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人怨
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
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
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
此詩抒寫了徵人在邊塞久戌,感到痛苦不堪,面對着荒涼的環境更是心生怨苦,表現了詩人對統治者窮兵黷武的譴責。
詩中沒有一字是怨,只是客觀地記錄徵人歲歲朝朝征戰的生活情況,描繪邊地荒涼寒苦的景象,而徵人深深的怨情已寓於其中。
全詩語言精美,對仗精工,筆法巧妙,境界闊大。
詩中沒有一字是怨,只是客觀地記錄徵人歲歲朝朝征戰的生活情況,描繪邊地荒涼寒苦的景象,而徵人深深的怨情已寓於其中。
全詩語言精美,對仗精工,筆法巧妙,境界闊大。
歲歲:年復一年,年年月月。
金河:即黑河,在今呼和浩特市城南。
玉關:即甘肅玉門關。
朝(zhāo)朝:每天,日日夜夜。
馬策:馬鞭。
刀環:刀柄上的銅環,喻征戰事。
三春:春季的三個月或暮春,此處指暮春。
青冢(zhǒng):西漢時王昭君的墳墓,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之南,當時被認爲是遠離中原的一處極僻遠荒涼的地方。
傳說塞外草白,惟獨昭君墓上草色發青,故稱青冢。
黑山:一名殺虎山,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東南。
金河:即黑河,在今呼和浩特市城南。
玉關:即甘肅玉門關。
朝(zhāo)朝:每天,日日夜夜。
馬策:馬鞭。
刀環:刀柄上的銅環,喻征戰事。
三春:春季的三個月或暮春,此處指暮春。
青冢(zhǒng):西漢時王昭君的墳墓,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之南,當時被認爲是遠離中原的一處極僻遠荒涼的地方。
傳說塞外草白,惟獨昭君墓上草色發青,故稱青冢。
黑山:一名殺虎山,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東南。
年年歲歲戍守金河保衛玉關,日日夜夜揮舞馬鞭手握刀環。
時屆暮春白雪飄飛歸來塞外,萬里奔波渡過黃河繞過黑山。
時屆暮春白雪飄飛歸來塞外,萬里奔波渡過黃河繞過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