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泰山六首 · 其六
朝飲王母池,暝投天門關。
獨抱緑綺琴,夜行青山間。
山明月露白,夜靜松風歇。
仙人遊碧峯,處處笙歌發。
寂靜娛清暉,玉真連翠微。
想象鸞鳳舞,飄颻龍虎衣。
捫天摘匏瓜,恍惚不憶歸。
舉手弄清淺,誤攀織女機。
明晨坐相失,但見五雲飛。
獨抱緑綺琴,夜行青山間。
山明月露白,夜靜松風歇。
仙人遊碧峯,處處笙歌發。
寂靜娛清暉,玉真連翠微。
想象鸞鳳舞,飄颻龍虎衣。
捫天摘匏瓜,恍惚不憶歸。
舉手弄清淺,誤攀織女機。
明晨坐相失,但見五雲飛。
《遊泰山六首》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創作的組詩作品。
這六首詩採用奇妙的想象與誇張手法,表現了泰山的美麗與神奇,同時作品在幻境的描寫中也流露出縈繞於詩人心底的因抱負無法實現而產生的矛盾彷徨情緒。
在整組詩中,詩人以超然的宇宙觀和獨特的時空透視,目攬泰山萬象於方寸,馳思結韻於毫端,以寫意山水筆法繪出了有聲畫卷,顯示了李白詩歌獨有的豪放風格,體現了極高的藝術水平。
這六首詩採用奇妙的想象與誇張手法,表現了泰山的美麗與神奇,同時作品在幻境的描寫中也流露出縈繞於詩人心底的因抱負無法實現而產生的矛盾彷徨情緒。
在整組詩中,詩人以超然的宇宙觀和獨特的時空透視,目攬泰山萬象於方寸,馳思結韻於毫端,以寫意山水筆法繪出了有聲畫卷,顯示了李白詩歌獨有的豪放風格,體現了極高的藝術水平。
王母池:又名瑤池,在泰山東南麓。
暝:傍晚。
天門關,在泰山上。
登泰山的道路盤旋曲折,要經過中天門、南天門等處,然後到達山頂。
綠綺:古琴名,相傳司馬相如有綠綺琴。
這裏泛指名貴的琴。
松風:風撼松林發出的響聲。
笙歌:吹笙伴歌。
娛:樂。
清輝:月光。
玉真:道觀名。
這裏泛指泰山上的道觀。
翠微:指山氣青白色。
兩句意爲:靜夜望月使人心情愉快,遠看道觀與青縹的山氣連成一片。
鸞鳳:傳說中的仙鳥。
龍虎衣:繡有龍虎紋彩的衣服。
捫(mén):摸。
匏(páo)瓜:星名。
兩句意爲:撫摸天體想摘下匏瓜星,面對似有似無的幻境忘記了歸去。
清淺:指銀河。
《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有“河漢清且淺”之句。
織女,星名,傳說織女是天帝之女,住銀河之東,從事織作,嫁給河西的牛郎爲妻。
兩句意爲:舉手戲弄銀河的流水,無意中攀住了織女的布機。
坐相失:頓時都消失。
但見:只看到。
五雲:五色彩雲。
暝:傍晚。
天門關,在泰山上。
登泰山的道路盤旋曲折,要經過中天門、南天門等處,然後到達山頂。
綠綺:古琴名,相傳司馬相如有綠綺琴。
這裏泛指名貴的琴。
松風:風撼松林發出的響聲。
笙歌:吹笙伴歌。
娛:樂。
清輝:月光。
玉真:道觀名。
這裏泛指泰山上的道觀。
翠微:指山氣青白色。
兩句意爲:靜夜望月使人心情愉快,遠看道觀與青縹的山氣連成一片。
鸞鳳:傳說中的仙鳥。
龍虎衣:繡有龍虎紋彩的衣服。
捫(mén):摸。
匏(páo)瓜:星名。
兩句意爲:撫摸天體想摘下匏瓜星,面對似有似無的幻境忘記了歸去。
清淺:指銀河。
《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有“河漢清且淺”之句。
織女,星名,傳說織女是天帝之女,住銀河之東,從事織作,嫁給河西的牛郎爲妻。
兩句意爲:舉手戲弄銀河的流水,無意中攀住了織女的布機。
坐相失:頓時都消失。
但見:只看到。
五雲:五色彩雲。
早晨喝瑤池裏的水,傍晚投宿天門關。
懷裏抱着綠綺琴,夜晚行走在青山間。
月光下山色明亮,露水晶瑩;風停了松林無聲,夜更寂靜。
此時也許有仙人漫遊青山吧,笙樂歌聲處處傳遍。
靜靜地欣賞清涼的月色,看掩映在青翠縹緲中的玉真道觀。
恍惚中身邊似有鸞鳳起舞,繡有龍虎花紋的仙衣輕盈飄轉。
手摸青天摘下匏瓜五星,神智迷離,流連忘返。
雙手掬起清淺的銀河水,又把織女的機子誤攀。
次日清晨這些幻景忽然失去,只看見五色祥雲飛繞山前。
懷裏抱着綠綺琴,夜晚行走在青山間。
月光下山色明亮,露水晶瑩;風停了松林無聲,夜更寂靜。
此時也許有仙人漫遊青山吧,笙樂歌聲處處傳遍。
靜靜地欣賞清涼的月色,看掩映在青翠縹緲中的玉真道觀。
恍惚中身邊似有鸞鳳起舞,繡有龍虎花紋的仙衣輕盈飄轉。
手摸青天摘下匏瓜五星,神智迷離,流連忘返。
雙手掬起清淺的銀河水,又把織女的機子誤攀。
次日清晨這些幻景忽然失去,只看見五色祥雲飛繞山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