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庵夢憶 · 卷一 · 天硯 
										
										
										少年視硯,不得硯醜。
徽州汪硯伯至,以古款廢硯,立得重價,越中藏石俱盡。
閱硯多,硯理出。
曾託友人秦一生爲余覓石,遍城中無有。
山陰獄中大盜出一石,璞耳,索銀二斤。
余適往武林,一生造次不能辨,持示燕客。
燕客指石中白眼曰:“黃牙臭口,堪留支桌。
”賺一生還盜。
燕客夜以三十金攫去。
命硯伯制一天硯,上五小星一大星,譜曰“五星拱月”。
燕客恐一生見,鏟去大小二星,止留三小星。
一生知之,大懊恨,向余言。
余笑曰:“猶子比兒。
”亟往索看。
燕客捧出,赤比馬肝,酥潤如玉,背隱白絲類瑪瑙,指螺細篆,面三星墳起如弩眼,着墨無聲而墨沉煙起,一生癡瘛,口張而不能翕。
燕客屬余銘,銘曰:“女媧煉天,不分玉石;鰲血蘆灰,烹霞鑄日;星河溷擾,參橫箕翕。
”
										徽州汪硯伯至,以古款廢硯,立得重價,越中藏石俱盡。
閱硯多,硯理出。
曾託友人秦一生爲余覓石,遍城中無有。
山陰獄中大盜出一石,璞耳,索銀二斤。
余適往武林,一生造次不能辨,持示燕客。
燕客指石中白眼曰:“黃牙臭口,堪留支桌。
”賺一生還盜。
燕客夜以三十金攫去。
命硯伯制一天硯,上五小星一大星,譜曰“五星拱月”。
燕客恐一生見,鏟去大小二星,止留三小星。
一生知之,大懊恨,向余言。
余笑曰:“猶子比兒。
”亟往索看。
燕客捧出,赤比馬肝,酥潤如玉,背隱白絲類瑪瑙,指螺細篆,面三星墳起如弩眼,着墨無聲而墨沉煙起,一生癡瘛,口張而不能翕。
燕客屬余銘,銘曰:“女媧煉天,不分玉石;鰲血蘆灰,烹霞鑄日;星河溷擾,參橫箕翕。
”
張岱說他年少時不會鑑別硯的美醜。
後來看得硯多了,才明白了其中蘊含的道理,也具備了一定的鑑別能力。
他記憶中有一個賞硯的能人,名叫汪硯伯。
這個人是徽州人,因爲善於識硯,人們將他叫作“硯伯”,而他真實的名字卻不顯了。
有一段時間,張岱癡迷於硯。
他曾經託付他的朋友秦一生替他尋找良硯。
秦一生不負張岱的囑託,遍城中一地裏尋,可就是找不到一塊滿意的。
就在這時,有一個被關押在山陰監獄中的大盜拿出一塊石頭,是塊璞玉,要二斤銀子。
當時張岱正好去了杭州,秦一生倉促之間,也不能細辨,就拿着它來給張岱的侄子燕客鑑別。
燕客看後,淡漠地指着璞上的白眼說:“這塊璞就是所謂的黃牙臭口,留下來也只能去支桌子。
”秦一生信了他的話,就把璞還了回去。
當天晚上,燕客就拿了三十金把璞買走了。
然後請硯伯將它製成了一塊天硯,上面有五顆小星,一顆大星,並且題了“五星拱月”的款識。
燕客還擔心被秦一生看見認出來,就鏟去了一顆大星,一顆小星,只留下了三顆星。
秦一生聽到這件事,才知道上了燕客的當,內心極爲懊惱悔恨,找到張岱傾訴。
張岱灑然一笑說:“侄子,就像自己的兒子。
”急忙前去索要出來觀看。
只見那方硯臺紅得像馬肝似的,溫潤如玉,背後隱隱地顯現出像瑪瑙似的白絲,上面刻了細小的篆文,正面三顆星突起,墨汁放入,沉沉而進,墨汁沉澱後,有淡淡的煙浮起來。
秦一生看着那塊硯,頓時陷入癡呆狀態,張大嘴巴合不攏。
燕客請張岱題銘,張岱題道:“女媧煉天,不分玉石;鰲血蘆灰,烹霞鑄日;星河溷擾,參橫箕翕。
”
									
									後來看得硯多了,才明白了其中蘊含的道理,也具備了一定的鑑別能力。
他記憶中有一個賞硯的能人,名叫汪硯伯。
這個人是徽州人,因爲善於識硯,人們將他叫作“硯伯”,而他真實的名字卻不顯了。
有一段時間,張岱癡迷於硯。
他曾經託付他的朋友秦一生替他尋找良硯。
秦一生不負張岱的囑託,遍城中一地裏尋,可就是找不到一塊滿意的。
就在這時,有一個被關押在山陰監獄中的大盜拿出一塊石頭,是塊璞玉,要二斤銀子。
當時張岱正好去了杭州,秦一生倉促之間,也不能細辨,就拿着它來給張岱的侄子燕客鑑別。
燕客看後,淡漠地指着璞上的白眼說:“這塊璞就是所謂的黃牙臭口,留下來也只能去支桌子。
”秦一生信了他的話,就把璞還了回去。
當天晚上,燕客就拿了三十金把璞買走了。
然後請硯伯將它製成了一塊天硯,上面有五顆小星,一顆大星,並且題了“五星拱月”的款識。
燕客還擔心被秦一生看見認出來,就鏟去了一顆大星,一顆小星,只留下了三顆星。
秦一生聽到這件事,才知道上了燕客的當,內心極爲懊惱悔恨,找到張岱傾訴。
張岱灑然一笑說:“侄子,就像自己的兒子。
”急忙前去索要出來觀看。
只見那方硯臺紅得像馬肝似的,溫潤如玉,背後隱隱地顯現出像瑪瑙似的白絲,上面刻了細小的篆文,正面三顆星突起,墨汁放入,沉沉而進,墨汁沉澱後,有淡淡的煙浮起來。
秦一生看着那塊硯,頓時陷入癡呆狀態,張大嘴巴合不攏。
燕客請張岱題銘,張岱題道:“女媧煉天,不分玉石;鰲血蘆灰,烹霞鑄日;星河溷擾,參橫箕翕。
”
暂无
									
									暂无