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與幽人對酌
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山中與幽人對酌》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詩作。
首句點明作者與朋友喝酒的地點與環境;次句以反覆手法渲染開懷暢飲的場面;三句運用陶淵明的典故,寫自己喝醉請對方自便;末句婉訂後約,相邀改日再飲。
此詩表現了一種隨心所欲、恣情縱飲、不拘禮節的人生態度,展現出一個具有高度個性化、超凡脫俗的藝術形象。
全詩在語言上詞氣飛揚,體現出歌行的風格。
首句點明作者與朋友喝酒的地點與環境;次句以反覆手法渲染開懷暢飲的場面;三句運用陶淵明的典故,寫自己喝醉請對方自便;末句婉訂後約,相邀改日再飲。
此詩表現了一種隨心所欲、恣情縱飲、不拘禮節的人生態度,展現出一個具有高度個性化、超凡脫俗的藝術形象。
全詩在語言上詞氣飛揚,體現出歌行的風格。
幽人:幽隱之人;隱士。
此指隱逸的高人。
《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貞吉。
”對酌:相對飲酒。
“我醉”句:此用陶淵明的典故。
《宋書·陶淵明傳》記載:陶淵明不懂音樂,但是家裏收藏了一把沒有琴絃的古琴,每當喝酒的時候就撫摸古琴,對來訪者無論貴賤,有酒就擺出共飲,如果陶淵明先醉,便對客人說:“我醉欲眠卿可去。
”
此指隱逸的高人。
《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貞吉。
”對酌:相對飲酒。
“我醉”句:此用陶淵明的典故。
《宋書·陶淵明傳》記載:陶淵明不懂音樂,但是家裏收藏了一把沒有琴絃的古琴,每當喝酒的時候就撫摸古琴,對來訪者無論貴賤,有酒就擺出共飲,如果陶淵明先醉,便對客人說:“我醉欲眠卿可去。
”
我們兩人在盛開的山花叢中對飲,酒興頗濃,一杯又一杯,真是樂開懷。
我喝醉想要睡覺,您可自行離開,如果餘興未盡,明天早晨抱着琴再來。
我喝醉想要睡覺,您可自行離開,如果餘興未盡,明天早晨抱着琴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