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升州王使君忠臣
六代帝王國,三吳佳麗城。
賢人當重寄,天子借高名。
巨海一邊靜,長江萬里清。
應須救趙策,未肯棄侯嬴。
賢人當重寄,天子借高名。
巨海一邊靜,長江萬里清。
應須救趙策,未肯棄侯嬴。
《贈升州王使君忠臣》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作品。
此詩內容緊扣題目,以贊其地起,以頌其人承,以言時局轉,以抒心曲收。
詩人以侯嬴自比,希望能得到王忠臣的攏引。
全詩層次清晰,中心突出,詩爲贈昇州的王忠臣而作,卻不限於一地,不囿於應酬,而能放眼全國,抒寫壯懷。
此詩內容緊扣題目,以贊其地起,以頌其人承,以言時局轉,以抒心曲收。
詩人以侯嬴自比,希望能得到王忠臣的攏引。
全詩層次清晰,中心突出,詩爲贈昇州的王忠臣而作,卻不限於一地,不囿於應酬,而能放眼全國,抒寫壯懷。
升州:唐州名,乾元元年改江寧郡置,上元二年廢,治所在今江蘇南京。
王忠臣:事蹟不詳。
使君:即刺史。
六代:指吳、晉、宋、齊、樑、陳,六朝均建都金陵。
國:此指天子之所都。
三吳:《水經注》以吳郡(今蘇州)、吳興(今浙江湖州)、會稽(今浙江紹興)爲三吳。
《元和郡縣誌》則以吳郡、吳興、丹陽(今江蘇鎮江)爲三吳。
說法不一。
重寄:重大的託付,猶重任。
巨海:大海。
“長江”句:當指平定劉展叛亂事。
據《資治通鑑·唐紀》肅宗上元元年,淮南東、江南西、浙西節度使劉展叛亂,陷潤州、升州、宣州、蘇州、湖州。
上元二年,爲平盧兵馬使田神功擊敗,展死,亂平。
應須:應當,應該。
侯嬴:戰國時魏國隱士。
年七十,家貧,爲天樑夷門監者。
信陵君引爲門客。
魏安釐王二十年(前257),秦軍圍趙都邯鄲,魏王使晉鄙率軍救晉。
鄙畏秦,屯兵於鄴以觀望之。
侯嬴向信陵君獻計,並薦力士朱亥。
信陵君至鄴,使朱亥擊殺晉鄙,竊得兵符奪其兵權,遂解邯鄲之圍。
事見《史記·魏公子列傳》。
此處李白以侯嬴自比。
王忠臣:事蹟不詳。
使君:即刺史。
六代:指吳、晉、宋、齊、樑、陳,六朝均建都金陵。
國:此指天子之所都。
三吳:《水經注》以吳郡(今蘇州)、吳興(今浙江湖州)、會稽(今浙江紹興)爲三吳。
《元和郡縣誌》則以吳郡、吳興、丹陽(今江蘇鎮江)爲三吳。
說法不一。
重寄:重大的託付,猶重任。
巨海:大海。
“長江”句:當指平定劉展叛亂事。
據《資治通鑑·唐紀》肅宗上元元年,淮南東、江南西、浙西節度使劉展叛亂,陷潤州、升州、宣州、蘇州、湖州。
上元二年,爲平盧兵馬使田神功擊敗,展死,亂平。
應須:應當,應該。
侯嬴:戰國時魏國隱士。
年七十,家貧,爲天樑夷門監者。
信陵君引爲門客。
魏安釐王二十年(前257),秦軍圍趙都邯鄲,魏王使晉鄙率軍救晉。
鄙畏秦,屯兵於鄴以觀望之。
侯嬴向信陵君獻計,並薦力士朱亥。
信陵君至鄴,使朱亥擊殺晉鄙,竊得兵符奪其兵權,遂解邯鄲之圍。
事見《史記·魏公子列傳》。
此處李白以侯嬴自比。
這裏是六個王朝的國都,三吳中秀麗的京城。
賢人就應委以重任,天子也要藉助你的高名。
汪洋大海寧靜了一邊,長江萬里得到了登清。
你也許還須救趙良策,不要遺棄我這個侯嬴。
賢人就應委以重任,天子也要藉助你的高名。
汪洋大海寧靜了一邊,長江萬里得到了登清。
你也許還須救趙良策,不要遺棄我這個侯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