難忘、滿地荷葉。
青鸞杳,碧天雲海音絕。
終古江山,問東風、幾番涼熱。
驚心事,又到中元時節。
淒涼況是愁中別,枉沉吟,千里共明月。
露冷鴛鴦,最難忘、滿地荷葉。
青鸞杳,碧天雲海音絕。
暂无
月上海棠:詞牌名,又名《海棠月》雙調七十字,前後段各六句,四仄韻。
中元:中元節,農曆七月十五日,又稱“七月半”、“鬼節”。
此節與佛、道有關,逢此日佛家作盂蘭盆會,道家作齋醮,以超度亡靈,追薦死者。
民間則祭祖掃墓,放荷燈,演目連救母戲等。
殘碣(jié):殘碑。
銷歇:消失。
涼熱:寒暑,冷暖。
“枉沉吟”句:意謂自己獨自沉吟那千里共明月的詩句,雖不免仍是惘然神傷,但卻可聊以自慰。
化用謝莊《月賦》:“隔千里兮共明月。
”蘇軾《水調歌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姆娟。
”
“青鸞”二句:意謂身值塞外,又是中元之日,但音書阻隔,令人更加孤獨寂寞。
青鸞(luán):即青鳥,神話中西王母身邊傳遞消息的鸞鳥,後以之代指傳遞愛情信息之書信、信使等。
宋趙令畤《思越人》:“情渺渺,信沉沉,青鸞無處寄芳音。
”杳(yǎo):遠。
碧天雲海:這裏化用李商隱詩《嫦娥》:“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這裏形容天水一色,無限遼遠。
中元:中元節,農曆七月十五日,又稱“七月半”、“鬼節”。
此節與佛、道有關,逢此日佛家作盂蘭盆會,道家作齋醮,以超度亡靈,追薦死者。
民間則祭祖掃墓,放荷燈,演目連救母戲等。
殘碣(jié):殘碑。
銷歇:消失。
涼熱:寒暑,冷暖。
“枉沉吟”句:意謂自己獨自沉吟那千里共明月的詩句,雖不免仍是惘然神傷,但卻可聊以自慰。
化用謝莊《月賦》:“隔千里兮共明月。
”蘇軾《水調歌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姆娟。
”
“青鸞”二句:意謂身值塞外,又是中元之日,但音書阻隔,令人更加孤獨寂寞。
青鸞(luán):即青鳥,神話中西王母身邊傳遞消息的鸞鳥,後以之代指傳遞愛情信息之書信、信使等。
宋趙令畤《思越人》:“情渺渺,信沉沉,青鸞無處寄芳音。
”杳(yǎo):遠。
碧天雲海:這裏化用李商隱詩《嫦娥》:“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這裏形容天水一色,無限遼遠。
野火燒過,原野上的殘碑又添了燒痕,不知道石碑紀念的那位英雄如今魂歸何處。
問春風,是否知道這千古江山經歷了幾番變遷,發生過多少驚心動魄的故事,一轉眼又到了中元節。
淒涼的時節,自己叉偏偏在外遠行,望着同樣照耀着千里之外的你的明月,我獨自沉吟。
最難忘的是那滿池的荷葉,而現在露水涼了,只怕池裏的鴛鴦也禁不住這般寒冷了吧,連青鸞也不能爲我們傳遞消息,我們相隔得實在太遠了。
問春風,是否知道這千古江山經歷了幾番變遷,發生過多少驚心動魄的故事,一轉眼又到了中元節。
淒涼的時節,自己叉偏偏在外遠行,望着同樣照耀着千里之外的你的明月,我獨自沉吟。
最難忘的是那滿池的荷葉,而現在露水涼了,只怕池裏的鴛鴦也禁不住這般寒冷了吧,連青鸞也不能爲我們傳遞消息,我們相隔得實在太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