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際烏雲帖
「天際烏雲含雨重,樓前紅日照山明。
嵩陽居士今何在,青眼看人萬里情。」
此蔡君謨《夢中》詩也。
僕在錢塘,一日謁陳述古,邀余飲堂前小合中。
壁上小書一絕,君謨真跡也。
「綽約新嬌生眼底,侵尋舊事上眉尖。
問君別後愁多少,得似春潮夜夜添。」
又有人和云:
「長垂玉筋殘妝臉,肯為金釵露指尖。
萬斛閒愁何日盡,一分真態更難添。」
二詩皆可觀,後詩不知誰也。
杭州營籍周韶,多蓄奇茗,常與君謨鬥,勝之。
韶又知作詩。
子容過杭,述古飲之,韶泣求落籍。
子容曰:「可作一絕」,韶援筆立成,曰:
「隴上巢空歲月驚,忍看回首自梳翎。
開籠若放雪衣女,長念觀音般若經。」
韶時有服,衣白,一坐嗟嘆。
遂落籍。
同輩皆有詩送之,二人者最善。
胡楚云:
「淡妝輕素鶴翎紅,移入朱欄便不同。
應笑西園舊桃李,強勻顏色待東風。」
龍靚云:
「桃花流水本無塵,一落人間幾度春。
解佩暫酬交甫意,濯纓還作武陵人。」
故知杭人多惠也。
嵩陽居士今何在,青眼看人萬里情。」
此蔡君謨《夢中》詩也。
僕在錢塘,一日謁陳述古,邀余飲堂前小合中。
壁上小書一絕,君謨真跡也。
「綽約新嬌生眼底,侵尋舊事上眉尖。
問君別後愁多少,得似春潮夜夜添。」
又有人和云:
「長垂玉筋殘妝臉,肯為金釵露指尖。
萬斛閒愁何日盡,一分真態更難添。」
二詩皆可觀,後詩不知誰也。
杭州營籍周韶,多蓄奇茗,常與君謨鬥,勝之。
韶又知作詩。
子容過杭,述古飲之,韶泣求落籍。
子容曰:「可作一絕」,韶援筆立成,曰:
「隴上巢空歲月驚,忍看回首自梳翎。
開籠若放雪衣女,長念觀音般若經。」
韶時有服,衣白,一坐嗟嘆。
遂落籍。
同輩皆有詩送之,二人者最善。
胡楚云:
「淡妝輕素鶴翎紅,移入朱欄便不同。
應笑西園舊桃李,強勻顏色待東風。」
龍靚云:
「桃花流水本無塵,一落人間幾度春。
解佩暫酬交甫意,濯纓還作武陵人。」
故知杭人多惠也。
《天際烏雲帖》又稱《嵩陽帖》,行書,共36行,計307個字(其中兩個殘字爲“今何在”之“在”和“一日謁陳述古”之“古”字。
此帖無年款,據清翁方綱所考,約在熙寧十年(1077年)至元祐丁卯(1087年)這十餘年中所書,即蘇東坡42歲至52歲間。
應該說,這是蘇氏書法藝術比較成熟時期的作品。
全篇字態凝重而饒有韻致,筆畫圓渾樸茂,一點一畫恰具有力屈萬夫之力度。
《天際烏雲帖》明顯地留有顏字的遺痕,這是蘇氏中年臨寫顏字的自然流露。
筆力雄厚,卻能書寫隨意;宗法傳統,卻能時出新意,抒發了一種不爲繩縛,崇尚自我和自然的藝術情感。
此帖無年款,據清翁方綱所考,約在熙寧十年(1077年)至元祐丁卯(1087年)這十餘年中所書,即蘇東坡42歲至52歲間。
應該說,這是蘇氏書法藝術比較成熟時期的作品。
全篇字態凝重而饒有韻致,筆畫圓渾樸茂,一點一畫恰具有力屈萬夫之力度。
《天際烏雲帖》明顯地留有顏字的遺痕,這是蘇氏中年臨寫顏字的自然流露。
筆力雄厚,卻能書寫隨意;宗法傳統,卻能時出新意,抒發了一種不爲繩縛,崇尚自我和自然的藝術情感。
暂无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